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研究 被引量:83
1
作者 宣益民 李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6-470,共5页
本文通过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纳米流体,并对纳米流体的悬浮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给出的纳米流体电镜照片显示了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纳米流体导热系... 本文通过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研制了一种新型传热冷却工质—纳米流体,并对纳米流体的悬浮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给出的纳米流体电镜照片显示了悬浮液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理论分析方法,运用瞬态热线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分析了纳米粒子属性、份额、形状和尺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热线法
下载PDF
芯片冷却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腾 刘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共11页
芯片集成度的提高 ,要受到因电子元器件发热而引起的热障所限制。近年来 ,随着微 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更使得对高性能冷却技术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对此的全力追求 ,促成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新型冷却方法的建立。在讨论电子... 芯片集成度的提高 ,要受到因电子元器件发热而引起的热障所限制。近年来 ,随着微 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更使得对高性能冷却技术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对此的全力追求 ,促成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新型冷却方法的建立。在讨论电子元器件产热机制的基础上 ,对新近涌现出的若干典型芯片冷却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讨论了其优缺点及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芯片冷却技术 芯片封装 强化换热 气冷 液冷 固体制冷
下载PDF
纳米流体热导率的测量 被引量:50
3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运用瞬态热线法测定了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热导率 ,分析了纳米粒子属性、份额、尺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热导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显著增加了液体的热导率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测量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热导率 瞬态热线法
下载PDF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49
4
作者 宣益民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本文围绕纳米流体的导热强化机理、流动与对流换热机制、能量传递的调控方法、传质特性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讨论了粒子属性、份额、尺度、悬浮稳定性和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从纳米粒子改变液体结构和纳米粒子微运动两个方... 本文围绕纳米流体的导热强化机理、流动与对流换热机制、能量传递的调控方法、传质特性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讨论了粒子属性、份额、尺度、悬浮稳定性和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从纳米粒子改变液体结构和纳米粒子微运动两个方面阐明了纳米流体导热强化机理.介绍了纳米流体的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提出了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的两相多尺度分析方法,揭示了纳米粒子微运动及其所引起的流体微扰动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作用机制,阐述了纳米流体的强化传质特性和热质比拟分析方法.分析了外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的各向异性特征,揭示了磁场对磁性纳米流体的结构、导热系数、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磁性纳米流体能量自主传递特性与调控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流体在强化传热和太阳能高效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能量传递 强化传热 强化传质
原文传递
自转螺旋扭带管内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41
5
作者 张琳 钱红卫 +1 位作者 宣益民 俞秀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建立了内置自转螺旋扭带管的三维流动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表明:自转扭带管内的流动是复杂的三维螺旋流动.流体在扭带与管内壁环缝区域的轴向速度比光管的大;流体在与扭带... 建立了内置自转螺旋扭带管的三维流动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表明:自转扭带管内的流动是复杂的三维螺旋流动.流体在扭带与管内壁环缝区域的轴向速度比光管的大;流体在与扭带宽度等直径范围内的切向速度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流体在扭带与管内壁环缝区域内也存在明显的切向速度,但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光管内流体的流动只有随机的切向运动,且其切向速度要比扭带管内的切向速度小2个数量级;扭带管流体的径向速度和湍流度也比光管的大.扭带管内流体近管壁区域轴向、切向、径向速度和湍流度的加大,强化了管内的对流传热,其表面传热系数大于光管.另外,速度场的模拟值与激光测试值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螺旋扭带管 RNGk-ε模型 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高性能冷凝器技术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41
6
作者 彭晓峰 吴迪 张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4,共8页
传统管内冷凝器多采用无汽液分离的单一管内流程进行冷凝,会因壁面凝结逐渐增厚液膜、出现复杂两相流,冷凝换热中系统运行稳定性、流动阻力和系统的调控等严重恶化。本文通过创新的巧妙结构设计,实现沿程汽液自动分离和短管内珠状或非... 传统管内冷凝器多采用无汽液分离的单一管内流程进行冷凝,会因壁面凝结逐渐增厚液膜、出现复杂两相流,冷凝换热中系统运行稳定性、流动阻力和系统的调控等严重恶化。本文通过创新的巧妙结构设计,实现沿程汽液自动分离和短管内珠状或非稳定薄液膜冷凝高效传热,开发出高性能凝结换热器。文中简要介绍了这种换热器的技术原理和思路,并给出了一些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器 强化传热 短管 分液 凝结相变
下载PDF
国外新型换热器介绍 被引量:27
7
作者 曹纬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52,56,共4页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推出的各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如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麻花扁管换热器、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单排翅片管空气冷凝器、绕丝花环插入物换热器及碳化硅管换热器等。简述了新型换热器的性能与构造特点。
关键词 换热器 传热性能 强化传热 螺旋折流板 麻花扁管
下载PDF
小通道扁管内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5-307,共3页
建立了测量小通道扁管内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水-Cu纳米 流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条件下,小通道扁管内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大于纯液体,且随粒子... 建立了测量小通道扁管内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水-Cu纳米 流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条件下,小通道扁管内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大于纯液体,且随粒子的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增大,而纳米流体的阻力系数并未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小通道扁管 流动性能 对流换热性能
下载PDF
航天用传热强化工质导热系数和粘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1 位作者 姜军 徐济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在航天器热控系统用的某型液体传热工质中添加铜纳米粒子 ,研制一种新型航天用传热冷却工质 -纳米流体 ;分别运用瞬态热线法和 NXE- 1型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和粘度 ,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份额... 通过在航天器热控系统用的某型液体传热工质中添加铜纳米粒子 ,研制一种新型航天用传热冷却工质 -纳米流体 ;分别运用瞬态热线法和 NXE- 1型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和粘度 ,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份额、温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和粘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 ,显著增加了液体的导热系数和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导热系数 粘度 传热工质 热控制 航天器
下载PDF
纳米流体在芯片微通道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信宇 吴慧英 +1 位作者 屈健 郑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81-2187,共7页
对去离子水及体积分数分别为0.15%和0.26%的水基γ-Al2O3纳米流体在当量直径为194.5μm的硅基梯形芯片微通道内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Reynolds数、Prandtl数以及体积分数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纳米流体... 对去离子水及体积分数分别为0.15%和0.26%的水基γ-Al2O3纳米流体在当量直径为194.5μm的硅基梯形芯片微通道内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Reynolds数、Prandtl数以及体积分数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纳米流体后,压降无明显增加,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特性与去离子水基本相同;对流换热Nusselt数较去离子水有明显提高,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泵功下换热热阻显著下降。实验还发现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效果在较高温度时更加明显。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梯形硅微通道内低浓度纳米流体的层流对流换热关联式。研究结果对于集成高效芯片散热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硅微通道 对流换热 强化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1 位作者 姜军 徐济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4,414,共5页
研究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航天用纳米流体雷诺数500~4000范围内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详细讨论了雷诺数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分析了航天用纳... 研究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航天用纳米流体雷诺数500~4000范围内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详细讨论了雷诺数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分析了航天用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增大了液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了液体的传热效果,粒子的体积份额是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之一,在相同雷诺数条件下,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粒子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增大.与原液体工质相比,航天用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系数稍有增大,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系数不随纳米粒子的体积份额而变化.与航天用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相比,纳米流体流动阻力系数增大的程度极小,验证了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航天 热控 对流换热
下载PDF
采用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实现强化传热 被引量:21
12
作者 商福民 刘登瀛 +3 位作者 冼海珍 杨勇平 杜小泽 陈国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3,146,共5页
针对不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利用电加热板作为热源,通过改变加热板的输入功率以及加热板的位置,对其壁温和热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在相同的工质及充液率,相同的热管长度及倾角,以及相同的... 针对不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利用电加热板作为热源,通过改变加热板的输入功率以及加热板的位置,对其壁温和热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在相同的工质及充液率,相同的热管长度及倾角,以及相同的电加热热板位置等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在中、低负荷情况下,可以起到明显的强化传热作用;而当不等径位置在热管的最下面、热源位置在变径区域的下部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不等径结构 自激振荡流热管 强化传热 实验研究
下载PDF
Constructal optimization of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by taking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minimization as objective 被引量:21
13
作者 XIE ZhiHui, CHEN LinGen & SUN FengRui Postgraduate Schoo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2756-2764,共9页
In this paper,constructal optimization of the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with six freedom degree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geometry) is performed by employ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aking dimensionless... In this paper,constructal optimization of the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with six freedom degree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geometry) is performed by employ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aking dimensionless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as a performance index,and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ith different freedom degre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ice assemblies can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Y-shaped fin remarkably,and the minimum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decreases by 36.37%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ce Y-shaped assembly of fins. It is also proved again that the larger the number of freedom degrees for evolving is,the more perfec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ice Y-shaped assemblies of fins are different,one should pay different attention to these parameter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s. The effects of two angles on the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are larger,but the optima of the two angles are robust. The effects of two height ratios on the maximum thermal resistance are more remarkable than those of two thickness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AL theory FIN MULTI-SCAL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generalized 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的强化换热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常春 李石栋 +1 位作者 李鑫 张强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41-3346,共6页
周向非均匀高密度热流引发的过热问题一直影响着太阳能热发电站中高温吸热器的运行安全,混合熔融盐作为高温传热工质的引入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该文建立了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对流换热与强化换热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周向... 周向非均匀高密度热流引发的过热问题一直影响着太阳能热发电站中高温吸热器的运行安全,混合熔融盐作为高温传热工质的引入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该文建立了混合熔融盐在太阳能高温吸热管内对流换热与强化换热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混合熔融盐在光滑管与强化换热管内的换热性能。结果显示:内插螺旋纽带强化换热方式对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吸热管的管壁温度和管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性有明显改善。间隙率C与扭曲率y的减小都有助于强化换热效果的增加,特别是C=0,即内插纽带完全接触管壁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为显著,但与此同时小的间隙率与扭曲率也造成阻力系数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站 混合熔融盐 吸热管 内插纽带 强化换热
下载PDF
R22在水平双侧强化管外的凝结换热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定才 刘启斌 +1 位作者 陶文铨 何雅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65-1868,共4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22 film condensation on single horizontal tubes(one smooth tube and two doubly enhanced ones) was conducted at the saturation temperatures of 32℃, 35℃ and 38℃ respectively. A modified Wi 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22 film condensation on single horizontal tubes(one smooth tube and two doubly enhanced ones) was conducted at the saturation temperatures of 32℃, 35℃ and 38℃ respectively. A modified Wi lson plot was used to obtain the water-side and vapor-side heat transfer coeff ici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greed with the Nusselt theory with ±10%. The water side heat tr ansfer coefficients of tube No.1 and tube No.2 were 2.78 and 2.99 times of t hat of smooth tube,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heat flux the condensation heat t 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ube No.1 and tube No.2 were 8.2—18.0 times and 8. 1—12.4 times of the smooth tube, respectively. Thermal resistance analysis sh owed that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of vapor-side thermal resistance increased wi th water velocity. When the thermal resistance values of the two sides were equ al, the water velocity of tube No.1 was 1.25 m·s-1(Re=2.41×104) and that of No.2 was 0.82 m·s-1(Re=1.54×104).For all cases, th e wall thermal resistance was less than 4 percentage. The reasons accounting fo r the superiority of tube No.1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管 膜状凝结 传热特性
下载PDF
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程聪 张铱鈖 《压力容器》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空气为介质对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孔密度的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及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对于以空气为介质的板式换热器,填充泡沫金属后,在较小的压力损失下传热效率得到显著提... 以空气为介质对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孔密度的泡沫金属填充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及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对于以空气为介质的板式换热器,填充泡沫金属后,在较小的压力损失下传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压力损失随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设计制造轻型紧凑的高效换热器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板式换热器 强化换热
下载PDF
芯片强化散热研究新领域——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静 周一欣 《电子机械工程》 2006年第6期9-12,25,共5页
近年来,高集成度计算机芯片、光电器件等引发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围绕这一紧迫现实需求,提出将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低熔点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冷却流动工质,以发展先进芯片散热器的技术观念,并在相应的理论分... 近年来,高集成度计算机芯片、光电器件等引发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围绕这一紧迫现实需求,提出将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低熔点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冷却流动工质,以发展先进芯片散热器的技术观念,并在相应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实际器件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随后,国外也启动了类似研究,相应进展立即在产业界及学术界产生重要反响。种种态势表明,液体金属芯片散热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热管理领域内极具探索价值的新前沿。由于液体金属热导率远高于常规流体,因而在传热效果上可望显著优于传统的液冷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发展高性能芯片冷却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回顾新方法提出的过程,归纳出其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冷却 计算机热管理 低熔点液态金属 强化换热 光电系统/纳电子
下载PDF
基于埋地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森森 刘寅 袁冬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5,共8页
地埋管换热器作为直接与岩土接触进行取/释热装置,其换热性能决定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地埋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旨在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及地能利用率。通过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研究进行综述,论述了地埋管换热... 地埋管换热器作为直接与岩土接触进行取/释热装置,其换热性能决定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地埋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旨在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及地能利用率。通过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研究进行综述,论述了地埋管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换热措施。兼顾理论知识及工程特点,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日后研究方向及重点,并对土壤源热泵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回填材料 强化传热 控制策略 现状与展望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及其传热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景卫 朱冬生 +1 位作者 蒋翔 李元希 《化工机械》 CAS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回顾了蒸发冷凝技术研究的发展,并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各自特点的介绍,重点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与管式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降膜的不同,指出板式蒸发式冷凝器采用逆风操作不利于热湿传递,同时指出采用顺风操作... 回顾了蒸发冷凝技术研究的发展,并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各自特点的介绍,重点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与管式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降膜的不同,指出板式蒸发式冷凝器采用逆风操作不利于热湿传递,同时指出采用顺风操作或错流风向操作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热分析,并由此得出如何研制及改进高效传热板及板表面的处理将是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 强化传热 制冷
下载PDF
波节型换热元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郎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8-441,共4页
对波节型换热元件的强化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合理的流道形状与优化尺寸,在实验基础上给出强化传热的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并对波节型换热元件的机理进行探讨.本文为波节型换热元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波节型 换热元件 强化传热 对流换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