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与食管黏膜菌群结构变化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8
1
作者 余英 张杰 +2 位作者 高峰 陈雪 孙亚梅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严重程度与食管黏膜菌群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次就诊的RE患者3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RE,根据RE洛杉矶分型分为轻度RE组(A和B级,21例)和重度RE组(C和D级,11例...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严重程度与食管黏膜菌群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次就诊的RE患者32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RE,根据RE洛杉矶分型分为轻度RE组(A和B级,21例)和重度RE组(C和D级,11例)。招募1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受试者食管下段黏膜样本细菌基因组DNA,采用16S r DNA基因扩增和Illumina测序技术将细菌归类。结果轻度RE组、重度RE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γ-变形菌纲、普氏菌属、螺杆菌属和莫氏杆菌属丰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 0(8. 5,9. 7)%比9. 9(9. 0,11. 1)%比8. 7(8. 3,9. 2)%、0. 12(0. 06,0. 16)%比0. 13 (0. 09,0. 18)%比0. 20 (0. 14,0. 35)%、0. 04 (0. 02,0. 07)%比0. 02 (0. 02,0. 04)%比0. 10 (0. 03,0. 14)%、0 (0,0)%比0 (0,0)%比0. 002 (0,0. 019)%](P=0. 049、0. 001、0. 034、0. 013)。重度RE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较轻度RE组明显升高[8(8,11)分比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876,P=0. 00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E患者GERDQ评分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均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213(P=0. 242),-0. 082(P=0. 657),0. 068(P=0. 712),0. 204(P=0. 262)。结论 RE患者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较健康受试者出现明显变化,这可能为RE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黏膜菌群结构 高通量DNA测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