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企业舆情监测的事件画像与高危人群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林 安璐 孙冉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14-28,共15页
文章旨在构建完整有效的企业舆情监测和分析体系,降低负面舆情爆发的概率。基于事件信息结构表示理论,构建面向企业舆情监测场景的事件画像体系。通过追溯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采用多种语义挖掘算法及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刻画事件背后的高... 文章旨在构建完整有效的企业舆情监测和分析体系,降低负面舆情爆发的概率。基于事件信息结构表示理论,构建面向企业舆情监测场景的事件画像体系。通过追溯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采用多种语义挖掘算法及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刻画事件背后的高危人群特征。以新浪微博“小黄车退押金”事件为例,对构建的事件画像与高危人群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验证,均得到较好的效果。其中,高危人群预测模型的KS值为0.7472,AUC值为0.9412,验证了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提出的研究框架能够有效刻画企业舆情相关的事件特征以及推动事件进程的关键人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预测 事件画像 舆情监测 影响力预测 企业舆情
下载PDF
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和语言编码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克定 《语言教育》 2020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根据王寅提出的体认语言学中的"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提出"现实(?)体认者(?)语言"原则,探讨了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语言编码与路径突显。抽象位移事件的形成取决于抽象实体的物质实体化和可动化这一隐喻性体... 本文根据王寅提出的体认语言学中的"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提出"现实(?)体认者(?)语言"原则,探讨了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语言编码与路径突显。抽象位移事件的形成取决于抽象实体的物质实体化和可动化这一隐喻性体认机制。体认者对这种位移事件的语言编码必须包括位移事件所涉及的位移体、参照实体、位移和路径四个基本要素,对抽象位移事件所激活的"起点-路径-终点"意象图式的语言编码可以采用最大窗口化或部分窗口化的方式,前者突显位移主体和整个路径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后者突显位移主体与部分路径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体认原则 抽象位移事件 语言编码 突显
下载PDF
非现实位移事件的编码与突显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克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非现实位移事件是认知主体运用认知想象能力将不可动实体构想为可动实体,使其在心理上和视觉上发生了相对于参照实体的位置变化的一种位移事件。认知主体不仅能够将静态的方位事件构想为动态的非现实位移事件,而且能够运用语言对其进行... 非现实位移事件是认知主体运用认知想象能力将不可动实体构想为可动实体,使其在心理上和视觉上发生了相对于参照实体的位置变化的一种位移事件。认知主体不仅能够将静态的方位事件构想为动态的非现实位移事件,而且能够运用语言对其进行编码。英语对非现实位移事件的编码必须包括位移事件的所有四个要素:位移主体、参照实体、位移和路径,缺一不可。在对非现实位移事件中的"起点-路径-终点"意象图式进行编码时,认知主体既可以选择使用最大窗口化,也可以选择使用部分窗口化,前者突显位移主体与全路径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后者突显位移主体与部分路径(即起点或终点)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实位移事件 编码 突显 “起点-路径-终点”意象图式 路径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的CSEOF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芬 许建平 +1 位作者 张启龙 刘增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6,共10页
基于月平均Argo温、盐度剖面、纬向风和Ni o3.4指数等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法、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海域上层(0—700m)海洋热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年际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 基于月平均Argo温、盐度剖面、纬向风和Ni o3.4指数等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法、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海域上层(0—700m)海洋热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年际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距平场具有显著的东-西向反位相振荡,且这种振荡除了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外,还存在着较强的准2a振荡。此外,热含量距平场还存在着"负-正-负"的三极式经向模态,该模态除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外,还存在着显著的准4a振荡。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含量的准2a振荡与ENSO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对赤道西太平洋纬向风异常有1—2月的滞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含量 时空变化 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析 ENSO事件 Argo剖面资料 热带西太平洋
下载PDF
认知事件框架和凸显构型的整合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倩雯 程琪龙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共11页
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之间的论元变异体现机理及其认知过程,数十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各理论努力解决又解决不好的理论表述难题。最被看好的原型理论模式和等级对应理论模式,仍然无法合理准确表述汉语的许多句子。理论界的另一个思辨议题是语... 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之间的论元变异体现机理及其认知过程,数十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各理论努力解决又解决不好的理论表述难题。最被看好的原型理论模式和等级对应理论模式,仍然无法合理准确表述汉语的许多句子。理论界的另一个思辨议题是语言结构是否一定程度取决于语义。本文旨在论证,事件的概念内容以及和它整合的凸显构型,都将一定程度确定变式的选择。概念内容由认知事件框架作形式表述,凸显构型则由四个凸显等级构成。本文以放置事件的汉语语料为样本,验证整合模式的操作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认知事件框架 连贯 凸显构型 论元变异体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