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浅沟和切沟发生的地貌临界模型探讨 被引量:39
1
作者 胡刚 伍永秋 +2 位作者 刘宝元 张永光 魏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4,共6页
对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进行实地测量及地形图量算,推求出临界模型,校验了Moore的沟蚀发生公式。研究发现,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阈值和指数参数分别为0.063 1和-0.464 3,切沟发生的两参数分别为0.116 1和-0.445 7。同时发现Moore的沟蚀预测... 对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进行实地测量及地形图量算,推求出临界模型,校验了Moore的沟蚀发生公式。研究发现,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阈值和指数参数分别为0.063 1和-0.464 3,切沟发生的两参数分别为0.116 1和-0.445 7。同时发现Moore的沟蚀预测公式在该研究区并不适用。通过与野外实测浅沟和切沟发生位置对比,临界模型预测的沟蚀位置较好地反映了野外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切沟 地貌临界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
下载PDF
干旱阳坡半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路保昌 薛智德 +1 位作者 朱清科 李会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起县合家沟流域阳坡和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切沟>平缓坡>切沟沟头>陡坡>极陡坡;半阳坡...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起县合家沟流域阳坡和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切沟>平缓坡>切沟沟头>陡坡>极陡坡;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平缓坡>浅沟>陡坡>极陡坡。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切沟,最小的是切沟沟头。最后指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合"适地适树,适林适草"的植被恢复原则,合理配置乔、灌、草的营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浅沟 切沟 平缓坡 陡坡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东北漫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胡刚 伍永秋 +3 位作者 刘宝元 郑秋红 张永光 魏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49,共5页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沟道恶性扩张,已成为导致该区土地退化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传统方法测量浅沟形态参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计算流域尺度的沟蚀现状,分析东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并...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沟道恶性扩张,已成为导致该区土地退化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传统方法测量浅沟形态参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计算流域尺度的沟蚀现状,分析东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并对比分析其与黄土高原浅沟侵蚀发生的地貌因子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研究区浅沟分布密度0.56—0.93km/km^2,年侵蚀模数达到118~199m^3/km^2,浅沟破坏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达0.11%~0.19%,浅沟沟壑密度已经达到中度和强度侵蚀,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区浅沟的临界汇水面积大于黄土高原,分布的临界坡度小于黄土高原,这主要由黑土区坡长坡缓的特点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浅沟 侵蚀特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耿韧 张光辉 +2 位作者 李振炜 王浩 栾莉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7-262,共6页
选取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2条发育完整的浅沟(长90m,宽40m)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浅沟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从浅沟上部到下部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配对T检... 选取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2条发育完整的浅沟(长90m,宽40m)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浅沟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从浅沟上部到下部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配对T检验表明,平行浅沟分布的9条样线在垂直浅沟方向上土壤容重差异不明显,浅沟分水线、浅沟沟坡和浅沟沟底之间差异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浅沟上部与中部和下部土壤容重差异显著,而中部和下部无显著差异。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在2,4,6,8,10,20m的采样间隔下,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理论变异函数的拟合精度逐渐降低;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各不相同;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变化范围为0.00∽0.55,为强度空间依赖性和中度空间依赖性;垂直和平行浅沟的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以各向同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容重 空间变异 浅沟 地统计学
下载PDF
冲刷条件下黄土丘陵区浅沟侵蚀形态及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康宏亮 王文龙 +4 位作者 薛智德 郭明明 史倩华 李建明 郭军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61-170,共10页
浅沟是农耕区特有的一种侵蚀沟类型,浅沟侵蚀是耕地土壤流失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黄土丘陵区典型坡耕地浅沟在不同坡度及放水流量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及侵蚀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产流时间变化范围7.00~68.02 s... 浅沟是农耕区特有的一种侵蚀沟类型,浅沟侵蚀是耕地土壤流失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黄土丘陵区典型坡耕地浅沟在不同坡度及放水流量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及侵蚀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产流时间变化范围7.00~68.02 s,与坡度×放水流量交互项呈极显著负指数幂函数关系。稳定径流率变化范围3.06~23.71 L/min,与放水流量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关系,并随坡度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稳定流速变化范围27.35~55.59 cm/s,与坡度×放水流量交互项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2)产沙率呈波动减小-稳定和增大-波动减小-稳定2种变化趋势,平均产沙率随放水流量的增加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增大,随坡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26°条件下存在临界值;3)侵蚀沟槽平均宽、深变化范围分别为4.45~17.09、1.88~10.15 cm,平均宽深比变化范围1.45~2.39。平均横断面面积变化范围为11.40~197.91 cm2,是描述浅沟侵蚀产沙量的最优形态因子,二者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关系。结果可为黄土丘陵区浅沟防治及浅沟侵蚀产沙模型的建立和修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径流 泥沙 浅沟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漫岗黑土区坡耕地中雨季浅沟发育机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明 蔡强国 +1 位作者 张永光 范昊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65,共7页
典型黑土区雨季的浅沟侵蚀非常严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坡耕地中浅沟的发育机制以及浅沟造成的实际水土流失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典型黑土区3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坡长小区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季浅沟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由... 典型黑土区雨季的浅沟侵蚀非常严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坡耕地中浅沟的发育机制以及浅沟造成的实际水土流失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典型黑土区3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坡长小区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季浅沟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由微地形起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的一定范围内的水流汇集是漫岗黑土区发生浅沟侵蚀的主要原因,集水线处垄沟内的泥沙淤积使该处的水道连通是诱发浅沟侵蚀的直接原因;而只量算浅沟体积得到的侵蚀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浅沟侵蚀实际的破坏力,其汇水坡面上的侵蚀量也相当客观,甚至大于沟道的侵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浅沟侵蚀 集水线 汇水面积 汇水坡长
下载PDF
黄土区坡耕地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其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明明 王文龙 +5 位作者 李建明 朱宝才 史倩华 康宏亮 李艳富 李垚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4-123,共10页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浅沟径流量、产沙量。结果表明:1)2种浅沟水流均为紊流,耕作使浅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分别减小0.95%∽30.77%、2.64%∽39.14%,阻力系数和糙率系数分别增加4.01%∽58.82%、0.88%∽27.87%;2)试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土壤剥蚀率增大9.48%∽37.87%,未耕作与耕作浅沟土壤剥蚀率分别与坡度—流量交互作用、雨强—坡度交互作用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及单位径流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未耕作浅沟发生剥蚀的临界剪切力、临界功率及临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为17.576 N/m2、5.036 W/(m2·s)、0.0381 m/s,耕作浅沟为10.585 N/m2、3.544 W/(m2·s)、0.0277 m/s;3)耕作使浅沟宽度增加1.98%∽31.79%,浅沟面积增大0.84%∽32.03%,下切深度降低2.82%∽26.67%;4)耕作使浅沟土壤侵蚀量增加0.91%∽22.80%,未耕作和耕作浅沟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坡面土壤侵蚀总量的44.09%∽74.16%和42.44%∽56.44%,与雨强—流量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结果可为该区浅沟侵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径流 产沙 黄土区 坡耕地 浅沟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雨强和坡度对黄土陡坡地浅沟形态特征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锡蒙 郑粉莉 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132,共9页
浅沟形态特征是建立陡坡地坡面浅沟侵蚀预报模型的基础。为了定量研究黄土陡坡地浅沟形态特征,在长8 m、宽2 m、深0.6 cm的试验土槽上制作了雏形浅沟,设计了2个降雨强度(50、100 mm/h)和3个浅沟发生的典型坡度(15°、20°、25&#... 浅沟形态特征是建立陡坡地坡面浅沟侵蚀预报模型的基础。为了定量研究黄土陡坡地浅沟形态特征,在长8 m、宽2 m、深0.6 cm的试验土槽上制作了雏形浅沟,设计了2个降雨强度(50、100 mm/h)和3个浅沟发生的典型坡度(15°、20°、25°),利用模拟降雨和径流冲刷(10 L/min)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定量分析了黄土陡坡地的浅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均加快了坡面浅沟侵蚀过程并使浅沟沟槽宽度和深度不断增加,25°和100 mm/h降雨强度下的浅沟沟槽平均宽度和深度比15°和50 mm/h降雨强度下的分别增加1.40和0.61倍。根据测针板法得到的3 cm×10 cm精度的地表高程值数据,在Surfer软件中生成不同试验处理下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及水流流路图等,发现坡度的增加使两侧坡面细沟汇入浅沟沟槽的坡长增大,而降雨强度的增加则导致浅沟沟槽两侧坡面细沟汇入浅沟沟槽的坡长缩短,同时,沟道密度、地面割裂度和浅沟复杂度均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呈现增大的趋势,三者分别变化于0.74~1.48 m/m2、0.13~0.29和1.64~2.84之间,而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浅沟沟槽宽深比变化于0.65~1.27之间。基于不同试验处理下的DEM,根据相邻格网关系在水平方向上计算方向导数后发现,方向导数格网等值线图可以有效地反映坡面浅沟和细沟的长度、表面积及侵蚀最严重的浅沟沟底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径流 浅沟 形态特征 黄土陡坡地 模拟试验 方向导数
下载PDF
区域沟蚀野外调查方法--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宝元 刘刚 +6 位作者 王大安 伍永秋 段兴武 李建伟 沈波 孟令钦 高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区域沟蚀调查结果是进行沟蚀治理的依据,但目前应用的遥感调查方法难以识别浅沟和规模较小的切沟。本研究在全国第1次水利普查土壤侵蚀抽样调查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调查单元的沟蚀调查方法,并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辽阳县和彰武县、黑龙... 区域沟蚀调查结果是进行沟蚀治理的依据,但目前应用的遥感调查方法难以识别浅沟和规模较小的切沟。本研究在全国第1次水利普查土壤侵蚀抽样调查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调查单元的沟蚀调查方法,并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辽阳县和彰武县、黑龙江省嫩江县和内蒙古阿荣旗的112个野外调查单元进行了沟蚀调查。结果表明:辽阳、彰武、嫩江和阿荣旗4个县(旗)沟壑密度分别为1.70、0.61、1.51和5.04 km/km2,沟蚀强度分别为中度、轻度、中度和剧烈;4个县沟蚀条数分别为14.7、9.3、12.4和44.0条/km2,其中浅沟比例分别为46.9%、44.1%、71.0%和66.1%;以丘陵地形为主的辽阳县切沟比例高,以漫岗地形为主的嫩江县和阿荣旗浅沟比例高,以台地缓丘为主的彰武县沟蚀相对较弱,发生沟蚀时多以切沟为主;沟蚀主要发生在耕地,浅沟数量在旱地的比例高达88.8%~100%,切沟数量比例也达到40.1%~99.1%。本方法不仅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区域沟蚀强度,而且能够通过在同一调查单元调查片蚀和沟蚀,实现片蚀和沟蚀强度评价和侵蚀贡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抽样调查 野外调查单元 浅沟 切沟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坡度对浅沟侵蚀产沙的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军权 王文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2,212,共7页
为了研究坡度对坡面浅沟侵蚀产沙的影响,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选取野外实地坡面14.0°,18.5°,26.0°,29.0°坡度和5,10,15,20,25L/min放水流量进行典型野外坡面浅沟径流小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坡度对浅... 为了研究坡度对坡面浅沟侵蚀产沙的影响,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选取野外实地坡面14.0°,18.5°,26.0°,29.0°坡度和5,10,15,20,25L/min放水流量进行典型野外坡面浅沟径流小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坡度对浅沟径流率、产沙率、含沙量、总径流量、总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10,15,20,25L/min不同放水流量下,坡度与径流率、总径流量成正相关,既随着坡度增大径流率、总径流量增大;5,10,15,20,25L/min不同放水流量和14.0°,18.5°,26.0°,29.0°坡度下产沙率、含沙量和总产沙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致,表现为试验时间内,均出现先增大—到达最大—波动减小—稳定趋势;产沙率、含沙量、总产沙量与坡度的关系表现为产沙率、含沙量、总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大先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26.0°,26.0°的产沙率、含沙量和总产沙量分别为14.0°的1.06~2.87,1.31~2.21,1.08~2.77倍,产沙率、含沙量、总产沙量均存在临界坡度,临界坡度范围为18.5°~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坡度 侵蚀产沙 放水冲刷
下载PDF
浅沟侵蚀过程及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敏 郑粉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浅沟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产沙方式之一,是在径流冲刷和人类耕作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介绍了浅沟侵蚀发生发展过程、浅沟水流水力学特性、浅沟侵蚀影响因素、浅沟侵蚀预报模型等进展,提出了今后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包括浅沟发生的临界... 浅沟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产沙方式之一,是在径流冲刷和人类耕作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介绍了浅沟侵蚀发生发展过程、浅沟水流水力学特性、浅沟侵蚀影响因素、浅沟侵蚀预报模型等进展,提出了今后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包括浅沟发生的临界动力条件、浅沟发育过程的定量描述、浅沟水流的剥离方程及泥沙搬运能力、动态监测浅沟侵蚀过程的新方法、包括浅沟侵蚀的坡面土壤流失预报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侵蚀过程 模型 加强的研究领域
下载PDF
红壤区林地浅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平宗 张光辉 +1 位作者 杨文利 赵建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5,共6页
为了探究红壤区林地浅沟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林下植被类型为草地和灌木地的浅沟为研究对象,以裸地浅沟为对照,对其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 为了探究红壤区林地浅沟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林下植被类型为草地和灌木地的浅沟为研究对象,以裸地浅沟为对照,对其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浅沟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受植被类型和浅沟部位的共同影响。(2)与裸地浅沟相比,草地和灌木地浅沟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大(p<0.05),草地土壤的C,N和P含量分别增加了67.7%,51.1%,200.0%,灌木地分别增加了84.6%,127.0%,226.3%;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则显著减小(除草地的C/N外),C/P和N/P分别减小了50.9%,46.8%和65.2%,51.1%。(3)在浅沟不同部位,泥沙沉积导致沟底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大于沟坡和沟缘,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4)土壤C,N和P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含量是C/N的主要限制因子,P含量是C/P和N/P主要限制因子。红壤区林地浅沟植被恢复后,虽然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大,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而N和P是该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素,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适当施用氮肥和磷肥,可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植被类型 浅沟 红壤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浅沟分布特征及其与立地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安怡 吴秀芹 朱清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5,共7页
【目的】提取浅沟特征参数,建立浅沟发生的临界关系式,研究立地类型对浅沟的影响。【方法】以ArcGIS9.2为操作平台,Quick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合家沟封育流域的浅沟信息,确定浅沟参数(浅沟长度、浅沟沟间距... 【目的】提取浅沟特征参数,建立浅沟发生的临界关系式,研究立地类型对浅沟的影响。【方法】以ArcGIS9.2为操作平台,Quick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合家沟封育流域的浅沟信息,确定浅沟参数(浅沟长度、浅沟沟间距、浅沟坡度、上坡汇流面积、坡面坡度);按坡向(正阳坡、半阳坡、正阴坡、半阴坡)和坡度(缓坡、陡坡、极陡坡)划分为12种立地类型,分析立地类型对浅沟分布发育的影响。【结果】研究区浅沟平均长度为56.5m,平均沟间距为10.8m,平均浅沟坡度为30.9°,其中坡度为30°~36°的浅沟占总数的53.3%,其分布临界关系式为S=0.74A-0.16(其中S为浅沟坡度,A为上坡汇流面积),可以此预测研究流域的浅沟侵蚀分布。同一种坡度条件下,平均坡面密度变化为正阳坡〈半阳坡〈正阴坡〈半阴坡,同一种坡向的浅沟坡面密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无论是阴坡还是阳坡,浅沟的沟头位置均随坡度的增加由坡面的中上部向坡顶移动,且阴坡沟头的移动幅度较阳坡大。【结论】建立了研究区浅沟发生的临界关系式,确定了立地条件对该区浅沟分布的影响,为浅沟侵蚀预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浅沟侵蚀 临界关系式 立地类型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浅沟发育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建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1,共3页
浅沟侵蚀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重要的侵蚀类型。该文阐释了浅沟与浅沟侵蚀的概念,并对黄土高原浅沟侵蚀的形成与发展演化过程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影响浅沟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浅沟侵蚀的可行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浅沟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方来水对浅沟侵蚀产沙的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军权 刘敏 王文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2,共4页
浅沟通常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农耕地上,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一种独特的微地貌现象,影响着坡面降雨产汇流过程和侵蚀产沙数量。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典型浅沟径流小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上方来水对浅沟侵蚀产... 浅沟通常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农耕地上,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一种独特的微地貌现象,影响着坡面降雨产汇流过程和侵蚀产沙数量。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典型浅沟径流小区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上方来水对浅沟侵蚀产沙及输沙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沟径流率随着上方来水流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产沙率随着上方来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含沙量大小顺序为上方来水流量15L/min,下方水流量10L/min时含沙量>上方来水流量10L/min,下方水流量10L/min时含沙量>无上方来水,下方水流量10L/min时含沙量>上方来水流量5L/min,下方水流量5L/min时含沙量>无上方来水,下方水流量5L/min时含沙量。有上方来水比无上方来水含沙量增大1.39~2.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产沙 上方来水 野外冲刷试验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艾宁 宗巧鱼 +2 位作者 刘广全 强大宏 刘长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m≤浅沟深度<40 cm);(2)研究区浅沟土壤水分高于原状坡;浅沟土壤水分在0—60 cm土层聚集,原状坡则在0—40 cm土层聚集;(3)浅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不同,阳坡土壤水分变异性较阴坡小;20—60 cm土层中,浅沟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较活跃,其他土层变异系数较小,土壤水分较稳定;(4)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和不同深度的浅沟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浅浅沟中,土壤水分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深浅沟则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在浅沟内,阴坡在中、下坡位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阳坡上坡位土壤水分则高于阴坡;原状坡阴坡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浅沟 土壤水分 坡向 坡位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七号立体影像提取松嫩典型黑土区切沟和浅沟的精度分析
17
作者 张俊彬 张岩 +3 位作者 李坤衡 陈昶 梁彦荣 杨润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沟蚀作为一种极端形式的土地退化现象,对东北黑土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都构成潜在危险。为探索高分七号立体影像监测东北黑土区沟蚀的适用性,在沟蚀严重的黑龙江省宾县选取典型小流域,以无人机数据为参照,分析使用高分七号提取浅沟和切... 沟蚀作为一种极端形式的土地退化现象,对东北黑土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都构成潜在危险。为探索高分七号立体影像监测东北黑土区沟蚀的适用性,在沟蚀严重的黑龙江省宾县选取典型小流域,以无人机数据为参照,分析使用高分七号提取浅沟和切沟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1)高分七号解译小流域浅沟数量和密度的误差在50%以上,存在多种情况的误判;而解译切沟线密度和面密度的精度很高,误差分别为1.00%和5.62%。2)基于高分七号影像解译浅沟单沟沟长的平均误差为4.54 m,相对误差在10%以下的浅沟占40.48%,但与无人机测量值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3)。3)高分七号提取切沟单沟沟长、沟宽和面积的可靠性较高,平均误差分别为2.89%,14.92%和16.02%。切沟平均沟深的平均误差为1.24 m,相对误差24.46%,纵比降误差多在7%左右。切沟体积解译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9.95%。高分七号切沟单沟二维参数、小流域尺度切沟密度测量方面都具有较高精度,但提取三维切沟参数存有较大误差,难以用于切沟侵蚀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浅沟 切沟 高分七号 无人机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降雨和汇流条件下浅沟侵蚀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桐嘉 潘成忠 +2 位作者 罗明杰 刘春雷 汪啸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9,共8页
[目的]探究含沙水流汇入对含有浅沟微地形的裸土和草地坡面的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为该地区浅沟侵蚀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坡沟系统的土壤侵蚀模型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降雨和放水相结合的野外模拟试验和人工建筑的浅沟模型开展研究... [目的]探究含沙水流汇入对含有浅沟微地形的裸土和草地坡面的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为该地区浅沟侵蚀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坡沟系统的土壤侵蚀模型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降雨和放水相结合的野外模拟试验和人工建筑的浅沟模型开展研究。[结果]含沙水流汇入裸土浅沟坡面的侵蚀量增加了15%~58%,而对草地浅沟坡面的侵蚀影响不显著,说明草地恢复对于减少由汇流作用的侵蚀具有显著效益。试验条件下裸坡和草地坡面泥沙浓度都在产流开始时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然而含沙水流汇入使得泥沙浓度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延长。含沙水流汇入能够显著增加浅沟发育速度,特别是浅沟沟宽和下切深度增加明显,草地恢复可以显著减缓浅沟的下切侵蚀,进而减缓浅沟的发育速度。对于裸土和草地浅沟坡面,含沙水流汇入显著增加了浅沟部位流速,尤其是草地浅沟部位各坡段流速平均增幅达到了55%。[结论]增加含沙水流汇入会显著增加裸坡坡面上的浅沟侵蚀量和浅沟的发育速度,而对草地坡面上浅沟的侵蚀和发育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浅沟 含沙水流 草地 模拟降雨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浅沟对切沟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王强 王春梅 +5 位作者 庞国伟 龙永清 王雷 申华珍 杨丽娟 杨勤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9-87,共9页
浅沟和切沟是侵蚀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成为新时期黄土高原沟道侵蚀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探究黄土高原切沟沟头上方浅沟对其下方连通的切沟发生、发育的影响,该研究在陕西子洲岔巴沟流域上、中、下游各... 浅沟和切沟是侵蚀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成为新时期黄土高原沟道侵蚀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探究黄土高原切沟沟头上方浅沟对其下方连通的切沟发生、发育的影响,该研究在陕西子洲岔巴沟流域上、中、下游各选1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厘米级无人机航摄和高精度野外实测,系统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浅沟与切沟连通性现状及这一连通性对切沟在极端暴雨情景下新成和之后3 a时间尺度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极端暴雨情景下,有浅沟的坡面更有利于切沟的发生,3个小流域在陕北2017年“7.26”极端暴雨中共发生43条新成切沟,其中67.44%与浅沟连通。2)切沟沟头上方是否存在浅沟对切沟形态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和浅沟连通的切沟长度显著大于和浅沟不连通的切沟,在切沟宽度上这一影响不显著。3)切沟沟头上方浅沟对其下方连通的切沟发育也有显著的影响。在2017年“7.26”暴雨后3 a时间尺度上,相比与浅沟不连通的切沟,与浅沟连通的切沟在后续发展过程更加活跃。有浅沟连通条件下沟头发育的新成切沟和原有切沟的占比分别是无浅沟连通的1.67倍和3.11倍,沟头前进速率分别是其1.80倍和2.17倍。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侵蚀精准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切沟 浅沟 黄土高原 连通性
下载PDF
等高绿篱模式下红壤丘岗区浅沟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忠录 彭艳平 +1 位作者 丁树文 蔡崇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等高绿篱技术被认为是防治浅沟侵蚀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还不是很清楚。利用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浅沟存在的坡面上,等高种植香根草显著影响了... 等高绿篱技术被认为是防治浅沟侵蚀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还不是很清楚。利用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绿篱拦挡下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浅沟存在的坡面上,等高种植香根草显著影响了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0-45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香根草小区和裸地小区在雨季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在旱季呈逐渐增大趋势,且香根草小区各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大于裸地;浅沟坡面土壤水分从坡顶向下,香根草小区变化总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或持平,裸地小区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趋势;香根草种植增大了土壤水分沿坡面横向的变异度,但纵向坡位的影响仍较横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 浅沟 土壤水分 时空分布 红壤丘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