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60
1
作者 胡永华 李立明 +12 位作者 曹卫华 詹思延 李芃 李晓晖 吴涛 胡润华 周杏元 戈戎 祝国英 戴立强 王砚英 王峙 郭艳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社区约2 8万人口的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在 35岁以上人群中 ,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7%与 32 .9% ,城市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乡非高...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社区约2 8万人口的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在 35岁以上人群中 ,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7%与 32 .9% ,城市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乡非高血压人群中 ,均约有一半的人具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城市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 5 6 .3%、2 6 .8%与 4.4% ,农村则为 40 .3%、17.5 %与 2 .6 %。城乡既往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中 ,均有一半以上的人未服药治疗。城乡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类型构成相似 ,均以轻度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结论 在我国城乡亟需开展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 ,普及预防高血压的知识 ,加强对基层医师的培训 ,对高血压病人予以系统地管理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9
2
作者 钱岳晟 张伟忠 +1 位作者 周怀发 王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 :从生理和生化角度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做血压、体量指数、心电图和生化等指标测定。结果 :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37 4 %、... 目的 :从生理和生化角度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做血压、体量指数、心电图和生化等指标测定。结果 :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37 4 %、4 7 6 %、15 0 % ;从体态上 ,痰湿质属于肥胖型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痰湿质组最高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最低 ,心电图的异常率痰湿质明显高于阳亢质组。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阳亢质和痰湿质是两大基本类型 ;痰湿质高血压患者多数属于肥胖型 ,预后可能要比其他体质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体质分类 阳亢 痰湿 中医病理学
下载PDF
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2
3
作者 王志华 初少莉 +6 位作者 陈绍行 杜俭 陆旭辉 钱文琪 吴顺娣 郭冀珍 朱鼎良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4-509,共6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高血压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2274例住院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2274例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6%,继发性高血压占14%。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内分泌... 目的分析近年来高血压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2274例住院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2274例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6%,继发性高血压占14%。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占51·3%,肾血管性高血压占24·8%;肾性高血压占22·3%。(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的患病率最高,占40·2%;在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动脉粥样硬化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3)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超重与肥胖者占总数的76·2%;糖代谢异常者约占总人数的55·3%;脂代谢异常者比例高达69·5%以上;尿酸代谢障碍者约占31·7%。(4)颈动脉增厚、左室肥厚、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8·1%,26·2%,13·3%和14·4%。(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分级和年龄是颈动脉增厚的决定因素、血压分级和体重指数(BMI)是左室肥厚的决定因素,年龄、血压分级、BMI和尿酸是肾功能损害的决定因素,年龄和血压分级是脑卒中的决定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所占比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超重与肥胖、糖脂、尿酸代谢异常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住院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血压水平、年龄和BMI与EH的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学 危险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危险因素分析 住院患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下载PDF
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5
4
作者 郑丽维 陈庆月 +2 位作者 陈丰 梅丽娟 郑建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效果的机制。方法:将60例l级EH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八段锦运动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 目的: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效果的机制。方法:将60例l级EH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八段锦运动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SBP)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舒张压(DB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SBP和平均DBP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血清NO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ET-1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进行八段锦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降压机制与血清NO浓度增加和血浆ET-1浓度降低所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原发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内皮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张江丽 韩清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收缩压(SBP)、日间动态SBP、夜间动态SBP、24h动态脉压(PP)、日间动态PP、夜间动态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动态血压
下载PDF
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62
6
作者 时景璞 王海龙 +11 位作者 李辉 董卫 付凌雨 齐国先 贾志梅 杨慧英 宫伟 康辉 高旭光 王文利 姜玉山 李继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47-550,共4页
目的 调查彰武县农村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现状 ,以确定该县是否为高血压的高发区。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1 5岁的人群 5 2 0 8人进行血压测量 ,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 ,采用SPSS 1 0 .0软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 目的 调查彰武县农村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现状 ,以确定该县是否为高血压的高发区。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1 5岁的人群 5 2 0 8人进行血压测量 ,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 ,采用SPSS 1 0 .0软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农村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为35 .0 % ,男性高于女性 ,其中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40 .0 % ,女性为 32 .0 % ;无论男女 ,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不同乡、村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差别 ,最高乡的标化患病率可达 43 .0 % ,最低的为 2 9.0 % ,最高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59.4 % ,最低的为 2 6 .9% ;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 ,Ⅱ、Ⅲ期的占 72 .0 %。结论 彰武县农村为高血压的高发地区 ,其患病率实属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彰武县 农村 高血压 患病率 调查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0
7
作者 易洪刚 黄高忠 刘关键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43-550,共8页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7.10)、EMbase(1999~2007.10)、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7)、万方数据库(1999~2007)、维普(1999~2...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7.10)、EMbase(1999~2007.10)、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7)、万方数据库(1999~2007)、维普(1999~2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9~2007.10)。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初检出345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7篇RCT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4,95%CI(0.06,0.22),P=0.0004],其有效率更高;其余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多显示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优于对照组的趋势。②不良反应发生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RD=–0.12,95%CI(–0.21,–0.03),P=0.01]、氨氯地平[RD=–0.06,95%CI(–0.11,–0.01),P=0.02]、尼群地平[RD=–0.27,95%CI(–0.46,–0.08),P=0.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余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多显示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其他降压药相比,具有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趋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大多质量较低,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8
8
作者 杨鹏麟 陈鹏 +3 位作者 徐力辛 徐定修 张素勤 林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 60岁以上人群12 4 3人并进行测压和心电图检查 ,对其中 73 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 <113mmHg(1mmHg =0 13 3kPa)、≥ 113mmHg分为二组 ,再以脉压≤ 60mmHg...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 60岁以上人群12 4 3人并进行测压和心电图检查 ,对其中 73 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 <113mmHg(1mmHg =0 13 3kPa)、≥ 113mmHg分为二组 ,再以脉压≤ 60mmHg、61~ 80mmHg、81~ 10 0mmHg、>10 0mmHg分为四个亚组。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逐渐增加 ,P <0 0 1。(2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体重指数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 ,P >0 0 5。 (3 )脉压相同而平均压分别为 <113mmHg、≥ 113mmHg两组进行比较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无差异 ,而平均压≥ 113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 <113mmHg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比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心肌肥厚 心电图
原文传递
炎症在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吴旭斌 杨成悌 +1 位作者 余静 张缤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在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38例高血压病患者 (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19例 )、肾功能异常组 (19例 ) )和 38例健康人 ,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β(IL1β)、白介素 6 (IL6 )及尿...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在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38例高血压病患者 (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19例 )、肾功能异常组 (19例 ) )和 38例健康人 ,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β(IL1β)、白介素 6 (IL6 )及尿微量白蛋白 (ALB)、α1微球蛋白 (α1MG)、β2 微球蛋白 (β2MG)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 (CRP) ,酶免法测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比较各组之间血浆CRP、TNFα、IL1β、IL6及尿ALB、α1MG、β2 MG、RBP水平及各指标之间相关分析。结果 血浆CRP、TNFα、IL1β、IL6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升高 ,随肾脏功能损害的加重而进一步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尿ALB、β2 MG、α1MG与SBP呈直线相关 ,SBP与血浆IL1β、TNFα呈直线关系 ,尿RBP与血浆IL6呈直线相关。结论 SBP是肾脏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张添甜 孙光 +1 位作者 张潇怡 林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水平及节律变化,探讨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本院老年病房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7例,对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空腹血清葡萄糖... 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水平及节律变化,探讨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本院老年病房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7例,对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尿酸、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5项检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杓型组(24例)及非杓型组(93例),并对2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和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方面,非杓型组显著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非杓型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显著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及肾小球滤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尿微量蛋白5项指标(α1-MG、β2-MG、微量蛋白、转铁蛋白、IGg)非杓型组均显著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龄较多,血压升高以非杓型较为多见,与杓型高血压患者比较常合并有多项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结合尿微量蛋白5项指标(α1-MG、β2-MG、微量蛋白、转铁蛋白、IgG)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测早期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动态血压监测 非杓型高血压 尿微量蛋白 老年
下载PDF
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黄兆铨 叶武 +2 位作者 陈申杰 毛威 秦南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检测正常人与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 :EH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d ,或合用盐酸苯那普利 1 0mg/d ,每日一次 ,1 5d为一疗程。EH伍用治疗组同时合用 5%GNS2 50... 目的 :检测正常人与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 :EH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d ,或合用盐酸苯那普利 1 0mg/d ,每日一次 ,1 5d为一疗程。EH伍用治疗组同时合用 5%GNS2 50ml+葛根素注射液 4 0 0mg静滴 ,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浆ET、NO水平变化。结果 :EH各组血浆ET较正常人组均显著增高 (P <0 .0 1 ) ,血浆NO水平及NO/ET比值除轻度EH组外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ET和NO水平及NO/ET比值与舒张压程度呈正相关性及负相关性 (r =0 .955,r =-0 .93 1 ,r=-0 .973 )。EH伍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浆ET和NO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1 ,0 .0 5) ,与EH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血浆ET、NO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葛根素具有显著调节EH患者血浆ET、NO水平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高血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57
12
作者 樊晓寒 孙凯 +5 位作者 王建伟 张银辉 娄可佳 周宪良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6-900,共5页
背景体位性低血压可增加老年患者摔倒、骨折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信阳县7个乡镇510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并测量卧... 背景体位性低血压可增加老年患者摔倒、骨折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目的通过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信阳县7个乡镇510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 min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 min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下降≥20/10 mmHg。结果该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8%(立位0 min:20.1%,2 min:17.2%),女性随年龄增长(40~49、50~59、60~75岁)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11.8%、16.1%、18.3%,P=0.004);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未治疗高血压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与冠心病史(OR:1.78,95%CI:1.30~2.48,P<0.01)、脑卒中史(OR:1.40,95%CI:1.06~1.90,P=0.034)和卧位收缩压与舒张压有关,与心室率(OR:0.98,95%CI:0.98~0.99,P=0.001)和坐位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合并心血管病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治疗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潘花 印建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788-3790,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初始剂量6.25 mg,口服,每日2次,后视患者病情,增加至50~100 mg,口服,每日2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ba PWV、静息心率、LVEF、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ba PWV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SV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贝那普利 美托洛尔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变化及活血祛痰治法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严灿 高敏 +2 位作者 邓中炎 严序炳 吴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P物质 (SubstanceP ,SP)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以及活血祛痰治法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 (EH LVH)患者用活血祛痰法治疗前后血浆SP水平的变化 ,同时检测EH LVH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 目的 :探讨血浆P物质 (SubstanceP ,SP)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以及活血祛痰治法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 (EH LVH)患者用活血祛痰法治疗前后血浆SP水平的变化 ,同时检测EH LVH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 (LeftVentricularMassIndex ,LVMI)、平均动脉压 (MeanAteriallPressure,MAP)、血浆肾素活性(PlasmaReninActivity,PRA)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浓度等的变化。结果 :EH LVH患者血浆SP水平显著下降 ,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及健康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PRA及AngⅡ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组 (P <0 0 1 )。经活血祛痰法治疗后 ,EH LVH患者血浆SP含量升高 ,LVMI、MAP、PRA及AngⅡ浓度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前后血浆SP含量与LVMI、MAP、PRA及AngⅡ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而LVMI与PRA及AngⅡ之间则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结论 :SP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病机制 ;活血祛痰法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理与其升高S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P物质 活血祛痰
下载PDF
针箭颗粒改善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唐蜀华 蒋卫民 +1 位作者 陈晓虎 严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观察针箭颗粒的降压及改善高血压病(EH)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52例E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针箭颗粒和卡托普利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放免... 目的:观察针箭颗粒的降压及改善高血压病(EH)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52例E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针箭颗粒和卡托普利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放免法)、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脂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17名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存在IR;治疗后不仅血压明显下降(P<0.05,P<0.01),而且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胰岛素均显著降低(P<0.05,P<0.01),ISI显著升高(P< 0.05,P<0.01),两组IR均得到改善,治疗组血脂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针箭颗粒不仅具有确切的降压效应,而且对EH所伴有的代谢障碍特别是IR具有明确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针箭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害 被引量:49
16
作者 张少鑫 万建新 +2 位作者 邹文博 苏津自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把18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UACR≤30mg/g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120例),UACR>30mg/g为合并早期肾损害组(B组,61例),行24h动态...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把18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UACR≤30mg/g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120例),UACR>30mg/g为合并早期肾损害组(B组,61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BPV以血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示,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BPV和早期肾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各个时段的血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外,A组和B组24h收缩压变异性[标准差(13.6±3.0)比(15.3±4.1)mmHg;变异系数(0.11±0.02)比(0.12±0.03)]、24h舒张压变异性[标准差(9.6±2.6)比(11.8±4.2)mmHg;变异系数(0.13±0.04)比(0.15±0.05)]、白昼舒张压变异性[标准差(9.5±3.0)比(11.3±4.6)mmHg;变异系数(0.12±0.04)比(0.14±0.06)]、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标准差(10.0±3.9)比(13.2±4.7)mmHg;变异系数(0.08±0.03)比(0.11±0.04)]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标准差(7.7±3.7)比(10.0±3.8)mmHg;变异系数(0.11±0.05)比(0.14±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24h收缩压变异性、24h舒张压变异性、白昼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CR与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水平和三酰甘油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水平和三酰甘油与早期肾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肾损害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甙改善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冯培芳 秦南屏 +1 位作者 乔樵 许志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14-717,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TSPNS)对高血压病(EH)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方法:测定30例Ⅰ期EH患者联合运用TSPNS和开搏通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E峰、A峰、E/A、E面积分数、A面积分数)、左室,C...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TSPNS)对高血压病(EH)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方法:测定30例Ⅰ期EH患者联合运用TSPNS和开搏通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E峰、A峰、E/A、E面积分数、A面积分数)、左室,C肌重量指数(LVM)红细胞内Ca2+及其膜上Ca泵活性;并以单用开搏通治疗为自身对照。同时通过对TSPNS及生理盐水治疗SHR大鼠的疗效的对比研究,以月龄相仿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结果:TSPNS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Ca泵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Ca2+,减轻左室心肌重量。红细胞内Ca2+及其膜上Ca泵活性与心肌细胞内Ca2+及其膜上Ca泵活性有显著简单相关。结论:TSPNS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机理可能与提高肌浆网膜上Ca泵活性、纠正心肌细胞内ca2+超负荷及减轻左室心肌重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三节总皂甙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病变及左心室肥厚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曹立平 徐青 +1 位作者 洪丽萍 严卫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病变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将384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者82例,高血压2级者196例,高血压3级者106例,另选7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同...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病变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将384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者82例,高血压2级者196例,高血压3级者106例,另选7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并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者(258例)及无左心室肥厚者(126例),比较两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出现升高;高血压2级者、3级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1级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进展关系密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及左心室肥厚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 被引量:41
19
作者 钱岳晟 张伟忠 +1 位作者 周怀发 王谷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方法 :12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分为阳亢质、痰湿质两组 ,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结果 :两组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 (nSBPSD)、夜间舒张压血压变...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方法 :12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分为阳亢质、痰湿质两组 ,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结果 :两组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 (nSBPSD)、夜间舒张压血压变异 (nDBPSD)、夜间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 (nMAPSD)、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 (nDBPrr)以及 2 4h平均收缩压 (2 4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 (nDBP)、夜间平均动脉压 (nMAP)、夜间舒张压均大于正常界限次数的百分率 (nDBPLO)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较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小明显 ,血压负荷增大 ,可能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体质分类 血压变异 血压负荷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45
20
作者 孙刚 王峰 +3 位作者 丁燕程 俞澜 吴国霞 王绍贞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压变化。结果I~Ⅲ期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率分别为18%,15%;8%,7%;1%,2%;昼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6%,Ⅲ期84%。Ⅰ期夜间SBP下降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评估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