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与Epi-LASIK角膜上皮瓣细胞培养及增生能力检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海科 陈艳蕾 +1 位作者 张洪洋 金海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视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方式。方法取行LASEK及Epi-LASIK的人角膜上皮瓣各20例,兔角膜上皮瓣12例,兔角膜缘组织12例,采用细胞法和组织块法进行上皮瓣细胞及角...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视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方式。方法取行LASEK及Epi-LASIK的人角膜上皮瓣各20例,兔角膜上皮瓣12例,兔角膜缘组织12例,采用细胞法和组织块法进行上皮瓣细胞及角膜缘细胞培养,并采用WST-8(可溶性噻唑盐)法检测和比较细胞增生能力。结果人和兔上皮瓣细胞连续观察2周仅见少量细胞生长或未见细胞生长,人LASEK组细胞增生能力较Epi-LASIK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LASEK组细胞增生能力较Epi-LASIK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兔LASEK、Epi-LASIK组细胞增生能力均低于角膜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体角膜上皮瓣细胞增生能力低下,且LASEK术后上皮瓣细胞增生能力低于Epi-LASIK,分析显示LASEK和Epi-LASIK术后角膜创伤愈合过程并非依靠角膜上皮瓣的原位生长,而是以角膜缘干细胞的分裂增生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epi-lasik 角膜上皮瓣 细胞增生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4 位作者 邓金印 吴军丽 李欣 陈晓娟 朱海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79例(158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79例(158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80眼)术后常规给予3g.L-1泰利必妥滴眼液、1g.L-1氟美瞳滴眼液和泪然滴眼液滴眼,每天4次,共7d,之后常规滴用人工泪液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试验组39例(78眼)给予3g.L-1泰利必妥滴眼液、1g.L-1氟美瞳滴眼液和泪然眼液滴眼,并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每天4次,共7d,之后常规滴用人工泪液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术后随访6个月,定期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2天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为1.50±0.43和1.03±0.61,对照组为2.02±0.44和1.60±0.57,试验组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为P<0.05)。试验组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3.01±1.36)d,对照组为(4.08±1.59)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4.54,P<0.05)。2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等效球镜度数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Epi-LASI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加快角膜上皮愈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Epi-LASIK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戴锦晖 褚仁远 +1 位作者 周行涛 周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4-996,共3页
近几年表层角膜切削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无需制作角膜基质瓣,其安全性较LASIK高。LASEK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制作角膜上皮瓣,术后haze明显少于PRK;Epi-LASIK通过微型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其上皮瓣的制作较LASEK更容易,且上皮瓣保... 近几年表层角膜切削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无需制作角膜基质瓣,其安全性较LASIK高。LASEK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制作角膜上皮瓣,术后haze明显少于PRK;Epi-LASIK通过微型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其上皮瓣的制作较LASEK更容易,且上皮瓣保留了较完整的基底膜,上皮瓣活性更高,初期的临床结果显示术后刺激症状更轻,haze发生率更低,是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手术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epi-lasik 上皮瓣
下载PDF
汉防已甲素抑制兔Epi-LASIK术后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武校 杜之渝 +1 位作者 黄正 刘维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 观察汉防已甲素对微型号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角雾状混浊(Haze)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7只,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Epi-LASIK手术,采用自身对照按眼别随机分3组,分别... 目的 观察汉防已甲素对微型号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角雾状混浊(Haze)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7只,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Epi-LASIK手术,采用自身对照按眼别随机分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Tet)组、艾氟龙(Fluoromethalone,FML)组,每组18只眼。定期在裂隙灯下对兔Epi-LASIK术后Haze进行分级评估。分别于术后0.5月、1月、2月共3个时间点每组随机选取6眼,取角膜行光镜、透射电镜、胶原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结果 术后0.5月和1月,Haze分级水平与Ⅲ型胶原表达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组和FML组Haze分级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但Tet组和F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月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胶原在术后各时间点的表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发现,各组不同时间点上皮层结构清晰完整,而Tet组和FML组上皮下手术区前基质层增生反应程度明显弱于NC组,提示这两种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Tet通过抑制基质层角膜细胞增殖和降低Ⅲ型胶原表达,能有效抑制兔Epi-LASIK术后Haze形成,其疗效与FML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已甲素 epi-lasik HAZE
原文传递
兔Epi—LASIK与Flap—free Epi—LASIK术后TGF—β2和b-FGF的表达及其对Haze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向一旻 杜之渝 +2 位作者 刘玺 黄正 赵武校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Haze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调控因子TGF-β和b—FGF,在兔Epi—LASIK与Flap—freeEpi—LASIK术后表达有否差异,并探讨其对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18只实验兔,建立兔Flap—freeEpi—LASIK、Epi—LASIK模型,用VISX20... 目的观察比较Haze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调控因子TGF-β和b—FGF,在兔Epi—LASIK与Flap—freeEpi—LASIK术后表达有否差异,并探讨其对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18只实验兔,建立兔Flap—freeEpi—LASIK、Epi—LASIK模型,用VISX20/20B准分子激光仪作-10D切削,在无任何药物干预的情况下观察术后1、2、3月角膜Haze情况及检测比较角膜TGF—β2和b-FGF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Haze形成的影响。结果裂隙灯下观察Haze分级水平在术后1月、2月、3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lap—free Epi—LASIK和Epi—LASIK术后1、2、3月TGF-β2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术后各时间点b-FG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b-FGF表达水平均呈现出持续升高的特点。结论Epi—LASIK与Flap—freeEpi—LASIK术后各时间点TGF-β2和b-FGF的表达情况及Haze发生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Flap—free epilasik TGF-β2 b—FGF
原文传递
兔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维锋 杜之渝 +2 位作者 赵武校 刘玺 向一旻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Epi-LASIK、PRK两种术式,探讨上皮瓣保留对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兔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PRK模型,检测术后角膜基质炎性细胞数量、角膜基质细胞数量、白细胞介素1(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2... 目的通过比较Epi-LASIK、PRK两种术式,探讨上皮瓣保留对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兔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PRK模型,检测术后角膜基质炎性细胞数量、角膜基质细胞数量、白细胞介素1(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2)的表达来探讨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结果Epi-LASIK术后1d、3d角膜基质炎性细胞数量明显比PRK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1d、3d角膜基质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PRK角膜上皮层TGF-β2、IL-1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1d、3d角膜基质TGF-β2、IL-1β表达明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LASIK由于上皮瓣的物理屏障作用,减轻了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其正常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创伤愈合反应 白细胞介素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留瓣与弃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于金玲 王雁 +3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杨晓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和角膜3mm、5mm不规则度及散光度。结果术后裸眼视力留瓣组为1.42±0.21,弃瓣组为1.40±0.21,均较术前的0.13±0.08、0.13±0.13明显提高(t=-35.577、t=-29.027,P<0.01);haze分别为0.17±0.12和0.14±0.93;2组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分别为(8.21±0.22)mm和(8.21±0.23)mm,均较术前的(8.01±0.19)mm和(8.02±0.20)mm明显增加(t=-12.212、t=-12.073,P<0.01);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分别为(-0.00±0.02)mm和(-0.00±0.01)m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0.01±0.00)mm和(0.01±0.00)mm(t=3.845、t=8.691,P<0.01);角膜3mm、5mm散光值留瓣组为(0.71±0.36)D和(1.27±1.04)D,弃瓣组为(0.80±0.42)D和(1.38±0.98)D,5mm散光值均较3mm散光值高(t=-3.275,-3.964;P<0.05);2组角膜3mm不规则度为(2.37±0.63)D和(2.45±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不规则度分别为(3.22±0.93)D和(3.47±1.40)D,较术前均明显增大(P<0.01),且5mm不规则度较3mm不规则度大(t=-6.550、t=-4.793;P<0.01)。术后4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级、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角膜3mm及5mm散光值、角膜3mm及5mm不规则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瓣与弃瓣Epi-LASIK均能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降低haze的发生及角膜形态的改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弃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下载PDF
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磊 胡伟华 +1 位作者 朱炎华 柏晏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观察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的屈光不正患者42例51眼实施Epi-LASIK,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术前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观... 目的观察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的屈光不正患者42例51眼实施Epi-LASIK,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术前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1.0者38眼(74.51%),≥0.8~1.0者9眼(17.65%),48眼(94.12%)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0.39±0.47)D,其中±1.00 D以内者48眼(94.12%),±0.50 D以内者37眼(72.55%);柱镜度数(0.24±0.52)D,其中柱镜度数±1.00 D以内者为45眼(88.24%),±0.50 D以内者34眼(66.67%)。随访期内4眼(7.84%)出现0.5级haze,2眼(3.92%)1级haze,经治疗角膜均恢复透明;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pi-LASIK治疗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白内障 屈光不正
下载PDF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智 赵海欧 +2 位作者 梁莉 刘定军 欧阳俊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EPI-LASIK术中上皮瓣的去留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400只眼)患者行EPI-LASIK手术,1只眼去上皮瓣,1只眼保留,对比观察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视力恢复及haze等情况。结果两者远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角膜刺激症... 目的观察EPI-LASIK术中上皮瓣的去留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400只眼)患者行EPI-LASIK手术,1只眼去上皮瓣,1只眼保留,对比观察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视力恢复及haze等情况。结果两者远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与上皮瓣的处理有关。结论EPI-LASIK术中上皮瓣的去留应视瓣的具体情况而定,其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上皮瓣的去留 研究
下载PDF
优化护理在改善Epi-LASIK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月磊 刘丽娅 +2 位作者 郭秀瑾 刘超敏 李向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在改善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tatomileusis,Epi-LASIK)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行Epi-LASIK手术...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在改善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tatomileusis,Epi-LASIK)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行Epi-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为研究对象.将2010年6月—2012年8月的近视患者40例(80眼)设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4年5月的近视患者40例(80眼)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d和3 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上皮愈合时间为(5.05±0.58)d,低于对照组上皮愈合时间(5.59±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z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Epi-LASIK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疼痛 上皮 角膜 epilasik
原文传递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近视激光术后haze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艳 杨丽萍 +2 位作者 薛春燕 黄振平 石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近视激光术后的haze结构。方法选取Epi-LASIK术后发生haze患者12例(24眼)设为A组,另选择接受Epi-LASIK但无并发症发生患者10例(20眼)设为B组,行双眼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A组患者角膜上皮层、前基质层、中... 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近视激光术后的haze结构。方法选取Epi-LASIK术后发生haze患者12例(24眼)设为A组,另选择接受Epi-LASIK但无并发症发生患者10例(20眼)设为B组,行双眼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A组患者角膜上皮层、前基质层、中后基质层变化,并比较两组各层细胞密度。结果 A组角膜上皮基底膜缺如,上皮下散在斑点状瘢痕及高反光白色小点,瓣边缘见环形瘢痕,周边上皮细胞核呈高反光。角膜前基质层纤维紊乱,局部见空泡样改变及大量点状、斑片状瘢痕组织,近上皮瓣基底部大片瘢痕,其间可见细小皱褶;瘢痕间少量神经末梢走行,神经组织纤细,局部可见断裂、扭曲。中、后基质层见正常网状结构,内皮细胞"六边形"结构正常。A组角膜上皮层细胞密度为(6381.9±290.1)mm(-2),前基质层细胞密度为(482.6±53.3)mm(-2),对照组分别为(4729.1±319.2)mm(-2)和(372.4±41.2)mm(-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中、后基质层和内皮层的细胞密度分别为(278.0±41.1)mm(-2)、(188.2±22.0)mm(-2)、(3290.1±339.2)mm(-2),对照组分别为(301.3±49.3)mm(-2)、(197.6±28.1)mm(-2)、(3102.3±322.0)mm(-2),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可用于近视激光术后haze结构的观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显微镜 HAZE epilasik 近视
下载PDF
药物对Epi-LASIK术后上皮瓣活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之渝 陈颖 +2 位作者 刘维锋 黄正 赵武校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3-957,共5页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药物来保持、提高角膜微型刀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上皮瓣活性。方法 2006年4月至9月在我院行Epi-LASI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55例100眼分为四组。Ⅰ组用0.1%艾氟龙眼液4次/d;Ⅱ组双氯芬酸钠眼液...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药物来保持、提高角膜微型刀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上皮瓣活性。方法 2006年4月至9月在我院行Epi-LASI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55例100眼分为四组。Ⅰ组用0.1%艾氟龙眼液4次/d;Ⅱ组双氯芬酸钠眼液4次/d;Ⅲ组术后0.5h内3次0.1%艾氟龙眼液,术后第一天滴0.1%艾氟龙眼液2次,贝复舒眼液4次,术后第二天开始仅用贝复舒眼液4次/d;Ⅳ组术后使用典必殊眼液4次/d;所有药物均在上皮瓣完全修复后即停用。通过随诊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瓣水肿情况、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视力四个项目来讨论各组用药效果。结果 激素减轻术后的刺激症状的作用强于非甾体类;使用贝复舒眼液组比使用双氯芬酸钠眼液组上皮水肿消退快,且使用双氯芬酸钠眼液组又比一直使用激素组上皮水肿消退快;一直使用激素的患者上皮瓣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各组视力均经历一个波谷后回升过程,使用贝复舒眼液组有效视力回升较快。结论 早期使用激素眼液(术后即刻至术后第一天)并结合贝复舒眼液有助于减轻Epi-LASIK术后的刺激症状、缩短上皮瓣的修复时间、加快有效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药物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_1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静 陈艺 +2 位作者 韩苏宁 邹玉平 邹秀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 d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_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_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_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Epi-LASEK与传统Epi-LASIK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易虹 王渝龙 裴文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进行对比,探讨乙醇辅助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 with an epikeratome,Epi-LASEK)在治疗近视上的安全性、有效性、优越性。... 目的:通过与传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进行对比,探讨乙醇辅助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 with an epikeratome,Epi-LASEK)在治疗近视上的安全性、有效性、优越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1例42眼近视患者,左眼行Epi-LASIK手术,右眼采取用200mL/L乙醇溶液浸泡上皮瓣20s,再行Epi-LASIK术(即Epi-LASEK)。术前等效球镜度-5.60±2.90D,散光1.40±1.20D。术后手术医生对上皮瓣进行分级,术后7d,进行患者手术疼痛感主观评定,术后2wk;1,3mo行裸眼视力(UCVA)、电脑验光、裂隙灯检查,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Epi-LASEK较Epi-LASIK术后疼痛感轻,但无显著差别(P>0.05)。Epi-LASEK上皮瓣相关的并发症更少。术后2wk;1,3mo,Epi-LASIK组均较Epi-LASEK组散光度数高,无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2组UCVA无显著差别。术后2wk;1mo时,Epi-LASEK组haze程度较Epi-LASIK组轻(P<0.05),术后3mo时,比较无差异。结论:Epi-LASE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 乙醇辅助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
下载PDF
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矫正近视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政伟 尹禾 +2 位作者 吴金桃 李立婕 李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研究Epi-LASI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机械法上皮下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正近视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20例接受Epi-LASIK近视矫正患者进行研究。术... 目的:研究Epi-LASI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机械法上皮下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正近视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20例接受Epi-LASIK近视矫正患者进行研究。术中主导眼保留角膜上皮瓣(留瓣组),非主导眼去除角膜上皮瓣(去瓣组),术毕均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术后1,3,5d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3mo裸眼视力、屈光度、上皮愈合时间和Haze等指标进行的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d,两组间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5d则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3mo裸眼视力去瓣组:0.92±0.14,1.03±0.14;留瓣组:0.93±0.16,1.02±0.13,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3mo等效球镜去瓣组:-0.676±1.058D,-0.278±0.555D;留瓣组:-0.280±1.003D,-0.625±0.708D,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去瓣组:2.85±0.69d;留瓣组:4.71±1.6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Haze:去瓣组1级1眼(5%),留瓣组1级2眼(10%),其余均为0级。结论:近视Epi-LASIK屈光矫正术中去除上皮瓣不影响其临床疗效,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对Epi-LASIK角膜屈光手术的愈合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激光 角膜上皮瓣
下载PDF
上皮瓣弃留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一帆 陈世豪 +1 位作者 杨新军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比较去上皮瓣Epi—LASIK和留上皮瓣Epi,LASIK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采用RevMan4.2.2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共有8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251例患者502眼(等效球镜范围0~-10D)纳入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按Jadad量表评分2篇评为3分,其他6篇评为1~2分,文献质量等级较低。分析显示去上皮瓣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留上皮瓣组Epi—LASIK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2,95%CI:-1.82~-082,P〈0.01)。术后第1天,2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7,95%CI:-0.55~0.20,P=0.37),而术后第3天和第5天,去上皮瓣组疼痛情况较留上皮瓣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99,95%CI:-1.71~-0.28,P〈0.01)、(WMD=-0.94,95%CI:-1.35~-0.54,P〈0.01)。术后1、3、6个月,2组haze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0.34~1.12,P=0.11)、(OR=0.70,95%CI:0.31~1.55,P=0.38)、(OR=1.14,95%CI:0.58~2.26,P=0.71)。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与留上皮瓣Epi—LASIK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LASIK和Epi-LASIK术中角膜切削误差及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瑞博 郭永红 张凌子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角膜切削误差及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患者211例(403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LASIK组和Epi...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角膜切削误差及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患者211例(403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LASIK组和Epi-LASIK组,其中LASIK组110例(209只眼),Epi-LASIK组为101例(194只眼),分别采取相应手术,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切削误差及术前与术后1、3个月两组高度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形态Simk差值、Simk等效值、CIM值及SF绝对值4个参数变化。结果两组中轻中度近视患者角膜切削误差无显著差异(P>0.05),Epi-LASIK组中高度近视患者的角膜切削误差显著小于LASIK组(P<0.05);两组高度近视患者术前角膜图形均以对称领结型及非对称领结型为主,两组各形态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地形图形均以平滑型为主,LASIK组的平滑型显著低于Epi-LASIK组(P<0.05),其余形态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Simk差值、Simk等效值上,两组术后结果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CIM值上,两组术后结果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LASIK组术后结果均显著高于Epi-LASIK组(P<0.05);在SF绝对值上,两组术后结果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pi-LASIK可有效降低术中角膜切削误差及改善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有利于增强手术的效果,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及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检查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epi-lasik 角膜切削误差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上皮瓣弃留对兔Epi-LASIK术后haze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3 位作者 毕媛 杨传红 朱海萍 邓红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在兔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 lis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和去瓣Epi-LASIK术后的表达差异,并... 目的观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在兔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 lis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和去瓣Epi-LASIK术后的表达差异,并探讨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去瓣Epi-LASIK模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角膜haze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角膜组织TGF-β2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和去瓣Epi-LASIK组haze分级情况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58、0.25,均为P>0.05)。Epi-LASIK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GF-β2的表达分别为8546.42±2013.25、7831.62±1560.27、6253.21±1962.35,去瓣Epi-LASIK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GF-β2的表达分别为8037.21±1634.29、6994.56±2013.58、6042.58±1862.24,2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组织TGF-β2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6、1.31、0.38,均为P>0.05);组内比较,随时间延长,TGF-β2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术后各时间点角膜组织TGF-β2的表达及haze发生程度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去瓣epi-lasi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下载PDF
SBK LASIK和epi—LASIK矫治近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改萍 黄一飞 李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SBK、LASIK和epi-LASIK手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近视中心行屈光手术的病人,根据机械角膜板层刀的不同分为LASIK组、SBK组和epi-LASIK(epipolis laser-insitu k... 目的比较SBK、LASIK和epi-LASIK手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近视中心行屈光手术的病人,根据机械角膜板层刀的不同分为LASIK组、SBK组和epi-LASIK(epipolis laser-insitu keratomilensis)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7d,1、3、6和12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等效球镜(SE),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第1天UCVA达到1.0的比例SBK组较LASIK组低,但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视力比较LASIK组和SBK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1个月时epi—LASIK组视力与LASIK组和SBK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和LASIK组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手术后3月CS与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前表面像差手术前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角膜后表面像差LASIK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SBK手术矫正近视安全、有效及可预测性好;SBK手术可以与LASIK手术一样视力恢复快手术无痛苦,又可以和epi—LASIK手术一样极大地维持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K lasik epilasik 近视
原文传递
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IK术后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月磊 郭秀瑾 +1 位作者 刘超敏 李向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 将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lK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61例(122只眼)行Epi-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根据等效球镜分为高度近视组(≥-6.0 D)3... 目的 将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lK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61例(122只眼)行Epi-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根据等效球镜分为高度近视组(≥-6.0 D)31例和中低度近视组(<-6.0 D)30例,两组中所有患者均1只眼行去瓣的Epi-LASIK术,另1只眼行留瓣的Epi-LASIK术.分别对高度近视组中去瓣组和留瓣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中去瓣组和留瓣组两组间角膜地形图(ISV、IVA)、高阶像差(RMSh、Coma、SA)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中术后1、3、6个月去瓣组和留瓣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上皮瓣的去留对术后角膜形态及高阶像差未产生影响,两种术式都具有较好地视觉质量,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去瓣的epi-lasik 角膜上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