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观察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莉莉 王辰 +3 位作者 杜小玲 童朝晖 王清涛 张洪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态和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 7例施行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并机械通气的患者拔除的气管内导管 ,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的...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态和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 7例施行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并机械通气的患者拔除的气管内导管 ,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成 ,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2 7例气管导管中培养阳性 2 5例 ,占92 .6 % ,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 ,均呈高度耐药 ,但与痰培养结果差异无明显性 ;扫描电镜观察 2 6例均可见膜状物 ,并可见细菌团状聚集 ,其间可见纤维样物质交联 ,膜状物中可见网状裂纹 ,其上附着大量细菌。结论 机械通气时气管内导管表面易黏附细菌 ,形成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的形成可能与 VAP的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导管 生物被膜 呼吸机相关肺炎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气管导管生物被膜与复发性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蔡少华 张进川 +1 位作者 钱桂生 俞森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确定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 (ETT)细菌生物被膜 (BF)与长期机械通气反复发作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肺炎 (PA VAP)病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染色体DNASpeI限制酶切脉冲场电泳 (PFGE)技术和染色体DNA印迹平均链锁聚类分析及相似... 目的 确定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 (ETT)细菌生物被膜 (BF)与长期机械通气反复发作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肺炎 (PA VAP)病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染色体DNASpeI限制酶切脉冲场电泳 (PFGE)技术和染色体DNA印迹平均链锁聚类分析及相似系数计算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15例机械通气且反复发作VAP患者的同期ETT BF、咽拭子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DNA基因型同源性。结果 在 15例长期机械通气反复发作VAP患者中 ,有 7例 (15次 )同时从ETT BF和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相同DNA基因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有 6例是由同一菌株或亚型所致 ,9例患者间的细菌DNA基因型各不相同 ,相似水平很低 (<31 2 % )。结论 ETT的细菌寄殖和BF形成与VAP病原菌有密切的相关性 ,是VAP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持续存在的病原来源 ;反复发作PA VAP是以原有致病原的持续寄殖及复发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 气管内导管 生物被膜 脉冲场电泳
原文传递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悦 冷玉芳 +1 位作者 田金徽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1047-1053,共7页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1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1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个RCT,共2612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可以降低苏醒期和术后呛咳[RR=0.21,95%CI(0.15,0.28),P<0.00001]、喉/支气管痉挛[RR=0.37,95%CI(0.18,0.77),P=0.008]、躁动[RR=0.14,95%CI(0.09,0.22),P<0.00001]、术后咽喉痛[RR=0.32,95%CI(0.19,0.55),P<0.0001]、声音嘶哑[RR=0.09,95%CI(0.03,0.27),P<0.000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46,95%CI(0.26,0.80),P=0.006];喉罩组插入期心率改变[SMD=–1.18,95%CI(–1.59,–0.77),P<0.00001]、拔除时心率改变[SMD=–1.29,95%CI(–1.72,–0.86),P<0.00001]、拔除后心率改变[SMD=–1.51,95%CI(–2.15,–0.87),P<0.00001],以及插入时MAP改变[SMD=–1.21,95%CI(–1.39,–1.02),P<0.00001]、拔除时MAP改变[SMD=–1.31,95%CI(–1.77,–0.85),P<0.00001]、拔除后MAP改变[SMD=–0.85,95%CI(–1.24,–0.46),P<0.0001]均小于气管插管组,而在术后反流误吸[RR=3.00,95%CI(0.62,14.61),P=0.17]、首次置入成功率[RR=0.99,95CI(0.94,1.05),P=0.8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小儿全麻时应用喉罩,其苏醒期及术后并发症少于气管插管,且喉罩置入或拔除的血流动力学较气管插管稳定。因此,喉罩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小儿气道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小儿 全身麻醉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患者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付优 席修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0-874,共5页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气囊压力情况及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预计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气管插管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时及每日07:00、15:00、23...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气囊压力情况及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预计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气管插管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时及每日07:00、15:00、23:00的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以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或死亡为观察终点。根据患者观察期间低气囊压力发生率分为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组(低气囊压少组)和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组(低气囊压多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引起气囊压力变化的因素如体质指数、气管插管直径、气管插管使用时间、镇静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是否外出、翻身次数、吸痰次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低气囊压发生较多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53例患者入选,共测压812次,46.3%的气囊压力不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低气囊压力204次(占25.1%)。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的患者24例(占45.3%),平均低气囊压力发生7(4,10)次。与低气囊压少组比较,低气囊压多组首次气管插管使用时间明显延长〔h:162(113,225)比118(97,168),Z=-2.034,P=0.042〕,而两组间气管插管直径、气管插管至首次气囊压力测定的时间、ICU住院期间外出例数、镇静和镇痛时间、翻身次数、吸痰次数等可能影响气管插管气囊压力的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影响低气囊压力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8 d脱机成功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低气囊压多组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低气囊压少组〔d:13(8,21)比10(6,18),Z=-2.120,P=0.034〕。结论 非正常范围内的气囊压力在气管插管患者中较为常见,气管插管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囊压力 机械通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对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曲东 任晓旭 +4 位作者 郭琳瑛 梁金鑫 徐文健 韩晔华 祝益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形态、病原学特点及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气管导管生物被膜内病原学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形态、病原学特点及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气管导管生物被膜内病原学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48 h的患儿117例,按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按预计收集120例患儿生成随机数字,按单双数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机械通气12 h内按不同年龄段经气管导管雾化吸入不同剂量NAC,每8小时给药1次,直至停止机械通气。对照组不予NAC雾化干预。通过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扫描电镜下生物被膜结构、生物被膜培养阳性率、VAP发生率、下气道分泌物与生物被膜内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 结果(1)电镜下,机械通气早期气管导管内壁即形成生物被膜,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生物被膜结构日趋复杂,相同机械通气下,研究组生物被膜厚度小于对照组;(2)研究组生物被膜培养阳性率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5%(37/57)比80%(48/60),P〈0.05;11%(6/57)比32%(19/60),P〈0.01];(3)生物被膜内寄殖大量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下气道分泌物与生物被膜培养病原菌趋于一致。 结论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结构日趋复杂,VAP发生率逐渐增高;雾化吸入NAC可以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减少VA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呼吸机相关肺炎 气管导管 N-乙酰半胱氨酸 病原菌
原文传递
达克罗宁胶浆在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雄 刘伟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中血流动力学、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困难气道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导管润滑达克罗宁胶浆润滑...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中血流动力学、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困难气道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导管润滑达克罗宁胶浆润滑组(R组)与气管导管润滑石蜡油润滑组(S组),每组58例。R组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S组以石蜡油作为润滑剂;两组以清醒气管插管操作规程进行气管插管,用相同方法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呛咳及躁动发生率;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插管操作时,R组收缩压(100±8.5)mm Hg、舒张压(65±5.7)mm Hg、心率(85±9)次/分钟的变化明显低于S组[(135±11.5)、(75±6.4)mm Hg、(110±11)次/分钟],脉搏血氧饱和度在R组97%±3%明显高于S组9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操作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插管操作呛咳5.4%、躁动发生率8.6%明显低于S组(17.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随着拔管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R组倾向于低于S组(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插管法减少对患者咽喉壁的刺激,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维持血流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胶浆 气管导管 清醒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生物被膜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少华 张进川 +1 位作者 钱桂生 俞森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 :确定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 (ETT)细菌生物被膜 (BF)形成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 5支来自 2 2位平均插管 6 2 d(范围 1~ 16 9d)机械通气病人的拔除 ETT,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用于检查 ETT- BF的结... 目的 :确定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内导管 (ETT)细菌生物被膜 (BF)形成的结构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 5支来自 2 2位平均插管 6 2 d(范围 1~ 16 9d)机械通气病人的拔除 ETT,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用于检查 ETT- BF的结构特征 ,同时进行 ETT- BF定量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2 2支ETT(88% )分离出一系列微生物 ,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 ,定量研究显示其密度可高达 4× 10 8cfu/ ml,铜绿假单胞菌在 1个管子内占优势而且存在于大部分 ETT中 ;SEM显示 EET(插管 >15 d)的内腔面覆盖一层融合的非结晶含菌基质 ,可见团状聚集的丛生细菌突出于管腔内 ;TEM显示在 ETT- BF广泛的基质中 ,散在分布着大量球菌和杆菌 ,在形态、大小和密度上有所不同 ,处于分裂相的细菌散布 BF全层 ,未发现核固缩现象 ;ETT- BF的累积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及重力相关过程。结论 :ETT内的细菌寄殖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导管 生物被膜 细菌寄殖 电镜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全麻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康清 邝银英 +1 位作者 刘明姬 莫利球 《现代医院》 2008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导管置入行全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首次置入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全麻诱导后A组采用气管导管置入,而B组使用喉罩,每组各30例;分别记录喉罩...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导管置入行全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首次置入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全麻诱导后A组采用气管导管置入,而B组使用喉罩,每组各30例;分别记录喉罩与气管导管置入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首次置入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结果喉罩组在心率及血压变化、首次置入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导管组。结论全麻诱导后喉罩置入血流动力学稳定,首次置入成功率高,对咽部刺激小,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和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喉罩 气管导管 置入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气管插管全麻导管拔除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树欣 韩文军 张丽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提高麻醉护士拔管护理的规范性和麻醉护理质量。方法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拟定气管导管拔除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正,最终确立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 目的提高麻醉护士拔管护理的规范性和麻醉护理质量。方法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拟定气管导管拔除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正,最终确立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并应用于102例麻醉苏醒拔管患者,并与应用前的104例患者比较拔管效应。结果方案应用后,拔管后患者的呼吸系统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患者报告咽喉痛程度及对PACU有记忆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P<0.01);PACU麻醉护士除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外,其余行为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以循证为依据构建的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切实可行,可以提高临床麻醉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拔管 循证实践 麻醉后复苏
下载PDF
对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岩 申雪琴 武强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 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是否合适。方法 对30例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的实际值和理想值进行精确测量。结果 53.3%的患者气囊实际压力和注气量过高,大于理想值。其中气囊实际注气量大于理... 目的 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是否合适。方法 对30例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的实际值和理想值进行精确测量。结果 53.3%的患者气囊实际压力和注气量过高,大于理想值。其中气囊实际注气量大于理想注气量3-5ml,气囊压力超过理想压力2-26 cmH2O(0.2-2.6 kPa)。结论 临床大部分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偏高,应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套管压力和注气量定期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以减少气管套管对气管粘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压力 气管套管 机械通气
下载PDF
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解凤磊 高芳 +2 位作者 王峰 刘伟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择期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77例,男52例,女25例,年龄18~80岁,BMI 19~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 目的探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择期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77例,男52例,女25例,年龄18~80岁,BMI 19~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组(LM组,n=39)和气管导管组(ET组,n=38)。LM组使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ET组使用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记录插管(或喉罩)后5 min(T 1)、单肺通气5 min(T 2)、单肺通气1 h(T 3)和双肺通气5 min(T4)时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SpO 2。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记录术中肺萎陷评分、Aldrete苏醒评分、拔管时间、放置或拔除人工气道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苏醒期呛咳例数、术后咽喉疼痛例数。结果与ET组比较,LM组T 1—T 4时Ppeak和Pplat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放置或拔除喉罩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明显减少(P<0.05),苏醒期呛咳、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微创胸腔镜手术时术中通气效果好,术毕苏醒速度快,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恢复质量高,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可视喉罩 支气管封堵器 胸腔镜手术 气管导管 恢复质量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气管导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凌 陈娇 +3 位作者 杨敬辉 薛翔 蔡建芹 赵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普通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型气管导管与硅胶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本院ICU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240例... 目的探讨比较普通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型气管导管与硅胶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本院ICU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240例,根据气管导管的类型分为PVC型气管导管组(PVC组,n=113)和钢丝加强型(wire-reinforced,WR)气管导管组(WR组,n=127)。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例数、气管插管时间、更换气管导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例数、VAP发生例数。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VAP发生的各风险因素。结果PVC组的更换气管导管率低于WR组(χ^2=5.785,P=0.016),机械通气时间也短于WR(t=2.180,P=0.018),且与WR组比较,PVC组的VAP发生率显著降低(χ^2=6.215,P=0.01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VC气管导管的选择、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气管导管的选择、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较长时间留置气管导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选择PVC型气管导管能够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喉罩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脑性瘫痪患儿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熊义英 刘晓威 +1 位作者 刘颖 赵泽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141-143,148,共4页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2014年1~6月择期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与...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2014年1~6月择期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与气管插管组(E组),各25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0)、插罩/管前(T1)、插罩/管后(T2)、拔罩/管后即刻(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于T0、T1、T2和T3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观察术中反流误吸、喉罩移位、呛咳,术后咽痛、声嘶、恶心与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在T1时SBP、DBP和HR较T0时降低(L组:t=7.620、10.877、9.895;E组:t=6.550、8.253、9.254,P〈0.05或P〈0.01),E组患儿在T3时SBP、HR较L组及T0时升高(t=8.905、9.436;t=8.652、9.824,P〈0.01),两组患儿术后呛咳、咽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L组患儿T3时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χ2=5.357,P〈0.05),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t=64.305、32.494,P〈0.01),躁动发生率降低(χ2=7.714,P〈0.05)。结论 喉罩与气管插管均可达到满意的通气效果,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中应选用合适的通气工具来进行麻醉管理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脑性瘫痪 儿童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涯雯 曾静贤 +3 位作者 张双全 谭秀华 李步龙 陈友权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随机为两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组,n=40)和对照治疗组(N组,n=40)。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随机为两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组,n=40)和对照治疗组(N组,n=40)。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ug/kg)或等容量等速度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比较诱导前(T1)、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及插管后1 min(T4)、3 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T2时,D组平均动脉压(MAP)为(81.3±5.9)mm Hg,心率(HR)为(54.9±2.5)次/min,N组MAP为(71.5±4.7)mm Hg,HR为(65.3±3.1)次/分,与T1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MAP在T2、T4、T5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在T2、T3、T4、T5时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反应 应激
原文传递
体位改变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宇霞 夏欣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9期698-700,共3页
目的通过测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体位时的气囊压力,为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正确的气囊测压时机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方法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案,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测压,每位患者从初始位置... 目的通过测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体位时的气囊压力,为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正确的气囊测压时机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方法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案,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测压,每位患者从初始位置半卧位30°开始,气囊压力调整为25 cmH2O(1 cmH2O=0.098 kPa),按顺序半卧位45°,左侧卧位30°,左侧卧位45°,右侧卧位30°,右侧卧位45°,平卧位,测量通气末的气囊压力。 结果气囊压力值在半卧位30°时是25 cmH2O,半卧位45°时、左侧卧位30°时、左侧卧位45°时、右侧卧位30°时、右侧卧位45°时、平卧位时分别是(28.55 ± 5.41)、(31.43 ± 7.42)、(32.20 ± 6.85)、(29.43 ± 5.84)、(29.20 ± 6.42)、(27.15 ± 4.05)cmH2O。半卧位30°时,气囊压力最低,虽然与平卧位气囊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9),但平卧位时也有8例患者气囊压力〉30 cmH2O。半卧位30°与左侧卧位30°和右侧卧位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3.51,P〈0.01)。半卧位30°与左侧卧位45°和右侧卧位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3.33,P〈0.01)。当半卧位30°气囊压力调整为25 cmH2O时,改变体位后其他体位均有部分患者气囊压力〉30 cmH2O。 结论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体位改变可以造成气囊压力的变化,这需要我们在临床护理中患者体位改变后及时测量和调整气囊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体位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期间双管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双菊 肖维 江春秀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及气管插管对青壮年七氟醚全麻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18-54岁青壮年患者接受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对比及一定七氟醚浓度的麻醉方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双管...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及气管插管对青壮年七氟醚全麻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18-54岁青壮年患者接受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对比及一定七氟醚浓度的麻醉方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双管喉罩组(P组)、气管插管组(E组),喉罩组常规放置胃管。测量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麻醉中用药量等。结果 E组在插管后2、5 min收缩压高于P组(P〈0.01及P〈0.05),2 min时舒张压也高于P组(P〈0.05),在插管后2、5 min,切皮时心率高于P组(P〈0.05)。P组阿曲库铵等用药量明显低于E组(P〈0.01)。结论吸入一定浓度七氟醚,常规安置胃管的双管喉罩全麻,术中循环稳定、气道安全,用药量明显减少,为临床麻醉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气管导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麻
下载PDF
Supreme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彤 杨秀丽 +4 位作者 张芳 李楠 杜怀清 王东信 吴新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2048-2051,共4页
目的 研究Supreme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25例,使用喉罩(S组)69例和使用气管插管(T组)56例.记录患者插管... 目的 研究Supreme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25例,使用喉罩(S组)69例和使用气管插管(T组)56例.记录患者插管(罩)和拔管(罩)前后的心率(HR)和血压(MAP)的变化,记录插管(罩)后和气腹后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T组HR和MAP在插管即刻和拔管期间均升高(P<0.05).与T组比较,S组在插管即刻和拔管即刻的HR和MAP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Ppeak和PET.CO2随麻醉和气腹的影响一致,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罩)期两组均无体动和呛咳出现,拔管(罩)期S组体动、呛咳和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Supreme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安全有效的通气效果,并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EME喉罩 气管插管 妇科腹腔镜
原文传递
烧伤患者气管套管内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向军 孙珍 +2 位作者 夏俊星 宋菲 郇京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h,...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h,改良微孔法进行BF半定量黏附试验;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并测定成熟BF厚度;以标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作为对照。于ETT拔除时收集并制备套管内壁标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F半定量黏附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黏附力在体外培养24~48h时达到高峰,且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CLSM动态观察发现,临床菌株在体外培养48h左右形成成熟BF,其厚度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ETT内壁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熟BF呈团状簇集,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并融合呈片状。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能在烧伤患者ETT内壁形成BF,且具有成熟早、数量多、黏附能力强的特点,是烧伤后ETT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细菌生物膜 气管套管
下载PDF
预防兔气管黏膜损伤的导管套囊内的最低有效压力 被引量:9
19
作者 阮履强 罗林丽 +2 位作者 周军 王洪阳 王利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防止兔气管黏膜损伤的气管导管套囊内的最低有效压力。方法 22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向气管内插入ID3.5cm带套囊气管导管并向套囊内充气。使用三通分别连接压力弹簧表和注射器测量和调节套囊内的压力。维持套囊内压力在预定水... 目的探讨防止兔气管黏膜损伤的气管导管套囊内的最低有效压力。方法 22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向气管内插入ID3.5cm带套囊气管导管并向套囊内充气。使用三通分别连接压力弹簧表和注射器测量和调节套囊内的压力。维持套囊内压力在预定水平2h后处死大白兔,取套囊压迫区气管组织行病理观察。如果光镜下病理切片显示黏膜受损就定义为压力实验"阳性",相反就定义为压力实验"阴性"。气管导管套囊内的起始压力设定为50cmH2O,如果前一只兔的压力实验为"阳性",则下一只兔的气管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就降低5cmH2O,反之则下一只兔的气管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就升高5cmH2O,直到观察到六个从"阴性"到"阳性"的交叉点后终止全部实验。结果防止50%的兔发生气管黏膜损伤的套囊内最低有效压力值Pre50为24.83cmH2O(95%可信区间:21.27~28.29cmH2O),防止95%的兔发生气管黏膜损伤的套囊内最低有效压力值Pre95为18.19cmH2O(95%可信区间:14.29~22.31cmH2O)。结论维持兔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在20cmH2O内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防止兔气管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黏膜 气管导管 套囊 压力
下载PDF
插管型喉罩在高龄合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童美勉 颜景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插管型喉罩(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ILMA)在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例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胃肠和胆囊胆道手术的患者,ASAⅡ或Ⅲ级... 目的探讨插管型喉罩(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ILMA)在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例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胃肠和胆囊胆道手术的患者,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管型喉罩组(I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组),每组40例。诱导插管后均采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ILMA组诱导后先插入配套喉罩行控制呼吸通气并适当加深麻醉,5 min后经插管型喉罩内置入气管导管,并经气管导管行控制呼吸维持麻醉。ET组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控制呼吸直至手术结束,术后待各项拔管指征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记录ILMA组和ET组诱导前(T0),诱导用药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气管导管插入时(T2),切皮时(T3),开始游离组织或进腔镜时(T4),脏器或组织切除时(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等7个时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观察苏醒期间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间的并发症如躁动、恶心呕吐等。结果 HR、SBP、DBP、BIS组间及不同时点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2组术前(T0~T2)和术中麻醉维持阶段(T3~T6)的HR、SBP、DBP和BIS均较平稳,插入气管导管时(T2)和拔除气管导管时(T6)ET组的HR、SBP、DBP明显升高且高于ILMA组(P〈0.05);T6时ET组BIS值明显升高且高于ILMA组(P〈0.05)。术后苏醒质量方面,ET组麻醉用药后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和术毕至呼之能睁眼的时间明显长于LIMA组[(130.1±26.1)min vs.(96.4±24.5)min,t=5.94,P=0.000;(16.1±2.7)min vs.(5.5±2.2)min,t=19.07,P=0.000]。结论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采用插管型喉罩全麻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血管不良反应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型喉罩 气管导管 高龄患者 腹腔镜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