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超 孔祥迪 +7 位作者 李炎璐 宋振鑫 贾瑞锦 于欢欢 翟介明 马文辉 庞尊方 刘江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本研究阐述了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特征及其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要点,以期为今后苗种的规模化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个发育期连... 本研究阐述了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特征及其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要点,以期为今后苗种的规模化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个发育期连续取样,系统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在水温27-28℃条件下,历时25 h 25 min孵化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2)在水温(27.0±0.5)℃、盐度30、p H 8的培育条件下,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伸缩及鳞片、体色的变化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初孵至孵化后4 d为前期仔鱼;孵化后5 d,仔鱼卵黄囊完全消失,成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2 d,50%的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46 d,50%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初孵仔鱼的全长平均为(1.65±0.11)mm,发育至70 d时,幼鱼平均全长已达(75.47±0.19)mm。跟踪观察的结果发现,珍珠龙胆石斑鱼作为杂交子代,从受精到发育的各阶段均能健康正常地生长发育,且生长快速、抗病力强,具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 胚胎发育 仔、稚、幼鱼 形态发育
下载PDF
酪酸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消化酶、血清抗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瑞鹏 奉杰 +2 位作者 田相利 董双林 李海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3,共9页
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益生菌菌种,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目前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初步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酪酸菌CBYG0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 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益生菌菌种,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目前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初步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酪酸菌CBYG0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消化酶、血清抗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10~7 cfu/kg(CB1组)、1×10~9 cfu/kg(CB2组)、1×10^(11)cfu/kg(CB3组)的酪酸菌活菌菌体以及1×10~9 cfu/kg(CBM组)的酪酸菌发酵液。石斑鱼初始体重为(42.91±1.47)g,养殖60天后,分别测定其生长、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溶菌酶(LSZ)活性等指标。研究表明,CB3组石斑鱼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食物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和前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前肠脂肪酶和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B1和CB2组(P<0.05),而与CBM组无显著差异(P>0.05)。CB3组石斑鱼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Px、CAT和LSZ活性显著高于CB1、CB2组和对照组(P<0.05),SOD、CAT和LSZ活性与CBM组无显著差异(P>0.05);CBM组石斑鱼血清SOD、CAT、GPx和LSZ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2组GPx和LSZ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补充添加不同浓度的酪酸菌活菌菌体和发酵液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具有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以添加1×10^(11)cfu/kg的活菌菌体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酪酸菌 生长 消化酶 抗氧化酶 溶菌酶
下载PDF
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润 王晓龙 +3 位作者 田相利 董双林 李志凌 韩笑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3,共8页
研究了不同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包括3个处理:C(持续投喂);S1R3(饥饿1d,投喂3d);S1R7(饥饿1d,投喂7d);S1R11(饥饿1d,投喂11d)。实... 研究了不同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包括3个处理:C(持续投喂);S1R3(饥饿1d,投喂3d);S1R7(饥饿1d,投喂7d);S1R11(饥饿1d,投喂11d)。实验在生产性水泥养殖池中进行,养殖池规格为6m*6m,水深1.1m,日换水率为400%,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密度为18.3ind·m-2。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末体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鱼末体重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个处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末体重相似,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摄食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饲料系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各处理水质状况比较,S1R3和S1R7处理各指标浓度总体上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S1R1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大(P>0.05)。综合生长和水质指标可以看出,适宜的饥饿-投喂策略并不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正常生长。在本研究条件下,饥饿1天,投喂7d的循环投喂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则明显优于持续投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生长 投喂模式 能量收支 珍珠水胆石斑鱼
原文传递
珍珠龙胆石斑鱼与不同海水植物工厂化原位混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凌 王晓龙 +3 位作者 田相利 董双林 韩笑冰 徐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研究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 lusfuscoguttatus♀×E.luslanceolatus♂)与3种不同海水植物工厂化原位混养系统的动植物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实验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珍珠龙胆与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混养(FA),珍珠龙... 研究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 lusfuscoguttatus♀×E.luslanceolatus♂)与3种不同海水植物工厂化原位混养系统的动植物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实验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珍珠龙胆与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混养(FA),珍珠龙胆与长茎葡萄蕨藻混养(Caulerpa lentillifera)(FB),珍珠龙胆与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混养(FC),以及珍珠龙胆单养(F)。结果表明,石斑鱼的特定生长率在0.69~0.82%之间,以实验组FC最高,显著高于FA和对照(P<0.05),而与FB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在1.02~1.11之间,以FC最高,显著高于FA和对照(P<0.05),而与FB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种混养植物的净产量方面,以海马齿最高,达(1730.26±117.01)g·m^(-2),显著高于菊花江蓠和长茎葡萄蕨藻(P<0.05)。各混养处理的水质指标整体上均优于石斑鱼单养,其中以处理FC的整体水质条件最好,其PO_4^--P、COD、悬浮物浓度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与菊花江蓠、长茎葡萄蕨藻、海马齿3种海水植物原位混养的养殖效果均优于石斑鱼单养,其中以珍珠龙胆与海马齿的混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菊花江蓠 长茎葡萄蕨藻 海马齿 原位混养 工厂化养殖
原文传递
珍珠龙胆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范秀萍 秦小明 +2 位作者 章超桦 陈建平 朱乾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腹部肌肉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用常规分析法检测鱼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含肉率达到71.03%&... 【目的】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腹部肌肉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用常规分析法检测鱼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含肉率达到71.03%±3.88%,鱼鳞与皮质量分数高达9.60%±1.67%。背、腹部肌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85.19%和77.47%,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6.44%和12.0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为0.45;背、腹部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6和81,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0.06和72.61,均为赖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156和140;背部肌肉中5种鲜味氨基酸总量(7.26%)较腹部(7.09%)略高,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60.11%和45.54%,EPA+DHA的含量是腹部肌肉的11.5倍,质量分数达20.42%,ω-3/ω-6 PUFA为9.56;背、腹部肌肉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0与52种,腹部肌肉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60.25%,其不饱和醇类与醛类对其肌肉的总体风味起重要贡献。【结论】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赖氨酸、精氨酸、EPA和DHA的优质海产经济鱼种,其背部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腹部,是优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背、腹部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腹部肌肉的鲜味优于背部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组成 Ω-3不饱和脂肪酸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规格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仇登高 黄种持 +5 位作者 郑乐云 吴水清 刘银华 邱峰岩 郑君飘 陈新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305,共11页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小[(28.1?1.1)g]、中[(278.9?20.1)g]、大[(575.8?37.4)g]3种规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小[(28.1?1.1)g]、中[(278.9?20.1)g]、大[(575.8?37.4)g]3种规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呼吸和排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规格对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水温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当水温为26.6℃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10±0.124)mg/(g·h)、(0.306±0.007)mg/(g·h)、(0.161±0.010)mg/(g·h)和(47.739±21.048)μg/(g·h)、(13.956±1.783)μg/(g·h)、(6.811±1.882)μg/(g·h),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四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在水温15.8~36.5℃范围,相同水温下,珍珠龙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降低,耗氧率和排氨率与规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不同温度条件下,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的耗氧率Q10和排氨率Q10在21.0~26.6℃时均达到最大,且其均在26.6~30.9℃时最小。小、中、大3种规格O/N比值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1.535~113.541、15.713~32.193、12.097~27.094,表明实验水温条件下小规格珍珠龙胆的供能物质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中、大规格珍珠龙胆的主要能量物质为蛋白质和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水温 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温度系数(Q10) O/N比值
下载PDF
饲料花生四烯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成强 王际英 +4 位作者 黄炳山 李宝山 孙永智 王晓艳 马长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67-3580,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花生四烯酸(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水平分别为0.04%、0.17%、0.35%、0.66%、1.29%和2.16%(干物...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花生四烯酸(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水平分别为0.04%、0.17%、0.35%、0.66%、1.29%和2.16%(干物质基础)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S1、S2、S3、S4、S5和S6)。将上述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3.77±0.98)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30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随饲料ARA水平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SGR和FE均在S4组有最大值,均显著高于S1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均在S3组最低,显著低于S5和S6组(P<0.05)。2)S4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S3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S1与S6组(P<0.05)。S3与S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S1和S6组(P<0.05)。3)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在S4组最低,且显著低于S1与S6组(P<0.05)。4)肝脏和肌肉中C20∶3n-6和C20∶4n-6含量随饲料ARA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C18∶3n-6、C20∶5n-3和C22∶6n-3含量则随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水平(0.35%~0.66%)的ARA能够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与肝脏健康水平,以SGR与FE作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ARA的适宜水平分别为饲料干重的0.45%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花生四烯酸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郝甜甜 马长兴 周莹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4)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培养物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抗病力
下载PDF
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F_1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莉 张岩 +5 位作者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于欢欢 陈建国 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40,共8页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所选取的珍珠龙胆幼鱼,采用小鱼游泳法进行前处理,取其鳍条并以冷、热两种不同的滴片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滴片处理方法细胞分裂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即热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为2.58%,明显高于冷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0.83%),此外,热滴片法所获得的染色体的质量也明显优于冷滴片法。珍珠龙胆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2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2,核型公式为2n=48,4st+44t。珍珠龙胆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基本一致,而与母本棕点石斑鱼的核型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珍珠龙胆的2n数与其亲本相同,其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在对珍珠龙胆与其亲本的核型进行比较的同时,对已报道的25种石斑鱼进行了核型的比较和综合分析,为石斑鱼的种质鉴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育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 染色体制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两种重要经济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的比较分析
10
作者 杜倩平 谢广婷 +3 位作者 钟仲轩 张明清 吴锦辉 舒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4,共12页
为揭示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 为揭示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斜带石斑鱼中以变形菌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为主。(2)在属水平,虎龙杂交斑和斜带石斑鱼肠道中均含有高丰度的弧菌属(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是斜带石斑鱼肠道中的标志微生物,而虎龙杂交斑肠道中的标志微生物为棒状杆菌属1(Corynebacterium 1)、变形杆菌属(Prote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类香菌属(Myroides)。(3)网络分析显示,变形菌门在两种石斑鱼肠道中均占主导地位。(4)功能预测表明,虎龙杂交斑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抗坏血酸与糖醛酸代谢、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和胰岛素信号通路显著高于斜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在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双酚降解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相关途径中显著富集。研究结果有望加深对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为选择合适的石斑鱼养殖品种,提高石斑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肠道微生物 物种特异性 代谢功能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黄炳山 郝甜甜 孙永智 马长兴 周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9,共10页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饲料添加剂,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B0)、0.5%(B1)、1.0%(B2)枯草芽孢杆...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饲料添加剂,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B0)、0.5%(B1)、1.0%(B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分别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上添加0(Y0)、0.5%(Y1)、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成9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以Y0B0组为对照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3.41±0.47)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特定生长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Y1B1和Y1B2组幼鱼特定生长率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且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同特定生长率相似的变化趋势;幼鱼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体组成各项指标也均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12 d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从第6天开始,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且Y1B1和Y1B2试验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P<0.05)。综上所述,当饲料中的酵母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为0.5%+0.5%(Y1B1组)和0.5%+1.0%(Y1B2组)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效率,同时,养殖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培养物 生长性能 体组成 水质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转录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红明 丁雪婧 +3 位作者 陈俭 宋守钢 谭北平 章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82-6998,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转录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24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6.00±0.3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转录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24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6.00±0.3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甘露寡糖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 mg/kg甘露寡糖。养殖8周后,分析甘露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转录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1)甘露寡糖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甘露寡糖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出996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801个表达上调,6163个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显著富集。KEE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吞噬体、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免疫球蛋白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相关通路中显著富集。4)甘露寡糖组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Ace指数、Chaol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露寡糖组肠道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露寡糖组肠道发光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肠道德沃斯氏菌属、盐单胞菌属和甲基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0 mg/kg甘露寡糖可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寡糖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能 免疫 转录组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成强 王际英 +1 位作者 黄炳山 李宝山 《渔业研究》 2019年第5期366-373,共8页
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4株疑似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1、B2、B3和B4),并进行了菌落形态、菌株理化性质、16S rDNA序列和产酶能力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化性质方面,4株菌的试验结果均符合枯... 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4株疑似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1、B2、B3和B4),并进行了菌落形态、菌株理化性质、16S rDNA序列和产酶能力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化性质方面,4株菌的试验结果均符合枯草芽孢杆菌的生化特性,并结合菌落形态,初步证明4株分离菌可能均为枯草芽孢杆菌;同时,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4株菌的16S rDNA序列与已知的枯草芽孢杆菌序列相似性≥99%,最终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产酶能力的试验研究发现,4株菌都具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且B3菌株同其他3株菌相比,其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均较强。因此,本试验选取B3作为具有益生菌潜力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16S RDNA序列 产酶能力
下载PDF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 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世微 Vivian Hlordzi +3 位作者 邹岷 植心妍 崔志英 迟淑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7,共9页
为研究水解鱼蛋白粉与棉籽蛋白复合使用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7组等氮(粗蛋白质50%)等脂(粗脂肪9%)饲料,分别使用复合蛋白源替代0.0%(40%基础鱼粉)、5.0%、10.0%、15.0%、20.0%、2... 为研究水解鱼蛋白粉与棉籽蛋白复合使用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7组等氮(粗蛋白质50%)等脂(粗脂肪9%)饲料,分别使用复合蛋白源替代0.0%(40%基础鱼粉)、5.0%、10.0%、15.0%、20.0%、25.0%和35.0%的鱼粉,分别记为F0、F5、F10、F15、F20、F25和F35,投喂7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初始体重为(31.56±0.04)g]幼鱼,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8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鱼体水分和粗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F20和F35组的肥满度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4.46%、15.69%,F25和F35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9.58%、10.14%,各试验组的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30.45%、30.25%、86.93%、36.68%、33.97%、22.41%(P<0.05)。对F0、F5和F35三个处理组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F5和F35两个处理组的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F0、F5和F35组石斑鱼肠道菌群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同样地,各组优势菌属均为Muribaculaceae、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Akkermansi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与对照组相比,F5和F35组的这些菌属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35组的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Cut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47%、77.30%(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复合蛋白源能够替代35%鱼粉不会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产生负面影响,且没有改变肠道菌群的优势门和优势属的相对丰度,这为降低石斑鱼饲料中鱼粉的添加比例提供了一种蛋白源的使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水解鱼蛋白粉 棉籽蛋白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低温暂养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仲瑾 岑剑伟 +7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魏涯 郝淑贤 赵永强 王悦齐 林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6,共9页
探究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最佳暂养温度,可为该鱼的保活流通提供理论依据。以0.5~1.0℃·h^(−1)的速率将石斑鱼的暂养水温降至24、20、18和16℃,观察降温过程中石斑鱼的生理反应,测定... 探究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最佳暂养温度,可为该鱼的保活流通提供理论依据。以0.5~1.0℃·h^(−1)的速率将石斑鱼的暂养水温降至24、20、18和16℃,观察降温过程中石斑鱼的生理反应,测定暂养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及鱼体保活时间、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等指标。结果显示,在24~16℃时石斑鱼的存活时间随暂养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水温维持在16℃时,水体中总氨氮(TAN)质量浓度增速较缓,鱼体存活时间最长(109 h)。不同水温下暂养48 h后,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暂养前相比,16℃组石斑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中补体蛋白3(C3)、球蛋白(GLB)和总蛋白(TP)质量浓度显著上升,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降低,但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16℃暂养不仅能保持较好的水质,同时也能降低鱼体代谢水平,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损伤,适合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暂养和运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低温暂养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相智巍 姜柯君 +7 位作者 褚洪永 王忠全 孙琰晴 孙春晓 陈丽竹 郝明梅 刘财礼 李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3,共10页
本研究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lanceolatus ♂)幼鱼[(29.99±2.60)g]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机体化学组成、消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及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lanceolatus ♂)幼鱼[(29.99±2.60)g]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机体化学组成、消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及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6个盐度梯度,分别为10、15、20、25、30和35,分别命名为S1、S2、S3、S4、S5和S6,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实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随盐度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最大值均在S4组,显著高于S1和S6组(P<0.05),存活率在不同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呈现同WGR相似的变化趋势。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S3和S4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1和S6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S3和S4组较低,显著低于其他4个实验组(P<0.05)。随盐度升高,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S3和S4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S1和S6组(P<0.05)。以WGR和FE作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最适盐度分别为22.18和23.16。综上所述,适宜的盐度(20~25)能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肠道消化能力,同时,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能够响应不同的盐度条件,保持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盐度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闭锁小带蛋白-1、闭锁蛋白和跨膜蛋白-15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组织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东鸿 崔晓 +5 位作者 李广 何凯 韩煜轩 陈冠霖 杨奇慧 迟淑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45-4661,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跨膜蛋白-15a(Claudin-15 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组织表达。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 本试验旨在研究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跨膜蛋白-15a(Claudin-15 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组织表达。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ZO-1、Occludin和Claudin-15 a的cDNA全长,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脑、鳃、皮肤、肌肉、肝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头肾、体肾、脾脏和心脏13种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选择375尾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为(20.79±0.09)g,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各组饲料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96%、3.06%和3.74%。养殖8周,测定肠道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5 a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ZO-1的cDNA全长为63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5106 bp,可编码1701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UTR)和3′-UTR分别为105、1144 bp,无跨膜区域。Occludin的cDNA全长为2222 bp,其中ORF为1515 bp,可编码504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为69、638 bp,有4个跨膜区域。Claudin-15 a的cDNA全长为1584 bp,其中ORF为669 bp,可编码222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为387、528 bp,有5个跨膜区域。2)系统发育树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ZO-1与高体鰤的同源性最高(94%),Occludin与大黄鱼的同源性最高(84%),Claudin-15 a与环纹圆天竺鲷的同源性最高(92%)。3)后肠中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脑、鳃、心脏、头肾、胃、肝脏、肌肉、体肾的ZO-1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前肠、中肠中Claudin-15 a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皮肤、前肠、中肠、后肠和鳃中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4)3.06%精氨酸水平组的增重率及ZO-1、Occludin、Clauin-15 a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96%和3.74%精氨酸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ZO-1 OCCLUDIN Claudin-15 a 精氨酸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对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朝中 曹俊明 +8 位作者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杨奇慧 刘泓宇 邓君明 张卫 谭北平 谢诗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ADCs)。试验配制1组含50%鱼粉的基础饲料,而7组试验饲料按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蛋白源配制而成,8组饲料都加入0.1%氧化钇(Y_(2)O_(3))作为外源标志物。将初始平均体重为(9.95±0.50)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配到0.3 m^(3)的玻璃钢桶中,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经过5d的试验饲料饲喂驯化后,每天两次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样本。结果表明,7种蛋白源的干物质ADCs从高至低依次为:CVM>TMM=CAP=CPC>HIM=MCM=PFM。CV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包括蛋氨酸和苏氨酸)的ADCs最高。而HI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的ADCs低于其他组。CAP的赖氨酸ADCs高于其他6种蛋白原料,粗蛋白ADCs仅次于CVM。PFM的干物质ADCs明显低于CVM,但与CAP没有显著差异。此外,PFM的粗蛋白ADCs低于CVM、CAP和MCM三种蛋白原料,并且其赖氨酸ADCs低于CAP,苏氨酸ADCs也低于CAP和CVM。研究表明,这7种蛋白源中小球藻粉(CVM)和乙醇梭菌蛋白(CAP)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中显示出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消化率 鱼粉替代 蛋白源 珍珠龙胆石斑鱼
下载PDF
照度对龙虎斑幼鱼行为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国聪 陈刚 +6 位作者 黄建盛 张健东 周晖 施纲 潘传豪 汤保贵 王忠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3-50,共8页
龙虎斑幼鱼在运输、转池、过筛等过程中存在应激严重、怕人畏光、食欲低下、抗逆力差、成活率低等问题。以体长5.64±0.16cm、体质量4.99±0.46 g的龙虎斑幼鱼为实验对象,于室内自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研究幼鱼在0、50、100、200... 龙虎斑幼鱼在运输、转池、过筛等过程中存在应激严重、怕人畏光、食欲低下、抗逆力差、成活率低等问题。以体长5.64±0.16cm、体质量4.99±0.46 g的龙虎斑幼鱼为实验对象,于室内自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研究幼鱼在0、50、100、200、400、800、1 600、3 200 lx等8种照度下的日常行为及摄食状况,实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0、50 lx照度组的幼鱼可快速(1 d)适应环境,状态自由,摄食积极;1 600、3 200 lx照度组适应性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于低水层高密度集群;其余各照度组在10 d后达到完全适应状态。摄食水层随着照度的降低而升高,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0 lx〉50 lx〉100 lx〉200 lx〉400 lx〉800 lx〉1 600 lx〉3 200 lx,且15 d前0、50 lx组的摄食水层高于1 600、3 200 lx照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摄食水平0~800 lx照度组普遍优于1 600、3 200 lx照度组,且10 d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行为活动 摄食水层 照度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免疫因子活性的联合效应
20
作者 梁土弟 鲁义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研究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同时变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血清免疫因子活性的影响,探讨机体抵御温盐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规律。【方法】在温度14~36℃、盐度5~45条件下,... 【目的】研究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同时变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血清免疫因子活性的影响,探讨机体抵御温盐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规律。【方法】在温度14~36℃、盐度5~45条件下,每个因子各取3个编码水平,设计中心复合实验,构建温度、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补体(C3、C4)含量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温度、盐度对上述指标的一次、二次效应,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分析温度、盐度对上述指标的联合效应。【结果】构建的温度与盐度对血清免疫因子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拟合度高;温度、盐度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对于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LZM活性、补体C3含量、补体C4含量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温度的一次效应对于血清SOD活性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在实验设定的温度、盐度范围内,温度、盐度对血清LZM活性、补体C4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温度、盐度可显著影响血清免疫因子的活性,并对LZM活性、补体C4含量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表明温度、盐度是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血清免疫因子 过氧化物歧化酶 溶菌酶 补体 温度 盐度 联合效应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