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原发性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查俪晶 闻卿 +1 位作者 徐雯 黄品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与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23例FOP患者(FOP组)和7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原发性肺癌组)的常规超声及超...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与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23例FOP患者(FOP组)和7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原发性肺癌组)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资料。常规超声记录病灶大小,超声造影记录病灶造影剂到达时间(arrival time,AT)及病灶的灌注模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构建ROC曲线,获得最佳AT临界点作为鉴别诊断参考值。结果FOP组与原发性肺癌组在性别分布及病灶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患者年龄小于原发性肺癌组(P=0.013)。超声造影显示FOP组AT小于原发性肺癌组[(6.9±2.4)s对(11.4±4.3)S,P=0.000]。造影增强后FOP组20例(87.0%)表现为树枝状离心性灌注,2例(8.7%)表现为向心性灌注,1例(4.3%)表现为均匀灌注;原发性肺癌组12例(16.0%)表现为树枝状离心性灌注,58例(77.3%)表现为向心性灌注,2例(2.7%)为均匀灌注,3例(4.0%)为不均匀灌注。两组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另外,分别有8例FOP(34.8%)及31例原发性肺癌(41.3%)病灶中合并无灌注的坏死区(P=0.574)。依据ROC曲线分析,当取AT为8.5s时诊断效能最佳,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7%、82.6%。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FOP与原发性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原发性肺癌 造影剂到达时间 灌注模式
原文传递
搅拌条件对强化混凝去除给水微细颗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勤 肖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
对珠江水系原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实验,利用颗粒计数器测定混凝前后水中1~40μm微细颗粒的数目与分布,研究了搅拌条件对微细颗粒的去除影响。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微细颗粒 搅拌条件
下载PDF
胰腺实质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海霞 丁红 +3 位作者 刘利民 闻捷先 曹佳颖 王文平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41例胰腺占位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导管腺癌26例,淋巴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实...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41例胰腺占位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导管腺癌26例,淋巴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实质相比的增强强度变化。结果导管腺癌与交界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比,增强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以早期与胰腺实质同步增强随后减退为低回声或者增强始终低于胰腺实质这两种增强模式作为诊断导管腺癌的依据,则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0.0%,87.8%,88.9%,85.7%。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导管腺癌 增强方式 交界性肿瘤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迪丽努尔.买买提明 尹科 +1 位作者 吕涛 马富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47-849,85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96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病变的增强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方式进行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以不均匀增强及周边增...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96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病变的增强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方式进行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以不均匀增强及周边增强为主,良性肿瘤以无增强和均匀增强为主,二者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明显减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21%,87.18%及85.42%。结论超声造影的增强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增强方式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Enhanced Feature Fusion Segmentation for Tumor Detection Using Intelligent Techniques
5
作者 R.Radha R.Gopalakrishnan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SCIE 2023年第3期3113-3127,共15页
In thefield of diagnosis of medical images the challenge lies in tracking and identifying the defective cells and the extent of the defective region within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a brain cavity.Locating the defective... In thefield of diagnosis of medical images the challenge lies in tracking and identifying the defective cells and the extent of the defective region within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a brain cavity.Locating the defective cells precisely during the diagnosis phase helps tofight the greatest exterminator of mankind.Early detec-tion of these defective cells requires an accurate computer-aided diagnostic system(CAD)that supports early treatment and promotes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An ear-lier version of CAD systems relies greatly on the expertise of radiologist and it con-sumed more time to identify the defective region.The manuscript takes the efficacy of coalescing features like intensity,shape,and texture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In the Enhanced Feature Fusion Segm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EEFS)the image is enhanced and segmented to extract the prominent fea-tures.To bring out the desired effect the EEFS method uses Enhanced Local Binary Pattern(EnLBP),Partisan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PGLCMHOG),and iGrab cut method to segment image.These prominent features along with deep features are coalesced to provide a single-dimensional fea-ture vector that is effectively used for prediction.The coalesced vector is used with the existing classifiers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se classifiers with that of the gen-erated vector.The generated vector provides promising results with commendably less computatio nal time for pre-process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MR medical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anced local binary pattern LEVEL iGrab cut metho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uter aided diagnostic system enhanced feature fusion segmentation enhanced local binary pattern
下载PDF
Study on an improved rotating microchannel separator in the intensification for demuls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6
作者 Chunxin Fan Zini Guo Jianhong L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81-191,共11页
An improved rotating microchannel(IRM) separator was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intensification for demuls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Oil-in-water(O/W) emulsion system of 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2-ethylhexyl e... An improved rotating microchannel(IRM) separator was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intensification for demuls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Oil-in-water(O/W) emulsion system of 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2-ethylhexyl ester(P507)–water without emulsifier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equipment. In this experiment, the influence on demulsification separation process was explored by changing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 and channel height of the microchannel and combining the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 and the correlation general graph between de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was established. The total demulsification effect of the IRM and the separation capacity of the clear organic phase recovered from demulsification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 of the clear organic phase after demulsification and the remaining emulsion in the IRM a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y high-speed photography. The separation ability of organic phase from the upper outlet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the total demulsification rate of IRM is up to 90%. There are 3 types and 6 kinds of flow patterns observ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itable demulsification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when the liquid–liquid two-phase inside the IRM is in a parallel pattern. Finally, the relation map between total demuls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universal flow is drawn,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IRM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roved rotating microchannel(IRM) enhanced demuls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Liquid-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
下载PD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Inducing Arterial Hemodynamic Variations and Its Chronic Effect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DU Jian-hang WU Gui-fu +2 位作者 ZHENG Zhen-sheng DAI Gang FENG Ming-zhe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4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To make clear the precise hemodynamic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nti-atherogenesis benefit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EECP) treatmen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 role of some important hemodynamic factors ... To make clear the precise hemodynamic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nti-atherogenesis benefit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EECP) treatmen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 role of some important hemodynamic factors during the atherosclerotic progress, a comprehensive study combining long-term animal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olving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hypercholesterolemic porcine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the chronic EECP intervention was subjected. Basic hemodynamic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in vivo, as well as the arterial endothelial samples were extracted for 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Meanwhile, a numerical model wa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complex hemodynamic factors such as WSS and OSI. The results show that EECP treatment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instant levels of arterial WSS, blood pressure, and OSI. During EECP treatment, the instant OSI level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ver cardiac cycles raised to a mean value of 8.58 ×10-2±2.13 ×10-2. Meanwhile, the chronic intervention of EECP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abdominal aortas and the endothelial cellular adherence.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unique blood flow pattern induced by EECP treatment and the augmentation of WSS level in cardiac cycles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hemodynamic mechanism that contribute to its anti-atherogenesis effect. And as one of the indices that cause great concern in current hemodynamic study, OSI may not play a key role during the initi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EECP) blood flow pattern wallshear stress (WSS) oscillatory shear index (OSI)
原文传递
稠油老区直井火驱驱替特征与井网模式选择 被引量:32
8
作者 关文龙 张霞林 +4 位作者 席长丰 王晓春 杨凤祥 施小荣 李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5-946,972,共13页
伴随着直井火驱技术在新疆、辽河等注蒸汽稠油老区的成功试验和工业化应用,其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正得到广泛认同。通过室内实验、矿场试验和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稠油老区直井火驱的驱替特征。室内实验和矿场取心资料证明,直井... 伴随着直井火驱技术在新疆、辽河等注蒸汽稠油老区的成功试验和工业化应用,其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正得到广泛认同。通过室内实验、矿场试验和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稠油老区直井火驱的驱替特征。室内实验和矿场取心资料证明,直井火驱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燃烧前缘波及范围内基本没有剩余油,可实现较高的平面波及系数和最终采收率,是一种后续无需再转换开发方式即可实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基于以上研究,全面论证了面积火驱和线性火驱两种井网模式的开发特点及各自优势,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新疆红浅火驱工业化试验方案设计中。研究表明,线性井网具有地面设施建设及管理容易、阶段管理井数少、配套工艺相对简单、燃烧前缘的目的性调控容易实现等优点,面积井网则在降低火驱阶段空气油比、提高油藏总的采油速度、减少地质及油藏管理风险等方面具有优势。火驱井网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地质、储层及流体物性、油价、油藏已开发程度等因素。红浅火驱工业化试验方案采用了新、老井组合下改进的线性井网模式,既吸取了线性井网先导试验的经验教训,也借鉴了面积井网的相关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提高采收率 井网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嫚 田蓓 +2 位作者 王爱丽 李东红 李忠哲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本院...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37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40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程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48h内手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可提高48h手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共管模式 髋部骨折 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 老年人 急诊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VMD和增强多尺度排列熵的单向阀故障诊断 被引量:23
10
作者 潘震 黄国勇 吴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18-125,共8页
针对高压隔膜泵机械结构复杂,单向阀故障特征信息分布在多尺度上,单一尺度难以全面提取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增强多尺度排列熵(Enhanced 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 针对高压隔膜泵机械结构复杂,单向阀故障特征信息分布在多尺度上,单一尺度难以全面提取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增强多尺度排列熵(Enhanced 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EMPE)的单向阀故障诊断方法。对单向阀振动信号进行VMD分解,以包络熵最小原则对其进行参数优化,获得既定的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计算IMF分量的增强多尺度排列熵,构建故障特征值向量;利用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对故障特征值向量进行训练和识别,进而实现单向阀的故障诊断。仿真信号和工程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单向阀的故障类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增强多尺度排列熵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 单向阀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芸 金朝林 +3 位作者 王翔 张树桐 谢元亮 李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磁共振强化方式与新辅助化疗后退缩模式间的相关性,及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化疗前肿瘤的磁共振强化方式和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为单乳病变、1例为双乳病变,共56处病灶。肿块样强化为24处(43%),其中23处呈向心性退缩、1处呈环形退缩(P<0.01);多灶肿块样强化为13处(23%),其中2处为单一肿块呈向心性退缩、11处退缩后仍呈多灶肿块(P<0.01);肿块伴周边非肿块样强化为8处(14%),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4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5);非肿块样强化为11处(20%),其中4处呈向心性退缩、7处呈蜂窝状多灶退缩(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退缩模式是保乳手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前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在化疗后的退缩模式,进而预测患者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为临床医生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肿瘤退缩模式
下载PDF
小肝细胞性肝癌迟发性复发病灶超声造影特征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惠 王绮 +2 位作者 袁建军 孙晓芳 魏常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6-77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肝细胞性肝癌(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迟发性复发病灶超声造影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初发性小肝癌(primary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sHCC)52例68个病灶为对照组,2年内首发的复发... 目的观察分析小肝细胞性肝癌(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迟发性复发病灶超声造影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初发性小肝癌(primary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sHCC)52例68个病灶为对照组,2年内首发的复发性小肝细胞性肝癌(recurrent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sHCC) 293例367个病灶为RsHCC 1组(R1组),2年后首发的RsHCC 46例51个病灶为RsHCC 2组(R2组),分析比较三组间超声造影强化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开始消退时间、低增强开始时间及各时相灌注模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R2组与对照组及R1组比较,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及低增强开始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参数指标在R1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2组分别与对照组及R1组比较,动脉期和延迟期时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三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R1组与对照组各时相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迟发性RsHCC超声造影灌注模式虽仍以快进快退为主,但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肝癌迟发性复发灶超声造影强化模式的研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个简便、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复发性小肝癌 灌注模式
原文传递
增强型地热系统采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段云星 杨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1172,共12页
为了综合分析增强型地热系统各参数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参数相互之间的影响规律,以云南腾冲热海热田为地质背景,利用正交设计思想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井间距、注入流量、注入温度、储层渗透率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 为了综合分析增强型地热系统各参数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参数相互之间的影响规律,以云南腾冲热海热田为地质背景,利用正交设计思想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井间距、注入流量、注入温度、储层渗透率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入流量是影响系统采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对注入温度、井间距的确定有显著影响;注入流量越大,系统稳定采热时间和运行寿命越短,且注入流量较小的变化(提高0.06m^3/s)会对系统采热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47℃);增加注入温度可以提高系统的采热温度和运行寿命,但注入温度升高30℃、运行50a后采热温度只提高10℃,效果有限;井间距、渗透率、开采压力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相近,且远小于注入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井网设计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小于3cm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炜彬 王文平 +3 位作者 董怡 汪瀚韬 季正标 黄备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1-935,共5页
目的分析<3cm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小病灶FN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个<3cm的FNH病灶。团注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并记录5min内病灶的增强表现... 目的分析<3cm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小病灶FN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个<3cm的FNH病灶。团注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并记录5min内病灶的增强表现。结果所有FNH病灶在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其中39个病灶表现为泉涌状增强,8个表现为轮辐状增强,1个表现为分支状增强。超声造影中央瘢痕显示率为6.3%(3/48),外周滋养动脉显示率为52.1%(25/48)。根据病灶在超声造影各时相的增强-消退的变化,20.8%(10/48)表现为“快进慢出”,64.6%(31/48)表现为“快进同出”,14.6%(7/48)表现为“快进快出”。以“快进同出”或“快进慢出”为依据诊断良性占位,准确性达85.4%(41/48)。以泉涌状增强、轮辐状增强、瘢痕和滋养动脉中任何一种征象为依据诊断FNH,超声造影诊断<3cm的FNH的准确性可达97.9%(47/48),其中81.3%(39/48)病灶通过泉涌状增强诊断为FNH。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3cm以下FNH的增强特点,其中泉涌状增强是诊断<3cmFNH的最主要征象。超声造影对<3cm的FN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增强方式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及其不均匀增强模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贾松峰 李建玲 +1 位作者 龚卉 赵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其不均匀增强模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术前均行CEUS检查,动态观察SLN的增强模式并对其进行体表标记。比较SLN转移、SLN无转移患者的CEUS特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准,...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其不均匀增强模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术前均行CEUS检查,动态观察SLN的增强模式并对其进行体表标记。比较SLN转移、SLN无转移患者的CEUS特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准,分析CEUS预测SLN转移的效能,观察CEUS下SLN增强模式,并对比不同不均匀增强模式预测SLN转移的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出SLN,共检出110个SLN,48个SLN发生转移,转移率为43.64%(48/110)。SLN转移患者CEUS中SLN直径、周边有声晕、血流分级Ⅱ~Ⅲ级、灌注顺序从皮质部向门部、周边有汇聚、不均匀增强、边缘无放射状增强、增强后范围扩大、向心性增强、纵横比≥1.8比例及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大于SLN无转移者(P<0.05),达峰时间小于SLN无转移者(P<0.05)。CEUS诊断SLN增强模式为Ⅰ型50个(45.45%)、Ⅱ型57个(51.82%)、Ⅲ型3个(2.73%);CEUS预测S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58%、72.58%、80.00%、71.67%、90.00%、0.811。57个不均匀增强SLN病灶中,中心部缺损诊断SLN转移的符合率低于边缘部缺损、完全不均匀增强诊断SLN转移的符合率(P<0.05)。结论CEUS下乳腺癌SLN转移灶有一定影像学特征,是一种可行的SLN检查方法,尤其是不均匀增强模式下边缘部缺损、完全不均匀增强判断SLN转移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不均匀增强模式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河油田典型厚油层水驱开发模式解剖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海香 张继谦 白振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58,共3页
前言双河油田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其438断块Ⅲ3油层开发效果尤为突出,目前采出程度超过51%,水驱采收率超过60%,(双河油田经济极限水驱油效率较高,为51.88%~64.8%,该单元的地质储量计算经过多年... 前言双河油田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其438断块Ⅲ3油层开发效果尤为突出,目前采出程度超过51%,水驱采收率超过60%,(双河油田经济极限水驱油效率较高,为51.88%~64.8%,该单元的地质储量计算经过多年的核实,应该比较准确。)这在全国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水驱油田开发 油田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在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隽 陈辽 +4 位作者 胡伟 孙彬 黄鑫 黄星月 陈文卫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5-86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造影相关参数,为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SonoLiver软件分析112个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超声造影过程,自动获取超声造影的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和时间-强度曲线(TI...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造影相关参数,为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SonoLiver软件分析112个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超声造影过程,自动获取超声造影的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和时间-强度曲线(TIc),总结两种曲线的类型及特征,通过软件得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灌注指数(PI)相关指标,行ROC曲线获得截断值。结果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癌TIC主要表现为慢升慢降及慢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负向波及负正双向波,当IMAX为96.5%、AUC为443.08、PI为47.64时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即当IMAX〈96.5%,AUC〈443.08,PI〈47.64时高度可能为甲状腺微小癌。结论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可为TI—RADS3~4级甲状腺微小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甲状腺微小癌 TI-RADS 时间强度曲线 动态血管模式
原文传递
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秀昀 焦健 +3 位作者 张延 徐惠 牛虹 李晓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分析在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8例HCC的超声造影资料,应用SonoLiverR CAP定量分析软件,以HCC与周围肝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DVP)重建,分...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分析在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8例HCC的超声造影资料,应用SonoLiverR CAP定量分析软件,以HCC与周围肝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DVP)重建,分析结果以DVP彩色编码图、DVP曲线图及定量参数显示,并进行分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DVP彩色编码图:消退型,未消退型分别占88.24%(60/68)和11.76%(8/68);DVP曲线图:消退型,未消退型分别占83.82%(57/68)和16.18%(11/68)。定量参数显示HCC与周围肝实质的峰值强度、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可直观、量化的显示病灶变化,为HCC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定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超声造影 参数成像 动态血管模型重建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序列和景观格局分析的松嫩平原盐碱地动态——以大安市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世梁 董玉红 +2 位作者 安南南 王军 赵海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63-3269,共7页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盐碱地动态变化与监测受到关注.基于盐碱化典型区大安市2000、2005和2010年TM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2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序列数据,结合传统景观格局方法分析盐碱地的动态变... 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盐碱地动态变化与监测受到关注.基于盐碱化典型区大安市2000、2005和2010年TM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2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序列数据,结合传统景观格局方法分析盐碱地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盐碱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大安市主要景观类型为耕地、草地和盐碱地,其中,盐碱地和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地呈减少趋势,盐碱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沼泽和水域,盐碱地呈现出连通性和聚集度增加的特征.大安市年际EVI呈增长趋势,年均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盐碱地EVI值低于其他景观类型,2000—2012年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稍高于植被覆盖退化的面积,景观类型转化影响了EVI的变化趋势.盐碱地景观演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大于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市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景观格局 盐碱地
原文传递
合流制溢流污水的一级化学强化处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善发 马鲁铭 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共4页
根据国外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的工程经验,结合国内排水体系现状和溢流污水水质,开发出一级化学强化处理工艺。使用CFD软件对工艺中的反应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池内流态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现场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新工... 根据国外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的工程经验,结合国内排水体系现状和溢流污水水质,开发出一级化学强化处理工艺。使用CFD软件对工艺中的反应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池内流态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现场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新工艺的工程可行性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污水 化学一级强化处理 流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