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因子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德红 黄建微 +1 位作者 沙比哈·吐尔逊 吴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0-923,共4页
在电离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量值复现过程中,g因子作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参与量值复现和不确定度计算,其量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计算得到。采用不同的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在电离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量值复现过程中,g因子作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参与量值复现和不确定度计算,其量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计算得到。采用不同的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EGSnrc计算结果更为合理,而且对于低能光子来说,尽管g因子相对较小,但在不同的参数设置条件下所得到的数值差异较大。因此在涉及到低能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的计算和使用过程中,需对有关的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G因子 质能吸收 质能传输 轫致辐射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面内压缩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浩 周宏元 +1 位作者 王小娟 张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857,共19页
为改善薄壁金属管件的力学及吸能性能,提出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RSTFC)。对薄壁多胞方管(TMST)、旋转薄壁多胞方管(RTMST)和RSTFC试件进行准静态面内压缩试验,研究了3类不同试件的变形模式、载荷-位移曲... 为改善薄壁金属管件的力学及吸能性能,提出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RSTFC)。对薄壁多胞方管(TMST)、旋转薄壁多胞方管(RTMST)和RSTFC试件进行准静态面内压缩试验,研究了3类不同试件的变形模式、载荷-位移曲线和吸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MST、RTMST和RSTFC试件均表现为压缩破坏;对比于TMST试件,RTMST试件因发生旋转变形可有效降低载荷峰值,同时吸收更多能量,压溃力效率和能量吸收分别增大了73.2%和33.6%;泡沫混凝土的存在促使铝管在试件旋转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及泡沫混凝土不断压缩变形,因此填充有200 kg/m^(3)泡沫混凝土RSTFC试件的压溃力效率和能量吸收较RTMST试件分别增大了22.5%和8.9%。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结果表明:铝管和泡沫混凝土之间承载能力的相互匹配决定了RSTFC试件的力学及吸能性能,可通过调整泡沫混凝土密度、铝管壁厚和泡沫混凝土填充方式等实现对RSTFC试件变形模式、载荷传递与吸能性能的调控。因两个周期性结构试件具有相对更高的比吸能和压溃力效率,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结构 旋转薄壁多胞方管 泡沫混凝土 准静态压缩 变形模式 吸能性能 载荷传递
原文传递
纯电动汽车碰撞后的安全断电控制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贞仁 赖德鹏 劳日智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1期74-76,共3页
随着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日益扩大,其碰撞后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于纯电动汽车碰撞后的安全断电控制技术,通过模拟碰撞实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断电控制策略在防止电池短路、起火等危险... 随着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日益扩大,其碰撞后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于纯电动汽车碰撞后的安全断电控制技术,通过模拟碰撞实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断电控制策略在防止电池短路、起火等危险情况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断电控制策略在碰撞发生后能够迅速切断电池电源,显著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揭示了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与传递特性对断电控制效果的影响,为策略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研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如实验条件的局限性、车型差异的影响等,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碰撞安全 断电控制技术 实验验证 数据分析 能量吸收与传递 安全性提升
下载PDF
基于“强-弱-强”理论的深井巷道支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昂 李森 吴优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研究了"强-弱-强"理论在深井巷道支护中的作用机理,其核心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实现了用一种支护结构对深井巷道防治冲击矿压与软岩支护2个问题进行统一解决的目标。对于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强-弱-强"结... 研究了"强-弱-强"理论在深井巷道支护中的作用机理,其核心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实现了用一种支护结构对深井巷道防治冲击矿压与软岩支护2个问题进行统一解决的目标。对于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强-弱-强"结构主要起到应力转移的作用,实现巷道围岩浅表应力向深部转移的目的;对于防治冲击矿压,"强-弱-强"结构主要起到消波吸能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冲击应力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弱强”理论 深井巷道 冲击矿压 软岩 消波吸能 应力转移
下载PDF
The composition an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I
5
作者 冷静 李良璧 匡廷云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5期464-473,共15页
Different aggregates of LHC II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and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of plant. Trimeric LHC II was purified from spinach thylakoid membrane. In order to obtain th... Different aggregates of LHC II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and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of plant. Trimeric LHC II was purified from spinach thylakoid membran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imeric and monomeric LHC II, the trimer was treated with the mixture of 2% OGP and 10 mg/mL PLA2, then loaded onto the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in the presence of 0.06% triton X-100. The LHC II trimer, dimer and monomer isolated by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all contained three polypeptid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29, 28 and 26 kd respectively. The pigment composition showed much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 of Chl b and xanthophyll among three forms of LHC II. To study the light capture and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in different forms of LHC II, th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was different in the three kinds of LHC II, the highest for trimeric LHC II, intermediate for dimeric LHC II, and the lowest for monomeric LHC II.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re might be a physiological homeostasis of different aggregates of LHC II in plants,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plant self-regulating upon exposure to variable light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 II aggregate pigment energy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原文传递
球体斜碰撞下包装材料能量传递及转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庆朋 李威 +3 位作者 王恒 王振锋 李德峰 徐广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93-101,共9页
目的针对在球体斜碰撞过程中,包装材料界面能量变化及其量化表征的问题,基于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提出外加能量吸收率、传递率和转换率的计算模型。方法首先,分析球体斜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利用基圆和滑移面面积建立能量吸收率、传递... 目的针对在球体斜碰撞过程中,包装材料界面能量变化及其量化表征的问题,基于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提出外加能量吸收率、传递率和转换率的计算模型。方法首先,分析球体斜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利用基圆和滑移面面积建立能量吸收率、传递率,以及不同方向能量比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通过搭建球体自由跌落斜碰撞测试平台,分析冲击角、衬垫厚度、跌落高度、球体直径和材料密度对能量参量的影响。结果通过碰撞接触面积计算能量吸收率和转换率,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具有可行性;能量吸收率在75%以上,并随着跌落高度、球体直径和密度增加而变大,而冲击角对能量吸收率的影响较小;法向能量比率随着冲击角增加、球体直径减小而下降,切向能量比率与此相反,跌落高度和密度对能量比率无明显影响;在给定工况下,衬垫的最佳吸能厚度为4 mm。结论文中的分析有助于包装材料碰撞界面处能量变化以及接触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斜碰撞 接触面积 能量吸收 传递与转换
下载PDF
基于优化准则和材料映射法的汽车耐撞性设计
7
作者 刘森海 侯聚英 +2 位作者 赵康 徐莉 单水军 《工业技术创新》 2023年第4期45-59,共15页
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是汽车耐撞性设计的重点,其中碰撞能量吸收和碰撞载荷传递是两大关键问题。以某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为设计目标,开展汽车耐撞性设计,提出前纵梁选材优化方案。把车体减... 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是汽车耐撞性设计的重点,其中碰撞能量吸收和碰撞载荷传递是两大关键问题。以某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为设计目标,开展汽车耐撞性设计,提出前纵梁选材优化方案。把车体减速度和乘员舱侵入量作为正面碰撞工况下的汽车耐撞性关键评价指标,提出能量吸收和载荷传递模型,得到汽车耐撞性整体和局部优化准则。提出基于刚度等效原理的材料映射法,定量预测设计结构在材料发生改变后等效刚度的变化程度。将优化准则与材料映射法相结合,对汽车前纵梁结构的选材进行优化,试验验证表明车体减速度峰值减小了10.5g、发动机后移量减小了10.5 mm,门框变形量减小了1.5 mm,方向盘后移量减小了5.5 mm,方向盘上移量减小了1.4 mm。新的前纵梁选材方案使汽车耐撞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基于优化准则和材料映射法的汽车耐撞性设计可以实现预期的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耐撞性 能量吸收 载荷传递 优化准则 等效刚度
原文传递
光子传输过程中g因子的计算
8
作者 李德红 黄建微 +1 位作者 沙比哈·吐尔逊 郝艳梅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2期3-6,共4页
在电离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量值复现过程中,g因子作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参与量值复现和不确定度计算,其量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计算得到。采用不同的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在电离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量值复现过程中,g因子作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参与量值复现和不确定度计算,其量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计算得到。采用不同的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EGSnrc计算结果更为合理,而且对于低能光子,尽管g因子相对较小,但在不同的参数设置条件下所得到的数值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涉及到低能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的计算和使用过程中,需对有关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 G因子 质能吸收 质能传输 轫致辐射 模拟
原文传递
光合作用多色素捕光模型中光激发对能量传输的影响
9
作者 陈浩 田建民 +3 位作者 孙雪健 吕可真 徐莉华 李宏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114,共12页
光合作用激发能传输过程中量子效应的研究大都基于单激发初态假设,该假设能较好地描述人们所关心的部分光合作用系统的初态.但对于不满足上述假设条件的自然及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激发过程对系统动力学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基于由高斯脉... 光合作用激发能传输过程中量子效应的研究大都基于单激发初态假设,该假设能较好地描述人们所关心的部分光合作用系统的初态.但对于不满足上述假设条件的自然及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激发过程对系统动力学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基于由高斯脉冲激发的多色素分子模型,主要研究了激发脉冲宽度和激发间隔对系统动力学和激发能传输效率的影响.首先,推导了理论上可包含任意数量的色素分子构成的供体系统和受体系统整体演化所满足的动力学方程.之后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激发能传输效率随系统各相关参数变化的关系及相应参数的最优范围.研究发现,在单个脉冲激发供体色素分子的条件下,存在最优脉冲宽度,且脉冲宽度对色素分子数目、耦合强度及退相位速率的最优范围都有调制作用,并分析了该调制作用的产生机制.在两个高斯脉冲依次激发供体色素分子的条件下,存在最优脉冲宽度及脉冲间隔的组合.本文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可推广到其他形式的激发脉冲,得到的数值结果及优化设计原则对工作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吸收和传输 高斯脉冲 多色素分子模型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墙体保温形式对冬季太阳能实际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贺 钟珂 +1 位作者 张红婴 亢燕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4-1860,共7页
针对如何量化冬季实际传入建筑物墙体内部的太阳能问题,本文以室内、外空气温差作用时的墙体传热量为基准,对传入墙体内部的辐射得热量进行了分析。为准确估计传入南墙内部的太阳辐射热量,给出了内、外保温条件下,南墙的冬季全天太阳能... 针对如何量化冬季实际传入建筑物墙体内部的太阳能问题,本文以室内、外空气温差作用时的墙体传热量为基准,对传入墙体内部的辐射得热量进行了分析。为准确估计传入南墙内部的太阳辐射热量,给出了内、外保温条件下,南墙的冬季全天太阳能实际吸收率与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连续日照天数的关联式。结果认为:尽管墙体对太阳能的实际吸收率在昼间很高,但全天实际吸收率偏低。外保温墙体的全天太阳能实际吸收率仅约为内保温墙体时的1/2,且二者均随着对流换热系数和连续日照天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保温形式 冬季 数值模拟 太阳能实际吸收率 对流换热系数 连续日照天数
下载PDF
亭壁蒸发器换热性能的理论分析及仿真
11
作者 李宗北 田琦 +1 位作者 董旭 秦成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864,共6页
为解决岗亭空调占地及冬季空气源热泵适应低温环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外壁面涂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材料的亭壁蒸发器,以吸收太阳能和室内外空气的热量的策略.应用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亭壁蒸发器数学模型,提出复合对流换热系数... 为解决岗亭空调占地及冬季空气源热泵适应低温环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外壁面涂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材料的亭壁蒸发器,以吸收太阳能和室内外空气的热量的策略.应用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亭壁蒸发器数学模型,提出复合对流换热系数的概念.基于Matlab软件对亭壁蒸发器建立仿真程序,进行实验验证,并分析太阳能辐射照度、环境温度及结构参数对亭壁蒸发器运行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预测亭壁蒸发器的运行工况;太阳辐射照度对亭壁蒸发器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壁蒸发器 太阳能吸收材料 热动力学 复合对流换热系数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快速室温合成IRMOF-3用于检测水中的烯啶虫胺
12
作者 徐堂煊 杨磊 +3 位作者 傅丽君 邹汉勋 黎承昊 杨月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由于农药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毒性作用,使其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简便快捷的室温合成方法制备了高荧光效率的IRMOF-3,将其应用于有毒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NIT,...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由于农药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毒性作用,使其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简便快捷的室温合成方法制备了高荧光效率的IRMOF-3,将其应用于有毒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NIT,nitenpyram)的荧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IRMOF-3为纯相晶体材料,具有在427 nm稳定的光致发光性质。IRMOF-3的蓝色荧光可被水环境中的NIT快速淬灭,在诸多干扰物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强抗干扰能力。以此建立的荧光分析方法在0~38μmol/L的NIT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检测限(LOD)低至0.35μmol/L,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回收率(95.16%~106.51%)且相对标准偏差(RSD)≤6.68%。对多种表征结果的分析说明荧光检测机理主要为NIT对于激发光的能量竞争吸收,而电子转移所导致的荧光淬灭也是IRMOF-3对NIT的荧光检测机理之一。综上所述,基于荧光分析法IRMOF-3实现了对水环境中NIT的高灵敏度含量检测,为未来NIT类水环境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MOF-3 烯啶虫胺 荧光检测 能量竞争吸收 电子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