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油气检测技术在大港油田浅层气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秀丽 张桂明 +2 位作者 杨树合 庄红妹 肖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5-820,共6页
大港油田浅层气是指埋深在400~1 500m之间的气层,生产中存在气层规模小、气层能量不足、难以识别等问题。应用地震油气检测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应用以弹性介质模型为基础的叠前检测技术,采用AVO方法... 大港油田浅层气是指埋深在400~1 500m之间的气层,生产中存在气层规模小、气层能量不足、难以识别等问题。应用地震油气检测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应用以弹性介质模型为基础的叠前检测技术,采用AVO方法建立正演模型,对大港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根据AVO异常相应特征进行含气预测,指示出具有较好含气特征的砂岩分布区;应用以黏弹性介质模型为基础的能量吸收分析技术,对极浅层开展了浅层气检测与横向预测,气层亮点特征明显,预测出2个潜在的含气区;应用地震属性气层预测方法,发现平均能量属性对研究区内气层反映较为敏感,由此确定出研究区的气层平面展布规律。通过地震信息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的应用,预计新增浅层气储量为(50~60)×108 m3,筛选出目标区块10个,已被作为大港油田下一步产能建设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检测技术 能量吸收技术 地震属性预测 中子伽马 气层识别
原文传递
机场道面安全区特性材料溃缩吸能表征技术研究
2
作者 耿飞 杨杭莉 +2 位作者 杨旭 解建光 蔡晨宁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机场道面安全区特性材料的溃缩吸能指标对保障飞机安全起降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泡沫混凝土特性材料的溃缩吸能特征,通过对单轴压缩实验、侵彻实验、真机实验、单轮摆锤实验及单轮负载实验等表征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并探析不同表征技术的... 机场道面安全区特性材料的溃缩吸能指标对保障飞机安全起降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泡沫混凝土特性材料的溃缩吸能特征,通过对单轴压缩实验、侵彻实验、真机实验、单轮摆锤实验及单轮负载实验等表征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并探析不同表征技术的优缺点,提出特性材料溃缩吸能的表征技术研究方向,从而更准确地模拟被飞机压溃后的吸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区 特性材料 溃缩吸能 表征技术
下载PDF
低空无伞无损空投包装设计及其自稳和缓冲性能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山 高翔宇 +1 位作者 陈金宝 王永滨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共14页
无伞空投具有准备时间短、投送迅速、包装简单、受气象影响小、着陆散布小、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成为未来救灾工作中装备物资保障方式的一种新型空投方式。基于某运用需求,文章给出了一种低空无伞无损空投包装设计方案,并针对单/双层的风... 无伞空投具有准备时间短、投送迅速、包装简单、受气象影响小、着陆散布小、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成为未来救灾工作中装备物资保障方式的一种新型空投方式。基于某运用需求,文章给出了一种低空无伞无损空投包装设计方案,并针对单/双层的风阻结构设计与偏质心程度对下落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拉杆结构在触地缓冲过程中的吸能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该设计可基于自主展开的柔性风阻结构和偏质心特性,实现下落过程的姿态自稳;将50m高度空投的落地精度控制在了0.1m范围内,并将落地缓冲过程的最大过载限制在2500gn以内。该设计为面向低空空投的空投包装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空投 无伞空投 姿态自稳 缓冲吸能 返回技术
下载PDF
新颖变截面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勇 徐翔 +2 位作者 李奇 鲁明皓 廖水容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15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多胞薄壁结构在轴向载荷条件下的耐撞性能,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变截面多胞薄壁结构,该结构通过将传统均匀多胞结构内胞壁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形成,使得同一截面上的各胞元呈现非均匀特性。结合试验与数值有限元分析方法,以最大峰... 为进一步提高多胞薄壁结构在轴向载荷条件下的耐撞性能,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变截面多胞薄壁结构,该结构通过将传统均匀多胞结构内胞壁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形成,使得同一截面上的各胞元呈现非均匀特性。结合试验与数值有限元分析方法,以最大峰值力和比吸能为耐撞性评价指标,开展不同截面旋转轴位置、旋转角度和薄壁厚度等参数下的变截面多胞与均匀多胞结构的耐撞性对比研究。此外,为进一步探索变截面多胞结构的最优耐撞性,结合Kriging近似模型技术与多目标粒子群方法对变截面多胞结构进行了耐撞性寻优,获得了该结构的Pareto前沿与在不同设计要求下的最优参数匹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轴位置、旋转角度和薄壁厚度对变截面多胞薄壁结构的比吸能有显著影响,但旋转轴位置和旋转角度对最大峰值力的影响较小,变截面多胞薄壁结构的比吸能较传统均匀多胞结构提高了约8%;当碰撞最大峰值力限定在180kN范围内时,该结构的最优设计参数壁厚t与旋转角度θ分别为1.52mm和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多胞薄壁结构 试验研究 耐撞性 能量吸收 Kriging近似技术
原文传递
FDM技术在啄木鸟仿生结构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全 付文文 +3 位作者 马红磊 刘炳坤 肖艳华 祝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索增材制造方法在缓冲吸能仿生结构快速成型中的应用,研究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打印复杂生物结构的工艺过程。方法以大斑啄木鸟为研究对象,用Micro-CT扫描其头部,根据显微扫描数据重建头骨三维数字模型,... 目的探索增材制造方法在缓冲吸能仿生结构快速成型中的应用,研究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打印复杂生物结构的工艺过程。方法以大斑啄木鸟为研究对象,用Micro-CT扫描其头部,根据显微扫描数据重建头骨三维数字模型,选定上下喙部结构,在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机上成型。结果在设置成型切片分辨率δ=0.1 mm、内部填充比例100%的工艺参数下,沿平行喙部长轴方向堆积成型的成品表面质量好、细节还原度较高,存在缺陷的原因包括模型重建误差、材料收缩误差及设备误差。结论利用FDM技术可以快速、完整地成型啄木鸟喙部仿生结构,为揭示啄木鸟头部能量吸收机制、开展科普教学等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啄木鸟 仿生结构 吸能 FDM技术
下载PDF
爆炸载荷下双层泡沫铝动态响应和能量吸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民族 卢芳云 +2 位作者 李翔宇 李志斌 姚术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36-240,共5页
对爆炸载荷下双层泡沫铝动态响应和能量吸收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正梯度和负梯度泡沫层组合条件下试样的压实变形特性。采用随机Voronoi技术对双层泡沫压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正梯度泡沫试样依次压实... 对爆炸载荷下双层泡沫铝动态响应和能量吸收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正梯度和负梯度泡沫层组合条件下试样的压实变形特性。采用随机Voronoi技术对双层泡沫压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正梯度泡沫试样依次压实,压实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和传递到背板的冲量最多;负梯度泡沫试样的两层泡沫前端均出现压实波,压实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和传递到背板的冲量最小;泡沫试样能量吸收能力随着梯度程度和爆炸载荷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为层状泡沫在爆炸防护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泡沫铝 压实 能量吸收 Voronoi技术
下载PDF
基于表面纳米化新型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
7
作者 陈营利 李澄 +2 位作者 周震寰 林志华 徐新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47,共5页
根据局部表面纳米化诱导薄壁管结构的屈曲模态和后屈曲路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吸能结构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局部表面纳米化的区域的形状、尺寸和孪晶间距等,实现控制屈曲模式的发展,提高结构的能量吸收和降低最大冲击载荷的目标。结果表明... 根据局部表面纳米化诱导薄壁管结构的屈曲模态和后屈曲路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吸能结构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局部表面纳米化的区域的形状、尺寸和孪晶间距等,实现控制屈曲模式的发展,提高结构的能量吸收和降低最大冲击载荷的目标。结果表明,经优化的局部表面纳米化,不仅可诱导和控制薄壁管稳定渐进紧凑的屈曲模态,而且可以大幅提高薄壁管的吸能效果以及保持原结构的外形。同时也为类似的问题提供一条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结构 薄壁管 表面纳米技术 屈曲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