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hA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郝宝岚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红燕 闫爱华 任秀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EphA2基因(包括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粘膜中EphA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mRNA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和其正常粘膜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EphA2基因(包括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粘膜中EphA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mRNA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和其正常粘膜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EphA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正常粘膜(P<0.05),在深层浸润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浅层浸润者(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EphA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癌变及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但与EphA2mRNA的表达无关,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翻译水平上调或蛋白质稳定性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epha2基因 RTKs转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爱超 于海燕 +4 位作者 李娜 侯玉帛 戚欣 于小琳 于维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1,275,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过程中,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10mg/L的Pg-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分别在1、3、5d,应用RT-PCR检测破骨细胞中EphA2基因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过程中,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10mg/L的Pg-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分别在1、3、5d,应用RT-PCR检测破骨细胞中EphA2基因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ACP5、c-fos、组织蛋白酶K(CtsK)、NFATc1)的表达,并且通过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结果:RT-PCR检测10mg/L的Pg-LPS在第3天和5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2.4倍和1.2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也能够促进破骨相关基因c-fos、NFATc1、CtsK、ACP5、MMP9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RA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10mg/L的Pg-LPS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的中期和晚期均能够促进EphA2基因的表达,但是在破骨分化早期对EphA2基因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LPS 破骨细胞 epha2基因
下载PDF
湖北汉族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玉婵 李青春 吴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汉族人群促红素人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ype A2,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0例皮质性ARC患者以及200例健康对照,采集其外... 目的分析湖北省汉族人群促红素人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ype A2,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0例皮质性ARC患者以及200例健康对照,采集其外周血样,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ELP)检测EphA2基因的rs3768293、rs3754334、rs477558、rs7548209等4个位点,比较两组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分析其与ARC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ARC组rs3768293位点AA型基因型分布高于对照组,AC型基因分布低于对照组(P<0.05)。ARC组rs375433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ARC组rs477558位点AA型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AG型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ARC组rs7548209位点GG型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CG型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个位点的单体型频率相近(P>0.05)。结论EphA2基因rs3768293、rs477558、rs7548209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ARC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epha2基因 遗传多态性 易感性
原文传递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中EphA2蛋白、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平 董自强 +3 位作者 毛峥 胡敬祖 陈晓波 陈晓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蛋白、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IPB(IPB组)、15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EphA2蛋白。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 目的观察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蛋白、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IPB(IPB组)、15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EphA2蛋白。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EphA2 mRNA的表达。结果IPB组、BTCC组EphA2蛋白的表达量(IA值)分别为13 826±3 996和13 112±3 587,与对照组的8 364±3 915相比,P均<0.05;IPB组与BTCC组相比P>0.05。以对照组为1,IPB组与BTCC组EphA2 mRNA表达分别上调(2.12±0.95)和(2.01±0.86)倍;IPB与BTCC组比较,P>0.05。结论IPB组织中EphA2过表达,其可能促进了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癌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epha2蛋白 epha2基因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瑞皎 吴凯彦 +2 位作者 刘欣 董欣敏 孔令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6,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2例乳腺癌标本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phA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phA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乳腺癌中EphA2的阳性表达率(85.5%)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27.8%)(P<0.01)。Western ...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2例乳腺癌标本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phA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phA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乳腺癌中EphA2的阳性表达率(85.5%)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27.8%)(P<0.01)。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乳腺癌组织高表达EphA2蛋白,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检测不到EphA2蛋白条带。Ⅱ、Ⅲ级乳腺癌中EphA2阳性表达率(89.4%、95.9%)明显高于I级乳腺癌(50.0%)(P均<0.05)。雌激素受体(ER)阴性者乳腺癌EphA2的阳性表达率(41.2%)明显高于ER阳性者(14.3%),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638,P<0.05)。认为Eph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并且随乳腺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提示EphA2有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pha2基因
下载PDF
后极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及表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季亚男 赵军 +3 位作者 张娟美 田春柳 张丹 张琳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期77-78,112,F0004,共4页
目的对中国一个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的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家系进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筛查,并研究其相关表型。方法抽取该家系患者及健康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出先证者的致病突变,再通过Sanger测... 目的对中国一个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的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家系进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筛查,并研究其相关表型。方法抽取该家系患者及健康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出先证者的致病突变,再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以及家系内的共分离检验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筛查发现先证者EPHA2基因存在可疑致病突变(c.2826-9G>A,IN 16,Het)。通过家系验证,确定该家系所有患者在EPHA2基因16号内含子区均有1个剪接突变c.2826-9G>A。结论此家系的致病基因为EPHA2,突变为c.2826-9G>A,该突变可造成晶状体的先天性异常,可确定为该后极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极性白内障 遗传性 基因突变 epha2基因
原文传递
先天性白内障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李靖岩 张铭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采用C57BL/6J小鼠及含有突变基因cDNA序列的转基因载体建立先天性白内障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利用含有突变型EPHA2基因cDNA全长的转基因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线性化后注入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后将受精卵植入代孕母鼠子宫。在转基因... 采用C57BL/6J小鼠及含有突变基因cDNA序列的转基因载体建立先天性白内障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利用含有突变型EPHA2基因cDNA全长的转基因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线性化后注入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后将受精卵植入代孕母鼠子宫。在转基因载体序列选取两个跨功能片段设计2对鉴定引物用于整合鉴定。对转基因阳性小鼠与阴性对照小鼠晶体组织做mRNA表达分析,证实转基因在整合阳性小鼠晶体组织确有特异性表达。结果:首建系小鼠共75只,经整合鉴定确定3只转基因阳性founder小鼠,经与野生C57BL/6J小鼠杂交传代后,产生3代共279只小鼠,其中阳性鼠106 只,阳性率为37.99% 。所有转基因阳性鼠均经裂隙灯检查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表型。提取转基因阳性小鼠晶体组织总RNA,经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先天性白内障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转基因在小鼠晶体组织有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基因小鼠 epha2基因
下载PDF
EPHA2基因腺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诱导CTL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8
作者 陈宏颉 袁邦清 +3 位作者 王守森 郑兆聪 高进喜 王如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EPHA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重组EPHA2腺病毒rAd-EPHA2感染HLA-A2阳性的人... 目的:研究EPHA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重组EPHA2腺病毒rAd-EPHA2感染HLA-A2阳性的人外周血来源的DC,制备EPHA2基因修饰的DC疫苗,Western blotting和FACS方法检测感染后DC的EPHA表达。以DC疫苗体外刺激HLA-A2阳性的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和标准51Cr释放实验分别检测DC疫苗所诱导的CTL活性和对HLA-A2阳性的U251细胞的杀伤作用(另设rAd-Lac Z感染的DC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结果:成功制备了EPHA2基因修饰的DC疫苗,其可有效表达EPHA2蛋白。与感染rAd-LacZ的DC和PBS组相比,感染rAd-EPHA2的DC疫苗能有效激发CTL活性[(187±21)vs(12±4)、(18±5)个,P<0.01];所诱导的CTL对胶质瘤U251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45.7±6.8)%vs(7,1±4.5)%,P<0.01],对自身淋巴细胞没有杀伤效应。结论:EPHA2基因修饰的DC疫苗能有效激发CTL活性,并对胶质瘤U251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基因 树突状细胞 胶质瘤
下载PDF
EphA2基因与先天性白内障
9
作者 杨佩瑶 赵军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先天性白内障多因与晶状体发育相关基因突变造成,其中EphA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其编码的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激酶受体,在人类许多组织细胞中都有表达。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与晶状体细胞间交... 先天性白内障多因与晶状体发育相关基因突变造成,其中EphA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其编码的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激酶受体,在人类许多组织细胞中都有表达。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与晶状体细胞间交流、细胞内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等多方面相关,其内的SAM结构域可调控晶状体纤维细胞内蛋白募集过程有序。同时,ephrin 配体-EphA2受体复合物正常结合是晶状体纤维细胞纵向排列的先决条件。只有晶状体纤维细胞内蛋白质稳定,相互间规则排列,晶状体才能维持透明性;反之先天性白内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epha2基因 酪氨酸激酶受体 SAM结构域 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