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酸适体检测ATP的酶联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秋伶 刘玲玲 杨丽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1165,共5页
基于核酸适体对靶标的特异性识别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高效催化反应,发展了一种用于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新方法.核酸适体和靶标的特异性结合导致与核酸适体杂交的短链DNA 解链,解离的 DNA 通过杂交被固定在另... 基于核酸适体对靶标的特异性识别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高效催化反应,发展了一种用于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新方法.核酸适体和靶标的特异性结合导致与核酸适体杂交的短链DNA 解链,解离的 DNA 通过杂交被固定在另一酶标板的 DNA 捕获.解离的 DNA 预先标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基团, FITC 特异性结合 HRP 标记的 FITC 抗体, HRP 作为信号传导元素催化四甲基二苯胺(TMB)底物显色,通过颜色变化及450 nm 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检测 ATP.该方法对 ATP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检测不受其它物质如 GTP, UTP 和 CTP 的干扰,且检测能在较复杂的试样(体积分数10%和50%的血清)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 ATP 浓度为50~400 nmol/ 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 n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酶联吸附分析 三磷酸腺苷(ATP) 选择性 血清
下载PDF
基于人工模拟抗体的酶联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彦平 金涌 +5 位作者 陈达 邢仕歌 王燕飞 薛强 齐小花 邹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13-317,共5页
广义人工模拟抗体包括适配体、重组受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多肽。人工模拟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优势显著,其具有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保存方便、可反复使用等特点。酶联检测技术是人工模拟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广义人工模拟抗体包括适配体、重组受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多肽。人工模拟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优势显著,其具有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保存方便、可反复使用等特点。酶联检测技术是人工模拟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本文综述了人工模拟抗体的特点以及基于人工模拟抗体的酶联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重组受体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多肽 人工模拟抗体 酶联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下载PDF
细胞酶联反应法(cell-ELA)测定特异结合U87-EGFRvⅢ细胞的适配子的亲和力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燕 梁惠玉 +2 位作者 伍锡栋 高宇博 张兴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71,共8页
通过细胞-指数级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enrichment,cell-SELEX)方法从随机文库中筛选得到与稳定过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 通过细胞-指数级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Cell 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enrichment,cell-SELEX)方法从随机文库中筛选得到与稳定过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的胶质瘤细胞U87细胞株(U87-EGFRvⅢ)特异结合的DNA适配子。以U87-EGFRvⅢ细胞作为检测对象,筛选到的适配子A15作为检测分子,建立一种细胞酶联反应(Cell enzyme-linked assay,cell-ELA)方法测定适配子的亲和力,并用EGFR抗体作为对照来比较此种DNA适配子的亲和力。结果显示,所测定的DNA适配子A15的解离平衡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s,Kd)小于100 nmol/L,对U87-EGFRvⅢ细胞的结合能力与抗体相似。Cell-ELA法可较方便地用于cell-SELEX中适配子亲和力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酶联反应法 细胞-指数级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 DNA适配子 解离平衡常数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290
4
作者 曾小峰 艾脉兴 +3 位作者 甘晓丹 史艳萍 宋琴芳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阳性率 ,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以根据已知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 2 94例RA ,1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 ,1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阳性率 ,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以根据已知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 2 94例RA ,1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 ,1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的分布。比较抗CCP抗体与抗核周因子 (APF)、抗角蛋白抗体 (AKA)、类风湿因子 (RF)以及HLA DR4的相关性。结果 2 94例RA病人中 ,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 46 6 % ,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 5 3 % ,非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 1 5 %。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46 6 % ,96 6 %。抗CCP抗体与APF、AKA以及HLA DR4之间有相关性 ,与R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46 6 % )和特异性 (96 6 % ) ,能用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与APF、AKA有相关性 ,但不完全重叠。抗CCP抗体可视为RA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CCP抗体 抗核周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2
5
作者 胡云建 陶凤荣 +3 位作者 王厚东 张秀珍 赵丽 朱震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VIDAS)快速定量检测D 二聚体 (DD)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VIDAS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 二聚体进行检测 ,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 3个月的随访 ,了解是...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VIDAS)快速定量检测D 二聚体 (DD)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VIDAS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 二聚体进行检测 ,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 3个月的随访 ,了解是否有肺栓塞或深部静脉栓塞的症状。结果 共有 1 0 4例患者参加检测 ,32例患者 (30 .8% )的D 二聚体检测值 <494ng/ml,72例患者血浆中的D 二聚体检测值 >494ng/ml,其中有 1 6例患者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 (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DD法的敏感性为 1 0 0 % ,阴性预期值为 1 0 0 %。结论 VIDASDD法可作为排除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D-二聚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0
6
作者 王露楠 邓巍 李金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验 (ELISA)方法替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方法确定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必要性。方法 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RPR和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阴阳... 目的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验 (ELISA)方法替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方法确定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必要性。方法 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RPR和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阴阳性献血员标本 ,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 (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各种试剂的检测假阴性和假阳性率。结果 在对 30份阳性和 2 0份阴性标本的检测中 ,所用一种RPR试剂和两种TRUST试剂的假阳性率 ,分别为1 5 0 % (3/ 2 0 )、1 0 0 % (2 / 2 0 )和 1 0 0 % (2 / 2 0 ) ,假阴性率分别为 30 0 % (9/ 30 )、2 3 3 % (7/ 30 )和 43 3 %(1 3/ 30 ) ;而两种ELISA试剂均无假阳性 ,有一家试剂出现 1例假阴性。ELISA试剂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RPR和TRUST试剂 (P <0 0 1 )。结论 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检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感染 梅毒 血清学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原文传递
芍药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7
作者 孙丽荣 曹雄 +2 位作者 侯凤青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28-2032,共5页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揭示其药物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查阅了PubM 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芍药苷的研究,并结合作者的实验,从芍药苷的检测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予以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酶联免疫吸附 离子通道 受体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血清中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80
8
作者 鲍春德 叶萍 +1 位作者 陈晓翔 叶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估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 erase,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 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00例R A病人、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病人和108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评估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 erase,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 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00例R A病人、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病人和108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中的G PI浓度,RA病人还检测了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 atoid factor,RF)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RA病人中G PI的浓度为(2.4±5.0)滋g/m l,正常对照组为(0.12±0.14)滋g/m l(P<0.01),其他风湿病组为(0.12±0.08)滋g/m l(P<0.01),GPI的浓度在RA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 A组23%的病人浓度高于2滋g/m l。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PI的浓度与RA病人的关节肿、疼痛成正相关。结论GPI在部分R A病人,尤其在活动期的RA病人血清中异常升高,可以作为RA临床诊断和评估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6-磷酸葡萄糖 异构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Logistic回归分析 升高 C反应蛋白(CRP) 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 抗环瓜氨酸肽 factor GPI 健康体检者 类风湿因子 正常对照组 实验室指标 临床诊断 病人血清 RA
原文传递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3
9
作者 苏茵 韩蕾 +2 位作者 栗占国 陈书萍 贾汝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 ,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 ,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  10 3例SLE患者中 6 9 9%血清AnuA阳性 ,6 6例疾病对照组仅 3 0 %阳性 ,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 ;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9 9%和 97 9%。AnuA阳性组的SLE患者肾损害、皮肤损害的发生率(6 1 1%、70 8% )明显高于AnuA阴性组 (2 9 0 %、32 3% ) (P <0 0 5 ) ;AnuA阳性组与AnuA阴性组相比 ,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nuA滴度的高低与SLE患者的SLEDA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 (r=0 2 82 ,P <0 0 5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 (DNP)、抗组蛋白抗体 (AHA)阴性的SLE患者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 6 5 6 %、6 8 0 %、6 3 9%、6 4 1%。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对抗dsDNA抗体、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ELISA
原文传递
猕猴桃果实发育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陶汉之 高丽萍 +2 位作者 陈佩璁 程茱萸 程素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5-40,共6页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美味猕猴桃‘Hayward’受精和果实发育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Rs)和脱落酸(ABA)水平的变化,以及未受精果实对这些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子房中三类激素已有...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美味猕猴桃‘Hayward’受精和果实发育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Rs)和脱落酸(ABA)水平的变化,以及未受精果实对这些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子房中三类激素已有一定的水平。花后2天完成受精作用,初生胚乳核开始分裂。花后5-7天,合子分裂,果实中IAA、ABA含量达到高峰。花后10-40天和80-100天,果实各有一次快速膨大期,前期与果肉中ZRs、IAA含量提高和ABA含量降低密切相关;后期与果肉中ZRs含量提高有关,此时果心中ABA含量大幅度提高对调节果实物质转化、淀粉积累和种子成熟起重要作用。讨论了果心和果肉的内源激素分布、未受精果实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果实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果实生长模式 猕猴桃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0
11
作者 乐军 梁莉 +2 位作者 李苏辉 张跃建 肖和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T淋巴细胞的频率,在快速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检测对结核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方法,测定30名健康体检者,24例丙肝患...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T淋巴细胞的频率,在快速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检测对结核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分泌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方法,测定30名健康体检者,24例丙肝患者,65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和112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菌抗原特异的T淋巴细胞的频率。结果112例结核病患者中,107例结核病患者结核抗原特异ELISPOT阳性,提示方法敏感度为95.5%,30名健康对照中,2名健康体检者阳性,其他健康体检者阴性,24例丙肝患者和65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均为阴性,方法的特异度为93.3%。结论ELISPOT是较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菌感染的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分枝杆菌 结核 诊断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的阿特拉津 被引量:35
12
作者 邓安平 FranekMilan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3,共5页
应用阿特拉津(Atrazine)半抗原衍生物共价交联于载体蛋白分子上,制成免疫抗原,经免疫得到高质量的免抗阿特拉津抗血清。经条件优选,建立了测定阿特拉津的酶联吸附分析(ELISA)竞争法,测定线性范围为 0.05~5.... 应用阿特拉津(Atrazine)半抗原衍生物共价交联于载体蛋白分子上,制成免疫抗原,经免疫得到高质量的免抗阿特拉津抗血清。经条件优选,建立了测定阿特拉津的酶联吸附分析(ELISA)竞争法,测定线性范围为 0.05~5. 00 μg/L,最低检出限仅为 0. 018~0. 022μg/L,且精密度高,特异性强。自来水样中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0.7%~1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酶联免疫吸附 ATRAZINE 农药 除草剂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7
13
作者 夏芳 徐无宏 汪学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5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梅毒确诊病例血清标本作为试验组,非梅毒者20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血清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目的探讨5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梅毒确诊病例血清标本作为试验组,非梅毒者20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血清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ELISA、乳胶法(TP—AD)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评价5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并比较5种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的结果。结果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PPA为100.00%和99.50%、CMIA为99.38%和99.00%、ELISA为98.12%和99.00%、TP.AD为94.38%和94.50%、TRUST为85.62%和95.50%。在一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低于TPPA、ELISA、CMIA和TP.AD法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二期、三期梅毒患者中,5种方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期梅毒患者中,ELISA或CMIA联合TRUST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121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TRUST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4种检测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CMI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ELISA或CMIA联合TRUST是各期梅毒患者筛查的可靠方法,TRUST适宜梅毒活动期判定和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乳胶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号 被引量:45
14
作者 韩丹 于梦 +1 位作者 吴梅 邓安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8-1170,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号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首先对苏丹红Ⅰ号分子作了的修饰,再与载体蛋白交联制得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动物免疫制得抗苏丹红Ⅰ号的抗体。在包被抗原为100μg/L,抗体为1:100,000倍稀释,标记二抗为...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号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首先对苏丹红Ⅰ号分子作了的修饰,再与载体蛋白交联制得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动物免疫制得抗苏丹红Ⅰ号的抗体。在包被抗原为100μg/L,抗体为1:100,000倍稀释,标记二抗为1:15000倍稀释的优化条件下,测得检出限为0.12μg/L,IC50值(标准曲线中吸光度抑制至最大吸光度值的50%时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为0.74μg/L。苏丹红Ⅰ号在番茄酱和辣椒面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06%和110%。样品仅需甲醇萃取再用缓冲液简单稀释就可以直接进行ELISA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苏丹红I号 抗体 违禁食用色素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四川地区451例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5
15
作者 沈川 石华 +2 位作者 柳晓琴 甘春玉 李文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儿童特异性过敏原分布及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于2016年4至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451例受试者进行20项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18....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儿童特异性过敏原分布及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于2016年4至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451例受试者进行20项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疾患者群中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结果在检测的451例受试者中,过敏原阳性者282例,总体阳性率为62.53%。其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者248例,阳性率为54.99%,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者261例,阳性率为57.87%。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屋尘螨最高(111例,24.61%),其次是粉尘螨(110例,24.39%),再次是屋尘(108例,23.95%);食物性过敏原中阳性率最高的为牛奶(159例,35.25%),其次是鸡蛋(111例,24.61%)。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均是引起四川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血清过敏原sIgE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191-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免疫球蛋白E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不同年龄组疑似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16
作者 潘丽萍 贾红彦 +7 位作者 刘菲 高孟秋 孙会姗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魏荣荣 张宗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不同年龄疑似肺结核病例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病例1 518例,所有病例均无结核病史,并在抗结核治疗前行T-SP...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不同年龄疑似肺结核病例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病例1 518例,所有病例均无结核病史,并在抗结核治疗前行T-SPOT.TB检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肺结核确诊组599例,男388例,女211例,年龄16 ~89岁;非结核组235例,男144例,女91例,年龄14~ 85岁,剔除其余诊断不明和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例684例.按照年龄将纳入人群分为中青年组536例(14 ~ 59岁)和老年组298例(60 ~ 89岁).将T-SPOT.TB结果与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T-SPOT.TB的诊断效能.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为90.1%(540/599),特异度为65.5%(154/235),阳性预测值为86.9%(540/621),阴性预测值为72.3%(154/213),阳性似然比为2.61,阴性似然比为0.15.中青年组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6%(375/405)和75.6%(99/131),老年组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5.0% (165/194)和52.9% (55/104),前者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后者(P<0.01),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斑点形成数显著高于后者[300个(128 666个)/106pBMCs,258个(79 621个)/106pBMCs,P=0.037].结论 T-SPOT.TB对中青年肺结核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但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性能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Γ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原文传递
甲萘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曙照 冯大和 钱传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2-68,共7页
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甲萘威半抗原并与载体蛋白质共价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人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对甲萘威具特异性的高效价抗体 ,建立并优化了痕量甲萘威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法测定甲萘威的线性浓度范围为 10 1~ 10 -4 μg... 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甲萘威半抗原并与载体蛋白质共价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人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对甲萘威具特异性的高效价抗体 ,建立并优化了痕量甲萘威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法测定甲萘威的线性浓度范围为 10 1~ 10 -4 μg/ml,检测限低于 0 .0 1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萘威 半抗原 人工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残留 免疫分析化学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学军 李建军 +2 位作者 夏泠 王晶 李庚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的影响 ,探讨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的...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的影响 ,探讨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 ,其峰值与辛伐他汀抑制剂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白细胞介素 6的合成随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呈剂量依赖性 ;2 0mg/LC反应蛋白和 10 μg/L脂多糖刺激白细胞介素 6合成的开始时间分别是 4h和 2h ,均呈时间依赖性 ,在 2 4h达高峰 ,其峰值分别是 90 4± 77和 16 5 4± 76 5ng/L。辛伐他汀 (10 -8mol/L~ 10 -6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2 0mg/LC反应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 ,仅 10 -6mol/L的辛伐他汀能抑制 10 μg/L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结果提示 ,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 ;辛伐他汀抑制C反应蛋白及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 ;辛伐他汀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提示该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 C反应蛋白 脂多糖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春玲 康金锁 +4 位作者 陈曦 张丽 张健 杨跃进 丛祥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gNTproBNP浓度[(3.01±0.36)fmol/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65±0.10)fmol/ml]且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的心血管病患者组间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45.147,P<0.001)。各心血管病组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P<0.001);但同为1级心功能或同为2级心功能时,不同心血管病组间的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年龄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12,P<0.001及r=0.063,P<0.001)。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在心功能改变早期,不同心血管疾病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给予不同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B型脑钠肽 心血管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心血管病患者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脑钠肽 水平变化 B型 N端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1
20
作者 林久座 缪克强 +4 位作者 张海霞 孔庆钻 袁日明 王振威 刘舜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检验相关性。结果: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与发病6 h内的NDS及其进展均呈显著正相关(前者rs分别为0.89和0.93,后者为0.90和0.91,P均(0.001),进展型脑梗死组(PCI)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SCI),分别为(49.56±12.12)ng/Lvs(24.30±7.40)ng/L和(39.76±7.88)ng/Lvs(20.78±6.28)ng/L,P均(0.01。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密切相关,PCI组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SCI患者,TNF-α和IL-6对PCI风险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白介素6 进展性脑梗死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