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赛、沙《水浒传》英译透视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的生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军峰 龙新元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5,共10页
《水浒传》系民族经典,世界文学化伴生互文语境,赛珍珠享首译之名,沙博理有正名之实,然译评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形象切入,探研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何以生成。研究发现,梁山对封建正统律令的侵越启示译者征引骑士精神、基督教义相比附,... 《水浒传》系民族经典,世界文学化伴生互文语境,赛珍珠享首译之名,沙博理有正名之实,然译评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形象切入,探研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何以生成。研究发现,梁山对封建正统律令的侵越启示译者征引骑士精神、基督教义相比附,体现形象建构的同质化联想;相较赛氏偏重语言文化的复刻,沙氏深描传统法律体系,彰显形象建构的异质化坚持。无法与无不法的形象生成关联翻译的小文化背景,亦串联大文化背景,是语境化的自我与他者互文互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英译 翻译文学 法律形象 法律文学
原文传递
法律文学翻译国家性探要——从沙博理英译《水浒传》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军峰 龙新元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国家翻译对象特殊,翻译受制于国、服务于国。法律文学服务“群治”,基本属性和价值功能趋于复合,相关翻译由国家策动,应有机构在场。本文从作为国家翻译对象的法律文学本体切入,基于翻译主体适格论审视法律文学翻译国家实践的译者群体... 国家翻译对象特殊,翻译受制于国、服务于国。法律文学服务“群治”,基本属性和价值功能趋于复合,相关翻译由国家策动,应有机构在场。本文从作为国家翻译对象的法律文学本体切入,基于翻译主体适格论审视法律文学翻译国家实践的译者群体及协同机制,以沙博理译《水浒传》为例从译者适格性和译事制度化两方面阐释法律文学翻译的国家性。法律文学翻译扎根史实,面向现实,可为建构原生法律形象,讲好传统法律故事提供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 法律文学 国家性 适格性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