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锐睿
杨洋
+3 位作者
熊鹿言
李晶洁
权泰鹏
余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esp基因阳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为83.3%,esp基因阴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仅为15.3%。结论正常人肠道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esp基因是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生物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esp
基因
生物膜
原文传递
题名
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锐睿
杨洋
熊鹿言
李晶洁
权泰鹏
余倩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学教研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7-830,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esp基因阳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为83.3%,esp基因阴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仅为15.3%。结论正常人肠道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esp基因是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生物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关键词
肠球菌
esp
基因
生物膜
Keywords
enterococci
esp
gene
biofilm
分类号
R37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初探
戴锐睿
杨洋
熊鹿言
李晶洁
权泰鹏
余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