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枇杷叶有效成分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英姿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1-84,共4页
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三萜酸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主要为乌索酸、黄酮类化合物和苦杏仁苷,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枇杷叶有效成分的提... 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三萜酸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主要为乌索酸、黄酮类化合物和苦杏仁苷,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枇杷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在药理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提取物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剑 李维林 +2 位作者 吴菊兰 任冰如 张涵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7-68,共2页
To investigat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leaf,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ombination of RP-18,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20 column chromatographies,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 To investigat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leaf,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ombination of RP-18,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20 column chromatographies,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chemical and spectral methods.They were identified as tricosanoic acid(Ⅰ),phenylpropyl acid(Ⅱ),rutin(Ⅲ),2β,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Ⅳ),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Ⅴ),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Ⅵ).Compound Ⅰ,Ⅱ and Ⅳ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叶片 化学成分 三萜酸 倍半萜苷
下载PDF
枇杷不同器官及栽植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霄 王化坤 +2 位作者 薛松 罗文杰 高志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7,共10页
以枇杷品种‘白玉’(Eriobotrya japonica‘Baiyu’)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发育期的不同器官(叶片、花和果实)和栽植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栽植土壤与不同器官间以及不同器官间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以枇杷品种‘白玉’(Eriobotrya japonica‘Baiyu’)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发育期的不同器官(叶片、花和果实)和栽植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栽植土壤与不同器官间以及不同器官间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枇杷的生长发育,除叶片Mg含量逐渐下降外,栽植土壤及不同器官中N、P、K、Ca、Mg、Fe、Mn、Cu和Zn含量均波动变化,但波动幅度和规律性各异。土壤中N、P、K、Ca、Mg和Fe含量变幅较小,而Mn、Cu和Zn含量变幅较大。叶片中大量元素N、P、K、Ca和Mg含量变幅较小,而微量元素Fe、Mn、Cu和Zn含量变幅较大;花期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总体上高于果期,但微量元素含量总体上低于果期,盛花期叶片中Fe、Mn、Cu和Zn含量均最低。未成熟果实中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Fe和Mn含量总体上高于花,但在成熟果实中所有元素含量均大幅降低并在果实成熟期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与叶片、花和果实中各元素含量以及叶片与花和果实中各元素含量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总体上看,土壤中Mn和Zn含量对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土壤中P、K、Mg、Fe、Mn和Zn含量对花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土壤中N、Mg、Fe、Mn、Cu和Zn含量对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叶片中N、Mn、Cu和Zn含量对花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叶片中P、Ca和Zn含量对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此外,叶片、花和果实中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花和果实中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与叶片中相应元素含量变化也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枇杷不同器官及栽植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相关性也发生了变化。依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在花芽分化期(8月下旬)至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栽植土壤 器官 矿质元素 动态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寒 陈剑 +1 位作者 李维林 张涵庆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91-2792,共2页
目的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 目的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以6倍量和4倍量的80%乙醇提取两次,1.5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三萜酸类 正交卖验 齐墩果酸 熊果酸
下载PDF
枇杷新品种‘东湖早’的ISSR分子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依杰 王江波 +2 位作者 张小红 施维属 林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枇杷新品种‘东湖早’。从95条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11条引物对‘东湖早’及选定作为对照的22个枇杷品种总DNA进行PCR扩增。构建基于ISSR数据的UPGMA树状图,结果共获得141个位点,有88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枇杷新品种‘东湖早’。从95条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11条引物对‘东湖早’及选定作为对照的22个枇杷品种总DNA进行PCR扩增。构建基于ISSR数据的UPGMA树状图,结果共获得141个位点,有88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62.41%。‘东湖早’与对照种相似系数处于0.560~0.838之间,与‘太城4号’相似系数最大为0.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东湖早 ISSR分子标记 品种鉴定
下载PDF
不同枇杷叶药材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寒 习超鹏 +1 位作者 陈剑 李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比较枇杷成年生长叶和落叶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两种叶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叶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种叶子中的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目的:比较枇杷成年生长叶和落叶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两种叶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叶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种叶子中的三萜和黄酮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落叶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高于成年生长叶,总黄酮含量低于成年生长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成年生长叶 落叶 齐墩果酸 熊果酸 总黄酮
下载PDF
枇杷果皮热伤害发生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朝军 蒋际谋 +4 位作者 张小艳 许奇志 章希娟 魏秀清 郑少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081-1086,共6页
以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中枇杷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与果实活体诱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枇杷果皮热伤害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对果皮热伤害抗性差异较大;树姿及果实着生方位影响果皮热伤害发生;果实转色期是果皮热... 以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中枇杷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与果实活体诱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枇杷果皮热伤害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对果皮热伤害抗性差异较大;树姿及果实着生方位影响果皮热伤害发生;果实转色期是果皮热伤害发生的敏感时期;晴天9:00~17:00,转色期果实表面温度比气温高1.2~6.1℃,其高峰值时间比气温早;在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红波罗’阈值温度是39℃(90min),‘多2号’是39℃(60min),‘红种’是40℃(9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热伤害 转色期 阈值温度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枇杷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酶动力学 被引量:6
8
作者 魏爱红 李晓虹 +4 位作者 曾煌 梁淑荷 林展雯 庄远杯 张声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比较研究枇杷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花、果肉、种子)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探究最强活性部位及其总黄酮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采用95%乙醇超声提取制备枇杷不同药用部位醇提取物,超声辅助浸提并经AB-8大... 比较研究枇杷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花、果肉、种子)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探究最强活性部位及其总黄酮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采用95%乙醇超声提取制备枇杷不同药用部位醇提取物,超声辅助浸提并经AB-8大孔树脂制备总黄酮,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枇杷不同药用部位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花>茎>根>叶>果肉>种子,α-淀粉酶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根>茎>花>叶>果肉>种子。枇杷花醇提取物、枇杷花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4.65±0.35)、(0.0174±0.0035)g/L,均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14.41±0.59)、(1.57±0.03)g/L,均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枇杷根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最强,IC_(50)值为(1.51±0.24)g/L,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该研究结果为枇杷作为降血糖食品药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酶促动力学 Lineweaver-Burk曲线
下载PDF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涂膜对白沙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冯若瑶 杨亚卉 +1 位作者 王衍鹏 秦巧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1002-1004,共3页
将白沙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剂中60 s,置于4℃低温冷藏,观测了复配剂对白沙枇杷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壳聚糖+0.5%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可显著抑制白沙枇杷失重率和腐烂... 将白沙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剂中60 s,置于4℃低温冷藏,观测了复配剂对白沙枇杷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壳聚糖+0.5%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可显著抑制白沙枇杷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减少褐变指数,可较好地保持白沙枇杷采后品质,低温贮藏2个月以上仍然有较好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壳聚糖 魔芋葡甘聚糖 涂膜
下载PDF
不同类型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含量及降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月娴 吕寒 +4 位作者 简暾昱 陈剑 马丽 任冰如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枇杷叶又名巴叶、芦桔叶,为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Lindl.)常绿小乔木枇杷〔E.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为中国传统民间中草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枇杷叶又名巴叶、芦桔叶,为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Lindl.)常绿小乔木枇杷〔E.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为中国传统民间中草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1]204,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2]和糖尿病[3-5]等疾病.枇杷叶含有三萜酸类[6-7]、黄酮类[8]及倍半萜类[9]等成分,其中,三萜酸类为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成熟叶 落叶 HPLC-ELSD 三萜酸类成分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枇杷果皮热伤害的抗氧化特性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3 位作者 蒋际谋 魏秀清 章希娟 郑少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9-444,共6页
为探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对‘红种’枇杷果皮热伤害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光下,枇杷果皮热伤害的阈值为40℃(1.5 h),且果皮热伤害与温度和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光照可促进热伤害... 为探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对‘红种’枇杷果皮热伤害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光下,枇杷果皮热伤害的阈值为40℃(1.5 h),且果皮热伤害与温度和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光照可促进热伤害的发生。枇杷果皮受热伤害程度与果实本身的营养状态有关,果肉维生素C(Vc)、钙(Ca)含量越低,果皮热伤害级数越高。与25℃相比,40℃高温处理增加了果皮的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MDA)含量,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这揭示了高温胁迫下枇杷果皮对热伤害的抗氧化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皮 高温胁迫 热伤害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温度对枇杷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芩 付燕 +4 位作者 王永清 陶炼 邓群仙 范建新 邓仁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52,I0002,共8页
【目的】阐明温度对枇杷花粉原位萌发、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的影响,明确枇杷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枇杷花期管理及生态区划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大五星’为试材,将其离体花枝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用... 【目的】阐明温度对枇杷花粉原位萌发、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的影响,明确枇杷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枇杷花期管理及生态区划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大五星’为试材,将其离体花枝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用‘龙泉5号’进行异花授粉,授粉后不同时间段分别采集花朵,采用荧光显微观察方法观察统计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和胚囊活力情况。【结果】在10.0、15.0和20.0℃的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被花粉管生长穿过的花柱比率和有花粉管的胚珠比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当温度为5.0℃时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0%,温度升高至25.0、30.0℃时,萌发率又分别显著下降至65%和45%。当温度为5.0、30.0℃时,在授粉后120 h均未发现有花粉管穿过花柱生长至胚珠。【结论】温度对枇杷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有显著影响,枇杷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9.9℃,花粉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温度 花粉管动力学 胚囊寿命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气象条件对枇杷冻、热害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华兵 陈正洪 +4 位作者 何华平 王会良 罗翔 姜娥 张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4期130-135,共6页
基于2020年5月湖北省枇杷主产区通山县不同种植高度枇杷的随机抽样调查和果实品质测量结果,结合通山县枇杷种植区的气象要素垂直分布特点,分析了海拔高度对枇杷冻、热害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实质性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2020年5月湖北省枇杷主产区通山县不同种植高度枇杷的随机抽样调查和果实品质测量结果,结合通山县枇杷种植区的气象要素垂直分布特点,分析了海拔高度对枇杷冻、热害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实质性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枇杷的冻、热害随海拔高度存在规律性变化,总体上冻害随海拔升高而加重,热害随海拔升高而减轻。但在海拔150~250 m的丘陵山坡逆温区,冻害程度出现明显下降;在海拔120 m以下的1 km左右的库周区域,热害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山地逆温和水体温度效应会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极端低(高)温的分布,山地逆温层的枇杷冷害程度变轻,靠近水体区域的热害情况明显变少。②单果重、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等品质指标随海拔高度存在规律性变化,其中,单果重与果实生长期15~20℃平均气温天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平均气温≥25℃天数、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膨大期气温日较差的相关性显著,是果实品质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实质气象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枇杷 冻害 热害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枇杷叶中活性五环三萜酸组分富集及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敏 马钢华 +4 位作者 朱博荣 吴喜民 陈凯先 张刘强 李医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75-3081,共7页
目的富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叶活性五环三萜组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明确枇杷叶中主要的五环三萜单体的抑制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活性,在此基础上,富集高HNE抑制活性的五环三萜组分,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 目的富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叶活性五环三萜组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明确枇杷叶中主要的五环三萜单体的抑制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活性,在此基础上,富集高HNE抑制活性的五环三萜组分,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经HNE抑制活性测试,枇杷叶主要的五环三萜组分中蔷薇酸无显著HNE抑制活性,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均显示出较好的HNE抑制活性,IC 50在13.30~31.29μmol/L范围内。通过提取纯化,从枇杷叶提取物中富集得到以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为主的总五环三萜酸组分,其中4种活性五环三萜含量达74%以上,形成的提取物IC 50为4.412μg/mL,按照分子量为500计,相当于8.824μmol/L,优于三萜酸单体。结论用于富集纯化枇杷叶中4种活性五环三萜组分的方法可行,五环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五环三萜 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富集纯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枇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秀萍 潘少林 +3 位作者 黄爱萍 蒋际谋 邓朝军 郑少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90-596,共7页
在相同的种植管理条件下,利用解放钟枇杷实生苗作砧木嫁接枇杷种质资源,调查小苗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和枝梢数。结果表明:①25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及枝梢数差异明显,变异系数15.07%~28.45%;嫁... 在相同的种植管理条件下,利用解放钟枇杷实生苗作砧木嫁接枇杷种质资源,调查小苗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和枝梢数。结果表明:①25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及枝梢数差异明显,变异系数15.07%~28.45%;嫁接成活率与成苗率、苗期生长量、枝梢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 1、0.329 9、0.283 7;②来源于云南的枇杷种质资源苗期生长量最大,显著大于新西兰、江苏、日本、福建、湖北的种质资源,四川的枇杷种质资源枝梢数最多、广西的最少,差异显著;③野生资源的苗期生长量较栽培品种大,呈极显著差异;④多倍体枇杷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及枝梢数均极显著低于二倍体枇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枇杷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昌浩 吴松吉 +1 位作者 朱延萍 朴惠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8 nm,柱温为25℃,流速为0.6 ml/min...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8 nm,柱温为25℃,流速为0.6 ml/min,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批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10批枇杷叶药材,在色谱图中得到10个相应位置稳定的共有指纹峰。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枇杷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艳萍 肖道安 +1 位作者 邹盛勤 陈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85-2386,共2页
目的确定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乌索酸提取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枇杷叶药... 目的确定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乌索酸提取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3B1C1D2。结论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药渣 正交设计 乌索酸 超声提取 高效液相色涪
下载PDF
原位内生根方法测定枇杷树细根呼吸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功辉 李坤 +4 位作者 彭欢 邱开阳 钱伟 马红亮 高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原位沙培内生根的根呼吸测定方法,并同离体测定方法相结合观测成熟枇杷[EH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果树的细根呼吸。[方法]将枇杷细根放入装有洗脱了有机质河沙的根室内培养11d后,分别在5个时间点每隔2h用Li... [目的]探索一种原位沙培内生根的根呼吸测定方法,并同离体测定方法相结合观测成熟枇杷[EH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果树的细根呼吸。[方法]将枇杷细根放入装有洗脱了有机质河沙的根室内培养11d后,分别在5个时间点每隔2h用Li-8100CO:测定系统(Licor,USA)测定内生根的CO:排放量。[结果]所有内生根样品直径范围在0.69~2.15mm,非内生根样品直径范围在0.66~1.70mm;根呼吸速率在近地表温度20.5~30.5℃和0~5cm土层温度15.9~23.3℃范围内测定的平均值为7.52±4.96nmol/(DM^2·s),非内生根离体测定值1.76±0.20nmol/(DM^2·S),内生根法原位测定值是非内生根离体测定值的3倍。[结论]内生根方法通过改进可以用于成熟林木细根呼吸乃至其他代谢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根法 离体根法 沙培 细根呼吸 枇杷
下载PDF
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枇杷花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玉明 李珂娴 +4 位作者 何颖 刘琼 沈先荣 陈秀丽 谢海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8-251,共4页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枇杷花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奠定基础。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反应体系,对显色剂的浓度与用量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显色条件,在505 nm处用紫外...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枇杷花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奠定基础。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反应体系,对显色剂的浓度与用量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显色条件,在505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枇杷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在16.4898.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470 2x-0.003 7,R2=0.999 4,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56%,RSD为3.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枇杷花水提液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花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枇杷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吕寒 于盱 +1 位作者 陈剑 李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反相硅胶、凝胶LH-20柱以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枇杷叶黄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 目的研究中药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反相硅胶、凝胶LH-20柱以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枇杷叶黄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3,5,7-三羟基黄酮(高良姜素)(3),橙皮苷(4),金丝桃苷(5),山柰酚-3,7-二葡萄糖苷(6),异槲皮苷(7),槲皮苷(8),芦丁(9)。结论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