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瑶山隧道岩溶涌水系统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成宗
牟瑞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6-46,共11页
本文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指导分析了大瑶山燧道岩溶涌水系统。通过利用地质结构特征、水化学场和同位素场的综合信息分析,详细阐述了岩溶涌水的补给来源和范围以及水动力的补排关系。建立了较逼真的岩溶涌水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
本文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指导分析了大瑶山燧道岩溶涌水系统。通过利用地质结构特征、水化学场和同位素场的综合信息分析,详细阐述了岩溶涌水的补给来源和范围以及水动力的补排关系。建立了较逼真的岩溶涌水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涌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最后分析了涌水所造成的地面塌陷机理并给出其整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涌水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环境同位素技术的河水补给研究——以沈阳黄家傍河水源地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苏小四
高睿敏
+5 位作者
袁文真
鹿帅
苏东
张丽华
孟祥菲
左恩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2-772,共11页
河水入渗补给是傍河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河水补给强度对于促进水源地长期安全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河水、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了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强...
河水入渗补给是傍河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河水补给强度对于促进水源地长期安全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河水、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了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强度。结果表明: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水的入渗补给和区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受河床沉积物和含水介质的岩性及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影响,河水入渗补给后在向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流动的过程中具有浅层和深层两条地下水流路径,深层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更为紧密;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表现为雨季河水入渗强度明显大于旱季,并且随着与辽河距离的增加,水源地地下水获得的河水补给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技术
河水补给
傍河水源地
氢氧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瑶山隧道岩溶涌水系统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成宗
牟瑞芳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6-46,共11页
文摘
本文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指导分析了大瑶山燧道岩溶涌水系统。通过利用地质结构特征、水化学场和同位素场的综合信息分析,详细阐述了岩溶涌水的补给来源和范围以及水动力的补排关系。建立了较逼真的岩溶涌水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涌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最后分析了涌水所造成的地面塌陷机理并给出其整治方案。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涌水系统
Keywords
Karst
system
Hydrogeological
model
Hydrochemical
field
environmental
isotopic
field
分类号
U456.3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环境同位素技术的河水补给研究——以沈阳黄家傍河水源地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苏小四
高睿敏
袁文真
鹿帅
苏东
张丽华
孟祥菲
左恩德
机构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吉林大学建设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九○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2-77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38)~~
文摘
河水入渗补给是傍河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河水补给强度对于促进水源地长期安全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河水、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了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强度。结果表明: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水的入渗补给和区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受河床沉积物和含水介质的岩性及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影响,河水入渗补给后在向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流动的过程中具有浅层和深层两条地下水流路径,深层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更为紧密;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表现为雨季河水入渗强度明显大于旱季,并且随着与辽河距离的增加,水源地地下水获得的河水补给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技术
河水补给
傍河水源地
氢氧稳定同位素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sotop
e
technology
river
recharge
riverside
well
field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
es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瑶山隧道岩溶涌水系统分析
陈成宗
牟瑞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环境同位素技术的河水补给研究——以沈阳黄家傍河水源地为例
苏小四
高睿敏
袁文真
鹿帅
苏东
张丽华
孟祥菲
左恩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