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儿童审美感知的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兴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215-216,共2页
在审美感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不同,具有直观性,象征性,选择性,同一性,游戏性的特征。根据儿童审美感知的特点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儿童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的提高。
关键词 儿童 感知 审美感知 审美教育
下载PDF
浅析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蕊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64-65,共2页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主要表现有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结合而产生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感悟。
关键词 审美感知 审美体验 审美感悟
下载PDF
论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审美心态的影响
3
作者 丁光梅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网络传播的兴起,改变了文学交往的环境和方式,更给文学交往主体的审美心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文学的创作主体表达开始立体化、动态化,文字符号的运用更为综合化,词汇的选择也追求独特化;文学的接受主体也表达出读... 网络传播的兴起,改变了文学交往的环境和方式,更给文学交往主体的审美心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文学的创作主体表达开始立体化、动态化,文字符号的运用更为综合化,词汇的选择也追求独特化;文学的接受主体也表达出读写交互的、沉浸体验式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文学交往 主体 审美心态
下载PDF
从中国美学兴味蕴藉传统看通俗艺术品位提升——以赵本山作品为个案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一川 冯雪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3,共7页
随着我国通俗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强劲,与之相伴随的争议也愈益激烈。那么,通俗艺术是否应当具有起码的文化品位?从中国美学兴味蕴藉传统角度,重新审视当前通俗艺术的品位提升方略,认为以赵本山作品为代表的新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确实... 随着我国通俗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强劲,与之相伴随的争议也愈益激烈。那么,通俗艺术是否应当具有起码的文化品位?从中国美学兴味蕴藉传统角度,重新审视当前通俗艺术的品位提升方略,认为以赵本山作品为代表的新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确实存在文化品位上的缺憾。大多只是达到了"感目"层次,而很少能抵达"会心"层次,更无理由谈论"畅神"层次,因此陷入"眼热心冷"的困境。因此,要提升通俗艺术作品的文化品位、形成"俗而雅"的艺术风格,就需要借鉴、学习感兴美学的相关因素,在作品中灌注进意味深厚的兴味蕴藉,从而真正地打动观众。有兴味蕴藉的艺术才能真正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化 文化的物化 感兴美学 兴味蕴藉 俗而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