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工程五十年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聿贤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2-25,共4页
在对照国际发展的背景下,简要地论述了我国地震工程的发展过程。按作者的认识,将之分为创建(五、六十年代)、发展(七、八十年代)和横向发展(九十年代)这三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的进展。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21世纪初... 在对照国际发展的背景下,简要地论述了我国地震工程的发展过程。按作者的认识,将之分为创建(五、六十年代)、发展(七、八十年代)和横向发展(九十年代)这三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的进展。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21世纪初期国际和我国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地震灾害 抗震设计 工程抗震 工程地震
下载PDF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愿军 丁美英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活动断层是工程厂址评价合格性的一个核心因素,高桥断裂就是三峡工程值得注意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的展布是以多段雁列排布为其特征的,显示了水平扭动兼有逆冲的运动特点。其新活动性有5点证据:1.1979年5月22月龙会观地震... 活动断层是工程厂址评价合格性的一个核心因素,高桥断裂就是三峡工程值得注意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的展布是以多段雁列排布为其特征的,显示了水平扭动兼有逆冲的运动特点。其新活动性有5点证据:1.1979年5月22月龙会观地震(Ms=5.1)与该断裂有关;2.沿断裂带滑坡分布密集成带,是区内平均面密度的11倍;3.穿过断裂的河流反常系数(K)出现突变;4.跨断层的气汞测量显示异常;5.新年代学(SEM)测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时间是晚更新世(Q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桥断裂 活断层 滑坡 工程地质 断层活动性
下载PDF
论历史地震震中的甄别与修定原则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素娟 《国际地震动态》 1996年第12期1-4,共4页
地震的基本参数是一切有关地震研究的基础,尤其是震中及震级是工程地震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特定的工程场地和研究区域,某些地震震中的位置,对地震构造环境的评价,潜在震源区的划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曾对诸多地震进行... 地震的基本参数是一切有关地震研究的基础,尤其是震中及震级是工程地震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特定的工程场地和研究区域,某些地震震中的位置,对地震构造环境的评价,潜在震源区的划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曾对诸多地震进行过甄别与修定,并总结出5条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中定位 地震构造环境 工程地震
下载PDF
模拟磁带记录仪MCD—3和解调器CBY—2的改装及其在工程地震上的应用
4
作者 杨成林 廖其林 +1 位作者 邱陶兴 郑德刚 《华南地震》 1992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模拟碰带记录地震仪MCD—3及其解调器CBY—2系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改进法。该方案配以IBM—PC/XT计算机硬软件,能实现宽频多道数字采集与处理。改装结果在工程地震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 磁带记录仪 解调器 地震工程
下载PDF
场地脉动卓越周期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远黔 路正 +1 位作者 李雪英 高登平 《华北地震科学》 2000年第4期61-68,共8页
根据工程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所进行的场地脉动卓越周期测试和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以及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的研究分析 ,根据现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将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作为工程抗震中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划分的参考标准 ,以... 根据工程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所进行的场地脉动卓越周期测试和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以及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的研究分析 ,根据现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将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作为工程抗震中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划分的参考标准 ,以及与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回归分析 ,结合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估算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应用于工程抗震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抗震 地震危险性 场地脉动卓越周期 剪切波
下载PDF
清徐县工程地震特征与场地震害预测
6
作者 苏宗正 《山西地震》 1995年第S1期24-34,共11页
论述了清徐县前新生代的地质概况、地貌基本特征、各地貌单元的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地下水位及其动态、活动构造、山区震害地质因素、历史地震灾害,平原区工程场地特征,给出了清徐县场地震害预测的结果。
关键词 震灾预测 工程地震 清徐县
下载PDF
工程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四新 朱怡诺 +2 位作者 王旭东 宋二乔 贺文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0-363,共14页
地震折射波勘探是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简洁方便又经济实惠的勘探方法,它可为工程地质提供近地表地层起伏变化和速度横向变化以及潜水面变化资料等。随着工程地质勘查和城市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工程地... 地震折射波勘探是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简洁方便又经济实惠的勘探方法,它可为工程地质提供近地表地层起伏变化和速度横向变化以及潜水面变化资料等。随着工程地质勘查和城市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工程地震折射波法数据处理与解释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浅层地震折射波法的发展历程、应用条件,并总结和讨论了几种主要折射波解释方法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比较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浅层地震折射波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着重介绍了作为研究热点的折射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表明:当探测深度较浅且分界面足够平整、界面倾角较小时,最方便的解释方法是截距时间法;当勘探目标的深度达到25 m时,t0差数法最为适用;勘探目标埋深超过25m时,应当使用广义互换法。随着勘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使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满足纵横向速度变化的近地表地层,包括大倾角地层、隐伏层、界面起伏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折射波 层析成像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的工程地震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悦军 彭艳菊 唐荣余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662-665,共4页
 对于海洋石油平台,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提供地震动峰值、反应谱、持续时间以及速度时程等参数.由于海洋石油平台的结构和形式的特殊性,以及海域地震环境特征,考虑海洋石油平台地震动作用时要有不同的方法及侧重点.本文对海洋石油平台地...  对于海洋石油平台,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提供地震动峰值、反应谱、持续时间以及速度时程等参数.由于海洋石油平台的结构和形式的特殊性,以及海域地震环境特征,考虑海洋石油平台地震动作用时要有不同的方法及侧重点.本文对海洋石油平台地震作用分析中涉及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研究进行了讨论,包括设防地震动水准、设定地震、地震动衰减关系、长周期地震动及其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工程地震 抗震设计 长周期地震动
下载PDF
“三字经”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广俊 李鸿晶 《高教学刊》 2019年第4期80-83,共4页
针对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工程抗震三字经》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优选与教学大纲知识点相匹配的"三字经"内容,配合图片和视频等形象化素材,借助多媒体演示手段开展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深... 针对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工程抗震三字经》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优选与教学大纲知识点相匹配的"三字经"内容,配合图片和视频等形象化素材,借助多媒体演示手段开展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入浅出和教学过程的全程导学,创造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氛围。教学实践表明,"三字经"的教学应用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凝聚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教师以方便学生理解的方式讲授本门课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工程结构抗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工程抗震 抗震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案例
下载PDF
城市工程地震勘察的采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建华 郝卫华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城市工程地震勘察因场地及地震环境条件的限制,其施工难度大。本文针对检波器的埋设、激发方式的选择、环境噪声以及测线布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说明,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城市工程地震勘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城市工程 工程地震 采集技术 检波器 环境噪声 激发方式
下载PDF
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原理及其在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国华 李庆春 +1 位作者 唐小平 肖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对一种能增强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新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进行了研究。目前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常规方法存在需要精确宏速度模型及不能对地下反射界面产生最佳照明的问题,而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具有完全数据驱动、与宏速... 对一种能增强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新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进行了研究。目前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常规方法存在需要精确宏速度模型及不能对地下反射界面产生最佳照明的问题,而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具有完全数据驱动、与宏速度模型无关、能够产生对地下反射界面最佳照明及提高模拟零偏移距剖面成像质量的优势。针对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还未在国内工程地震勘探中进行广泛应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使用一套人工合成断层模型数据及来自某高速公路段附近一条二维测线的实际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进行了测试计算。理论模型试算结果及在工程地震勘探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表明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可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增强地震反射同相轴连续性,改善模拟零偏移距剖面质量,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程地震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数据处理 信噪比 零偏移距 共反射面叠加
下载PDF
工程地震勘探综述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鸿儒 郭铁栓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4年第3期80-86,共7页
本文对工程地震勘探作为一门年轻的、独立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评述。文中对工程地震勘探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地震勘探的关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对应用超声地震模型技术模拟解决工程地震勘探实际问题发表了见解,并... 本文对工程地震勘探作为一门年轻的、独立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评述。文中对工程地震勘探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地震勘探的关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对应用超声地震模型技术模拟解决工程地震勘探实际问题发表了见解,并对工程地震勘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震勘探 超声地震模型
下载PDF
基于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的地震保险费率厘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陶正如 陶夏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我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的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结果用于厘定地震保险费率,具体提出了地震房屋保险、地震室内财产保险和地震人身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对应不同的免赔率定义提出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了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 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我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的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结果用于厘定地震保险费率,具体提出了地震房屋保险、地震室内财产保险和地震人身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对应不同的免赔率定义提出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了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以某地的多层砌体房屋为例,对设计的几种免赔率,计算了相应的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风险评估 地震保险 险费率 厘定
下载PDF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侯卫生 刘江平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6期59-64,共6页
介绍了工程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 ,从工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和解释等角度综述了工程地震勘探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 ,指出了工程地震勘探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工程地震勘探 进展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反演 解释
下载PDF
高层建筑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培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年第6期72-74,92,共4页
为研究高层建筑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室内展开了不同尺寸的未加固、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的分级增量加载振动试验,深入探讨了CFRP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CFRP复合材料大幅提高钢筋... 为研究高层建筑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室内展开了不同尺寸的未加固、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的分级增量加载振动试验,深入探讨了CFRP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CFRP复合材料大幅提高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变形能力,相较于未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构件,不同尺寸的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最大位移相对分别提高33.56%、7.09%、21.78%,延性系数分别相对提高20.85%、31.24%、35.35%;(2)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构件在反复加载过程中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更强,其滞回曲线的滞回环更加饱满;(3)振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相对刚度随着粘性系数的增大而不断降低但降低速度逐渐变慢,相对刚度与粘性系数之间成负指数函数关系;CFRP加固构件的刚度衰减更慢,变形能力较好;(4)钢筋混凝土柱的归一化承载力随构件尺寸增大而逐渐降低,归一化变形能力随构件尺寸增大而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钢筋混凝土柱 工程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刚度退化
下载PDF
强震及工程震害数据库网站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海英 谢礼立 崔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共8页
在调研国际上相关网站的基础上提出强震及工程震害数据库网站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WEB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存档结构设计、Web数据库系统软硬件配置、Web数据库访问方法研究、检索技术研究及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ASP技术建立强震及... 在调研国际上相关网站的基础上提出强震及工程震害数据库网站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WEB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存档结构设计、Web数据库系统软硬件配置、Web数据库访问方法研究、检索技术研究及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ASP技术建立强震及工程震害数据库网站;介绍该系统网站界面、系统维护、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并对网络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震害数据库网站系统 WEB数据库 数据结构 存档结构设计 检索技术 ASP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强震
下载PDF
工程多波地震勘探在甬江过江隧道水底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铁拴 赵鸿儒 +3 位作者 杨导声 陈经华 姚立珣 杨钢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76-384,共9页
采用以全波震相分析为理论基础的多波地震勘探技术,以超声波频段的多波型、多震相及多种技术方法,对南江沉管隧道水底基础结构的不均匀性进行了无损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为水底基础的膨润土水泥砂浆强度与沉管底面钢板之间间隙的比例、... 采用以全波震相分析为理论基础的多波地震勘探技术,以超声波频段的多波型、多震相及多种技术方法,对南江沉管隧道水底基础结构的不均匀性进行了无损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为水底基础的膨润土水泥砂浆强度与沉管底面钢板之间间隙的比例、间隙中残积物物性及强度。膨润土水泥砂浆强度、混凝土路基至河床基底分层状况等介绍了在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时,开展的多波地震勘探的技术思路、主要方法及勘探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勘探 无损检测 超声波地展模型实验
下载PDF
闽东南沿海地区淤泥土的地震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欧秉松 雷土成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文以工程抗震为目的 ,综合分析沿海地区淤泥土的生成环境、物理力学性质和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的区域分异等因素 ,考虑特征显著、便于使用 ,将本区淤泥划分为两大类 ,研究它们的分布、特征 ,从而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淤泥软土地基的合理利... 本文以工程抗震为目的 ,综合分析沿海地区淤泥土的生成环境、物理力学性质和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的区域分异等因素 ,考虑特征显著、便于使用 ,将本区淤泥划分为两大类 ,研究它们的分布、特征 ,从而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淤泥软土地基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土 物理力学性质 工程地质特征 地震工程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assive source surface-wave method in site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被引量:2
19
作者 Chaofan Wang Jian Zhang +2 位作者 Lihui Yan Hui Liu Dong Zhao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Site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seismic effect analysis.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of soil, shear-wave velocity is usually obtained through wave velocity testing in borehole. In this paper, the... Site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seismic effect analysis.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of soil, shear-wave velocity is usually obtained through wave velocity testing in borehole. In this paper, the passive source surface-wave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ite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and practically applied in an engineering site of Shijingshan District. By recording the ubiquitous weak vibration on the earth surface, extract the dispersion curve from the surface-wave components using the SPAC method and obtain the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from inversion. Over the depth of 42 m under- ground, it totally consists of five layers with interface depth of 3.31, 4.50, 7.23, 17.41, and 42.00 m; and shear-wave velocity of 144.0, 198.3, 339.4, 744.2, and 903.7 m/s, respectively. The inversion result is used to evaluate site classification, determine the maximum shear modulus of soil,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and site assessment or site zoning,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assive source surface-wave method is feasible in the site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and can replace boreholes,shorten survey period, and reduce engineering cost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source surface-wave method Shearwave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 seismic effect engineering seismic survey
下载PDF
2016年熊本M_J7.3地震的工程地震动参数模拟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宗超 高孟潭 +1 位作者 陈学良 吴清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本文选取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县MJ7.3 (MW7.0)地震近场区域内K-net地震台网的47个强震台站所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分析此次地震主要的工程地震参数并给出了各工程参数的空间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地... 本文选取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县MJ7.3 (MW7.0)地震近场区域内K-net地震台网的47个强震台站所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分析此次地震主要的工程地震参数并给出了各工程参数的空间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地震动时程的基本频谱的模拟结果较好,尤其是1—15 Hz的高频段内;(2)在震源距小于50 km范围内,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拟合较好,二者在近场区域均以椭圆形向周围扩散衰减,且阿里亚斯强度的模拟值整体大于观测值;(3)卓越周期拟合整体较好,但在局部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模拟结果难以表征场地环境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经验格林函数 工程地震参数 基本频谱 熊本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