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桉在湖南的抗寒与生长适应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友全 刘加林 潘天玲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86-89,共4页
湖南多年引种桉树的历史表明 ,赤桉能忍耐 -8℃的低温 ,且生长良好 ,为湖南最适推广的桉树种之一 ,赤桉的半致死温度为 -10℃ ,而湖南 -10℃的低温周期约为 14a,因此营造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可避开此低温的伤害 .不同桉树及赤桉种源试验... 湖南多年引种桉树的历史表明 ,赤桉能忍耐 -8℃的低温 ,且生长良好 ,为湖南最适推广的桉树种之一 ,赤桉的半致死温度为 -10℃ ,而湖南 -10℃的低温周期约为 14a,因此营造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可避开此低温的伤害 .不同桉树及赤桉种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渡口赤桉等种源既耐寒 ,耐瘠薄 ,又表现早期速生 ,湘南是其最适推广区 .对与抗寒和生长有关的 3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 ,9种桉树中 ,赤桉、多枝桉抗寒力强的种类其 SOD酶活性也高 ,分别为 45 9.7活性单位 /mg蛋白质和 60 0活性单位 /mg;7种桉树在生长旺盛季节硝酸还原酶活力以渡口赤桉为最高 ,达 4.5 2 0μmol· g- 1 ( 3 0 min) - 1 ;8种桉树中以赤桉的光合速率最高 ,为 15 .5 mg· dm- 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抗寒性 生长适应性 湖南 种源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桉树人工林生长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忠 张建辉 +2 位作者 徐建忠 罗辑 张信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6,34,共7页
在元谋干热河谷桉树人工林内设置 14个样方 ,对干热河谷桉树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 ,坡地类型和地表侵蚀状况是影响干热河谷林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素之一。土壤入渗能力强的石质山地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 ,桉树人工林生长... 在元谋干热河谷桉树人工林内设置 14个样方 ,对干热河谷桉树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 ,坡地类型和地表侵蚀状况是影响干热河谷林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素之一。土壤入渗能力强的石质山地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 ,桉树人工林生长快 ,种群生物量高 ,而侵蚀严重的泥质山地则相反 ,不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 ,桉树人工林生长差 ,种群生物量低。生长状况的差异导致桉树在不同坡地类型上生长潜力差异很大 ,桉树在谷地、石质山地和侵蚀严重的泥质山地上的树高和茎粗分别能长到 2 8m和 6 2 cm,14~ 2 3m和 2 4~ 51cm,8~ 14m和 7~ 1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桉树 生长特征 坡地类型
下载PDF
赤桉提取物杀灭钉螺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2 位作者 韩英 孙乐平 杨国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赤桉提取物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采用室内浸杀法 ,对赤桉树叶的水提剂、乙醇提取物和提取的桉油等的杀螺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赤桉树叶的水提剂浸泡钉螺 48h和 72h后的 L C5 0 分别为 0 .5 4%和 0 .18% ;乙醇提取物浸泡钉螺... 目的 研究赤桉提取物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采用室内浸杀法 ,对赤桉树叶的水提剂、乙醇提取物和提取的桉油等的杀螺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赤桉树叶的水提剂浸泡钉螺 48h和 72h后的 L C5 0 分别为 0 .5 4%和 0 .18% ;乙醇提取物浸泡钉螺 48h和 72 h后的 L C5 0 分别为 19.4m g/L和 15 .5 mg/L;赤桉油浸泡钉螺 48h和 72 h后的 L C5 0 分别为 15 .1mg/L 和 7.7mg/L。结论 从赤桉树叶中提取的水提剂、乙醇提取物和桉油对钉螺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提取物 植物杀螺剂 灭钉螺
下载PDF
尾叶桉×巨桉等桉树杂交家系杂种优势测试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健波 李昌荣 +4 位作者 项东云 郭东强 任世奇 邓玉华 徐建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8-1862,共5页
【目的】测试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4种桉树杂交家系的生长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为选育优良桉树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建立杂种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 【目的】测试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4种桉树杂交家系的生长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为选育优良桉树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建立杂种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测试。【结果】以巨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75.0%~10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以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均只有5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赤桉与尾叶桉杂交的家系(X807)生长量最大,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56.81%,但有50.0%杂交家系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其次是巨桉作父本的杂交家系(X420),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35.48%。综合单株材积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能力,筛选出优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的杂交家系5个,林龄3.4年时其材积生长量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高11.11%~35.48%,且无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结论】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的家系均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巨桉为父本的杂种优势家系所占比例最高;可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转化并测试后择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巨桉 赤桉 杂种优势
下载PDF
赤桉叶面积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胥辉 马焕成 +1 位作者 王学力 王柱明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依据赤桉叶面积与胸径生长量实测数据 ,结合叶面积静态模型得到一组叶面积时间序列 ,并以此建立了赤桉叶面积动态模型 ,经初步检验 ,叶面积动态模型效果良好。
关键词 赤桉 灰色系统 叶面积 动态模型 胸径生长量
下载PDF
赤桉抗寒转录因子ICE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元震 郭海 +1 位作者 刘纯鑫 陈晓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8-494,共7页
ICE1属于一种类似MYC的bHLH转录因子,可特异地结合到CBF3启动子的MYC作用元件并诱导CBF/DREB1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本文以拟南芥ICE1蛋白序列为信息探针,搜索桉树基因组和EST数据库的同源序列并进行拼接、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赤桉克... ICE1属于一种类似MYC的bHLH转录因子,可特异地结合到CBF3启动子的MYC作用元件并诱导CBF/DREB1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本文以拟南芥ICE1蛋白序列为信息探针,搜索桉树基因组和EST数据库的同源序列并进行拼接、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赤桉克隆了桉树的第一个ICE1基因。其cDNA长1792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523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与拟南芥、芥菜、小麦和甜杨ICE1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预示所获得的cDNA可能是赤桉ICE1基因(EcaICE1)。EcaICE1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EcaICE1在赤桉根、茎、叶中均表达,而且表达水平不受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影响,这表明EcaICE1是组成型表达。此外,EcaICE1的超表达可以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低温能力。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caICE1在赤桉耐低温胁迫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转录因子 抗寒性 ICE1
原文传递
50个赤桉家系抗风性与生长、材性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尚秀华 张沛健 +3 位作者 谢耀坚 罗建中 李超 吴志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7,共9页
为获得影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家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筛选能生产应用的优良抗风家系,在连续3 a调查114个赤桉家系高产抗风家系排序基础上,选取50个赤桉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 为获得影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家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筛选能生产应用的优良抗风家系,在连续3 a调查114个赤桉家系高产抗风家系排序基础上,选取50个赤桉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材性相关的无损指标(Pilodyn值、应力波值)以及台风风害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胸径(P=0.062),纤维长宽比(P=0.636)和树皮厚度(P=0.174)外,家系在各性状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单株、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046~0.885和0.077~0.777,纤维宽度、树高、木材基本密度、应力波值等性状具有高遗传力。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5.11%~87.57%,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1.78%~34.57%,环境变异系数范围为4.43%~80.74%,风害指数和单株材积变异较大,有利于优良抗风家系的评价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赤桉纤维长度与木材基本密度、Pilodyn值、应力波值呈及显著相关,纤维宽度与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厚度)呈极显著相关。风害指数与木材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相关性不显著,与树高、单株材积达极显著相关,与应力波值、树皮厚度呈显著相关,与胸径、Pilodyn值、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树高、单株材积与风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在遗传、环境及表型上均高于其他性状。通过综合选择筛选出5个优良抗风家系,分别为家系2007,2006,20027,2005,2008,其遗传增益范围为0.53~2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 赤桉 抗风性 相关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不同直径伐桩对赤桉萌芽更新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加正 黄松秋 陈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37,共3页
对速生树种赤桉进行了不同直径伐桩(2.1~6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萌条直径、高度随伐桩直径变化不大.
关键词 赤桉 伐桩 萌芽更新
下载PDF
基于根系解剖结构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侵蚀速率估算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丽萍 王小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基于侵蚀过程会导致树木生长环境变化,进而改变根系生长生理特征的基本研究思想,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龙川江流域为典型区,从树根细胞解剖结构和组合特征的变异中提取土壤侵蚀信息,探索和发展了基于树木生理生态的土壤侵蚀研究新方法与技术... 基于侵蚀过程会导致树木生长环境变化,进而改变根系生长生理特征的基本研究思想,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龙川江流域为典型区,从树根细胞解剖结构和组合特征的变异中提取土壤侵蚀信息,探索和发展了基于树木生理生态的土壤侵蚀研究新方法与技术。结果表明,不同侵蚀强度下根系的年轮分布特征不一致,其中偏心率大小顺序为:局部暴露根系〉浅埋根系〉完全暴露根系,且偏心率与根系以上土层厚度、暴露程度存在显著性相关;根系导管面积是反演侵蚀过程的敏感指标,早材导管面积的变异是确定根系暴露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龙川江流域土壤流失厚度为1.47~4.47 mm/a,平均侵蚀模数约为3 692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侵蚀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根系 解剖结构
下载PDF
赤桉幼龄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尚秀华 张沛健 +1 位作者 罗建中 吴志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41,共10页
【目的】研究20个不同赤桉家系及其不同部位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赤桉材性选育及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广东湛江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田区的20个45月生赤桉家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树干梢部、中部、底部取木材... 【目的】研究20个不同赤桉家系及其不同部位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赤桉材性选育及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广东湛江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田区的20个45月生赤桉家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树干梢部、中部、底部取木材试样,按照国家标准测量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全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等11个指标,并计算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值(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运用SPSS、Excel、DP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20个赤桉家系木材的材性优劣状况。【结果】20个赤桉家系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344~0.558 g/cm^3,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以及家系与部位交互间差异性极显著,不同家系立木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赤桉气干差异干缩值、全干差异干缩值分别为1.60和1.51;不同家系间气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及全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差异极显著;不同部位间气干体积干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差异不显著,而全干(径向、弦向)和气干(径向、弦向)干缩率差异均极显著。赤桉不同家系间抗弯强度(26.79~103.11 MPa)、抗弯弹性模量(3 987~10 498 MPa)、顺纹抗剪强度(11.31~39.32 MPa)、顺纹抗压强度(32.46~59.33 MPa)差异极显著;不同部位间除抗弯弹性模量差异极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均不显著;赤桉不同家系间4个力学性质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2.05%~20.25%。幼龄期赤桉木材4个力学性质间两两相关性极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20个赤桉家系进行综合材性评价,隶属值均值排名前5位的家系依次为2007、20016、20021、10014、10079,其木材材性较优,其中10079、20016、2007生长情况较好,可作为赤桉用材林定向培育。【结论】45月生的赤桉木材属轻材,容易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幼龄材 木材物理性质 木材力学性质
下载PDF
幼年赤桉胸径与冠幅、树高、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灵 王瑞辉 +2 位作者 王睿 谢耀坚 吴志华 《桉树科技》 2014年第4期17-22,共6页
对试验地的1 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R2最大,F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 对试验地的1 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R2最大,F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胸径与树高的幂关系显著,可确定赤桉胸径与树高的最优回归方程为H=1.804 D0.673。胸径—冠幅,胸径—材积的最优模型分别为CW=0.674 D0.561,V=0.000 161 4 D2.341。分别对3组最优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预测误差均在±3%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算立木树高、冠幅、材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胸径 冠幅 树高 立木材积 回归模型
下载PDF
赤桉叶片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8
12
作者 关亚丽 黄敏仁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0.8 mg/L BA+0.3 mg/L KT+0.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35.4%;附加0.8 mg/L BA+0.05 mg/L TDZ+0.1 mg/L NAA的MS培养基能促进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其诱导... 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0.8 mg/L BA+0.3 mg/L KT+0.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35.4%;附加0.8 mg/L BA+0.05 mg/L TDZ+0.1 mg/L NAA的MS培养基能促进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其诱导率达42.9%;暗培养10 d能促进不定芽的分化.当芽长至2~3 cm时,切下生长健壮的芽并接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叶片 不定芽诱导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人工恢复植被生物量分配与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彬 唐国勇 +3 位作者 李昆 高成杰 刘方炎 王小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9-1486,共8页
采用分层收获法,对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新银合欢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物量分配与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82.99t·hm-2)介于赤桉纯林(60.64t·hm-2)与新银合欢纯林(127.79t·hm-2)之间;混交林... 采用分层收获法,对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新银合欢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物量分配与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82.99t·hm-2)介于赤桉纯林(60.64t·hm-2)与新银合欢纯林(127.79t·hm-2)之间;混交林内赤桉单株平均生物量(44.32kg)较其纯林(29.58kg)提高了49.8%.新银合欢纯林的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25.4%)显著高于赤桉纯林(8.9%),且地上部生物量分配比例(78.0%)显著高于赤桉纯林(73.4%).新银合欢纯林及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40cm土层,赤桉纯林及混交林中赤桉的根系则主要分布于0~80cm和0~60cm土层.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侧根(中根、小根和细根)分配比例均高于其纯林,而赤桉则相反.新银合欢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赤桉生长,尤其是增加其地上部生物量及表层土壤(0~20cm)中的侧根生物量,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赤桉 新银合欢 生物量分配 空间分布 造林模式
原文传递
赤桉组培苗生根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宁华 李芳东 张昭袆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67-69,共3页
用由一个赤桉芽培育成的芽丛作为实验材料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扦插 ,对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组培芽丛在未切割扦插之前 ,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 ,扦插后其活性下降 ,且生根少... 用由一个赤桉芽培育成的芽丛作为实验材料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扦插 ,对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组培芽丛在未切割扦插之前 ,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 ,扦插后其活性下降 ,且生根少者 ,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最多 ,生根多者 ,多酚氧化酶活性次之 ,只长愈伤组织而未生根者 ,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最少 ;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不然 ,以生根多者 ,活性最大 ,生根少者 ,活性次之 ,只长愈伤组织而未生根者 ,活性最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组培苗 生根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川西南干热河谷赤按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伟宏 陈克明 刘照光 《山地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用林木生物量回归方程,求得川西南干热河谷五年生赤桉纯林中乔木层生物量13133.9kg/ha(年平均生长量8079.7kg/ha),草本层生物量552.0kg/ha(枯落物现存量591.6kg/ha);赤桉与山毛豆混... 用林木生物量回归方程,求得川西南干热河谷五年生赤桉纯林中乔木层生物量13133.9kg/ha(年平均生长量8079.7kg/ha),草本层生物量552.0kg/ha(枯落物现存量591.6kg/ha);赤桉与山毛豆混交林林分生物量27186.9kg/ha,其中赤桉生物量16494.3kg/ha(年平均生长量6620.2kg/ha),灌木层生物量10363.6kg/ha,草本层生物量329.0kg/ha(枯落物现存量1264.3kg/ha).混交林中赤桉生长好于纯林中赤桉的生长。林分营养元素含量不同植物差别很大,同种植物各器官也有所差别.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顺序一般为:ca>N>Mg>K>P,P是林地土壤缺乏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物量 营养元素含量 赤按 人工林
下载PDF
赤桉第二代家系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涛 邓冬丽 +5 位作者 王建忠 兰俊 张磊 卫忠诚 陈远龙 莫继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5,共5页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赤桉第二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探讨赤桉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旨在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9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赤桉第二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探讨赤桉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旨在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9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及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5,表明在家系和单株水平上均受强度遗传控制;以胸径、树高、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构建赤桉家系/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选择率为5.6%;选择出65株优良单株,选择率为2.7%,优良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4.34%、35.64%、142.90%,选择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第二代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下载PDF
赤桉树叶脂肪酸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汉洲 黄丽群 李志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5,127,共4页
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植物的抗寒性具有相关性.以赤桉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植物叶片用CHCl3和CH3OH混合溶剂浸提、十五酸为内标、KOH-CH3OH-BF3酯化、硅胶脱色、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赤桉树叶中未检出... 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植物的抗寒性具有相关性.以赤桉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植物叶片用CHCl3和CH3OH混合溶剂浸提、十五酸为内标、KOH-CH3OH-BF3酯化、硅胶脱色、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赤桉树叶中未检出十四酸,检出了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各种脂肪酸的相对响应因子分别为1.000、0.887 9、1.000、0.867 5、0.753 1和0.531 4,相对响应因子的线性值分别为0.999 7、0.997 9、0.999 4、0.997 8、0.996 7和0.994 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4.00%、3.22%、2.66%、2.40%和1.57%,回收率分别为96.90%、107.40%、98.65%、91.25%、94.15%和92.50%;各种脂肪酸相应的相对响应因子的线性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5.0%,回收率在85%~110%之间,满足微量成分的定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赤桉 内标法 定量分析 脂肪酸
下载PDF
赤桉、巨尾桉扦插育苗成活率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平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43-45,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液对扦插成活牵有显著影响,以250×10-6ABT生根粉液处理效果最好;扦插条硬枝、嫩枝对扦插成活率有影响,嫩枝扦插条成活率高于硬枝扦插;巨尾桉比赤桉更易扦插成活;扦插条有或无...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液对扦插成活牵有显著影响,以250×10-6ABT生根粉液处理效果最好;扦插条硬枝、嫩枝对扦插成活率有影响,嫩枝扦插条成活率高于硬枝扦插;巨尾桉比赤桉更易扦插成活;扦插条有或无顶芽,对扦插成活影响不大;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扦插条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巨尾桉 扦插育苗 育苗 成活率
下载PDF
不同赤桉种源光合作用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对6种不同赤桉种源的光合作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及CO_2同化速率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来自维多利亚的15028和15029种源生长最好,来自新南威尔士的15195种源和15028种源叶绿素含量最高... 对6种不同赤桉种源的光合作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及CO_2同化速率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来自维多利亚的15028和15029种源生长最好,来自新南威尔士的15195种源和15028种源叶绿素含量最高,来自西部地区的13954和17296种源叶绿素a/b最大,在正常大气CO_2含量下,15029种源的光合速率比最低种源大73%。随着CO_2浓度增加,各种源间的CO_2同化速率差异增大。当CO_2^-分压达到65Pa时,各种源的CO_2同化率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种源 光合作用 叶绿素
下载PDF
Green synthesis, antimicrobial and cytotoxic effe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mediated by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leaf extract 被引量:3
20
作者 Afrah Eltayeb Mohamme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5期382-38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 extracellular biosynthetic techniqu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AgN Ps) by using leaf extract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E. camaldulensis). Me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 extracellular biosynthetic techniqu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AgN Ps) by using leaf extract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E. camaldulensis). Methods: The NP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our changes and the UV-visible spectroscopy.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prepared AgN Ps was detected against four typ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ing two Gram-negative bacteria(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and two Gram-positive bacteri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by using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Results: A peak absorption value between 400-450 nm for the extract and the colour change to dark brown were corresponding to the plasmon absorbance of AgN Ps. On the other hand, aqueous extract of E. camaldulensis leaves could be effective against tested microorganisms which showed inhibition zones of 9.0-14.0 mm. Furthermore, biologically synthesized AgN Ps had higher ability to suppress the growth of the tested microorganisms(12.0-19.0 mm).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extracellular synthesis of Ag NPs mediated by E. camaldulensis leaf extract had an efficient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the bacterial species tested. The exact mechanism of the extracellular biosynthesis of metal NP was not well understoo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highlight the biosynthesis process of AgN Ps and also to characterize the toxicity effect of thes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SILVER nanoparticle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BACTER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