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 被引量:66
1
作者 杨鹍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8,共8页
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对于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民族互嵌型社区及其建设的涵义,文本辨析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基本属性——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然后在社区建设含义的基础上界定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 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对于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民族互嵌型社区及其建设的涵义,文本辨析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基本属性——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然后在社区建设含义的基础上界定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内涵;明确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在结合中央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对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型社区 空间关系 精神关系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46
2
作者 虎有泽 云中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民族团结是国家认同的生命线,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主导叙事。我们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家认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 民族团结是国家认同的生命线,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主导叙事。我们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家认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公民、法制意识,从而正确认识公民与民族成员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和国家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城市与移民:西方族际居住隔离研究述论 被引量:28
3
作者 郝亚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4,108,共13页
族际居住隔离的普遍存在及其复杂的社会后果,使得这一社会现象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在对西方研究文献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进程中族际居住隔离的形成原因、社会后果、作用机制、政策干预以及存... 族际居住隔离的普遍存在及其复杂的社会后果,使得这一社会现象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在对西方研究文献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进程中族际居住隔离的形成原因、社会后果、作用机制、政策干预以及存在的争议等问题进行全面概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族际空间分化问题的严峻挑战,而西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移民 族际居住隔离 空间分化 族群关系 社会融合
原文传递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对临夏市的调查为视点 被引量:18
4
作者 汤夺先 高永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8,共7页
临夏市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民族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针对临夏市的实际情况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我们选取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变化较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居住格局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影响、民族通婚的增减以及宗... 临夏市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民族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针对临夏市的实际情况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我们选取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变化较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居住格局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影响、民族通婚的增减以及宗教因素,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临夏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论,并归纳出城市化进程中临夏市的民族关系具有主从性、敏感性、易发性、历史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最后提出临夏市各族群众必须解决自身的定位问题,建立临夏市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关系 居住格局 人口流动 民族通婚 宗教因素 临夏市
下载PDF
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黎丽 孙金菊 夏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8-23,共16页
本文在对当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后,认为:接触深浅是民族关系得以展开的客观变量;民族认同是影响民族关系深入发展的主观变量;国家认同则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核心变量。民族关系只有在客观接触与主观认同... 本文在对当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后,认为:接触深浅是民族关系得以展开的客观变量;民族认同是影响民族关系深入发展的主观变量;国家认同则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核心变量。民族关系只有在客观接触与主观认同统一的基础上,以国家认同为核心,才能真正走向平等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疆 民族地区 民族关系 接触 变量
下载PDF
民族关系问题简论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杨 覃卫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民族关系问题是指一个民族共同体内部与外部或多个民族共同体之间交往时因涉及民族利益或民族权益而产生的矛盾或不和谐问题。它涉及一个民族共同体根本利益或权益,带有全民族性质,是民族共同体内部与外部或多个民族共同体之间为了各自... 民族关系问题是指一个民族共同体内部与外部或多个民族共同体之间交往时因涉及民族利益或民族权益而产生的矛盾或不和谐问题。它涉及一个民族共同体根本利益或权益,带有全民族性质,是民族共同体内部与外部或多个民族共同体之间为了各自的民族利益或权益而进行的关系协调的反映,实际上是民族交往中的利益矛盾或权益分配不协调。民族利益或权益的非均衡和谐是民族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质是包含民族利益或权益在内的民族文化失衡。解决我国当前民族关系问题中的非和谐因素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问题 民族关系理论 民族问题研究
下载PDF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宁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0,共7页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是我国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的社会结构调适,民族心理是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因素。宏观社会结构的互嵌是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社会基础,而民族心理互嵌则能促进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生成和再生。从民族心理学来看,深度...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是我国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的社会结构调适,民族心理是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因素。宏观社会结构的互嵌是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社会基础,而民族心理互嵌则能促进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生成和再生。从民族心理学来看,深度的民族认知、理性的民族意识、宽容的宗教心理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调控民族居住分异、完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心理、构建民族团结的社区心理场域,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社会结构 民族心理 民族关系 边疆治理
下载PDF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8,共6页
胡锦涛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只有巩固... 胡锦涛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只有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 全面小康
下载PDF
改变民族内隐观可促进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承海 万明钢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6,共6页
民族内隐观是指普通大众对民族性质的朴素理解。大众对民族性质的理解包括民族本质论和民族的社会建构论两种倾向,人们持有何种观点广泛影响着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研究发现,与民族的社会建构论者相比较,民族本质论者其民族边界更为固... 民族内隐观是指普通大众对民族性质的朴素理解。大众对民族性质的理解包括民族本质论和民族的社会建构论两种倾向,人们持有何种观点广泛影响着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研究发现,与民族的社会建构论者相比较,民族本质论者其民族边界更为固化、跨民族交往的动机水平更低、对外群体持有更多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更容易知觉到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本质论观点还是主流群体维持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合法"理由。本文主张采用教育、创造各民族的接触机会、弱化社会分类三个策略来改变民族内隐观,即通过弱化人们的民族本质论观点,强化民族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而促进民族交往和改善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内隐观 民族本质论 社会建构论 民族交往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西部开发中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琼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从族际流动、国家行为、利益变动、对外开放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给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提出在开发中要注意处理好宣传导向、预警机制、民族政策、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民族关系 市场竞争 民族文化 预警机制 影响因素 族际流动 政府行为 经济结构 利益分配
下载PDF
“许乎”与“达尼希”:撒拉族与藏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在撒拉族与藏族的交往关系中,有"许乎"、"奥西"、"夏尼"和"达尼希"四个表示两族关系的词,其中",许乎"与"达尼希"是最常用的。"许乎"是藏语,意即朋友;"达尼... 在撒拉族与藏族的交往关系中,有"许乎"、"奥西"、"夏尼"和"达尼希"四个表示两族关系的词,其中",许乎"与"达尼希"是最常用的。"许乎"是藏语,意即朋友;"达尼希"是撒拉语,意即"认识的人"或"熟人",也可以引申为朋友。两者是甘青边界循化县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经常用以表示相互关系的称谓。在这里,撒藏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家庭之间有经常性的来往,他们互通有无,互相提供方便,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但是,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登的族群关系变量,尤其是族际通婚率来衡量撒拉族与藏族两个民族的关系紧密程度,是行不通的。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经常性的观察,认为族际关系的好坏不能只通过有无族际通婚现象或族际通婚率的高低去衡量,至少这个衡量指标在循化县的个案中是没有解释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乎”“ 达尼希” 撒拉族 藏族 族际关系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劲松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54,共8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性、敏感性、波及性大等特点,城市民族关系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建立了转型期城市民...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性、敏感性、波及性大等特点,城市民族关系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建立了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体系,将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大方面,其中静态因素是指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因素,动态因素指在经济转型期变动较为频繁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究城市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民族关系的预警调控对策,文中提出了若干城市民族关系的调控对策和思路,特别针对民族关系的监测预警机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影响因素 预警调控 经济转型期
下载PDF
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完善民族政策的和谐取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大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共10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平 黄铸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3,共9页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有些观点把民族改称族群,在民族问题上非政治化,这显然是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相容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关系上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和而不同的格局。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关系实行"文化化"...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有些观点把民族改称族群,在民族问题上非政治化,这显然是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相容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关系上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和而不同的格局。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关系实行"文化化",而新中国是照搬苏联模式将民族关系"政治化",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国民族差别和民族特点仍将长期存在,民族关系仍将长期为"和而不同"的关系。新中国区域自治的模式,为多民族国家既适当满足民族的政治权力要求,又能保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友好相处指明了出路。而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要实现民族双重发展任务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民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理论 学术话语 民族关系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旅游背景下贵州安顺屯堡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8-72,共5页
贵州安顺屯堡是明朝洪武年间为平定西南,朝廷派驻军队而形成与当地少数民族相对隔离的区域。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与实地调查现状分析屯堡的族群以及族群意识的变迁。由于历史社会原因屯堡族群意识从强化到弱化,在旅游开发中,随着屯堡文... 贵州安顺屯堡是明朝洪武年间为平定西南,朝廷派驻军队而形成与当地少数民族相对隔离的区域。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与实地调查现状分析屯堡的族群以及族群意识的变迁。由于历史社会原因屯堡族群意识从强化到弱化,在旅游开发中,随着屯堡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的支柱产业,从旅游开发中看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族群认同重新被建构起来,族群意识重拾并被强化。族群关系随着族群意识的变迁,从对立到缓和到无猜,屯堡文化成为当前屯堡族群认同的符号而走向区域化,族群边界淡化,族群关系也逐渐走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 屯堡文化 族群关系 变迁
下载PDF
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明代丽江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伍莉 万永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映了中央王朝对磨些强大的政治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了磨些氏族对统一王朝的归属认同感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王朝 纳西族 木氏土司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试论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内涵——对民族关系理论框架的共生学考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年兴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30,共7页
民族关系是民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共生学的视阈中,民族关系是社会共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因为"互利性"的"刺激"而产生的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行为。它以民族共生系统中的能量分配为核心内容,受... 民族关系是民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共生学的视阈中,民族关系是社会共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因为"互利性"的"刺激"而产生的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行为。它以民族共生系统中的能量分配为核心内容,受民族共生单元、民族共生度、民族共生环境、民族共生力以及民族共生界面的影响支配,是一种从间歇共生向一体化共生、偏利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不断发展的民族之间的共生运动。向更高层次的有序化和一体化不断演变是民族共生运动的必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共生学 共生关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往 被引量:7
18
作者 滕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共4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往方式有职业文化交往、社区内的生活文化交往、媒体传播的信息交往、相同宗教信仰下的文化交往;在性质上可以分为平等和谐的文化交往和矛盾冲突的文化交往;民族文化交往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往方式有职业文化交往、社区内的生活文化交往、媒体传播的信息交往、相同宗教信仰下的文化交往;在性质上可以分为平等和谐的文化交往和矛盾冲突的文化交往;民族文化交往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往 民族关系 和谐
下载PDF
从相交到相融: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村寨族际互动与混融的民族学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东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8,共9页
民族之间的和谐有赖于一种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及社会生态。作为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村寨,贵州省怎雷村为"和而不同"的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族际互动的"怎雷模式"。怎雷村水族与苗族从族际相遇到互动再到相融... 民族之间的和谐有赖于一种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及社会生态。作为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村寨,贵州省怎雷村为"和而不同"的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族际互动的"怎雷模式"。怎雷村水族与苗族从族际相遇到互动再到相融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差异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导致其和谐互动的文化逻辑和机理的存在。"怎雷模式"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水苗之间交错认同、差异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寻求混融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构成了日常生活中交相勾连的族际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相融 水族 苗族 民族关系
下载PDF
“隔绝羌胡”与“通货羌胡”:丝绸之路河西段的民族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子今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54,共11页
对于西北方向复杂的民族关系,贾谊曾经提出予以分化的战略构想。张骞"凿空"的最初动机,是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对抗匈奴的同盟。河西边防建设有明确的在保障东西交通的同时"隔绝羌胡"的军事目的。河西丝路于是具备交通... 对于西北方向复杂的民族关系,贾谊曾经提出予以分化的战略构想。张骞"凿空"的最初动机,是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对抗匈奴的同盟。河西边防建设有明确的在保障东西交通的同时"隔绝羌胡"的军事目的。河西丝路于是具备交通东西而隔绝南北的特殊功能。从军事史、民族史、交通史的视角考察河西丝绸之路史,应当注意这一形势。随着贸易的繁荣与文化的融合,汉与胡、羌在河西地方实现了密切的交往,民族关系的新形势得以出现。考察从"隔绝羌胡"到"通货羌胡"的历史变化,经济生活中商业贸易的活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河西四郡 羌胡 羌虏 隔绝羌胡 通货羌胡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