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R183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1
作者 张亚楠 杨泽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18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183,GPR183),也称Epstein-Barr病毒诱导的受体2(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2,EBI2),由Epstein-Barr病毒诱导表达。GPR183由一组氧化甾醇内源性配体激活,与趋化因子受体协同作... 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18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183,GPR183),也称Epstein-Barr病毒诱导的受体2(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2,EBI2),由Epstein-Barr病毒诱导表达。GPR183由一组氧化甾醇内源性配体激活,与趋化因子受体协同作用,控制免疫细胞迁移。近年来研究表明GPR183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同时也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其表达失调可能导致包括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在内的疾病发生。文章就GPR183的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免疫调控机制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183 epstein-barr病毒诱导的受体2 免疫系统
原文传递
IL-35亚基EBI3、P35对系统性硬化症小鼠肺部和皮肤炎症及肺纤维化的影响
2
作者 卢春秀 王迪 +4 位作者 潘婕 潘冬梅 曾雯 廖晓玲 雷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66-870,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5亚基对系统性硬化症(SSc)小鼠肺部和皮肤炎症及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SSc模型组、SSc+EB病毒诱导的基因3抗体(SSc+EBI3 mAb)组和SSc+IL-12A P35抗体(SSc+P35 m...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5亚基对系统性硬化症(SSc)小鼠肺部和皮肤炎症及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SSc模型组、SSc+EB病毒诱导的基因3抗体(SSc+EBI3 mAb)组和SSc+IL-12A P35抗体(SSc+P35 mAb)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注射博来霉素构建SSc模型。造模后,SSc+EBI3 mAb组和SSc+P35mAb组分别腹腔注射100μL的EBI3 mAb、P35 mAb。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炎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和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35、IL-6、IL-1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c模型组小鼠皮肤厚度增加,肺纤维化评分、皮肤和肺组织炎症评分、血清IL-35水平及皮肤和肺组织α-SMA表达水平均升高,血清IL-10水平降低(均P<0.05)。与SSc模型组比较,SSc+EBI3 mAb组和SSc+P35 mAb组小鼠皮肤厚度增加,血清IL-10水平及皮肤、肺组织α-SMA表达水平升高,血清IL-35水平降低(均P<0.05);SSc+P35 mAb组小鼠肺纤维化评分较SSc模型组升高(P<0.05)。与SSc+EBI3 mAb组相比,SSc+P35 mAb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IL-35可能通过EBI3和P35亚基抑制SSc小鼠模型皮肤和肺部的纤维化病变,而对炎症无明显作用,P35亚基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白细胞介素35 EB病毒诱导的基因3 P35
下载PDF
OSCC和OLK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IL-12p35和Ebi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方方 江南 +1 位作者 罗亮 蔡扬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和口腔白斑(OLK)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5(IL-35)α链p35亚基(IL-12p35)和β链EB病毒诱导基因3亚基(Ebi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OSCC患者34例、OLK患者32例及正颌手术、良性非炎症性肿瘤切除术患...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和口腔白斑(OLK)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5(IL-35)α链p35亚基(IL-12p35)和β链EB病毒诱导基因3亚基(Ebi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OSCC患者34例、OLK患者32例及正颌手术、良性非炎症性肿瘤切除术患者15例分别作为OSCC组、OLK组及正常组,取3组患者口腔黏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诊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二步法(IHC)检测IL-12p35和Ebi3蛋白的表达。结果OSCC、OLK组患者口腔黏膜组织Ebi3、IL-12p35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P<0.001),且OSCC与OLK组间Ebi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2p35、Ebi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与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 IL-12p35=0.370,P=0.001;r Ebi3=0.380,P<0.001);OSCC组中Ebi3、IL-12p35蛋白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其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IL-12p35和Ebi3在OSCC及OLK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上调,IL-35可能在口腔黏膜癌变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黏膜 白细胞介素35 EB病毒诱导基因3 白细胞介素P35亚基
下载PDF
IL-27与T细胞免疫 被引量:5
4
作者 鲁德玕 鲁嘉萌 +1 位作者 姬晓青 张才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55-661,共7页
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由p28和EB病毒诱导基因3(Epstein-Barr virus induced gene 3,EBB)组成,是IL-6/IL-12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受体由gp130和WSX1(也称为T细胞因子受体)组成.IL-27可作用于T细胞、B细胞、巨噬细... 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由p28和EB病毒诱导基因3(Epstein-Barr virus induced gene 3,EBB)组成,是IL-6/IL-12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受体由gp130和WSX1(也称为T细胞因子受体)组成.IL-27可作用于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非造血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目前许多研究发现不同的T细胞亚群对IL-27有不同的应答.IL-27具有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主要通过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剂(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在T细胞不同亚群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B病毒诱导基因3 p28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昊 陆强 +3 位作者 高闻达 陈柳茜 任翠平 沈际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初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质粒pET-32a-EBI3中扩增EBI3基因,与合成的Luffin P1基因连接,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EBI3-... 目的构建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初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质粒pET-32a-EBI3中扩增EBI3基因,与合成的Luffin P1基因连接,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EBI3-Luffin P1,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EBI3-Luffin P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体外试验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32a-EBI3-Luffin P1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EBI3-Luffin 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诱导8 h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44%;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8%,可与EBI3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可显著抑制小鼠脾脏细胞分泌IFNγ。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缓解、治疗免疫性疾病及红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EB病毒诱导基因3 LuffinP1 基因表达 生物学活性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
6
作者 胡仁统 王俊利 +5 位作者 韦叶生 陆潞 韦贵将 黄可 廖品琥 唐毓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2期4228-4232,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168例广西壮族人群EBI3 rs6613 A/T和EBI3 rs4905A/G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 Map)公布的中国北京人、日本人、...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168例广西壮族人群EBI3 rs6613 A/T和EBI3 rs4905A/G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 Map)公布的中国北京人、日本人、非洲人和意大利人的SNP分型数据,分析5个人群rs6613 A/T、rs4905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EBI3基因rs6613 A/T位点AT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9.4%;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2.1%;rs4905A/G多态性位点AC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8.2%;C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0.9%。EBI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基因rs4905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和日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和意大利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I3基因rs6613 A/T和EB-13 rs4905A/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和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B病毒诱导基因3 多态性 分布特点 广西壮族人群 种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