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立杰 郭春艳 +1 位作者 彭永臻 袁志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4,共8页
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微生物学方面,归纳了EBPR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具有... 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微生物学方面,归纳了EBPR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具有聚磷功能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普遍认为Accumulibacter是一种典型的聚磷菌,在各种规模的EBPR系统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关于聚磷菌和聚糖菌的联系、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问题存在争论.在生化特性方面,归纳了聚磷菌体内三大聚合物——糖原、聚β-羟基烷酸脂和聚合磷酸盐与聚磷菌代谢功能的关系.聚磷菌厌氧阶段的还原力由糖酵解和有机底物TCA循环共同提供,其比例受种群结构和实验条件影响.糖原根据不同菌株厌氧阶段的降解途径有所不同,但是对细胞都起到调节氧化平衡的作用.聚β-羟基烷酸脂的组成由有机底物决定,丙酸为底物时4种单体均可检测出来.聚磷菌厌氧释磷的能量来自聚磷分解和糖原分解,耗能受环境条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糖菌 反硝化聚磷菌 还原力
原文传递
聚磷菌胞内多聚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夕耀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郭春艳 袁志国 《四川环境》 2009年第2期106-111,共6页
PHA、糖原和多聚偏磷酸盐这三种多聚物在聚磷菌(PAOs)体内的代谢和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同时也影响污水处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要对胞内聚合物进行分析测定。本文介绍了监测PHA、糖原和多聚偏磷酸盐的常用定量和定... PHA、糖原和多聚偏磷酸盐这三种多聚物在聚磷菌(PAOs)体内的代谢和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同时也影响污水处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要对胞内聚合物进行分析测定。本文介绍了监测PHA、糖原和多聚偏磷酸盐的常用定量和定性方法,以及部分方法的提取手段、预处理过程、测定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羟基烷酸 糖原 多聚偏磷酸盐
下载PDF
污泥作为污水厂内碳源的水解特性及工艺选择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智晓 Sille Bendix Larsen +1 位作者 Gert Petersen 马宝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0-35,共6页
随着各地污水厂出水水质对氮、磷要求的日益提高,强化脱氮除磷成为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多数污水厂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进水碳源不足,尤其是进水SCOD、VFAs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甚至不得已采用人工投加外碳源脱氮或者化学除... 随着各地污水厂出水水质对氮、磷要求的日益提高,强化脱氮除磷成为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多数污水厂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进水碳源不足,尤其是进水SCOD、VFAs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甚至不得已采用人工投加外碳源脱氮或者化学除磷方式以满足严格的出水氮、磷要求,但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污水厂的产泥率及运行成本。充分挖掘污水厂的"内碳源",利用污泥水解产生VFAs,不仅能有效提高除磷脱氮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污水厂的污泥产量,是可持续的资源化技术。比较了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的水解特性差异,介绍了污泥水解工艺的常用构型及参数选择,以及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活性污泥 侧流水解发酵 强化生物除磷 RBCOD VFAs
原文传递
生物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代谢机理及菌群结构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亚宜 彭永臻 +2 位作者 潘绵立 王淑莹 鲁文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9-1324,共6页
针对聚糖菌的富集引起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运行不稳定问题,开展聚糖菌代谢机理、微生物形态和菌群结构研究,以了解EBPR工艺的微生物原理.聚糖菌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体内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来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短链脂肪酸,因而在厌氧反应阶... 针对聚糖菌的富集引起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运行不稳定问题,开展聚糖菌代谢机理、微生物形态和菌群结构研究,以了解EBPR工艺的微生物原理.聚糖菌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体内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来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短链脂肪酸,因而在厌氧反应阶段与聚磷菌形成对有机底物的竞争矛盾.尤其当聚糖菌在某些未明确因素下取得竞争优势后,系统中的聚磷菌将逐渐被淘汰替换或成为非优势菌种,从而导致EBPR除磷功能的完全丧失.研究表明,进水基质类型、进水P/C比、pH、温度以及亚硝酸盐等因素决定着聚糖菌和聚磷菌的竞争优势,并在特定阈值内引起EBPR系统聚糖菌的富集而使除磷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糖菌 聚磷菌 糖原 代谢机理
下载PDF
不同碳源条件下聚磷菌代谢特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邱春生 聂海伦 +1 位作者 孙力平 王少坡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91-2197,共7页
利用2套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进行富集,分别采用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源。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磷酸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糖原和多聚磷酸盐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 利用2套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进行富集,分别采用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源。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磷酸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糖原和多聚磷酸盐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碳源下,聚磷菌胞内碳源物质的代谢机理以及其对于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为碳源时,PHAs的合成量和分解量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且PHAs主要成分以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PHB)为主,污泥的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PAO) 胞内聚合物 碳源
原文传递
Nitrous oxide emission by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ulture using polyhydroxyalkanoates as carbon source 被引量:17
6
作者 Yan Zhou Melvin Lim +1 位作者 Soekendro Harjono Wun Jern 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616-1623,共8页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nhanced during denitrification when internally-stored compounds are used as carbon sources. However, negligible N2O emissions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few studi...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nhanced during denitrification when internally-stored compounds are used as carbon sources. However, negligible N2O emissions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few studies where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 were specifically us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potential enhancement of N2O production, based on utilization of an internally-stored polymer and external carbon (acetate) by a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ultur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 relatively low chemical oxygen demand-to-nitrogen (COD/N) ratios, more nitrite was reduced to N2O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carbon source as compared to an internal carbon source (PHA). At relatively higher COD/N ratios, similar N2O reduction rates were obtained in all cases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carbon source available. N2O reduction rates were, however,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ternal carbon source. Results from the study imply that when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carbon source is not sufficient to support denitrification, it is likely competitively utilized by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of 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DPAOs) and other ordinary denitfifiers. This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PHA is potentially the rate-limiting step for N2O reduction during denit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DENITRIFICATION carbon source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DPAOs PHA
原文传递
不同碳源类型对活性污泥PHA贮存及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惠珺 王淑莹 +2 位作者 王中玮 郭建华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0-1515,共6页
采用经乙酸钠驯化培养的具有吸放磷功能的活性污泥,考察了不同碳源类型对厌氧底物贮存和转化的影响,碳源包括乙酸/丙酸=1/2、乙酸/丙酸=2/1、丙酸、甲醇、乙醇、葡萄糖、淀粉及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以乙酸和丙酸为碳源时,系统的底物... 采用经乙酸钠驯化培养的具有吸放磷功能的活性污泥,考察了不同碳源类型对厌氧底物贮存和转化的影响,碳源包括乙酸/丙酸=1/2、乙酸/丙酸=2/1、丙酸、甲醇、乙醇、葡萄糖、淀粉及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以乙酸和丙酸为碳源时,系统的底物贮存量较大,其中进水乙酸/丙酸=1/2条件下系统内PHA及PHB含量最多,为6.0mmolC.L-1及4.25mmolC.L-1,而乙酸/丙酸=2/1条件下PHV含量最多,为3.69mmolC.L-1。系统可以利用甲醇、乙醇、葡萄糖、淀粉及生活污水作为碳源物质进行底物贮存,贮存物以PHB为主,但贮存量较乙酸及丙酸低。以乙酸及丙酸为碳源时,磷的释放量随着丙酸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丙酸为单一碳源条件下,磷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为16.53mg.L-1。以淀粉及生活污水为碳源时释磷量小,为3.56mg.L-1与6.75mg.L-1,而甲醇、乙醇及葡萄糖为碳源时考察的活性污泥没有表现明显的释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碳源 底物贮存 PHA 聚磷菌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儒平 闫诚 +3 位作者 杨欣妍 何晓云 王鑫 杨柳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共8页
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采取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技术去除污水中磷,减轻对环境不利影响。由于具有经济、可持续的优点,EBPR系统在污水除磷中得到广泛应用... 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采取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技术去除污水中磷,减轻对环境不利影响。由于具有经济、可持续的优点,EBPR系统在污水除磷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合理、功能完整是EBPR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深入了解EBPR系统除磷机理和实现高效稳定运行,对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主要功能微生物进行了大量研究。EBPR系统中除了具有聚磷能力的聚磷菌(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外,还包括没有聚磷能力的非聚磷菌(non-PAOs),主要为聚糖菌(Glycogen-accumulating organisms,GAOs)和一些辅助细菌等。目前,发现与聚磷相关的功能微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研究最多的PAOs和GAOs分别为Accumulibacter和Defluviicoccus。PAOs和GAOs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在竞争或合作关系,但是PAOs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表现出GAOs的代谢特性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论。除传统碳源、p H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生物除磷外,外源污染物(如抗生素和重金属)对EBPR系统中功能微生物也产生影响。为了获得高效PAOs,传统分离方法、蓝白斑筛选法和人工构建工程菌的方法先后得到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EBPR系统中功能微生物研究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通过高效聚磷菌的构建实现高效除磷是未来提高实际污水中生物除磷效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糖菌 蓝白斑筛选 高效聚磷工程菌
下载PDF
污水强化除磷工艺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9
9
作者 郝晓地 朱景义 曹秀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7-40,共4页
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基本概念、外加碳源的作用、脱氮除磷的关系、环境影响参数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聚磷菌菌群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探讨了如何通过生产鸟粪石(MAP)实现磷元素回收,并围绕污水除磷和回收磷这一课题,提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聚磷菌 强化生物除磷 反硝化除磷 鸟粪石
下载PDF
碳源对EBPR代谢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昌永 彭永臻 +2 位作者 万春黎 李晓玲 袁志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90-1994,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乙酸和丙酸分别作为唯一进水碳源时对EBPR过程物质转化及代表性微生物变化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碳源可能导致不同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进行了讨论.SBR的运行模式为:厌氧2h,好氧5h,每天运行3个周期,乙酸和丙酸进水的COD均...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乙酸和丙酸分别作为唯一进水碳源时对EBPR过程物质转化及代表性微生物变化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碳源可能导致不同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进行了讨论.SBR的运行模式为:厌氧2h,好氧5h,每天运行3个周期,乙酸和丙酸进水的COD均为300mg/L,系统先用乙酸作为碳源运行60d,随后以丙酸作为碳源运行60d.结果表明,在采用乙酸作为碳源时,厌氧结束放磷和消耗COD的比值为0.35,生成的PHA中以PHB为主,占92.6%,PHV只占到7.4%,没有PH2MV生成.在采用丙酸作为碳源时,厌氧结束放磷和消耗COD的比值稍低,为0.27,生成的PHA中PHV占35.8%,PHB和PH2MV分别占10.2%和54.0%.2种碳源条件下系统都具有良好的EBPR效能,出水PO34--P均在检出限以下.对不同阶段的污泥进行DGGE分析表明,系统中的微生物发生了变化;扫描电镜图片和PHA染色结果分析表明,在乙酸作为碳源时,系统中的PAOs以球菌形式存在,而在丙酸作为碳源时,系统中的PAOs以杆菌形式存在.不同碳源培养出了不同类型的PAOs,两者代谢途径不同,但都具有较好的EBPR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乙酸 丙酸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影响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申沛 陈银广 张超 《四川环境》 2008年第1期73-75,86,共4页
增强生物除磷(EBP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磷工艺,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聚糖菌的过量繁殖导致除磷效果恶化。文章阐述了影响聚磷菌和聚糖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选择性的培养聚磷菌并使其处于竞争优势,这对于提高EBPR的除磷效果、增强工... 增强生物除磷(EBP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磷工艺,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聚糖菌的过量繁殖导致除磷效果恶化。文章阐述了影响聚磷菌和聚糖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选择性的培养聚磷菌并使其处于竞争优势,这对于提高EBPR的除磷效果、增强工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聚糖菌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民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有关报道,综述了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糖菌与聚磷菌相互竞争的有关影响因素,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糖菌 聚磷菌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菌群特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斌 彭永臻 +3 位作者 王淑莹 葛士建 杨莹莹 祝贵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2-1285,共4页
为了研究强化除磷系统中聚磷菌(PAOs)菌群特性,通过批次试验分别考察了厌氧/好氧(A/O)污泥和厌氧/缺氧(A/A)污泥吸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A/O污泥好氧吸磷速率(qPo)大于缺氧吸磷速率(qPa),而A/A污泥qPo却小于qPa。基于此试验结果可得出... 为了研究强化除磷系统中聚磷菌(PAOs)菌群特性,通过批次试验分别考察了厌氧/好氧(A/O)污泥和厌氧/缺氧(A/A)污泥吸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A/O污泥好氧吸磷速率(qPo)大于缺氧吸磷速率(qPa),而A/A污泥qPo却小于qPa。基于此试验结果可得出目前普遍应用qPa与qPo的比值表征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PAOs的相对百分比的方法不合理。聚磷菌菌群构成与电子受体类型有关,根据电子受体类型可将PAOs分为三种,即:PON(既能以氧作为电子受体,也能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PO(只能以氧作为电子受体)和PN(只能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菌 电子受体 菌群特性
下载PDF
不同碳源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PCR-DGGE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亚男 夏圣骥 于水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实验考察了不同碳源强化生物聚磷系统(EBPR)中的聚磷菌群,对3个不同碳源(1号实际生活污水、2号葡萄糖和3号乙酸钠)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聚磷系统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 实验考察了不同碳源强化生物聚磷系统(EBPR)中的聚磷菌群,对3个不同碳源(1号实际生活污水、2号葡萄糖和3号乙酸钠)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聚磷系统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器具有数量最多的优势种群,而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的2号、3号反应器的生物多样性较少.3个反应系统的微生物种群各有异同.具有除磷作用的未被培养细菌(条带3、4,AF527584、AF502204)为3个反应器所共有的生物量较多的优势种群,且其在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系统中相对生物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碳源 PCR—DGGE 聚磷菌 16S rDNA
下载PDF
pH对增强生物除磷系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超 陈银广 刘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7-1800,共4页
通过比较不同pH值下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酶活性与聚磷菌污泥产率系数及可溶性正磷酸盐(SOP)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6.4~7.6范围内,脱氢酶、腺苷酸激酶和聚磷酸盐激酶的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酸性磷... 通过比较不同pH值下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酶活性与聚磷菌污泥产率系数及可溶性正磷酸盐(SOP)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6.4~7.6范围内,脱氢酶、腺苷酸激酶和聚磷酸盐激酶的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不受pH的影响.聚磷菌的产率系数与脱氢酶活性、厌氧释磷速率与腺苷酸激酶活性、好氧吸磷速率与聚磷酸盐激酶活性分别呈线性关系.表明较高的pH有利于聚磷菌的生长和提高聚磷菌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除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PH值 增强生物除磷
下载PDF
厌氧/好氧交替快速筛选聚磷菌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明璟 纪树兰 +1 位作者 崔丹红 秦振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8-1844,共7页
通过厌氧/好氧交替的平板筛选方法,快速的筛选出除磷率高于60%的高效聚磷菌15株,并对其进行16S rDNA和生理生化测定,除2株为芽孢杆菌外,其余均为γ变形菌纲,主要以Klebsiella sp.和Pseudomonas sp.为主.菌种除磷实验表明,聚磷菌除磷能... 通过厌氧/好氧交替的平板筛选方法,快速的筛选出除磷率高于60%的高效聚磷菌15株,并对其进行16S rDNA和生理生化测定,除2株为芽孢杆菌外,其余均为γ变形菌纲,主要以Klebsiella sp.和Pseudomonas sp.为主.菌种除磷实验表明,聚磷菌除磷能力越高,发酵终点pH值越高.聚磷菌反投加实验表明,与活性污泥52%的除磷率相比,投加后除磷率可达到73.3%,可以有效提高活性污泥的除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菌种筛选 生理特性
下载PDF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uptake by DPAOs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by step-feed strategies 被引量:8
17
作者 Bin MA Shuying WANG +4 位作者 Guibing ZHU Shijian GE Junmin WANG Nanqi Ren Yongzhen PE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7-272,共6页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 isms (DPAOs)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can reduce more energy. However, nitrite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n inhibition 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 isms (DPAOs)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can reduce more energy. However, nitrite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an inhibition 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is study, the step-feed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low nitrite concentration, which can avoid or relieve nitrite inhib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nitrification rate, phosphorus uptake rate and the ratio of the phosphorus uptaken to nitrite denitrified (anoxic P/N ratio) increased when the nitrite concentration was 15 rag. L-1 after step- feeding nitrite. The maximum denitrification rate and phosphorus uptake rate was 12.73 mg NO2-N.g MLSS- 1· h- 1 and 18.75 mg PO34--P- g MLSS- 1. h- 1, respec- tively. Thes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using nitrate (15 mg. L-l)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The maximum anoxic P/N ratio was 1.55 mg PO43- -Pmg NO2-N-1. When the nitrit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15 to 20 mg NO2 -N ~ L-I after addition of nitrite, the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was inhibited by 64.85%,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by DPAOs was inhibited by 61.25%. Denitrification rate by DPAOs decreased gradually when nitrite (about 20 mg · L-1) was added in the step-feed SB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ep-feed strategy can be used to achiev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using nitrite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and nitrite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maintained at low level ( 〈 15 mg. L-1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DPAOs) 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uptake nitrite step-feed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原文传递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然登 彭永臻 +2 位作者 吴昌永 李晓玲 马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实验室小试SBR反应器为载体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对颗粒污泥形成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试验结果发现:在生物脱氮运行阶段,SBR中的活性污泥能维持较稳定的絮体状态,平均SVI为138.9ml·g-1;当系统转为... 以实验室小试SBR反应器为载体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对颗粒污泥形成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试验结果发现:在生物脱氮运行阶段,SBR中的活性污泥能维持较稳定的絮体状态,平均SVI为138.9ml·g-1;当系统转为生物除磷方式运行时,随着除磷效果的好转,反应器中的污泥逐渐转化为颗粒污泥,平均SVI降低至74.1ml·g-1,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为0.8mm。因此,SBR生物除磷系统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试验发现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厌氧释磷的过程中会有带正电的微粒大量生成,它们可以作为颗粒污泥的晶核吸附带负电的细胞体,进而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有着较为稳定的磷去除性能,除磷效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颗粒污泥 正电晶核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高磷负荷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涛 黄霞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46-2148,2162,共4页
采用10 L容积的序批式反应器,考察高磷负荷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将进水磷负荷由10 g.m-3.d-1提高至40g.m-3.d-1后,系统的除磷能力得以提高:净除磷量由2.06m g.-g 1提高至2.25m g.-g 1(厌氧加磷运行方式)和2.41m g.g-1(好氧加磷运行方... 采用10 L容积的序批式反应器,考察高磷负荷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将进水磷负荷由10 g.m-3.d-1提高至40g.m-3.d-1后,系统的除磷能力得以提高:净除磷量由2.06m g.-g 1提高至2.25m g.-g 1(厌氧加磷运行方式)和2.41m g.g-1(好氧加磷运行方式)。污泥含磷量与污泥含糖量的变化表明,高磷负荷条件有利于聚磷菌获得竞争优势。在同为40g.m-3.d-1的磷负荷条件下,好氧加磷的运行方式更优越:既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磷负荷,也可以避免抑制释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负荷 聚磷菌 聚糖菌 生物除磷
原文传递
聚磷菌厌氧时吸收乙酸和丙酸的代谢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夕耀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由阳 郭春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8期37-42,共6页
水体中存在过多的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因为能过量吸收磷而倍受关注。厌氧时,聚磷菌能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为好氧吸磷做准备。经过总结... 水体中存在过多的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因为能过量吸收磷而倍受关注。厌氧时,聚磷菌能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为好氧吸磷做准备。经过总结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Accumulibacter吸收乙酸和丙酸代谢转化的化学计量方程,并对模型中系数、还原力的产生、糖原降解途径以及厌氧条件下最终产物PHA的组成进行了讨论,得出挥发酸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且糖原经过ED途径提供还原力,多聚磷酸盐水解提供ATP和释放磷酸盐于体外,最终产生PHA的假设过程。但是,经过众多模型试验,一些假设仍没有得到最后的结论,所以应该进一步用富集程度较高的污泥进行精确研究。本文最终希望利用聚磷菌的代谢模型在工程运用中发挥最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挥发性脂肪酸 代谢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