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tion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between Tibetan and other major ethnic group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Hehuang Valley 被引量:2
1
作者 Xin JIA Harry F.LEE +5 位作者 Mengchun CUI Guoquan CHENG Yang ZHAO Hong DING Ricci P.H.YUE Huayu L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12-422,共11页
The peop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daptability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anoxic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and their habitat... The peop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daptability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anoxic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and their habitats in the low-altitude regions of the plateau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in a scientific manner. Based on the extra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197 towns in the Hehuang Valley and on variance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abitats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Tibetans and other major ethnic groups in the low-latitude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ur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ibetan habitats in the Hehuang Valley is relatively high. The relatively warm environment of the valley allows the Tibetans in that area to cultivate wheat and barley and raise cattle and sheep—a subsistence strateg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Tibetans in the high-altitude reg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addition, the Tibetan communities in the Hehuang Valley include similar agri-pastoral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Hui and Salar), both of which adopt similar subsistence strategies. The agricultural ethnic groups (Han and Tu) live in a relatively cool and humid environment facilita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le the agri-pastoral ethnic groups (Tibetan, Hui, and Salar) inhabit relatively warm and arid environment in the valley. Due to the lack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gri-pastoral groups must also engage in animal husbandry to supplement their diet. In the Ando Tibetan region, the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ethnic group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Those ethnic groups communicate among themselves, integrat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a diversified culture. This study proves that the habitat variation at a regional scale cor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the variation of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ur findings may further refine knowledge about the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of Tibetans and lead future research to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ethnic group ethnic geography Hehuang VALLEY Ando TIBETAN region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西部文学地理学论纲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向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西部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学术史来看,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西部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西部地理大发现与西部文学的崛起、西部作家的地理分布、西部地理景... 西部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学术史来看,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西部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西部地理大发现与西部文学的崛起、西部作家的地理分布、西部地理景观对西部文学的影响、多民族人口地理与西部文学的多元性、语言地理学与西部文学的语言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会进一步拓展西部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学 作家地理 地理景观 民族地理 语言地理
下载PDF
试论河湟地区的民族地理学研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英 崔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95-100,共6页
"河湟"地区是中国西北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典型区域。"以水为据"梳理该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民族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河湟地区多元文化反映了西北民族文化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的时空变迁,... "河湟"地区是中国西北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典型区域。"以水为据"梳理该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民族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河湟地区多元文化反映了西北民族文化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的时空变迁,少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调试关系等,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地理空间具有重要价值。河湟地区是整个西北民族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汉藏边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地区 民族地理学 文化地理空间
下载PDF
华锐族群地理概念形成考述
4
作者 冯玉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由唐及清,在持续的王朝经略和多民族融合过程中,华锐藏族的地域活动范围逐渐由模糊指向清晰,并最终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族群地理概念。华锐族群地理概念的演变与形成,不仅是历史上甘青藏区独特地域文化构建的空间表征,而且是中原王朝边... 由唐及清,在持续的王朝经略和多民族融合过程中,华锐藏族的地域活动范围逐渐由模糊指向清晰,并最终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族群地理概念。华锐族群地理概念的演变与形成,不仅是历史上甘青藏区独特地域文化构建的空间表征,而且是中原王朝边疆经略与政治整合不断深入华锐地方的真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锐藏族 族群地理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历史民族地理视域下的西南土司研究
5
作者 马强 任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8,122,共7页
正在兴起的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从学科属性上说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围,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定的研究对象。土司历史地理着力于解决土司政治空间形成的背景、土司政区的地理分布与变迁,土司辖区与行省所属州县辖区的分界线勘界交割问题... 正在兴起的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从学科属性上说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围,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定的研究对象。土司历史地理着力于解决土司政治空间形成的背景、土司政区的地理分布与变迁,土司辖区与行省所属州县辖区的分界线勘界交割问题,土司所辖府、州、县的界线、唐宋羁縻府州与明清土司区域的衔接与过渡、土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等,这些都为传统土司研究所忽略。土司制度及其“改土归流”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因地而异。土司地理在研究方法上要充分借鉴历史地理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与文化比较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地理 土司地理 政治空间 田野调查
下载PDF
日本明治时代的中国本部概念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波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7-173,共17页
1585年欧洲文献中出现族性地理概念China proper(中国本部);因华夷秩序观的影响,江户时代日语文献中一直没有族性地理思想;同期日文中称呼中国时"支那"的用法增多,且意义逐渐转变,至明治维新,受西方文献的影响,始有支那本部... 1585年欧洲文献中出现族性地理概念China proper(中国本部);因华夷秩序观的影响,江户时代日语文献中一直没有族性地理思想;同期日文中称呼中国时"支那"的用法增多,且意义逐渐转变,至明治维新,受西方文献的影响,始有支那本部等译法,日本学者逐渐展布相关概念和分类体系,对以前所持的华夷秩序观进行转换,继续建构日本中心主义的同时,对中国诸部重新分类,并逐渐突出"支那本部"即为"支那"的观念。这为日本扩张主义者利用,成为其分裂中国的指导观念。"支那本部"概念与中国历史和现实不符,所以中国学者或批判、改造或抛弃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那本部 族性地理分类体系 华夷秩序 代表性 中国观
原文传递
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圣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 ;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在方法论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过程性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学科属性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略论黔北渝南的历史地理学意义
8
作者 马强 郝家彬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5期91-98,155,共9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黔北渝南的考古地理、历史政区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及其民族文化地理的特征、地位及其研究意义。黔北是西南考古地图的古人类遗址富集地带,“桐梓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学谱系的一个空白;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时期...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黔北渝南的考古地理、历史政区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及其民族文化地理的特征、地位及其研究意义。黔北是西南考古地图的古人类遗址富集地带,“桐梓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学谱系的一个空白;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时期黔北渝南历史政区地理中“犬牙交错”现象的形成对于考察汉夷混杂的民族边缘地带政治地理有重要的认知意义。綦江流域的水上交通在清代及抗日战争期间得到较大发展,是川盐入黔及黔地煤、铁东运重庆的重要通道。而唐宋时期“南平僚”的华夏化进程对于认知西南民族相互文化交融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渝南 考古地理 政区地理 民族文化地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