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叶奎川 殷中琼 +4 位作者 魏琴 周黎军 贾仁勇 徐娇 陶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的抗肝癌活性。方法运用体外培养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α... 目的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的抗肝癌活性。方法运用体外培养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α-松油烯、松油烯-4-醇和γ-松油烯)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用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形成细胞集落的抑制作用。结果油樟叶挥发油、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最大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8.63%、42.83%、90.04%、81.53%、34.83%和31.46%;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集落形成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5.13%、61.99%、94.56%、89.54%、62.02%和59.91%。结论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单个细胞形成细胞集落。其中黄樟油素和γ-松油烯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挥发油 BEL-7402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下载PDF
油樟叶挥发油对三种真菌的抗菌效果 被引量:32
2
作者 陶翠 魏琴 +7 位作者 殷中琼 贾仁勇 周黎军 谢洪 方俊 杨磊 伍亮 张晓龙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对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RPMI 1640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分别检测油樟叶挥发油对这3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绘制体外... 为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对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RPMI 1640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分别检测油樟叶挥发油对这3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绘制体外杀菌曲线,观察MIC浓度下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动态杀菌过程;透射电镜下观察油樟叶挥发油在MIC浓度下对3种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MIC和MFC值均为3.125μL/mL;杀菌曲线表明,作用的前12h内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杀菌作用最强,随后杀菌作用降低;电镜下对照组的3种真菌形态正常,在MIC浓度下,3种真菌原有的细胞器模糊不清、溶解或消失。试验证实,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为破坏真菌的细胞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挥发油 抗真菌活性 杀菌曲线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