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未来情景思维中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的协同作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晓莉
刘佳丽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541,共6页
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EFT)是通过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生动想象,使人们将自我投射到未来,提前体验未来事件的心理建构能力。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能力由过去记忆中的情景记忆提供原材料,并由经过多通道的心理表征编...
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EFT)是通过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生动想象,使人们将自我投射到未来,提前体验未来事件的心理建构能力。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能力由过去记忆中的情景记忆提供原材料,并由经过多通道的心理表征编码形成的语义记忆为框架产生。EFT对其过去记忆材料的提取是以未来目标为导向的,同时也影响未来目标的达成。并且,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的协同作用机制通过自我投射联结为一体。本文通过梳理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对EFT的影响,从认知和神经机制两个方面提出EFT的过去—未来整合模型,以解释EFT的动态心理过程。未来研究可从年龄、时间距离以及神经网络特异性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完善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情景思维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目标导向
自我投射
原文传递
题名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未来情景思维中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的协同作用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晓莉
刘佳丽
王芳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54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43)
甘肃省软科学项目(20CX9ZA039)资助。
文摘
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EFT)是通过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生动想象,使人们将自我投射到未来,提前体验未来事件的心理建构能力。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能力由过去记忆中的情景记忆提供原材料,并由经过多通道的心理表征编码形成的语义记忆为框架产生。EFT对其过去记忆材料的提取是以未来目标为导向的,同时也影响未来目标的达成。并且,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的协同作用机制通过自我投射联结为一体。本文通过梳理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对EFT的影响,从认知和神经机制两个方面提出EFT的过去—未来整合模型,以解释EFT的动态心理过程。未来研究可从年龄、时间距离以及神经网络特异性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完善该模型。
关键词
未来情景思维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目标导向
自我投射
Keywords
episodic
future
thinking
episodic
memory
:
semantic
memory
:
goal
orientation
Self-projection
分类号
R395.1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未来情景思维中过去记忆和未来目标的协同作用机制
杨晓莉
刘佳丽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