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联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检测四种肠道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雁忠 贾宏 +5 位作者 邹虹 李瑜 黄君美 肖性龙 黄胜中 林镜中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空肠弯曲菌(CJ)、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的多联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方法根据CJ的C基因序列、EHEC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VP的toxR基因序列和LM的iap基因序...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空肠弯曲菌(CJ)、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的多联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方法根据CJ的C基因序列、EHEC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VP的toxR基因序列和LM的iap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利用ABIprimerexperess2·0和DNAStar中的PrimerSelect软件设计出了数对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筛选出最佳的各组引物和探针组合,对引物、探针的浓度、Mg2+浓度、Taq酶的用量、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从而建立了检测临床标本中CJ、O157:H7、VP和LM的多联荧光PCR反应体系和检测方法。结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均达到100copies/ml。结论多联实时荧光PCR方法可定量检测临床标本中CJ、O157:H7、VP和LM,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高效,有利于上述病原菌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副溶血性弧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多联 荧光PCR
下载PDF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病原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嘉咏 张白帆 +4 位作者 穆玉姣 苏佳 夏胜利 黄学勇 许汴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2-814,828,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河南省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病原学与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为相应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测预警、暴发溯源调查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河南省2012-2015年采自腹泻病人及动物粪便和食品标本进行mEC肉汤...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河南省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病原学与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为相应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测预警、暴发溯源调查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河南省2012-2015年采自腹泻病人及动物粪便和食品标本进行mEC肉汤增菌,经免疫磁珠富集后采用ChromagarO157平板分离培养;采用系统生化鉴定大肠埃希菌,并进行EHEC:O157单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采用多重PCR鉴定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及携带的毒力基因。根据"PulseNet China"公布的EHEC O157PFGE分型技术标准,对阳性菌株进行PF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47株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中1株产志贺毒素1(STX1),2株产志贺毒素2(STX2);21株携带粘附素(eaeA)和溶血素(hlyA)毒力基因,其余23株为不产毒型;经Xba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40种不同带型,相似度区间为64.20%-100%,各带型包含菌株数为1~2株不等,人源与食品动物源菌株带型未发现聚集关联性。结论河南省检出的EHEC:O157中既有携带不同毒力基因的菌株,也有非产毒型菌株,其PFGE指纹图谱呈现高度分散性与多态性,体现了食源性细菌病原体所具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 多重PCR 毒力基因 PFGE
原文传递
脉冲场电凝胶技术在肠道致病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萌 有田世乃 增田志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303-1304,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敏感的肠道病原菌的诊断分型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用脉冲场电泳胶与噬菌体分型实验方法对29株S.sonnei分离株与12株EHEC O157∶H7菌株进行分型。结果:4起S.sonnei暴发事件的PFGE的试验结果显示,同...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敏感的肠道病原菌的诊断分型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用脉冲场电泳胶与噬菌体分型实验方法对29株S.sonnei分离株与12株EHEC O157∶H7菌株进行分型。结果:4起S.sonnei暴发事件的PFGE的试验结果显示,同起事件的DNA条带几乎一致;2起EHEC O157∶H7暴发事件中,同起事件的PFGE条纹几乎一致,而3株散发菌株的PFGE条纹各异;另外对12株EHEC O157∶H7进行噬菌体分型试验,也显示了比较好的分型力。结论:PFGE具分型力强、重复性高等特点,能直观地判断肠道致病菌的亲缘关系,及时查明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电泳胶试验 志贺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分型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平平 朱叶飞 朱凤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质粒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多位点可变数...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质粒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多位点测序分型等技术被先后应用于O157∶H7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分型 综述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O157:H7候选效应蛋白Z1370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抗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豪举 闫青 +1 位作者 毛旭虎 丁红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59-1964,共6页
为鉴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效应蛋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1个新的大肠杆菌O157:H7分泌蛋白Z1370,并以EDL 933菌株为模板,扩增Z1370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2,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IPTG诱导目的蛋... 为鉴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效应蛋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1个新的大肠杆菌O157:H7分泌蛋白Z1370,并以EDL 933菌株为模板,扩增Z1370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2,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和Pre Scission Protease酶纯化目的蛋白。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血清并鉴定多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Z1370可能是一个能够分泌至细胞外的效应蛋白。将PCR扩增的Z1370基因连接表达载体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以可溶形式表达了具有良好天然构象的蛋白,该蛋白在大肠杆菌O157:H7中可以自身催化,并以小于原始相对分子质量的形式存在。将该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了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的多抗血清。这为Z137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Z1370 分泌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LexA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6
作者 沙建平 邹全明 +6 位作者 张卫军 杨珺 毛旭虎 郭刚 罗萍 刘开云 陈洪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对EHEC O157∶H7 LexA进行表达、纯化,并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lexA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3)中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并用8 mol/L尿素溶解,Heparin Agrose亲合柱层析为第一步纯化,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作为... 目的对EHEC O157∶H7 LexA进行表达、纯化,并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lexA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3)中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并用8 mol/L尿素溶解,Heparin Agrose亲合柱层析为第一步纯化,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作为第二步精细纯化,HPLC测定LexA蛋白的浓度,将纯化的LexA蛋白经注射途径免疫家兔,制备兔抗lexA血清,采用免疫双扩、ELISA及Western blot分析LexA的免疫活性。结果lex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量高达总菌体蛋白的40%左右,经Heparin Agrose亲合柱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组合纯化目的蛋白,经HPLC测定目的蛋白的最终纯度为98%,表达及纯化的lexA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结论在E.coliBL21(DE3)中表达的Lex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LEXA 纯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志诚 许珂 +2 位作者 孟冬梅 张燕琴 孙建荣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4期56-58,共3页
采用血清学、PCR技术、生化反应、药敏试验、Vero细胞毒素测定等方法,对分离到的7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试验菌株用O157单克隆抗体和O157∶H7血清在做玻片凝集时,模式均较好;... 采用血清学、PCR技术、生化反应、药敏试验、Vero细胞毒素测定等方法,对分离到的7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试验菌株用O157单克隆抗体和O157∶H7血清在做玻片凝集时,模式均较好;H7血清做试管定量凝集试验时亦均达到要求的稀释度以上;特异性PCR技术检查时,测得1株试验菌株带有毒力基因;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28种生化反应时,有18种生化反应与933菌株完全相同,其余10种生化反应各有不同,其中与933菌株有5种生化反应不同的有四株,4、3、1种生化反应不同的各一株。未发现与933菌株生化特性完全相等的菌株,亦未发现试验菌株间生化特性完全相同的。12种常用抗菌素药敏试验显示对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菌必治均为敏感。对其它抗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生化特性 Vero细胞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