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楂的醇沉工艺 被引量:14
1
作者 万丹娜 饶倩如 +4 位作者 俞梦莹 刘荣华 权赫秀 杨明 邵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优化山楂的醇沉工艺,为含山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搅拌速度、加醇速度、醇沉时间、加入乙醇体积分数、醇料比、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和静置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山楂总黄酮保留率的影响,... 目的:优化山楂的醇沉工艺,为含山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搅拌速度、加醇速度、醇沉时间、加入乙醇体积分数、醇料比、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和静置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山楂总黄酮保留率的影响,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山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最优值为醇沉前浓缩液密度1.04 g/m L、醇料比2.86∶1(m L/g)、搅拌速度185 r/min。经验证,最优工艺参数下山楂总黄酮平均保留率为89.74%(n=3),与预测值91.40%的相对误差为1.85%。结论: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山楂的醇沉工艺,该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醇沉工艺 总黄酮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冬枣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莹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以冬枣多糖得率为指标,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多糖水提工艺和醇沉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枣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为1︰25(g/m L)、浸提时间4 h;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4倍,加入2倍量95... 以冬枣多糖得率为指标,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多糖水提工艺和醇沉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枣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为1︰25(g/m L)、浸提时间4 h;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4倍,加入2倍量95%乙醇,醇沉8 h,多糖得率为14.16%,其中影响冬枣多糖水提工艺的先后次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醇沉工艺的先后次序为提取液浓缩倍数、乙醇加量、醇沉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多糖 水提工艺 醇沉工艺
原文传递
落叶松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泽生 王利婷 +2 位作者 陈玥舟 王浩 张颖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57,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落叶松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以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10(m/V),此工艺下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6.37%。通过单...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落叶松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以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10(m/V),此工艺下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6.37%。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比5∶1(V/V),加95%乙醇使醇沉终浓度为70%,醇沉时间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阿拉伯半乳聚糖 提取工艺 醇沉工艺
原文传递
中空纤维膜滤法对大红袍妇炎宁胶囊水提液除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秀丽 王鹏娇 +2 位作者 蒋蒨 彭安堂 王清忱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研究大红袍妇炎宁胶囊水提液的除杂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方法以出膏率及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中空纤维膜滤法的水提液除杂工艺条件;以样品的色泽、吸湿率和指标性成份含量等指标与传统的醇沉法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大红袍妇炎宁胶囊水提液的除杂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方法以出膏率及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中空纤维膜滤法的水提液除杂工艺条件;以样品的色泽、吸湿率和指标性成份含量等指标与传统的醇沉法比较。结果采用中空纤维膜滤法所得样品的各项指标优于醇沉法。结论中空纤维膜滤除杂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大红袍妇炎宁胶囊的除杂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醇沉法 大红袍妇炎宁胶囊 水提液 除杂工艺
原文传递
咽舒宁颗粒提取精制工艺优选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友华 李成付 +2 位作者 杨辉 黄恺飞 黄亦琦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目的优选咽舒宁颗粒的提取和精制工艺。方法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结合抑菌药效试验,比较陶瓷膜法和醇沉法的精制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目的优选咽舒宁颗粒的提取和精制工艺。方法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结合抑菌药效试验,比较陶瓷膜法和醇沉法的精制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药材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陶瓷膜法能较好保留咽舒宁复方的有效成分,两种精制液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200nm陶瓷膜法可作为咽舒宁颗粒水提液的精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陶瓷膜法 醇沉法 正交试验法 咽舒宁颗粒
下载PDF
大理百合多糖的醇沉分离工艺及脱蛋白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静华 万顺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共3页
筛选出最佳的大理百合多糖的醇沉分离工艺及脱蛋白方法;比较在不同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条件下的多糖沉淀率,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从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两方面对Sevag法和三氯醋酸法进行比较。对大理百合多糖,... 筛选出最佳的大理百合多糖的醇沉分离工艺及脱蛋白方法;比较在不同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条件下的多糖沉淀率,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从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两方面对Sevag法和三氯醋酸法进行比较。对大理百合多糖,提取液∶浓缩液=3∶1(体积比),乙醇加量为4倍体积的浓缩液,Sevag法去除蛋白质为最佳醇沉工艺和脱蛋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百合 多糖 醇沉工艺 脱蛋白
下载PDF
咽舒宁复方水提液醇沉精制工艺优选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友华 李成付 +2 位作者 杨辉 黄恺飞 黄亦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优选咽舒宁复方水提液的醇沉精制工艺。方法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醇沉精制工艺条件,并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比较咽舒宁复方水提液醇沉精制前后的抑菌药效。结果最优醇沉工艺条件... 目的优选咽舒宁复方水提液的醇沉精制工艺。方法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醇沉精制工艺条件,并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比较咽舒宁复方水提液醇沉精制前后的抑菌药效。结果最优醇沉工艺条件为咽舒宁复方水提液含生药量浓度1.5g/ml、乙醇浓度60%、醇沉时间6h;咽舒宁复方水提液醇沉精制前后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优选的醇沉精制工艺合理、可行,能保持咽舒宁复方水提液的抑菌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舒宁 复方水提液 醇沉 精制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趣环 王信 +3 位作者 石晓峰 沈薇 范彬 王新娣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
对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液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醇沉时间进行优化,比较多糖得率确定最佳雪松松针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 对雪松松针多糖的醇沉、脱蛋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液浓缩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醇沉时间进行优化,比较多糖得率确定最佳雪松松针多糖醇沉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e法和三氯醋酸(TCA)法的脱蛋白效果,并对试剂用量、脱蛋白次数进行了考察,然后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对纯化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雪松松针多糖一级醇沉条件为粗提液体积和松针干质量的比例(浓缩比)为3∶1(mL∶g,下同),乙醇体积分数为71%,醇沉温度为40℃,醇沉时间为10 h,在此条件下,雪松松针多糖得率为3.81%,结果与预测值接近。收集多糖后的上清液再按浓缩比1∶1浓缩,筛选得到二级醇沉的乙醇体积分数为80%。Sevage法脱蛋白效率优于TCA法,其最佳条件为Sevage试剂与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脱除蛋白次数为3次,经UV法测得脱蛋白后的一级、二级醇沉多糖(以葡萄糖折算)质量分数分别为35.36%和36.62%。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能力依次为Vc>二级醇沉多糖>BHT>一级醇沉多糖,纯化后的雪松松针80%醇沉多糖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多糖 醇沉工艺 脱蛋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荔枝核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艳秋 郑炜 +3 位作者 刘凯青 曲文笛 冯晨曦 徐多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95-2000,共6页
目的:优化荔枝核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并评价其体外降糖的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并计算多糖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水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 目的:优化荔枝核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并评价其体外降糖的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并计算多糖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水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醇沉工艺中水提液的浓缩体积和醇沉浓度进行筛选,并进行验证。以阿卡波糖为对照,采用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法考察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荔枝核多糖水提醇沉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9(g/mL),煎煮3次,每次1 h,水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40%,加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经Sevage法除蛋白后得荔枝核粗多糖。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61%、7.89%、7.99%,平均提取率为7.83%(RSD=2.52%,n=3);多糖含量分别为55.57%、55.83%、56.66%,平均含量为56.02%(RSD=1.81%,n=3)。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有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的趋势,其半数抑制浓度为0.056 mg/mL,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0.196 mg/mL。结论:优化的荔枝核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阿卡波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多糖 水提醇沉工艺 响应面法 单因素试验 工艺优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聚合草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双涛 李宝霞 霍乃蕊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用水提醇沉法对聚合草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料液比、提取温度和加热时间对聚合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正交试验确定聚合草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聚合草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料液比1∶8,提取温度90℃,... 目的用水提醇沉法对聚合草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料液比、提取温度和加热时间对聚合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正交试验确定聚合草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聚合草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料液比1∶8,提取温度90℃,加热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的粗多糖的得率是2.31%。结论确定了聚合草中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后聚合草的开发利用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草 粗多糖 水提醇沉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