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探讨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周边民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建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91,共6页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不同民族和社会如何与其自然环境中各个方面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森林和土壤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云南东南部中越国境的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各个民族包括拉祜族 (苦聪人 )、哈尼族、瑶族和苗族在...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不同民族和社会如何与其自然环境中各个方面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森林和土壤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云南东南部中越国境的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各个民族包括拉祜族 (苦聪人 )、哈尼族、瑶族和苗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了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丰富的传统知识 ,也与自然环境建立了密切地相互依存的关系 ,并在其民族文化中具体反映。这些朴素的民族生态学的实践经验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分割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学 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保护 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毛舒欣 沈园 邓红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179-8186,共8页
生物文化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二者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保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健康的基础。由于其内涵丰富、涉及学科众多、研究内容广泛,在研究时把握研究对象及相应尺度尤为重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通过自然和社会的... 生物文化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二者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保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健康的基础。由于其内涵丰富、涉及学科众多、研究内容广泛,在研究时把握研究对象及相应尺度尤为重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通过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因素紧密连接在一起,表现为空间上的重合、共同的进化过程以及受到共同的威胁。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进行共同保护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传统生态知识、文化景观等三大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主要发展趋势。我国学者在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的一些领域做出了富有特色和价值的工作,但在保持我国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的同时,还需紧跟国际热点和趋势,在机制与系统分析、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环境影响、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文化多样性 民族生态学 文化景观 传统生态知识
下载PDF
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京彪 夏建新 +3 位作者 冯金朝 郭泺 石莎 薛达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91-3299,共9页
作为山地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哈尼梯田以其悠久历史和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但对其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的综合分析尚待完善。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 作为山地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哈尼梯田以其悠久历史和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但对其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的综合分析尚待完善。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结合生态学、民族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其生态文化内涵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哈尼族社区通过以涵养和分配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完美地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难题,而以迁徙文化、宗教文化、习惯法以及传统知识为支柱构建的生态文化体系则是保障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的生态文化内涵。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与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民族生态学 水资源管理 传统知识 习惯法
下载PDF
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 被引量:18
4
作者 成功 张家楠 薛达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785-4793,共9页
传统生态知识是民族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国内的相关研究正是方兴未艾。通过文献查询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介绍了国外已有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的3个模型:知识-实践-信仰的三角形框架;本土经验知识... 传统生态知识是民族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国内的相关研究正是方兴未艾。通过文献查询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介绍了国外已有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的3个模型:知识-实践-信仰的三角形框架;本土经验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社会制度知识-世界观知识的四椭圆框架;事实观察-管理体系-旧有及当下利用-伦理价值-文化特征-宇宙观的五边形框架。结合田野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立体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模型,强调了传统生态知识的动态特征,将民族对于自然的被动认识和主动认知、民族人际关系规范、民族的哲学与伦理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传统生态知识进行了分类,从而为民族生态学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建议。最后总结了这个立体的传统生态知识分析框架的意义,并建议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和应用民族生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知识 民族生态学 资源管理 分析框架
下载PDF
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民族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民族生态学基本理论包括民族与环境的关系原理,民族种群生态学原理,民族生态系统原理,民族可持续发展理论,民族学相关理论等.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民族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民族生态学基本理论包括民族与环境的关系原理,民族种群生态学原理,民族生态系统原理,民族可持续发展理论,民族学相关理论等.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田野访谈法、调查编目法、定量评估法、原地观测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学 概念 理论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朱青晓 王忠丽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哈尼梯田民族生态学实践,阐述了哈尼梯田民族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三个层面构建了哈尼梯田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为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的文化生态伦理... 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哈尼梯田民族生态学实践,阐述了哈尼梯田民族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三个层面构建了哈尼梯田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为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的文化生态伦理观的确立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民族生态学 民族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额济纳荒漠地区苦豆子的饲用价值及民族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6期5-6,共2页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苦豆子的落叶和枯茎含有丰富的可做为饲料利用的营养物质 ,具有重要的饲用意义。苦豆子在饲用植物研究上尽管被认为是有毒植物 ,但它是额济纳蒙古族牧民传统利用的饲料资源 ,在民族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 荒漠地区 饲用价值 落叶 饲用植物 利用 饲料资源 苦豆子 蒙古族牧民 作用 有毒植物
下载PDF
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对我国民族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在民族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我国民族... 本文对我国民族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在民族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我国民族生态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学 传统知识 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民族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属于民族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民族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民族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和发展时期.民族生态学研究对于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属于民族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民族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民族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和发展时期.民族生态学研究对于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学 民族学 生态学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刀耕火种的变迁及其民族生态学意义--以云南元江县山苏作村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文娟 范光桥 崔明昆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3期33-39,共7页
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山苏作村彝族"刀耕火种"变迁历程的梳理,以及生态人类学对其生态价值的诠释,表明在所处生态系统中,这种"刀耕火种"体制是一种既合适又科学的生计方式,其中蕴涵着朴素的生态智慧,在今天的生态建... 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山苏作村彝族"刀耕火种"变迁历程的梳理,以及生态人类学对其生态价值的诠释,表明在所处生态系统中,这种"刀耕火种"体制是一种既合适又科学的生计方式,其中蕴涵着朴素的生态智慧,在今天的生态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价值。核心内容包括:合理利用资源,维护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和谐;耕作中准确控制防火,建构有严格的防火体制,防范生态灾变的发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多样化,避免单一资源的过度利用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苏作村的"刀耕火种"近来虽然被"混林农业"所取代,但是当地彝族的相关生态智慧、技术和技能仍在延续,并未丧失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民族生态学 混林农业 变迁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增让 成升魁 +2 位作者 邹秀萍 鲁春霞 高利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32,共9页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生态景观 生态文化 少数民族 澜沧江流域
原文传递
阿拉善蒙古族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芳 苏日古嘎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阿拉善盟地处于荒漠区,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丰富而独特。通过调查、访谈和收集自然资源、民族风俗,以及文化中的阿拉善蒙古族生态观及民间生活中的植物资源利用方式,分析了阿拉善蒙古族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传统知识。结... 阿拉善盟地处于荒漠区,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丰富而独特。通过调查、访谈和收集自然资源、民族风俗,以及文化中的阿拉善蒙古族生态观及民间生活中的植物资源利用方式,分析了阿拉善蒙古族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传统知识。结果发现:崇拜自然植物、树木以及神山、圣水是阿拉善蒙古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阿拉善蒙古族对植物资源利用方式以药用、食用、饲用、文化利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蒙古族 植物资源 民族文化 民族植物学 民族生态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被引量:5
13
作者 满良 张新时 日古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结合民族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和样方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访谈、搜集资料研究分析,评价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蒙古族敖包是受游牧文化保育的历史悠久的、天然的、原始的自然保护区。在鄂尔多斯... 结合民族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和样方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访谈、搜集资料研究分析,评价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蒙古族敖包是受游牧文化保育的历史悠久的、天然的、原始的自然保护区。在鄂尔多斯高原有8个敖包的蒙古名直接反映出优势植物群落特征。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崇拜文化包括崇拜使用祭祀活动的植物,崇拜形状奇异、苍劲挺拔的乔木和崇拜寺庙附近的树木等3个内容。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树木崇拜文化在保育生物多样性中起到积极作用,她是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值得发掘、研究和借鉴的传统生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敖包文化 植物崇拜文化 生物多样性保育 民族生态学 鄂尔多斯高原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有毒植物资源与民族生态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茜 贝盏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979-13980,共2页
西北民族地区生长着许多有毒植物,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有毒植物资源生态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民族生态学的规律,正确运用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知识,达到对生态... 西北民族地区生长着许多有毒植物,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有毒植物资源生态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民族生态学的规律,正确运用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知识,达到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植物 民族生态学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哲里木蒙古族传统野生食疗植物及其开发利用和民族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丹珠 朵莉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0期2-4,共3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调查研究了哲里木蒙古族食疗的野生植物。结果表明,与当地农牧民食疗直接相关的野生植物包括11种。哲里木蒙古族食疗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当地人与生... 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调查研究了哲里木蒙古族食疗的野生植物。结果表明,与当地农牧民食疗直接相关的野生植物包括11种。哲里木蒙古族食疗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当地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还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里木 蒙古族 野生食疗植物 开发利用 民族生态学
下载PDF
Agroecosystems, Landscapes and Knowledge of Family Farmers from AramaçáIsland, Upper Solimões Region, Amazon
16
作者 Ayrton Luiz Urizzi Martins Sandra do Nascimento Noda +2 位作者 Hiroshi Noda Lúcia Helena Pinheiro Martins Elisabete Brock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年第10期1369-1387,共19页
The family farmer’s knowledge about floodplains agroecosystems dynamics is part of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gnitive strategies. This is because the conservation in floodplains is conditioned by the ecophysiolo... The family farmer’s knowledge about floodplains agroecosystems dynamics is part of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gnitive strategies. This is because the conservation in floodplains is conditioned by the eco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to the period and flood gradient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s and by the transformations promoted in the environment by the waters pul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strategies expressed in the organized meaning of agroecosystems by local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geomorphological dynamics of the Arama&#231;á Island, Amazonas, Brazil. In this research, the Case Study and Ethnoecology were adopted as approach, taking the systemic complexity paradigm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do so, it wa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ialogue with the local knowledge through multitemporal analyses of satellite images, historical series of hydrological data, as well as cartographic documents of the locality. The floodplains amphibian mark, as a living organism in permanent autopoietic process, seems to be imprinted in the family farmer’s knowledge. In order to live in the floodplains and of floodplains, it is necessary, above all, to develop a cognitive ability 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rivers action on the lands, but also that of the lands on the rivers as well. Therefore, the geomorphological dynamics in the spaces managed by the family farmers impose on them,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demanding from them strategies that allow knowing and dealing with this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orphological Dynamics ethnoecology Floodplains Amazonia
下载PDF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概念、预设与特征——“民族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广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5,共7页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指的是诞生于美国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它试图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对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预设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本土人立场、民...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指的是诞生于美国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它试图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对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预设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本土人立场、民族志方法、认知的视角、关注传统生态知识以及跨学科色彩浓厚5个方面的学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学 人类学 美国
下载PDF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伯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5-71,共7页
在新疆特殊的干旱生态环境条件下,世居的维吾尔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在长期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在妥善处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学传统经验和知识,包括与不同环境因子有关的坎儿井取水灌溉、防风治沙、新鲜水果制... 在新疆特殊的干旱生态环境条件下,世居的维吾尔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在长期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在妥善处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学传统经验和知识,包括与不同环境因子有关的坎儿井取水灌溉、防风治沙、新鲜水果制干、沙疗治病、房屋建筑、民居生态系统建设和农田管理等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传统知识的总结分析,加深了对民族生态学内涵、理论与研究思路的认识.民族生态学研究必须注重同多学科的交叉,除众所周知的与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乃至民族植物学、民族生物学、人类生态学等的联系之外,还应注重各个生态环境因子与地理学中许多分支学科的关系.通过更多学科专业交叉研究维吾尔民族生态学的传统经验和知识,才有可能将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水平,总结出有利于干旱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干旱区 传统知识 民族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地理学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云南藏区土地利用的地方性知识研究--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钦 李飞飞 张永林 《凯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0-84,共5页
云南藏民对以农地为主的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利用和管理构成了云南藏区农户生计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云南藏民对土地性质的认知和多样性利用的地方性知识,认为正是各类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生产的各... 云南藏民对以农地为主的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利用和管理构成了云南藏区农户生计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云南藏民对土地性质的认知和多样性利用的地方性知识,认为正是各类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才使得生存于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中的藏族最大限度降低了各种自然和社会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对当地自然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保证了生计的存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藏区 土地利用 地方性知识 民族生态学
下载PDF
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的民族生态学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钦 莫明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草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林下生草本植物,由于草果对气温、海拔、水分、荫蔽度以及土壤的要求很高,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少.云南省东南山区的天然林下是草果种植的较佳场所.以往滇东南山区的瑶族、苗族和哈尼族群众将天然林下种植草果当成... 草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林下生草本植物,由于草果对气温、海拔、水分、荫蔽度以及土壤的要求很高,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少.云南省东南山区的天然林下是草果种植的较佳场所.以往滇东南山区的瑶族、苗族和哈尼族群众将天然林下种植草果当成他们传统生计的重要部分.然而,用传统方法在天然林下种植草果要铲除杂草和灌木,间伐乔木,从而改变了森林的原始结构,破坏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但是,杜绝天然林下草果种植又会对当地居民的生计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从民族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行为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力图找寻一条促进当地民族社区生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良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民族生态学 滇东南 天然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