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感知和地方依恋对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影响与分异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兆峰 向秋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0-229,共10页
居民对景观文化价值补偿的认知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居民景观文化价值补偿认知结构方程模型,以湖南省西部的芙蓉镇和边城镇两个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镇为案例地,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群组结... 居民对景观文化价值补偿的认知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居民景观文化价值补偿认知结构方程模型,以湖南省西部的芙蓉镇和边城镇两个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镇为案例地,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群组结构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的景观价值感知中存在地方依赖和认同,它们是文化补偿认知的重要驱动因素;②居民文化补偿意识的形成需要文化补偿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支撑;③不同年龄、职业、月收入和居住地子群体居民文化补偿认知存在差异,但月收入和居住地群组中存在文化补偿认知差异不显著的子群。研究结论丰富了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研究的内容和视角,也有利于文化补偿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景观价值 文化补偿 子群体 地方依恋 文化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地域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覃小华 李星明 +1 位作者 陈伟 张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形态,整体体现出以黔东南、滇西、湘西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格局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三批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重心向西方向迁移,分布总体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变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多个高密度核心区”向“一核多点”结构形态再到多核驱动的“多地开花式”演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冷热极化现象显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分布状况、文化服务环境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格局优化及振兴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风险综合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威 韦善阳 +2 位作者 田筱 许石青 石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为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大、预防扑救困难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贵州某代表性少数民族村寨建立层级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获得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 为解决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大、预防扑救困难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贵州某代表性少数民族村寨建立层级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获得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环境影响因素关联度,应用物元可拓模型得到少数民族村寨火灾危险等级。结果表明:评价指标权重最大的是火灾荷载密度,占比11.8%;最小的是消防站等级,占比0.4%;经评价达到最安全等级即第4级的指标有10个,占比32.2%;达到最危险等级即第1级的指标有5个,占比15.41%。综合评价得出少数民族村寨的综合危险等级为3级,火灾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火灾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解释结构模型(ISM)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物元可拓模型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3,共8页
作为文化沉淀的载体,村寨搭建起联系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重新审视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在回应群众需求、实现共享发展以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层面进行思考,以此昭示其价值确定、价值选择及价值... 作为文化沉淀的载体,村寨搭建起联系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重新审视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在回应群众需求、实现共享发展以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层面进行思考,以此昭示其价值确定、价值选择及价值追求。通过案例分析和事实研判,能够清晰认识到当前村寨建设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冲突,这致使其发生形式与实质的裂变。只有彻底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结构和工具主义思维,在编制村寨规划、多元主体共治、上下联动探索、因地制宜布局和推动人才发展上进行安排,才能促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程序与实体层面实现融合共生,进而建构起传统与现代融合、城市与乡村并轨的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治理环境 因地制宜 未来趋势
下载PDF
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及新的可能——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案例的讨论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建斌 姚静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5,118,共26页
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个研究案例,我们意识到:从这三个案例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与既往的发展传播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这一方面可归因于中国特定的传媒体制与"中国式"发展的特殊性,非既往发展传播理论可以解释;另一... 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个研究案例,我们意识到:从这三个案例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与既往的发展传播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这一方面可归因于中国特定的传媒体制与"中国式"发展的特殊性,非既往发展传播理论可以解释;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案例中传媒形态(方式)差异及在发展方式、机遇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偶然因素所致,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非是对既往理论合法性的否认,而是尝试.为探讨传媒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即聚焦于特定的经验现象,在厚实的质化研究基础上形成新的研究问题,并辅之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 发展 少数民族乡村 问卷调查 田野调查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对贵州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品玉 蒋芹琴 +1 位作者 王超 吴家贤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3,共7页
肇兴侗寨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基础,但在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地方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矛盾突出等。针对肇兴侗寨旅游文化软... 肇兴侗寨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基础,但在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地方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矛盾突出等。针对肇兴侗寨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研究构建出五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文化软实力 提升路径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整合开发策略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晓辉 张河清 王华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156,共6页
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其境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武陵山片区内的旅游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产品的... 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其境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武陵山片区内的旅游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特色旅游品牌的创建以及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AVIMA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开发策略,以期实现片区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规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少数民族村寨 旅游整合开发 策略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连斌 罗琳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社区旅游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发展,其发展模式、效率、效益等问题亟待解决。为引导、规范与持续推进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发展,构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层、社区利益系统层和旅游发展潜力层的民族... 社区旅游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发展,其发展模式、效率、效益等问题亟待解决。为引导、规范与持续推进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的发展,构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层、社区利益系统层和旅游发展潜力层的民族村寨社区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具有普适意义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作为参照,提炼出能够反映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判定提供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民族村寨社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 评价
下载PDF
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乡村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韧性治理
9
作者 李楠 张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57-60,共4页
加强边境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边境辖区广阔,战略位置重要,少数民族人口和乡村人口占比较大。随着边境的开放和城市化发展,边境少数民族乡村地区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脆弱性表征明显,整体治理难... 加强边境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边境辖区广阔,战略位置重要,少数民族人口和乡村人口占比较大。随着边境的开放和城市化发展,边境少数民族乡村地区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脆弱性表征明显,整体治理难度大。韧性理论由于其自身特性可以有效更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理领域。为确保边境繁荣稳定,东北边境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应结合地区非传统安全情境,以韧性理论为借鉴,建立动态化的韧性治理机制、推动协同共治的韧性治理格局、构建智能化和精准化的韧性治理平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韧性经济结构和加强村民内生治理的韧性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边境 少数民族乡村 非传统安全 韧性治理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审思、问题检视与发展路向——以贵州省为例
10
作者 王坤 李乐京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容、教学范式、育人目标三个维度来反思中小学研学旅行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检视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目前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健全、教学模式上常规化、单一化;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向:一是以在地化教育为引领,统整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根基,重塑研学旅行的教学模式;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完善研学旅行的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研学旅行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乡村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黔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泰炜 李菊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开发的类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政策支持等进行系统发掘与整理,同时根据不同地域进行具体体育旅游资源分类。探讨黔西南州...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开发的类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政策支持等进行系统发掘与整理,同时根据不同地域进行具体体育旅游资源分类。探讨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布局以及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以期丰富黔西南州体育旅游体系的构建,旨为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体育旅游
下载PDF
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12
作者 赵伟军 周慧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1期64-66,共3页
湖南民族村落的文化空间是村民生活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现面临着风貌较差、活力不足及社会参与弱化的问题,亟需实现保护和传承。文章针对景观、苗绣等不同形式的文化空间提出针对性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民族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 湖南民族村落的文化空间是村民生活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现面临着风貌较差、活力不足及社会参与弱化的问题,亟需实现保护和传承。文章针对景观、苗绣等不同形式的文化空间提出针对性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民族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落 文化保护 苗绣传承
下载PDF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类型划分方法研究——以湖北省“一州两县”为例
13
作者 郭方 向博文 +3 位作者 薄立明 黄尚华 马林 章阳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资源差异明显,区位条件复杂,建设发展路径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要素与民族区域特色,基于城乡统筹、文旅资源、农业条件和生态保护4个目标层,构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分类指标体系,提出“全域评价-...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区资源差异明显,区位条件复杂,建设发展路径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要素与民族区域特色,基于城乡统筹、文旅资源、农业条件和生态保护4个目标层,构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分类指标体系,提出“全域评价-分级赋值-综合归类”的民族村寨建设分类方法,以湖北省民族自治地区“一州两县”为案例,进行民族村寨建设类型划分实践。研究发现“一州两县”大部分村寨人文资源丰富,城镇要素辐射能力不足,且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建设类型中,文旅和农业资源优良,生态敏感的村寨数量较多,应当在注意生态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城乡要素统筹水平,积极融入城镇产业辐射范围,各项禀赋皆不足的村寨数量较少,有待通过与区域中的核心村寨合作形成区域联动。本文增益于即有乡村分类研究中民族村寨研究主体的缺失,旨在为民族村寨建设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村镇建设 分类 民族区域 湖北
下载PDF
社会治理新模式: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轲亮 唐一然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6,145,共12页
无讼村屯治理模式是在无讼文化回归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重治理政策合力作用下产生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将无讼文化、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这三个分别具有传统属性、现代属性、民族属性的概念有机结合,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无讼村屯治理模式是在无讼文化回归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重治理政策合力作用下产生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将无讼文化、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这三个分别具有传统属性、现代属性、民族属性的概念有机结合,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可靠尝试。融合少数民族元素从主体、布局、方略、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究极具文化特色无讼民族村屯的建设实践,挖掘无讼民族村屯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剖析阻碍无讼民族村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原因,明晰无讼民族村屯建设中主体定位偏差、纠纷解决机制局限性,以及“三治”元素缺失的建设生态。针对其建设生态,直面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建设者宜构建一核多元、调解高效、“三治”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治理模式,以真正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多重政策要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屯 无讼文化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营销对策探析
15
作者 谢宜宏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7-72,共6页
贵州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贵州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并不理想。文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总体特色、营销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 贵州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贵州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并不理想。文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总体特色、营销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 营销对策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乡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卫华 《三明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有密切关系。但少数民族乡村一般地处偏僻边远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和区位都没有优势,加上少数民族乡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土地碎片化等因素都影响到土地的流转。为了...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有密切关系。但少数民族乡村一般地处偏僻边远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和区位都没有优势,加上少数民族乡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土地碎片化等因素都影响到土地的流转。为了更好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土地流转,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必须立足少数民族乡村自身力量,培育本村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把资源禀赋劣势转化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打造坚强的村两委班,借鉴"塘约经验",发展集体经济;同时还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乡村 土地流转 塘约经验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
17
作者 刘贵振 张金峰 李健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少数民族因为其历史和地域原因,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地走民族村特色发展之路,其中持续加强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当前部分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基层党建引领乡...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少数民族因为其历史和地域原因,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必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地走民族村特色发展之路,其中持续加强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当前部分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创业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群众基础不牢、人才保障不够、治理机制不畅等直接影响乡村战略实施进度和效果的问题。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需要科学布局民族村党组织建设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间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通过构建民族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民族村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进步、农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 基层党组织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生态旅游能力建设研究——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晓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许多少数民族乡村借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在国内外学者的指导下开始探索以乡村社区为本的生态旅游道路。能力建设概念的引入,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少数民族乡村进行生态旅游能力建设,是提升...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许多少数民族乡村借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在国内外学者的指导下开始探索以乡村社区为本的生态旅游道路。能力建设概念的引入,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少数民族乡村进行生态旅游能力建设,是提升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人口素质,提高从业技能,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乡村生态旅游能力建设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性起步阶段,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的现实,提出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生态旅游能力建设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乡村 生态旅游 能力建设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中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转向、困境及路径
19
作者 郭昊翔 陈其璇 邹青海 《湖北体育科技》 2023年第4期349-353,369,共6页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不断促进民族村寨青少年体育制度、技术治理融合共生,也推动青少年体育治理范式从刚性治理转向柔性治理;治理内容从寨情分离转向情感回归;治理工具从负面情绪转向情感重塑;...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不断促进民族村寨青少年体育制度、技术治理融合共生,也推动青少年体育治理范式从刚性治理转向柔性治理;治理内容从寨情分离转向情感回归;治理工具从负面情绪转向情感重塑;治理效果从治理乏力转向治理有效的演进逻辑,治理新转向彰显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价值。基于运行机理框架,技术治理、制度治理、情感治理作用机制互补,协同提升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效能;从应用价值、组织创设、行为机制维度,解构民族村寨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行动逻辑、运行机理。使其面临情感治理结构失范、集体行动梗阻、价值脱嵌等情感治理困境;为实现“治理有效”跃迁目标,应重塑情感治理柔性机制;党建引领情感治理行动网络;识别、挖掘村寨情感资源,引导寨情价值回归,助推青少年体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青少年体育 制度治理 体育生态空间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域下少数民族村寨的变化与发展——以安顺市高荡布依古寨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萌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与经济价值。文章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以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高荡布依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对高荡传统文化空间的构成、... 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与经济价值。文章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以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高荡布依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对高荡传统文化空间的构成、特征与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正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的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文化空间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