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胰岛素抵抗及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强 杭涛 +4 位作者 徐云 程训民 张启高 宫剑滨 王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人群中EFV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冠心病的研究尚少。文中研究MS患者EFV对IR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人群中EFV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冠心病的研究尚少。文中研究MS患者EFV对IR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MS患者,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双源CT计算EFV,并收集血液样本行空腹血生化检查等资料。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EFV与冠心病及IR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之间关系。结果 MS患者的EFV与IRI及CHD(r=0.335,P<0.01)的发生呈正相关(r=0.321,P<0.05),排除腰围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后,此相关性仍存在。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EFV、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影响IR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EFV及BMI对IRI有诊断价值,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679(P<0.05)。结论 MS患者的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及IR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EFV对IRI的诊断价值优于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外膜脂肪体积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
下载PDF
应用320排低剂量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爱珍 陈殿森 +2 位作者 徐志宾 李扬 张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66-2070,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低剂量CT心外膜脂肪体积(EAT)定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20例疑诊冠心病、并同期行东芝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AG确定为冠心病者77例为冠心病组, CAG正常或狭窄程... 目的探讨320排低剂量CT心外膜脂肪体积(EAT)定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20例疑诊冠心病、并同期行东芝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AG确定为冠心病者77例为冠心病组, CAG正常或狭窄程度<50%者43例为对照组。应用东芝320排CT测量所有患者的EAT体积;采用Gensini评分判定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记录纳入样本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组患者中年龄、尿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EA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EAT体积与Gensini评分及病变支数之间均呈正相关(r=0.356、0.412;P=0.001,P<0.001)。结论 EAT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 被引量:13
3
作者 盛亚楠 赵东明 +1 位作者 马千里 高岩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住院治疗的CKD患者120例,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中关于CKD定义标准进行分期,将...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住院治疗的CKD患者120例,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中关于CKD定义标准进行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即CKD3、4、5和5D期组。另将30名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入选者进行心脏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AW4.3工作站的Volume软件手动逐层追踪心脏,设置CT值为-250~-30 HU,获得EFV,通过CaScoring软件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量化评分,获得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同时检测入选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收集体重指数、透析方式、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CKD患者EFV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1)入选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共纳入CKD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30例。120例CKD患者中男性73例(年龄32~88岁,平均62.8岁),女性47例(年龄29~91岁,平均66.6岁)。CKD3、4、5和5D期的患者分别有30、28、32和30例,其中维持性腹膜透析者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者9例。CKD伴冠心病的患者88例(73.3%),不伴冠心病的患者32例(26.7%)。CKD伴糖尿病的患者67例(55.8%),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53例(44.2%)。(2)各组EFV和CACS的比较结果:CKD4、5和5D期组患者EFV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140.03±54.71)、(145.01±64.56)和(141.45±62.04) cm3比(92.42±39.56)cm3,P分别为0.007、0.015和0.001],CKD3期组患者EFV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57±59.18)cm3比(92.42±39.56) cm3,P=0.309]。腹膜透析的患者EFV平均值为(144.51±70.09)cm3高于血液透析的患者[(100.95±62.89)cm3,P=0.112]。CKD伴冠心病的患者EFV平均值为(140.67±70.31) cm3,高于不伴冠心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肾病 心外膜脂肪体积
原文传递
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正兵 王璟 +2 位作者 李建华 朱莹 彭永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FV)是影响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文中旨在探讨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FVi)即EF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FV)是影响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文中旨在探讨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FVi)即EF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测的患者208例,其中13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为冠心病组,73例排除明显冠状动脉狭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按病变血管重构类型分为正性重构者[血管重构指数(RI)≥1.05者,n=56)]和非正性重构者(RI<1.05者,n=7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同期行外周血脂检测;通过冠状动脉CTA及Syngo MMWP(VE32B)工作站的软件测量EFV及RI;评价冠心病患者的EFVi与斑块性质及血管重构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EFV[(128.91±52.22)cm^3]、EFVi[(74.12±28.77)cm^3/m^2]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6.14±30.40)cm3、(45.41±16.97)cm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FVi(OR=1.06,95%CI:1.02~1.10)、LDL-C(OR=2.56,95%CI:1.06~6.12)及EFV(OR=1.05,95%CI:1.02~1.07)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非正性重构者纤维体积[(23.66±9.05)μm^3]、钙化体积[(182.75±46.51)μm^3]较正性重构者[(17.25±6.43)、(38.15±10.56)μm3]明显升高,EFVi[(68.31±25.16)cm^3/m^2]较正性重构者[(92.15±31.04)cm3/m^2]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OR=2.78,95%CI:1.12~6.88)、TG(OR=1.96,95%CI:1.04~3.70)、LDL-C(OR=3.91,95%CI:2.58~7.51)及EFVi(OR=1.02,95%CI:1.01~1.31)是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FVi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及冠状动脉血管正性重构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心病 血管重构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外膜脂肪、胰岛素抵抗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强 杭涛 +4 位作者 邹莺 庄微 程训民 张启高 王璟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肥胖及非肥胖人群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及心外膜脂肪体积(EF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3例患者,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WC),计算体质量... 目的 研究肥胖及非肥胖人群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及心外膜脂肪体积(EF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3例患者,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W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分为肥胖组45例和非肥胖组58例;通过64排双源CT测量EFV,收集空腹血液样本行血生化相关指标等检测.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分析EFV和CRP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CRP[(11.0 ±5.8) mg/L]、WC[(96.1±7.0) cm]、EFV[(122.7±43.3) cm3]、BMI[(27.9±2.9) kg/m2]高于非肥胖组CRP[(6.5±3.4)mg/L]、WC[(86.4±7.6)cm]、EFV[(92.9±39.5)cm3]、BMI[(22.4±1.9) kg/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6.74、3.64、11.74,P均<0.05).非肥胖组及肥胖组中CRP与EF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4、0.364,P均<0.05),而HOMA-IR仅在肥胖组中与BMI呈正相关(r=0.322,P<0.05).非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15,P均<0.05),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8、0.297、0.384,P均<0.05),经过BMI及WC的校正后,除肥胖组中与CRP的相关性消失外,余相关性均存在.最后以Gensini积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EFV和糖尿病为肥胖人群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非肥胖及肥胖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EFV及CRP呈正相关,而在肥胖组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还受其他体脂分布(BMI、WC)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EFV可作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Quantification of epicardial fat:Which method can predict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被引量:2
6
作者 Zizi Saad Mohamed El-Rawy +1 位作者 Ragab H Donkol Sami Boghatta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5期287-292,共6页
AIM:To compa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ree methods of epicardial fat(EF) assessment for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i.e.,epicardial fat volume(EFV),EFV indexed with body surface area(EFV/BS... AIM:To compa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ree methods of epicardial fat(EF) assessment for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i.e.,epicardial fat volume(EFV),EFV indexed with body surface area(EFV/BSA) and EFV indexed with body mass index(EFV/BMI)].METHODS:Th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170 patients(85 women and 85 men) with clinical suspicion of CAD.They aged 26-89 years with a median age of 54 years.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1:58 patients with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group 2:48 patients with non-significant CAD and group 3:64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AD.The three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epicardial fat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method to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AD.RESULTS:The three methods for epicardial fat qua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i.e.,EFV,EFV/BSA and EFV/BMI with post- hoc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mpared to the normal group.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methods of epicardial fat measurements,the area under curve ranging between 0.6 and 0.62.The optimal cut-off was 80.3 cm3 for EFV,2.4 cm3/m2 for EFV indexed with BMI and 41.7 cm3/(kg/m2) for EFV indexed with BSA.For this cut-off the sensitivity ranged between 0.92 and 0.94,while specificity varied from 0.31 to 0.35.CONCLUSION:Any one of the three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epicardial f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significant CAD since all have the same equivalent predictiv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fication of epicardial f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picardial fat volume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志红 左玉强 +2 位作者 秦会敏 袁宁璐 樊一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EATV)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121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确诊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EATV)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121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所有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组67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54例.根据CAG影像分析并记录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根据CCTA影像测量患者EATV,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并计算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 indexed to body surface area,EFVi),比较SCAD、ACS两组间BMI、EATV、EFVi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冠心病患者EATV、EFVi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BMI、EATV、EFVi明显大于SCAD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01;t=-3.074,P=0.003;t=-2.216,P=0.029);对BMI、EATV和EFVi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发现EATV+EFVi二者联合对ACS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0.768,敏感度0.722、特异度0.761.ACS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高于SCAD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33).对EATV、EFVi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EATV、EFVi和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702,P<0.001;r=0.727,P<0.001).结论EATV和EFVi均可反映引发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并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稳定性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基于MSCT检测EAT联合LAAEF预测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效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包秋红 张勇 贾海玉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3-17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MSCT)检测心外膜脂肪(EAT)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预测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房颤组(n=47)和无房颤组(n=142)...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MSCT)检测心外膜脂肪(EAT)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预测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房颤组(n=47)和无房颤组(n=142),比较两组基线资料、EAT体积、LAA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冠心病并发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UC)分析EAT体积、LAAEF及联合预测房颤的价值。结果房颤组患者的高血压、Gensini评分、冠心病类型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房颤组患者的EAT体积高于无房颤组,LAAEF低于无房颤组(均P<0.01);将高血压、Gensini评分、冠心病类型控制后,EAT体积、LAAEF仍是发生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P<0.01);EAT体积预测房颤的AUC为0.726,LAAEF预测房颤的AUC为0.777,EAT体积联合LAAEF预测房颤的AUC为0.867;持续性房颤患者EAT体积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LAAEF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1)。结论应用MSCT检测冠心病EAT体积联合LAAEF,可预测患者并发房颤风险,并有助于区分不同房颤类型,为临床诊治、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外膜脂肪体积 左心耳射血分数 冠心病 房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贺燕林 王永和 +2 位作者 占玲 许克群 郝宏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疑似心绞痛患者多层螺旋CT(MS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60例疑似心绞痛患者进行MSCT冠脉造影检查,通过AW4.3工作站的Volume Viewer专用程序逐层手动跟踪心脏,调整脂肪阈值为-250—-30HU获得心外膜脂肪体积... 目的研究疑似心绞痛患者多层螺旋CT(MS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60例疑似心绞痛患者进行MSCT冠脉造影检查,通过AW4.3工作站的Volume Viewer专用程序逐层手动跟踪心脏,调整脂肪阈值为-250—-30HU获得心外膜脂肪体积,其中16例同时给予腹部MSCT扫描,测定腹部总脂肪、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体积,分析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粥样硬化组心外膜脂肪体积平均值为142.28cm3,阻塞性粥样硬化组(管腔狭窄≥50%)为175.82 cm3,两组心外膜脂肪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OR=1.025>1)。心外膜脂肪体积与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腹部内脏脂肪体积显著相关。结论心外膜脂肪体积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冠心病预测评估的一个非侵袭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心病
下载PDF
双源CT造影检查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燕 吴军 +3 位作者 钱伟伟 李海林 许晓冬 张莉 《影像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0例行炫速双源CT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检测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0例行炫速双源CT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检测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存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非钙化斑块类型,分析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140例患者中,82例存在冠状动脉斑块,58例未发现斑块;其中37例为钙化斑块、15例为非钙化斑块,30例为混合斑块。82例有斑块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显著大于无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患者存在斑块时,心外膜脂肪的体积就会增大,行炫速双源CT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状动脉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心外膜脂肪体积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燕林 郝宏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测量EFV。结果 MS组EFV平均为187.20 cm^3,正常对照组(NC)EFV平均为137.33cm^3,两组E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同归分析,收缩压(SBP)...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测量EFV。结果 MS组EFV平均为187.20 cm^3,正常对照组(NC)EFV平均为137.33cm^3,两组E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同归分析,收缩压(SBP)、EFV进入回归方程。具有3项MS成分的患者EFV平均为159.11cm^3,具有3项MS成分的患者EFV平均为208.36cm^3,两组EF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FV与MS密切相关,EFV随着MS成分的增加而增加。EFV可能是MS的一个非侵袭性预测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外膜脂肪体积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生化、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王敬东 盛亚楠 +1 位作者 马千里 高岩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1期746-750,785,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与生化、炎症等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30例查体中心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120例慢性肾脏病(CKD3、4、5、5D期)患者作为患者组,通过A...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与生化、炎症等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30例查体中心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120例慢性肾脏病(CKD3、4、5、5D期)患者作为患者组,通过AW4.3工作站的Volume软件手动逐层追踪心脏,获得心外膜脂肪体积(EFV),同时检测其他血清学指标,测定血白蛋白、血肌酐、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空腹血糖、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收集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CKD4、5和5D期组的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140.03±54.71)、(145.01±64.56)和(141.45±62.04)cm3比(92.42±39.56)cm3,P分别为0.007、0.015和0.001]。(2)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患者组各期患者中,心外膜脂肪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675,P=0.006;r=0.512,P=0.043;r=0.794,P=0.011;r=0.449,P=0.013);在CKD4期、5期和5D期患者组中,EFV与血磷呈正相关(r=0.556,P=0.025;r=0.713,P=0.031;r=0.417,P=0.022);在CKD4期、5期及5D期中,EFV与i PTH呈正相关(r=0.510,P=0.044;r=0.811,P=0.001;r=0.399,P=0.032);CKD3、4、5及5D期患者的EFV与年龄(r=0.292,P=0.005;r=0.605,P=0.013;r=0.502,P=0.008;r=0.662,P=0.005)、hs-CRP(r=0.723,P=0.005;r=0.604,P=0.022;r=0.593,P=0.020;r=0.574,P=0.005)呈正相关;CKD3、4、5及5D期患者的EFV与HDL-C呈负相关(r=-0.625,P=0.013;r=-0.608,P=0.012;r=-0.679,P=0.005;r=-0.433,P=0.024);CKD 4、5及5D期患者的EFV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256,P=0.026;r=0.521,P=0.046;r=0.648,P=0.009)。(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EFV与年龄(β=0.250,P=0.005)、BMI(β=0.192,P=0.020)、血磷(β=0.309,P<0.001)、HDL(β=-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外膜脂肪体积 血磷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测量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宁 张鹏祥 +2 位作者 贾丽苗 李会贤 李方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室肌复极化相关指标(QT、Tp-e间期及Tp-e/QT比值)的关系,探讨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排除冠心病...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室肌复极化相关指标(QT、Tp-e间期及Tp-e/QT比值)的关系,探讨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排除冠心病且无室性早搏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320排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测量并计算患者心室周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右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径(LAD);通过心电图测量QT间期、Tp-e间期及计算Tp-e/QT。比较二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同部位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差异;采用Pearson对心室周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右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室周心外膜总脂肪体积及左、右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Tpe、QT间期中位数、Tp-e/Q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室周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右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均与24小时室性早搏总数呈正相关。所有患者心室周心外膜总体积按四分位分组,<25%,25%~50%,50%~75%,>75%分别标定为A、B、C、D组。从A组到D组,Tp-e间期、QT间期均延长,Tp-e/QT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明显相关,对预测室性早搏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 室性早搏 炎症介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