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 被引量:13
1
作者 熊志方 李铁刚 +2 位作者 翟滨 万世明 南青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1-562,共12页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结果表明,WPD-03孔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50%)和伊利石(39%),而绿泥石(8%)、高岭石(3%)含量极低.蒙脱石主要来源于海底基性火山物质的化学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中国内陆干旱区和周边岛屿),风力输送是主要搬运途径,绿泥石也以陆源为主.伊利石/蒙脱石、蒙脱石丰度等指示硅藻席底部发生过显著的风尘输入增强过程,风尘携带的丰富硅和铁可能促进了Ethmodiscus rex的勃发,致使生物硅和有机碳大规模地输出到海底,形成硅藻席.同时,Ethmodiscus rex特殊的生态学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特殊需求可解释其勃发对风尘输入的滞后响应."风尘输入有利硅藻席沉积"对全面认识硅藻席形成机制及正确理解硅藻席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modiscus rex硅藻席 粘土矿物 形成机制 风尘输入 西太平洋 末次冰期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挑战者深渊海底浅表层的硅藻软泥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金鹏 邓希光 +4 位作者 朱本铎 杨胜雄 郭丽华 陈炽新 任江波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对我国首次在西太平洋挑战者深渊采集的硅藻软泥沉积物开展硅藻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软泥由数量巨大的大筛盘藻[Ethmodiscus rex(Rattray)Hendey]碎片组成,并伴生有少量热带远洋浮游种类硅藻。硅藻软泥属于大筛盘藻软泥类型,推测可能形成... 对我国首次在西太平洋挑战者深渊采集的硅藻软泥沉积物开展硅藻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软泥由数量巨大的大筛盘藻[Ethmodiscus rex(Rattray)Hendey]碎片组成,并伴生有少量热带远洋浮游种类硅藻。硅藻软泥属于大筛盘藻软泥类型,推测可能形成于更新世中后期,代表着大规模E.rex勃发事件发生。其形成机制与冰期时段南极深层水入侵西北太平洋增加水体硅含量、减弱硅藻溶蚀作用,并补充次表层水体硅含量而激发E.rex竞争优势密切相关。本文为理解低纬度海沟区硅藻微体生物随全球气候和区域海洋环境变迁而发生显著变化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筛盘藻软泥 硅藻 挑战者深渊 西太平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