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 被引量:29
1
作者 夏汉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9,159,共7页
系统总结了长江和珠江流域近百年来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深刻分析了洪灾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根源,提出了治理“两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植被生态工程,并呼吁将传统的植树造林改为植树种草,将乔... 系统总结了长江和珠江流域近百年来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深刻分析了洪灾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根源,提出了治理“两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植被生态工程,并呼吁将传统的植树造林改为植树种草,将乔、灌、草、藤有机搭配,形成多层配置,并大力发展草业,最终在“两江”流域实现以草业为枢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大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水土流失 植被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铜仁地区1987—2015年土壤侵蚀时空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先培 曾成 +2 位作者 钱庆欢 王权 李阳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6,共9页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日降雨量、土地利用数据、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结合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与景观格局的分析手段,研究铜仁地区1987—2015年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日降雨量、土地利用数据、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结合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与景观格局的分析手段,研究铜仁地区1987—2015年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1987—1995年土壤侵蚀比较严重,而1995—2015年土壤侵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此期间大部分区域以及岩溶槽谷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向低一级转移,其中剧烈和极强等级侵蚀向中度和轻度等级侵蚀转出较多;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来看,土壤侵蚀状况越来越受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优势景观类型所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岩溶槽谷 RUSLE模型 景观格局 铜仁地区
下载PDF
汉江流域开发史上的环境问题 被引量:13
3
作者 鲁西奇 蔡述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汉江流域全面开发的契机是明清时期流域外移民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口的大幅度增殖。流域经济的全面开发导致了对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上中游山区因滥垦滥殖,而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加重,生态... 汉江流域全面开发的契机是明清时期流域外移民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口的大幅度增殖。流域经济的全面开发导致了对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上中游山区因滥垦滥殖,而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加重,生态环境最终全面恶化;(2)下游江汉平原垸田围垦膨胀,湮塞河湖,导致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区域环境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董光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侵蚀状况较轻,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比达到83.99%,强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占比仅为2.25%,零星分布于南、北、中天山的局部地区;严重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低覆盖度的草地。对比两个时段,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呈总体改善但局部恶化的趋势,轻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都显著减少。从1985-2000年到2000-2015年,伊犁河谷的降雨侵蚀力明显增加,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和水土保持因子的数值则显著减少,耦合三者的时空变化,其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以负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方程 伊犁河谷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喀斯特槽谷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未来情景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操玥 王世杰 +17 位作者 白晓永 李汇文 陈飞 王明明 吴路华 许燕 李琴 田诗琪 杨钰杰 李朝君 胡泽银 邓元红 路茜 习慧鹏 陈欢 王金凤 冉晨 罗旭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061-6071,共11页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算法,定量分析了槽谷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土壤侵蚀状况的未来情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喀斯特槽谷区2000-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由61.86×1...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算法,定量分析了槽谷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土壤侵蚀状况的未来情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喀斯特槽谷区2000-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由61.86×107 t/a减少至2.97×107 t/a,区域年平均侵蚀模数由21.61 t hm-2 a-1降低至1.04 t hm-2 a-1,轻度及轻度以下侵蚀等级的面积增加了76.13×105 hm2,重度及重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了46.90×105 hm2,侵蚀状况明显减轻;(2)不同地貌类型之间的土壤侵蚀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平原地区侵蚀模数最小,盆地地区侵蚀模数最大,达到平原地区侵蚀模数的近4倍;(3) 2000-2015年间,槽谷区轻度及轻度以上侵蚀等级都逐渐向微度侵蚀等级转移,土壤侵蚀等级由高等级向低等级转移率达到了98%以上,总体呈现出好转的趋势;(4)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槽谷区2020年土壤侵蚀等级的未来演变趋势,其总体Kappa系数达到了0.9788,一致性最佳;(5)到2020年,槽谷区土壤侵蚀等级基本为微度和轻度侵蚀,土壤侵蚀状况将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当前土壤侵蚀治理成效的评价以及未来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数据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喀斯特 时空格局 CA-Markov模型 槽谷
下载PDF
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建设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昭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49,共7页
详细论述了在黄土高原侵蚀沟内建设淤地坝的效益和发展前景,同时,分析了淤地坝溃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侵蚀沟 淤地坝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法监测岩溶槽谷区山坡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被引量:7
7
作者 魏兴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8-136,共9页
该文利用137Cs、土壤营养元素结合表聚系数分析岩溶地区山坡水土流失,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岩溶地区随着山坡坡位的降低营养元素含量没有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在0-10 cm土层(表聚系数〉0.25)和0-20 cm土层(表... 该文利用137Cs、土壤营养元素结合表聚系数分析岩溶地区山坡水土流失,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岩溶地区随着山坡坡位的降低营养元素含量没有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在0-10 cm土层(表聚系数〉0.25)和0-20 cm土层(表聚系数〉0.5)表聚现象明显。在岩溶地区,计算土壤流失量,需要用岩石裸露率和岩溶裂隙发育程度2个指标。对137Cs计算土壤侵蚀量的公式进行修正。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特征,为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治石漠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养分 岩溶地区 山坡 岩溶槽谷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凹槽形成机理及灯影组沉积新格局
8
作者 周刚 罗冰 +9 位作者 张新 徐少立 张本健 马奎 梁艺苇 严威 钟原 张自力 兰才俊 李堃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8,共16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凹槽两侧陡坎带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是盆地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了明确该凹槽的形成机理、形成期次及沉积新格局,进一步指导灯影组气藏的深化勘探,采用最新大连片三维地震成果、结合钻...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凹槽两侧陡坎带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是盆地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了明确该凹槽的形成机理、形成期次及沉积新格局,进一步指导灯影组气藏的深化勘探,采用最新大连片三维地震成果、结合钻井等资料,分析了各期陡坎之间、陡坎与台缘带之间的空间展布关系,探索了陡坎的演化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天然气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凹槽陡坎总体表现为侵蚀谷特征,同沉积小断层的作用不明显;②灯影组二段(以下简称灯二段)发育Ⅰ、Ⅱ两个陡坎,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发育一个陡坎,分别在桐湾Ⅰ和Ⅱ、Ⅲ幕侵蚀作用形成,这些陡坎与灯二段、灯四段台缘带无关;③灯二段沉积时期,受控于基底垒堑格局,发育由南向北进积的4~5排台缘带,呈北东向展布,其中蓬莱地区发育两个大型台缘带,台缘带丘滩体被陡坎Ⅱ截断,叠加岩溶作用形成优质储层。结论认为:①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与灯二段的陡坎叠合区发育灯四段陡坎型台缘带,而在灯四段槽上带,丘滩体仍呈北东向发育,表明该地区受陡坎Ⅱ与北东向古地貌双重因素控制;②蓬莱地区陡坎Ⅱ坡度变小,对灯四段台缘带控制作用减弱直至消失,主要发育2排北东向展布的缓坡型台缘带,即蓬莱①、②台缘带,蓬莱地区可作为今后天然气勘探重点关注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凹槽 震旦系灯影组 台缘带 侵蚀谷 阶地 沉积
下载PDF
Morphology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of gullies in the Yuanmou dry-hot valley 被引量:3
9
作者 DING Lin QIN Fa-chao +6 位作者 FANG Hai-dong LIU Hui ZHANG Bin SHU Cheng-qiang DENG Qing-chun LIU Gang-cai YANG Qian-q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674-693,共20页
The morphology of the gully longitudinal profile (GLP) is an important topographic index of the gully bottom associat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gullies. This index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 The morphology of the gully longitudinal profile (GLP) is an important topographic index of the gully bottom associat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gullies. This index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evaluate the eroded volumes and soil losses by gullying. To depict the morphology of GLP and underst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al-time Kinematic (GPS RTK) and the total station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detail points along the gully bottom of 122 gullies at six sites of the Yuanmou dry-hot Valley. Then, nine parameters including length (Lt), horizontal distance (Dh), height (H), vertical erosional area (A), vertical curvature (Co), concavity (Ca), average gradient (Ga), gully length-gradient index (GL), normalized gully length-gradient index (Ngl), were calculated and mapped using CASS, Excel and SP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study area is dominated by slightly concave and medium gradient GLPs, and the lithology of most gullies is sandstone and siltstone. Although different types of GLPs appear at different sites, all parameters present a positively skewed distribution. There are relatively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several parameters: namely Lt and H, Dh and H, Lt and A, Dh and A, H and GL. Most GLPs, except three, have a best fit of exponential functions with quasi- straight shapes. Soil properties, vegetation coverage, piping erosion and topography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affect the GLP morphology.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knowledge of GLP morphology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gully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lly longitudinal profil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oil erosion Gully erosion Controlling factors Dry-hot valley
下载PDF
滇池流域台地土壤侵蚀控制技术及效能监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剑锋 王志明 +2 位作者 刘兴东 陈慧泉 田昆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5,84,共5页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的原理,对水土保持型速生高效乔灌草配置模式及其土壤侵蚀控制效能作了初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速生、高效等功能,选择乔灌草品种,设计了5种植被配置模式,...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的原理,对水土保持型速生高效乔灌草配置模式及其土壤侵蚀控制效能作了初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速生、高效等功能,选择乔灌草品种,设计了5种植被配置模式,在每种模式中,用标准径流小区、米级小区和钉子法测定土壤侵蚀量;用溅蚀杯法测定土壤溅蚀量;用In-situ技术监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通过研究,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各个模式的土壤侵蚀控制效能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模式,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技术 滇池流域 In-situ 台地 控制效能 配置模式 生态经济学 水土保持型 土壤侵蚀量 系统工程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径流小区 动态变化 土壤养分 技术监测 社会效益 综合评价 最佳模式 推广应用 乔灌草 生态学 钉子法
下载PDF
西南典型岩溶槽谷小流域地表和地下河悬浮泥沙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成芳 魏兴萍 +2 位作者 李慧 李良鑫 张爱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为了明确岩溶槽谷小流域地表悬浮泥沙与地下河悬浮泥沙的主要来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该研究以青木关岩溶槽谷小流域为例,采集碳酸盐岩、碎屑岩、沟道和裂隙等4种不同泥沙源地土壤样品,测定了^(137)Cs、磁化率、Li、As... 为了明确岩溶槽谷小流域地表悬浮泥沙与地下河悬浮泥沙的主要来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该研究以青木关岩溶槽谷小流域为例,采集碳酸盐岩、碎屑岩、沟道和裂隙等4种不同泥沙源地土壤样品,测定了^(137)Cs、磁化率、Li、As等41种土壤理化性质作为指纹因子;利用双边范围检验、均值检验和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对所有指纹因子进行筛选,确定Fe、^(137)Cs、Pb、V、质量频率磁化率5种指纹因子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采用复合指纹法定量分析地表和地下河出口悬浮泥沙来源。结果表明: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与流域潜在泥沙源地贡献率存在一定的规律;流域潜在泥沙源地对地表悬浮泥沙平均贡献率分别为碳酸盐岩(43.62%)>沟道(27.34%)>碎屑岩(17.30%)>裂隙(11.74%),拟合优度为91.88%;对地下河出口悬浮泥沙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碳酸盐岩(36.14%)>裂隙(24.02%)>沟道(22.93%)>碎屑岩(16.91%),拟合优度为92.56%。该研究定量分析了岩溶槽谷地表和地下河出口悬浮泥沙的主要来源,可为岩溶槽谷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泥沙来源 岩溶槽谷 复合指纹法
下载PDF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concentrated flows in bank gullies 被引量:2
12
作者 SU Zheng-an HE Zhou-yao +7 位作者 ZHOU Tao WANG Jun-jie WANG Xiao-yi WANG Li-juan FANG Hai-dong SHI Liang-tao LIU Yi-han WU Z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907-922,共16页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a series of in situ flume experiments in the bank gully were performed at th...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a series of in situ flume experiments in the bank gully were performed at the Yuanmou Gully Erosion and Collapse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the dry-hot valley region of the Jinsha River,Southwest China.This experiment involved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withone-and two-year native grass(Heteropogon contortus)and bare land drained to bare gully headcuts,i.e.,Gullies 1,2 and 3.In Gully 4,Heteropogon contortus and Agave sisalana were planted in the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and gully bed,respectively.Among these experiments,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in Gully 3 was the highest and that in Gully 2 was the lowest,clearly 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deposition of sediment obviously increased as the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The concentrated flows were turbulent in response to the flow discharge.The concentrated flows in the gully zones with native grass and bare land were sub-and supercritical,respectively.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Gully 3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wer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while 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lowest among the four gully beds,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notably decreased the bank gully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The Darcy–Weisbach friction factor(resistance f)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not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gully beds,clearly 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increased the bank gully surface resistance 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The Reynolds number(Re),flow rate,shear stress,resistance f,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s and upstream areas increased over time,while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and Froude number(Fr)decreased.Overall,in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 in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and downstream gully beds of the bank gully is essential for g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Indigenous grass species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 Flow energyconsumption Dry and hot valley
下载PDF
黄河源大河坝河辫状河道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鲁瀚友 李志威 胡旭跃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4,共7页
大河坝河是黄河源兴海-同德盆地下切形成的辫状河道,河道横向发展受两侧河谷的限制,但是对于青藏高原这类窄谷型辫状河道的形态特征与形成条件缺少认识。基于野外考察、遥感影像和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大河坝河的卵砾石补给来源、河床物质... 大河坝河是黄河源兴海-同德盆地下切形成的辫状河道,河道横向发展受两侧河谷的限制,但是对于青藏高原这类窄谷型辫状河道的形态特征与形成条件缺少认识。基于野外考察、遥感影像和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大河坝河的卵砾石补给来源、河床物质组成、河谷坡降、河谷宽度等因素,初步揭示其辫状河道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卵砾石的过量补给与粗粒径床沙,是辫状河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年内流量过程与河谷坡度是此辫状河道形成的次要影响因素。河谷宽度和冲积扇是限制作用,约束辫状河道的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道 沟道侵蚀 泥沙补给 河谷宽度 黄河源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树种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延杰 陈建军 +4 位作者 孙镜明 王龙福 刘永富 矫世奎 任宣百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
确定根蘖能力、固土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干旱能力4个性状为选择目标性状,并兼顾参试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栽植的树种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差异;按4... 确定根蘖能力、固土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干旱能力4个性状为选择目标性状,并兼顾参试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栽植的树种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差异;按4个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综合表现评定,选择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中适宜栽植的最佳树种,分别是:胡枝子、刺槐、紫穗槐、沙棘、赤松、白榆、山杨、旱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侵蚀沟 林业工程治理 适宜树种 选择
下载PDF
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地学与保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权 《云南地质》 200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陆良彩色沙林为晚第三纪砂砾岩层中的溯源侵蚀冲沟地貌景观 ,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之一 ,具有较高的旅游和地理、地质研究价值。彩色沙林承继了陆良上亿年的地质发展史 ,淀积了 10亿年来的砂、砾、矿物等物质 ,而形成、发育在近 2Ma间 ,... 陆良彩色沙林为晚第三纪砂砾岩层中的溯源侵蚀冲沟地貌景观 ,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之一 ,具有较高的旅游和地理、地质研究价值。彩色沙林承继了陆良上亿年的地质发展史 ,淀积了 10亿年来的砂、砾、矿物等物质 ,而形成、发育在近 2Ma间 ,现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的溯源侵蚀冲沟中。彩色沙林景观应坚持“经营、建设、保护”并重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沙林 侵蚀冲沟 晚第三纪 砂砾岩层 旅游资源保护 陆良盆地
下载PDF
试论太行山防护林分类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朝枢 张清华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97-301,共5页
本文提出了太行山防护林分类系统的划分,应以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又综合太行山立地条件,提出了以地貌、岩性和地形部位为主要依据的防护林分类系统,将太行山防护林类型区划分为3个类型亚区,11个类型组和45个类型。可作为... 本文提出了太行山防护林分类系统的划分,应以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又综合太行山立地条件,提出了以地貌、岩性和地形部位为主要依据的防护林分类系统,将太行山防护林类型区划分为3个类型亚区,11个类型组和45个类型。可作为建设太行山防护林工程的理论依据和规划设计时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防护林 分类系统
下载PDF
陕南山区某侵蚀冲沟的规划整治与利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晓锋 《山西建筑》 2011年第3期67-69,共3页
针对陕西省旬阳县党家坝冲沟实际情况,在充分地质环境论证的基础上采用了清表整型、填挖结合、铺设盲沟、设置挡墙等一系列简单实用的工程措施对其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显示效果良好,为同类工程治理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侵蚀冲沟 地质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Wind erodibility indices of aeolian sandy soils impacted by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Shannan valley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18
作者 ZHANG Bao-jun XIONG Dong-hong +1 位作者 LIU Lin TANG Yong-f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0期2830-2845,共16页
Controlling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s a key ecological target on the Tibetan Plateau,especially within the widespread river valleys.Vegetation recovery can change the near-soi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which thus may ... Controlling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s a key ecological target on the Tibetan Plateau,especially within the widespread river valleys.Vegetation recovery can change the near-soi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which thus may influence wind erodibility of soils.However,these potential effects are not sufficiently evaluated for aeolian sandy soil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Shannan valley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o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as a cas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wind erodibility of aeolian sandy soils impacted by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since many ecological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recent decades in the river valley.Eight vegetated sandy lands with different restoration types and ages and two bare sandy lands(as controls)were chosen as test sites.Four vegetated sandy lands were covered by Artemisia wellbyi,Hedysarum scoparium,Sophora moorcroftiana,and Populus L.with the similar restoration age of 10 years.For Sophora moorcroftiana and Populus L.communities,two restoration ages of 6 and over 30 years were also selected respectively.Wind erodibility was reflected by wind erodible fraction(EF),mean weight diameter of dry aggregates(MWD),capillary water capacity(CWC),soil cohesion(CS),and soil penetration resistance(PR)from different aspects.A comprehensive wind erodibility index(CWEI)was further produced by a weighted summation method to combine those five indices together and comprehensively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wind erodibility of aeolian sandy soi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vegetation was efficient to reduce wind erodibility of aeolian sandy soils.EF generally decreased,while MWD,CWC,CS,and PR increased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the aeolian sandy lands.The CWEI of vegetated sandy lands varied greatly from 0.850 to 0 under different restoration types and ages and decreased by 14.4%to 100%compared to the control.Under the four different restoration types,Populus L.had the relatively minimum CWEI,followed by Artemisia wellbyi,Sophora moorcrofti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erosion Soil erodibility Erodible fraction Vegetation ty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Yarlung Zangbo River valley
下载PDF
镇泾地区延安组底界侵蚀谷地震特征及其与煤层和砂体的关系
19
作者 杜辉 周思宾 +1 位作者 蒲仁海 代振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后期的侵蚀谷发育十分广泛。在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三维地震所做的延10底等t0图上可以识别出沿NE、NW延伸的主谷和沿NW、NE次谷体系。地震剖面上主谷为宽缓的不对称"U"形,次谷则呈相对窄"U"形...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后期的侵蚀谷发育十分广泛。在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三维地震所做的延10底等t0图上可以识别出沿NE、NW延伸的主谷和沿NW、NE次谷体系。地震剖面上主谷为宽缓的不对称"U"形,次谷则呈相对窄"U"形和"V"形两种形态。通过钻井延9、延10砂厚、砂地比、煤厚、煤地比的统计对比并结合井与侵蚀谷的位置关系发现侵蚀谷内煤层有加厚趋势,但砂厚无明显变化。该区延9及延10的煤厚与对应层位的强振幅呈正相关,但振幅平面形态与侵蚀谷无明显关系,反映延安组发育煤层的沼泽环境形态和范围并不完全限定在古河谷内。侵蚀谷砂厚与弱振幅关系不明显,以往解释的延10时期SW—NE古流向及砂体展布与此次解释的主谷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泾地区 延安组 侵蚀谷 煤层 砂体 振幅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提取方法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任建波 丁阿维 +1 位作者 刘伟 梅景峰 《甘肃科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提高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自动提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第一次全国水利、水土保持普查的要求,对侵蚀沟道谷底线和流域界的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提取的谷底线源头与实际位置有较大差异、大数据量的处理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 为提高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自动提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第一次全国水利、水土保持普查的要求,对侵蚀沟道谷底线和流域界的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提取的谷底线源头与实际位置有较大差异、大数据量的处理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的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道 DEM 谷底线 流域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