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女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良 武淑香 王岩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9-51,65,共4页
采用实验方法,结合观察、调研等形式对中华女子学院1200名女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涉及的形态、机能、素质以及scl-90症状自陈量表的测试,选取其中133人(分为两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为期3个月的“运动处方”培训。结果显示:实验... 采用实验方法,结合观察、调研等形式对中华女子学院1200名女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涉及的形态、机能、素质以及scl-90症状自陈量表的测试,选取其中133人(分为两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为期3个月的“运动处方”培训。结果显示:实验班(运动处方组)在素质、机能方面有较显著变化。同时,实验班(运动处方组)和对照班(体育课组)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女大学生实施体育教学运动处方锻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女子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体育教学 运动处方 教学模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晓红 梁飞宇 +4 位作者 周素彬 林薇 高志立 赵晓薇 李少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以指导中老年人保健。方法使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对温州市121名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按标准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比较两组骨密度,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包括运动项目、运...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以指导中老年人保健。方法使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对温州市121名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按标准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比较两组骨密度,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包括运动项目、运动频次、运动时间、运动年限对运动组骨密度的影响。结果运动组与不运动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骨密度高于不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8,P=0.001)。年龄、性别、运动项目、运动频次、运动年限是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因素(F=20.601,P<0.01)。结论运动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有区别。中老年人要想通过运动获得骨量的增长,要在临界强度负荷下选用适宜自己个体的对骨骼冲击力大的运动,并提高运动频次,延长运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饮食管理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佳 《全科护理》 2021年第6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4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饮食管理联合运动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4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给予饮食管理指导联合运动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前30 min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间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中选取剖宫产分娩方式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妊娠期高血压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畸形、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巨大及新生儿窘迫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管理指导联合运动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不良并发症及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管理指导 运动训练 孕妇 血糖 分娩方式 结局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白春宏 秦永生 +2 位作者 薄海 王大宁 彭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骨骼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最佳运动处方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方法:30只3月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安静组(SHR sedentary,SHR-S)、中...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骨骼肌纤维类型及代谢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最佳运动处方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方法:30只3月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安静组(SHR sedentary,SHR-S)、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SHR moderate continuous aerobic training,SHR-MCAT)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SHR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SHR-HIIT),同时以10只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WKY和SHR-S组安静饲养,SHR-MCT、SHR-HIT组分别进行8周持续和间歇跑台运动。实验后利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测定力竭时间(exhaust time,ET),分离胫骨前肌(快肌,Ⅱ型肌纤维为主)和比目鱼肌(慢肌,Ⅰ型肌纤维为主),利用比色法测定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有氧代谢标志物)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无氧代谢标志物)活性,ATP酶染色法鉴定肌纤维类型(Ⅰ、Ⅱ)以及细胞横断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结果:a)与SHR-S组比较,SHR-HIIT组和SHR-MCAT组ET增加(P<0.05);b)SHR-MCAT组比目鱼肌以及SHR-HIIT组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Ⅰ型肌纤维比例增加(P<0.05)、Ⅱ型肌纤维比例减少(P<0.05)、CSA升高(P<0.05);c)SHRMCAT组比目鱼肌CS活性升高(P<0.05)。d)SHR-HIIT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CS、LDH活性均升高(P<0.05)。与MCAT组比较,SHR-HIIT组ET、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CSA、CS和LDH活性均升高(P<0.05)。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均能够促进SHR骨骼肌肥大、诱导肌纤维向抗疲劳亚型转换,进而改善肌肉代谢和运动能力,以高强度间歇运动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骨骼肌 纤维类型 代谢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亚慧 郭琪 +1 位作者 李兴艳 韩佩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9-1394,共6页
综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间歇性训练、全身振动训练、灵活性及柔韧性运动等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运动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躯体功能 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综述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东 张亚慧 李旺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0-82,共13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的影响。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EBSCO、ScienceDirect和中国知网(CNKI)6个电子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最初到2020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 目的:运用Meta分析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的影响。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EBSCO、ScienceDirect和中国知网(CNKI)6个电子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最初到2020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均数差和95%置信区间(CI),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探讨异质性的来源。结论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并且基于受试者年龄、受试者所患心血管病类型以及有氧运动干预时间进行亚组分析,55-65岁年龄段心血管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以及在进行了8周、10周或12周、3个月有氧运动后的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显著下降;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的影响不显著;有氧抗阻混合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安静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心血管 安静心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骼肌MSTN和IGF1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秀娟 盛蕾 +2 位作者 张念云 王子艺 申雪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4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骼肌生长因子MSTN和IGF1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改善骨骼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持续游泳运动组、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组和负重爬梯运动组。... 目的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骼肌生长因子MSTN和IGF1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改善骨骼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持续游泳运动组、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组和负重爬梯运动组。各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后,与安静对照组一起麻醉处死,收集样本。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腓肠肌质量,HE染色观察腓肠肌的横截面积变化,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MSTN、IGF1和胰岛素(insulin)的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腓肠肌MSTN、IGF1、p70S6K的表达。结果3个运动组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持续游泳运动组腓肠肌质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其他两组大鼠腓肠肌质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3个运动组腓肠肌横截面积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爬梯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组腓肠肌横截面积显著高于持续游泳运动组(P<0.05)。ELISA结果显示,3个运动组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而MSTN和insulin水平均没有显著变化。爬梯运动组腓肠肌MST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而IGF1和P70S6K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持续游泳运动组腓肠肌p70S6K的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结论3种运动方式相比,爬梯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虽然都上调腓肠肌质量指数,但对骨骼肌MSTN和IGF1的影响不同。爬梯运动下调MSTN的表达,上调IGF1和p70S6K的表达,而高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骨骼肌MSTN、IGF1和p70S6K的影响不显著。爬梯运动可能通过降低MSTN并增加IGF1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增加腓肠肌横截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骨骼肌 MSTN IGF1 P70S6K 大鼠
下载PDF
大学生运动行为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磊 张晶 《科教文汇》 2016年第4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状况及运动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郑州的256名大学生,采用自编运动情况调查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简版)进行统一施测。结果:无运动习惯者占58.6%,参与运动者仅占41.4%;有、无运动习惯的被...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状况及运动方式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郑州的256名大学生,采用自编运动情况调查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简版)进行统一施测。结果:无运动习惯者占58.6%,参与运动者仅占41.4%;有、无运动习惯的被试的身体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时间的被试的身体自我概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况不容乐观;体育运动者的身体自我概念高,且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时间对身体自我概念也有影响,具体为素质类>篮足类>健美类,中等时间、短时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 身体自我概念
下载PDF
SIRT1基因多态性和不同有氧运动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联性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牛战斌 朱玲 +7 位作者 刘向云 魏玉琴 汪阳 杨亚兵 周傥 向玖琳 陈佩杰 王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1基因多态性,与长期进行不同方式有氧运动的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关联性。方法:在上海市不同社区发放调查问卷,选取323名长期进行不同方式有氧运动锻炼的老年人及无长期习惯性体育锻炼的老年人60名。采集空腹静...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1基因多态性,与长期进行不同方式有氧运动的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关联性。方法:在上海市不同社区发放调查问卷,选取323名长期进行不同方式有氧运动锻炼的老年人及无长期习惯性体育锻炼的老年人60名。采集空腹静脉血,用胆固醇氧化酶法对总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205人)和胆固醇水平正常组(178人)。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对SIR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和胆固醇水平正常组之间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SIRT1变异基因的个体,患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较低,比值比(Odd ratio,OR)为0.559(95%CI:0.344-0.909)。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T1野生基因型个体,长期进行游泳锻炼的受试者表现出较低的患病风险(P<0.008)。结论: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TT基因型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的易感因素。对于TT基因型个体,相比乒乓球、广场舞和太极拳,游泳锻炼可能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的最佳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方式 SIRT1 高胆固醇血症
下载PDF
腹部术后病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赵秀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7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腹部术后病人的心理特征对早期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多纬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的早期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100例腹部术后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病人焦虑... [目的]调查分析腹部术后病人的心理特征对早期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多纬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的早期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100例腹部术后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病人焦虑、抑郁、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医学应对方式对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有显著影响。[结论]要重视腹部术后病人焦虑、抑郁、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恢复和改善病人的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早期康复锻炼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心理控制源 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荣娟 李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共招募54名受试者,平均分成三... 目的:通过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共招募54名受试者,平均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训练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按照各自制定的运动方案运动18周;三组在饮食安排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分别在运动开始前一天及结束后的第一天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指标检测,检测状态为晨起空腹;结果:有氧运动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练习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建议:18周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抗阻练习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运动计划的制定应适当地融入一部分抗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运动方式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不同踝泵运动方式对下肢静脉回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陶伏莹 冯建萍 +1 位作者 李珍宇 周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8-132,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至关重要。踝泵运动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易获得的血栓预防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医疗单元...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至关重要。踝泵运动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易获得的血栓预防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同医疗单元的踝泵运动方式各异,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常无法达到应有效果。本文围绕运动自主性、运动形式、运动角度、运动频率几个方面综述踝泵运动方式,并对现有踝泵运动联合辅助装置及协同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正确实施踝泵运动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发挥踝泵运动的血栓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运动方式 辅助装置 深呼吸
下载PDF
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丽春 黄芳艳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6期2176-2180,共5页
就踝泵运动的角度、力度、运动时间、强度与频率、辅助仪器、联合应用以及宣教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踝泵运动的最佳方式,以期实现踝泵运动功能的最大化,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踝泵运动 深静脉血栓 运动方式 综述
下载PDF
不同有氧运动方式对健康人心肺适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庆庆 曹胜 金荣疆 《中国康复》 201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有氧锻炼方式对健康人心肺适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到跑步平台组和楼梯机组各16名,2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跑步机及楼梯机有氧锻炼,每次30min,每天1次,共5d。结果:锻炼后,楼梯机组第1秒用力...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有氧锻炼方式对健康人心肺适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到跑步平台组和楼梯机组各16名,2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跑步机及楼梯机有氧锻炼,每次30min,每天1次,共5d。结果:锻炼后,楼梯机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呼气峰流速(PEF)以及6min步行距离(6MWD)均较锻炼前明显提高(P<0.05),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跑步平台组锻炼后FVC、FEV1、FEV1/FVC、6MWD、PEF较锻炼前明显提高(P<0.05),MV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楼梯机组FEV1/FVC、MVV、6MWD、PEF提高幅度明显优于跑步平台组(P<0.05),但FVC、FEV1的提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楼梯机锻炼和跑步平台锻炼对健康人的心肺适能水平都有显著影响,但楼梯机锻炼对健康人的MVV、FEV1/FVC、PEF及6MWD的提高幅度更大,即楼梯机锻炼在短时间内对健康人的心肺适能水平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平台 楼梯机 不同有氧锻炼方式 心肺适能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调控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申元 靳二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6只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C)、衰老自主运动组(V)、衰老跑台运动组(F)。C组于鼠笼中正常饲养,V组和F组分别进行8周的自主跑轮运动...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6只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C)、衰老自主运动组(V)、衰老跑台运动组(F)。C组于鼠笼中正常饲养,V组和F组分别进行8周的自主跑轮运动和跑台运动。训练结束12~24h内,取腓肠肌,利用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V组PI3K(P〈0.05)、PDK1(P〈0.05)和Atg3(P〈0.05)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变化;与C组相比,F组PI3K(P〈0.01)、PDK1(P〈0.01)、Akt(P〈0.05)、m TOR(P〈0.05)、TSC2(P〈0.05)、Atg3(P〈0.01)、ULK1(P〈0.05)、Beclin1(P〈0.05)、LC3(P〈0.05)和Atg7(P〈0.05)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变化;与V组相比,F组PI3K(P〈0.05)、PDK1(P〈0.05)、Akt(P〈0.05)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跑台运动可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衰老小鼠骨骼肌的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方式运动 衰老 骨骼肌 自噬 PI3K/Akt/m TOR
下载PDF
“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颈部功能锻炼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泽宁 蒋梦云 +1 位作者 邾萍 胡婷婷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围术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希望水平、疾病应对方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头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依从性及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积极生活态度、积极行动力、保持亲密关系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56%vs 82.22%,P<0.05)。结论“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并改善其疾病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模式 头颈部肿瘤 颈部功能锻炼 Herth希望指数 医学应对问卷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单次量不同运动方式对T2DM患者运动后血糖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馨煜 李文 胡国鹏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5期26-31,51,共7页
目的:中国是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运动疗法对身体有诸多益处。本研究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T2DM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探究有氧... 目的:中国是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运动疗法对身体有诸多益处。本研究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T2DM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探究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抗阻运动以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中国T2DM患者运动后血糖数值变化,为寻找适合T2DM患者运动的方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对20名T2DM患者进行4项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实验,记录运动干预日与非运动干预日血糖变化情况。每个运动实验日之间相间隔48h以上。结果:四种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平均值与运动前的血糖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氧运动、HIIT运动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在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值有显著下降(P<0.01)。四种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后1h的血糖平均值与运动前的血糖值相比,抗阻运动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在运动后1h的血糖值有显著下降(P<0.01)。四种不同运动方式在运动后1h的血糖值与运动后即刻血糖值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种运动方式中T2DM患者可选择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进行锻炼,可作为制定T2DM患者运动处方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后血糖 不同运动方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运动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力群 赵玉华 +5 位作者 李玉芳 陈宁宁 张化诚 夏冰 廖继安 何颖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 选择能明显提高下肢静脉血流动力的有效运动方式 ,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人 12 8例 ,分成 4种不同的运动组。使用高频彩超分别检测运动前后下肢静脉形态与血流动力学 6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踮脚运动... 目的 选择能明显提高下肢静脉血流动力的有效运动方式 ,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人 12 8例 ,分成 4种不同的运动组。使用高频彩超分别检测运动前后下肢静脉形态与血流动力学 6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踮脚运动能显著增加股总静脉、浅静脉、深静脉及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Vmax)、时间速度积分面积(VTI)、血流量 /min ;其次为自主伸缩下肢运动。采用中频治疗仪、康复治疗仪的运动方式仅能有效改善静脉各血流参数。结论 采用自主收缩小腿肌群的踮脚运动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测 运动方式 下肢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