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鸦椿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葛玉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野鸦椿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它的花、根、果实都可药用 ,作为观赏植物 ,更具有利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野鸦椿 观赏植物 省沽油科 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
下载PDF
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5
2
作者 廖源林 蔡仕珍 +1 位作者 李西 林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0-606,538,共8页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萃取和分离种壳和胚甲醇浸提液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探讨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与成分。结果表明:随着种壳和胚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发芽率均显著降低(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种壳的抑制作用小于胚,而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则表现为低促高抑,在10%浸提液处理下根长和苗高达最大值,种壳的促进效果弱于胚;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递减(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而发芽率则在浓度≤20%时差异不明显(P>0.05),浓度为30%时显著降低(P<0.05),40%时发芽率为0,种壳的抑制作用大于胚;绿豆种子蛋白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在浸提液浓度≥20%时显著下降(P<0.05),且种壳的作用效果小于胚。种子内源抑制物萃取及分离表明,外壳中含酚酸类较胚多,含碱类较胚少。综上认为,野鸦椿种壳和胚中均含有较高活性的内源抑制物,但性质、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外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对象为淀粉类物质,胚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于油脂类和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甲醇浸提液 内源抑制物质 生物测定
下载PDF
野生赏药兼用植物野鸦椿 被引量:14
3
作者 敖小朋 徐耀东 童志刚 《广西农学报》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文章介绍了野鸦椿的资源和生物学特性,从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植物源农药价值、及其他利用价值等几方面分析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并介绍了野鸦椿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野鸦椿 开发利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遮光对野鸦椿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菊艳 龙海燕 邓伦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野鸦椿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光30%、60%和90%),研究野鸦椿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野鸦椿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光30%、60%和90%),研究野鸦椿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野鸦椿幼苗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以遮光60%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幅的增幅最大;遮光30%、60%处理下其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长势良好,叶色较深;遮光处理后,野鸦椿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Chla+Chlb)的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遮光处理使野鸦椿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遮光30%、60%处理条件下,叶片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全光照和遮光90%;随着遮光程度的加强,光合速率不断下降,以遮光30%处理下光合速率较高。因此,在育苗生产中,建议有效辐射强度保持在遮光率为30%~60%的范围,可培育出优良健壮的野鸦椿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遮光 生长特性 光合响应
下载PDF
UPLC测定鸡眼睛药材中鞣花酸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爱民 刘智 +3 位作者 王海军 李勇军 廖尚高 王永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35-3238,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鸡眼睛(野鸦椿)中鞣花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BEH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结果:鸡眼睛药材中...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鸡眼睛(野鸦椿)中鞣花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BEH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结果:鸡眼睛药材中5种鞣花酸类化合物在20 min内得到完全分离并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快速、专属,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鸡眼睛(野鸦椿)药材中鞣花酸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眼睛(野鸦椿) 鞣花酸类 超高液相色谱(UPLC)
原文传递
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野鸦椿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6
作者 徐易溱 文威坚 +3 位作者 林协全 高宇欣 潘钰茹 邹小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1,共5页
筛选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的288条分布记录及10个环境因子,采用MaxEnt和ArcGIS模拟探究野鸦椿当前、未来2041—2060年、未来2081—2100年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区分布,使用环境变量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刀切法检验综合评估影响... 筛选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的288条分布记录及10个环境因子,采用MaxEnt和ArcGIS模拟探究野鸦椿当前、未来2041—2060年、未来2081—2100年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区分布,使用环境变量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刀切法检验综合评估影响当代野鸦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对野鸦椿潜在适生区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评价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训练集和测试集平均值分别为0.943、0.928,说明模型的模拟结果精准度高。最干月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坡度、等温性是限制野鸦椿地理分布的4个主要因子。野鸦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41.33×104km^(2),横跨长江以南大部分亚热带地区。随着未来气候变暖,野鸦椿的分布区域呈现沿秦岭-淮河线向北移的趋势。未来需在水热条件及地形层面进行野鸦椿培育,以增加野鸦椿的适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层次熵灰色关联法在植物观赏评价中的应用——以野鸦椿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立 邓春亮 +2 位作者 张冬生 范剑明 陈新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文章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为例,采用层次熵灰色关联法,对梅州地区调查发现的33株自然生长的野鸦椿植株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林业专业人员给出的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值,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用熵值法进行... 文章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为例,采用层次熵灰色关联法,对梅州地区调查发现的33株自然生长的野鸦椿植株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林业专业人员给出的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值,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用熵值法进行修正,在修正的权重基础上,对野鸦椿进行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并根据加权关联度R的大小对33株野鸦椿的观赏性进行量化排序与分级。33株野鸦椿分成4个等级,其中观赏价值高的一级单株有1株(R=0.868),是32号树(苍子下3号);观赏价值较高的二级单株有1株(R=0.681),是12号树(樟坑12号);观赏价值为三级的单株有7株(0.402≤R<0.681);其余24株为四级单株(0<R<0.402)。且所分等级差异性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分级结果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灰色关联 观赏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野鸭椿育苗与园林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顾建中 王燕 朱发仁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6期156-157,共2页
野鸭椿花色淡雅、果色红艳、观果期长,是良好的观花、观果植物,生产上可通过播种繁殖、扦插繁殖,经过4~5年可培育成大苗用于庭院造景。野鸭椿在园林中可单纯成林,也可丛植成景、孤植成主景,还可修剪成盆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野鸭椿 育苗 园林应用
下载PDF
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聪 陆思羽 +1 位作者 涂淑萍 姜雪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5-1692,共8页
【目的】评价野鸦椿与圆齿野鸦椿抗寒性的强弱,为野鸦椿属植物抗寒性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当年生实生苗枝梢,在4℃条件下处理0、5、10和15 d,采摘定型叶测定可溶性蛋白(Pro)、可溶性糖(SP)、丙二醛(MDA... 【目的】评价野鸦椿与圆齿野鸦椿抗寒性的强弱,为野鸦椿属植物抗寒性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当年生实生苗枝梢,在4℃条件下处理0、5、10和15 d,采摘定型叶测定可溶性蛋白(Pro)、可溶性糖(SP)、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REC)。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及野鸦椿与圆齿野鸭椿的抗寒性评价。【结果】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POD、CAT及SOD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野鸦椿的叶片SP含量变化幅度比圆齿野鸦椿小;圆齿野鸦椿和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但野鸦椿的叶片Pro含量在试验后期(5 d后)下降不明显;圆齿野鸦椿的叶片MDA含量及变化幅度均高于野鸦椿。2个树种的叶片REC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各指标之间,除MDA含量与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P>0.05)。判别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依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POD=REC>Pro>MDA>SP>CAT。【结论】POD、REC、Pro和MDA可用于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抗寒育种筛选,其中POD和REC对2个树种抗寒性强弱影响较大。此外,野鸦椿幼苗抗寒性远强于圆齿野鸦椿,可考虑将野鸦椿作为砧木对圆齿野鸦椿进行嫁接,提高圆齿野鸦椿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圆齿野鸦椿 抗寒性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野鸦椿转录组测序的SS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琳珊 林发壮 +3 位作者 江斌 姚凤琴 陈昌铭 邓永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4-472,共9页
为推动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遗传多样性研究,以福建乡土树种野鸦椿的转录组序列为基础,对野鸦椿SSR位点进行挖掘。结果表明:通过MISA软件从野鸦椿169 224条Unigenes序列检测出47725个SSR位点,分布于38 802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2... 为推动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遗传多样性研究,以福建乡土树种野鸦椿的转录组序列为基础,对野鸦椿SSR位点进行挖掘。结果表明:通过MISA软件从野鸦椿169 224条Unigenes序列检测出47725个SSR位点,分布于38 802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28.20%,平均分布距离为2.46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70.27%、18.98%和8.81%。47 725个SSR位点由100种重复基序构成,A/T、AT/AT、AAT/ATT分别是单核苷酸及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重复类型的70.17%、8.46%和3.12%。基因GO功能分类表明,含有SSR位点的野鸦椿转录组基因被富集到3个Ontology类别的56个GO Term中,生物学过程涉及的GO Term最多,有25个。利用Primer 3.0对SSR序列设计引物26 554对,成功率为55.64%。野鸦椿转录组SSR位点丰富,分布密度大,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能,可作为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为野鸦椿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鉴定、分子辅助育种及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转录组 SSR 引物
原文传递
不同种源野鸦椿一年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菊艳 陈锐 +1 位作者 陈志萍 邓伦秀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1,135,共7页
对贵州5个种源野鸦椿一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各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将野鸦椿苗木的整个生长时期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纳雍种源苗高速... 对贵州5个种源野鸦椿一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各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将野鸦椿苗木的整个生长时期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纳雍种源苗高速生期短而生长速度快,进入生长后期较其他种源早,且进入生长后期以后苗高还在不断生长;黔西种源地径的速生期比其他种源晚,进入生长后期也晚,生长期内苗木的地径均高于其他几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持续时间不一致,高、径生长期相差半个月左右。总体表现为纳雍、黔西种源苗高、地径生长量均高于榕江、大方和道真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种源 LOGISTIC方程 年生长规律
下载PDF
光质对空间诱变野鸦椿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熙 马丽娟 蔡邦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以空间诱变野鸦椿组培苗为材料,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组合对野鸦椿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不同光质对组培苗植株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红蓝复合光比例为7∶1时,植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 以空间诱变野鸦椿组培苗为材料,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组合对野鸦椿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不同光质对组培苗植株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红蓝复合光比例为7∶1时,植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POD活性最高,值分别为2.693、1.113、3.806、0.503mg·g^(-1)、8 230.00U·g^(-1)·min^(-1);白光处理下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46.24mg·g^(-1);红光处理下的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最高,分别为18.65mg·g^(-1)、13.54U·g^(-1)·min^(-1);红蓝复合光比例为3∶1时,植株的SOD活性最高,值为456.35U·g^(-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红蓝复合光比例为7∶1最适合应用于空间诱变野鸦椿组培苗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质 空间诱变 野鸦椿 组织培养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单种属野鸦椿遗传变异和分化分析
13
作者 陈志峰 倪辉 +4 位作者 冯翯 陈啸 蔡丽娟 孙维红 邹双全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基于表型观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探索单种属野鸦椿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为野鸦椿的保护和分子育种提供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野鸦椿的典型分布区开展野外种质资源调查,记录叶和果的表型,收集嫩叶用于简... [目的]基于表型观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探索单种属野鸦椿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为野鸦椿的保护和分子育种提供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野鸦椿的典型分布区开展野外种质资源调查,记录叶和果的表型,收集嫩叶用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挖掘多态性SNP位点,基于高质量的位点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主成分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40.36%)比群体内的遗传变异(27.65%)丰富。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的聚类模式一致,将所有样品分为落叶类和常绿类。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常绿类和落叶类之间缺乏基因交流(K=3)。对各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的TN(0.79)、DH(0.759)、JS(0.53)等野鸦椿群体的分化程度高,且这些群体同时存在落叶类和常绿类。野外观测发现,落叶类和常绿类野鸦椿的物候、叶和果的表型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由于地理隔离、栖息地破碎化、基因交流受阻或缺乏等原因造成了野鸦椿群体内遗传多样性降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且已分化为落叶类和常绿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SNP 遗传变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鸡眼睛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雯 刘智 +3 位作者 王海军 廖尚高 许祖超 李勇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了解鸡眼睛Euscaphis japonica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色谱、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鸡眼睛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 目的:了解鸡眼睛Euscaphis japonica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色谱、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鸡眼睛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rchoionoside C(1)、鞣花酸(2)、junipetrioloside A(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6)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眼睛 corchoionoside C 鞣花酸 junipetrioloside A 3 3’-二甲氧基鞣花酸
原文传递
鸡眼睛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雯 刘智 +4 位作者 王海军 李勇军 王爱民 许祖超 廖尚高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鸡眼睛乙醇提取物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为民族药鸡眼睛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鸡眼睛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 目的:研究鸡眼睛乙醇提取物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为民族药鸡眼睛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鸡眼睛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鸡眼睛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1),香草酸(vanillic acid,2),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3),芥子醛(sinapic aldehyde,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眼睛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野鸭椿种子发芽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铭 《江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促进野鸭椿种子的萌发,关键在于解决其种皮的坚硬致密和蜡质层等阻碍种胚吸水的问题。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种子,可以软化蜡质层和木质种皮,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开裂发芽。水温高低和浸泡时间影响处理效果,水温太低,效果不明显,过高的温度... 促进野鸭椿种子的萌发,关键在于解决其种皮的坚硬致密和蜡质层等阻碍种胚吸水的问题。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种子,可以软化蜡质层和木质种皮,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开裂发芽。水温高低和浸泡时间影响处理效果,水温太低,效果不明显,过高的温度长时间浸泡易对种子内部细胞造成伤害。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实验室发芽试验和圃地发芽试验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60~65℃的热水浸泡20~40 h,是提高野鸭椿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椿 种子 发芽试验 种子预处理 方差分析
下载PDF
野鸭椿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志兵 刘霞 吴林金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26-27,31,共3页
以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茎段、叶片和根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灭菌剂及灭菌时间、激素对野鸭椿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植体灭菌用0.2... 以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茎段、叶片和根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灭菌剂及灭菌时间、激素对野鸭椿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植体灭菌用0.2%的升汞溶液,灭菌8min效果最好。以6-BA1.5mg/L+NAA1.5mg/L的激素组合最有利于野鸭椿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其诱导率最高,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椿 组织培养 茎段 灭菌
下载PDF
野鸦椿种子不同基质催芽及苗木密度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少玲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6.7%,后2种贮藏(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81.1%、78.7%;不同密度播种以株行距8 cm×10 cm的苗木质量、产量较适宜,苗木生长整齐,平均地径、苗高、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分别达0.65 cm、35.5 cm、20.6 cm、22.7条;平均苗木产量达73.7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种子催芽 苗木密度
下载PDF
野鸦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算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俊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9,共5页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12个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野鸦椿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家系间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单位面积果实产...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12个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野鸦椿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家系间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单位面积果实产量4个性状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都较高,性状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初选植株半同胞子代家系间的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以及单穗果数分析比较,从初选的12个家系中进一步选择出经济性状表现优良的N1、N2、N5、N6、S1、S2、S3等7个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半同胞子代测定 遗传力 相关系数
下载PDF
野鸦椿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新强 林立 +4 位作者 黄浩 张冬生 范剑明 张凤 刘丽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比较广东梅州、福建南平、江西赣州三地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叶片、种子、果皮中总黄酮含量,本文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 为比较广东梅州、福建南平、江西赣州三地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叶片、种子、果皮中总黄酮含量,本文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野鸦椿的叶片、种子、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 <0. 05),叶片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50. 64 mg·g^(-1);其次为果皮,平均含量为43. 10 mg·g^(-1);种子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仅为4. 70 mg·g^(-1)。单样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梅州2号的叶片,其总黄酮含量达61. 23 mg·g^(-1)。野鸦椿叶片和果皮的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可考虑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不同部位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