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乡村经济振兴的“龙脊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忠军 罗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资源富集区,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禀赋。自1999年以来,龙脊景区以龙胜县“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开发管理...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资源富集区,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禀赋。自1999年以来,龙脊景区以龙胜县“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开发管理、产业发展、文化和生态保护、脱贫致富等方面产生突出成效。我们将这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行体系称作“龙脊模式”,“龙脊模式”是一种民族乡村走资源型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乡村 经济振兴 资源禀赋 民族文化旅游 龙脊模式
下载PDF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
2
作者 邓广山 潘伟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恩施州是我国18个典型贫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建设重点攻坚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加之脆弱生态环境的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以湖北少数民族典型山区恩施州为例,对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发展必要性及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自然... 恩施州是我国18个典型贫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建设重点攻坚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加之脆弱生态环境的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以湖北少数民族典型山区恩施州为例,对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发展必要性及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自然社会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武陵山区 恩施州
下载PDF
多民族社区治理中民族商家和民族高校学生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子的调查和思考
3
作者 刘毅 葛哲宇 +2 位作者 霍丽莎 王丹丹 覃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36-343,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洗面桥社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并已形成了民族文化商贸圈,虽然西南民族大学和武侯祠景区都位于该社区附近,但社区治理模式仍以政府单方面的外在治理为主,协同互动较少,不利于城市民族工作开展。本文提出了民族文化商贸旅游圈... 四川省成都市洗面桥社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并已形成了民族文化商贸圈,虽然西南民族大学和武侯祠景区都位于该社区附近,但社区治理模式仍以政府单方面的外在治理为主,协同互动较少,不利于城市民族工作开展。本文提出了民族文化商贸旅游圈设置方案,从少数民族商家和民族大学生的视角分析了双方参与文化治理社区的可能性,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社区 民族文化商贸旅游 民族大学 协同治理
下载PDF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 被引量:59
4
作者 桂榕 吕宛青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概念,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场域,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可生产和可消费性四大属性。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原则,以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满意度和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度为前提。生产内容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三层面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有原态保护式、历史复原式、模拟示范式、创新复合式、虚拟流动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空间生产 生产原则 生产内容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被引量:45
5
作者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4,共7页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真实性 感知 满意度 黑衣壮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林龙飞 黄光辉 王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研究非常薄弱。民族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建筑及遗迹、服饰、饮食、工具及工艺品、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和习俗等6个方面共28个指标构成的系统。采用专家打分法采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法对数据进...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研究非常薄弱。民族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建筑及遗迹、服饰、饮食、工具及工艺品、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和习俗等6个方面共28个指标构成的系统。采用专家打分法采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从而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可以识别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效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真实性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兆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9,共9页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摆脱贫困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对位于湘鄂渝黔边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湘西来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湘西凤凰县发展文化...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摆脱贫困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对位于湘鄂渝黔边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湘西来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湘西凤凰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凤凰 民族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
原文传递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29
8
作者 任冠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直接涉及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开发、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开...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直接涉及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开发、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开发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以保护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实用价值、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通过法律保护可接触性文化遗产,通过引导、教育社区民众以保护不可接触性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开发与保护
下载PDF
符号表征与主客同位景观: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一种后现代性——以“彝人古镇”为例 被引量:29
9
作者 桂榕 吕宛青 《旅游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37-49,共13页
以旅游空间生产为主要特点的模拟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和人造景观是后现代旅游的一种典型代表。本文以云南"彝人古镇"为例,从空间生产角度对民族文化旅游所体现的后现代性特征及其社会效应进行探讨,认为"符号表征"与&... 以旅游空间生产为主要特点的模拟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和人造景观是后现代旅游的一种典型代表。本文以云南"彝人古镇"为例,从空间生产角度对民族文化旅游所体现的后现代性特征及其社会效应进行探讨,认为"符号表征"与"主客同位景观"分别是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客体生产与主体生产的标志性特征。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成就了存在主义原真性旅游体验,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空间生产 符号表征 主客同位景观
下载PDF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兆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2,共5页
商业模式是决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为例,分析其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 商业模式是决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为例,分析其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特征,最后总结相关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凤凰 民族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
下载PDF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兆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101,共9页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和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创意活动,而创意活动的成功则需要旅游者需求、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和资金技术等相关要素形成良性循环的创...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和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创意活动,而创意活动的成功则需要旅游者需求、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和资金技术等相关要素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意体系。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连带效应,是推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利用民族文化创意实现旅游商品、景点、文艺以及产业品牌等的增值。针对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意力度偏低、过度商业化风险等问题,本文提出集聚创意力量、塑造具有民族风格的旅游创意产品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民族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 发展
原文传递
民族乡村经济振兴的“西江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忠军 宁永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1,共7页
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振兴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雷山县委县政府在西江苗寨积极推进旅游包容性增长发展战略,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利益共享机制,倡导平等参与... 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振兴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雷山县委县政府在西江苗寨积极推进旅游包容性增长发展战略,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利益共享机制,倡导平等参与并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增加居民就业渠道和收入,是民族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基于民族文化旅游的西江苗寨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为民族村寨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提供借鉴,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振兴 西江模式 包容性增长 民族文化旅游
下载PDF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开发建设对策探讨--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贺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7-191,共5页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 开发对策
下载PDF
新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蒲玉林 杨兆萍 韩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9-516,共8页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构建的"喀什金三角"14个文化旅...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构建的"喀什金三角"14个文化旅游景区(点)进行评价,选择出各景区(点)最优开发模式;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6种开发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各景区(点)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由于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层次分析法 开发模式 喀什
下载PDF
“农业——旅游”场域转换与少数民族社会性别分工的实践解释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巧艳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30,共6页
借鉴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构建了传统农业场域向民族旅游场域转换与少数民族社会性别角色分工的互动分析框架,并用龙胜龙脊景区民族旅游开发对景区内少数民族社会性别角色变化的影响验证了分析框架... 借鉴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构建了传统农业场域向民族旅游场域转换与少数民族社会性别角色分工的互动分析框架,并用龙胜龙脊景区民族旅游开发对景区内少数民族社会性别角色变化的影响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农业——旅游场域转换与社会性别角色变化的互动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得到了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论 民族旅游 社会性别 场域 惯习
原文传递
贵州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恒松 李炳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147-3152,共6页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凭借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入境旅游战略等三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让黔东南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黔东南
下载PDF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璐 明庆忠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对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双重深度拓展。文章基于族群、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对边境民族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及探讨;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所涉入的边境、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旅...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对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双重深度拓展。文章基于族群、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对边境民族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及探讨;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所涉入的边境、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等要素关联属性构建其内部驱动机制;从系统发展论视角,提炼了由引导、推动、实践、保障四重推进体系构成外部驱动机制;并系统构建了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驱动机制。旨在通过全面探讨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与发展驱动机制以解析其发展的动力结构,寻求边境旅游跨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以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边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民族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 关联属性 空间场域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居民获得感对旅游开发支持意愿的影响——以湖南10个民族文化旅游小镇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春晓 邱赢琦 刘鑫 《旅游研究》 2019年第3期21-35,共15页
旅游地居民获得感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的成败。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思辨,认为旅游获得感包含旅游经济获得感、旅游社会文化获得感及旅游环境获得感三大维度。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居民获得感、满意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以湖南省10个... 旅游地居民获得感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的成败。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思辨,认为旅游获得感包含旅游经济获得感、旅游社会文化获得感及旅游环境获得感三大维度。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居民获得感、满意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以湖南省10个民族文化旅游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发现:居民环境获得感对旅游满意度及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居民旅游经济获得感、旅游社会文化获得感对满意度及旅游支持意愿显著正相关,满意度在居民获得感与旅游开发支持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建议高度重视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开发中居民旅游经济获得感、旅游社会文化获得感及旅游环境获得感的满足,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及支持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获得感 满意度 支持意愿 民族文化旅游小镇 湖南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兵 陶然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文化分布和文化影响往往跨域不同行政区,秉持区域协同发展理念有助于消弭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协作障碍,在响应和服务民族文化建设的同时优化民族旅游空间关系。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区域协同 目标导向 整合机制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补偿的理论与实践——以西江苗寨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军 单铁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在西江苗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景区治理主体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地民众惠益分享的经济与非经济补偿措施,其学理依据可以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属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与再生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等方面加以... 在西江苗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景区治理主体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地民众惠益分享的经济与非经济补偿措施,其学理依据可以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属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与再生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等方面加以诠释。但在补偿实践中同时存在忽略非遗文化要素、忽略空间区位差异、补偿信息不够透明等问题,应当从完善补偿评价体系、效率与公平并重、补偿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加以优化,为其他区域社区民众共享旅游利益提供可资参考的西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补偿 西江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