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与内镜表现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人敏 何小平 +3 位作者 王琳 石群立 印洪林 严小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临床和内镜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方法总结 1985年~ 1999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2例胃 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 15.6月 ,平均年龄 51.3岁, 30~ 3...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临床和内镜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方法总结 1985年~ 1999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2例胃 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 15.6月 ,平均年龄 51.3岁, 30~ 39岁及 60~ 69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 1.9:1。患者症状不具有特异性 ,腹痛是其最常见表现。病变累及胃窦 12例,胃体 8例,多部位者 12例。内镜下表现为弥漫型 10例,溃疡型 16例,结节型 6例。各型症状、体征无显著差异。弥漫型病灶在累及浆膜层前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内镜确诊率 62.5%。 32例均为 B细胞淋巴瘤,其中 27例伴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84.4%)。结论胃 MALT淋巴瘤发病年龄呈双峰现象,男性居多,起病隐袭,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内镜下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是其特点,各型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但弥漫型容易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内镜下多块取检、深取检以及及时做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内镜诊断准确率。 Hp感染可能与胃 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内镜特征 幽门螺杆菌 MALT
原文传递
大肠幼年性息肉、息肉病的内镜特点及与癌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顾芳 吕愈敏 郭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回顾16408例结肠镜检查资料,发现大肠幼年性息肉121例,幼年性息肉病4例。分析总结其内镜下特点,并对其中1例幼年性息肉癌变进行探讨,推测由幼年性息肉→腺瘤→癌可能为其癌变过程。
关键词 息肉 幼年性息肉病 内镜 大肠肿瘤
下载PDF
81例早期食管癌内镜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春霞 杨莹莹 +5 位作者 沈小春 樊玲 刘凯军 杨婧 陈东风 兰春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及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早期食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内镜中心发现并通过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81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下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85.19...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及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早期食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内镜中心发现并通过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81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下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85.19%vs 14.81%),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95.06%)。20.99%的患者长期进食腌制食品;43.20%的患者有大量吸烟史。8.64%患者的父亲或母亲患有肺癌,4.94%患者的父亲或母亲患有食管癌。好发部位为食管中段(71.60%)。早期食管癌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27.16%)多见,但也有12.53%的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内镜下分型以0-Ⅱ型(77.77%)为主,0-Ⅰ型(15/81,18.52%)及0-Ⅲ型(3.7%)少见。超声胃镜检查提示M期癌(21/43,48.84%),SM期癌(20/43,46.51%)多见,超声胃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58.14%。NBI-ME胃镜提示,IPCL以B1型(29/45,64.44%)及B2型(6/45,13.33%)多见,NBIME胃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88.89%。治疗方法的选择上,81例患者中有19例(23.46%)行ESD,36例(44.44%)行外科手术切除,9例(11.11%)拒绝手术,6例(7.41%)患者因并发其他系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11例患者(13.58%)失访。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应加强对早期食管癌的筛查,采用NBI-ME检查有助于判断早期食管癌及其浸润深度,应加强医患教育,提高对早期食管癌及ESD治疗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检查 镜下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中国六家医疗中心数据的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雨 彭晓洁 +7 位作者 金凯舟 王玮 冯兴宇 曾育杰 陈旻湖 虞先濬 陈烨 陈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总结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6家大型医疗中心于2001年6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29例结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结肠NEN41例,分... 目的总结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6家大型医疗中心于2001年6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29例结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结肠NEN41例,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例)、广东省人民医院(10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例)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8.7±4.7)岁。23例(56.1%)来源于后肠,20例(48.8%)为Ⅳ期患者;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患者分别有9例(22.0%)、25例(61.0%)和7例(17.1%);G1、G2和G3级肿瘤分别为6例(14.6%)、3例(7.3%)和32例(78.1%)。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或肿块型(均为9/41,22.0%);33例(80.5%)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间19例患者死亡,3年生存率为46.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分期为Ⅳ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71,95%CI:1.342~11.167,P=0.012)。(2)直肠NEN288例,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15例)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3例)。其中男181例,女107例,年龄(47.7±1.5)岁。197例(68.4%)为Ⅰ期患者。NET、NEC和MANEC患者分别有267例(92.7%)、20例(7.0%)和1例(0.3%);G1、G2和G3级肿瘤分别为214例(74.3%)、53例(18.4%)和21例(7.3%)。内镜下164例(56.9%)表现为黏膜下隆起,G1和G2级分别有68.2%(146/214)和34.0%(18/53)的肿瘤表现为黏膜下小肿物;G3级肿瘤有66.7%(14/21)则表现为肿块型。175例(60.8%)接受了内镜下治疗;96例(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表现 内镜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亚慧 尹凤荣 +5 位作者 郭金波 王冬 霍晓霞 刘茜 牛国超 张晓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讨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抗病毒治疗转归。方法纳入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320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 目的探讨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抗病毒治疗转归。方法纳入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320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35例)、单一合并CMV血症组(33例)、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52例)、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2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C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UC患者年龄>60岁比例、发病前3个月内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率均高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42.86%(15/35)比14.00%(28/200)、51.43%(18/35)比24.50%(49/200)、22.86%(8/35)比1.00%(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2、10.598、29.769,P均<0.01),而性别构成和发病前3个月内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使用率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发热、腹痛、便血、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为重度、病变累及全结肠、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和血红蛋白水平<100 g/L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54.29%(19/35)比13.50%(27/200)、91.43%(32/35)比43.00%(86/200)、94.29%(33/35)比44.00%(88/200)、28.57%(10/35)比13.50%(27/200)、94.29%(33/35)比38.00%(76/200)、91.43%(32/35)比65.00%(130/200)、71.43%(25/35)比18.00%(36/200)、48.57%(17/35)比18.50%(37/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75、27.945、32.930、5.100、40.194,Fisher确切概率法,χ^2=44.242、15.220,P均<0.01),而临床分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UC患者内镜下深大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临床表现 内镜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及内镜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李小芹 周方 于静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151例以腹痛为首发主要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HSP患儿,男87例、女64例,年龄4.8~11.5岁。所有患儿均...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151例以腹痛为首发主要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HSP患儿,男87例、女64例,年龄4.8~11.5岁。所有患儿均有腹痛,皮肤紫癜100例(66.22%)、呕吐72例(47.68%)、呕血59例(39.07%)、便血44例(29.13%),伴关节肿痛8例(5.29%)。114例(75.49%)外周血白细胞增高、48例(31.78%)C反应蛋白升高、21例(13.90%)白蛋白降低。49例(32.45%)患儿B超示局限性肠壁增厚。96例患儿行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斑89例(92.70%),糜烂或溃疡伴出血68例(70.83%),淤斑37例(38.54%),血肿样突起13例(8.60%);十二指肠降部病变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病理组织学呈毛细血管炎表现37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0例。55例患儿行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斑49例(89.09%),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27例(49.09%);回肠末端病变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直肠。结论儿童腹型HSP的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内镜检查对儿童腹型HSP诊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内镜表现 病理改变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附41例报告)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梦然 庞铭歌 张玫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经内镜或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41例PG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病变部位依次为胃(73.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经内镜或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41例PG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病变部位依次为胃(73.2%)、小肠(12.2%)、结肠(9.8%)和直肠(4.8%)。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和消瘦等。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1.0%),其次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34.2%)。胃淋巴瘤肉眼形态以溃决型最多(36.7%),其次为隆起型、表层型和溃疡型等;小肠淋巴瘤肉眼形态以溃疡型最多(60.0%),其次为隆起型和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MLP)型;大肠淋巴瘤肉眼形态以隆起型最多(83.3%)。结论PGIL好发于老年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腹痛和腹胀为最常见症状。内镜下病灶形态多样,肉眼形态和病变部位与病理类型相关。其中,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临床特点 内镜特点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晓琴 万里 陆其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7-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总结1993年1月~2004年4月该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91.7%).病变主要在胃体...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总结1993年1月~2004年4月该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91.7%).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窦,同时累及胃体胃窦部10例,局限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4例,胃底部1例.形态表现多样,溃疡型18例;弥漫型4例;结节型2例.内镜活检确诊率低(41.7%).病理以B细胞为主.H.pylori感染率为83.3%.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为其特点,内镜下多点、多块深取检以及及时行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内镜特征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112例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亚丽 林静 赵媛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822-82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73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内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非老...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73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内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非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老年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溃疡发病率明显增加,是老年患者的重要病因.老年消化性溃疡多以呕血、黑便为临床首发症状,并发幽门梗阻、癌变的机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胃溃疡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组,且巨大溃疡发生率较中青年组多见.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因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而增加了复发率及病死率.应了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消化性溃疡 病因分析 临床特点 内镜表现
原文传递
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的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林香 沈磊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SL)与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的临床与内镜的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消化内镜发现,且病理诊断为SSL的83例患者(SSL组)以及确诊为HP的189例患者(HP组... [目的]分析并探讨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SL)与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的临床与内镜的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消化内镜发现,且病理诊断为SSL的83例患者(SSL组)以及确诊为HP的189例患者(HP组)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性别、年龄、病变的大小、部位及病变是否具有内镜下特点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内镜下特点对SSL的诊断预测价值,总结SSL在临床及内镜下的特点,及其与HP的鉴别要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L组与HP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巴黎分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病变大小,部位分布,有无WLE黏液帽、WLE云状表面、WLE边界模糊、NBI血管扩张、NBI隐窝内黑点,以及NBI腺管开口形态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下特点中NBI下隐窝内黑点对于SSL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为92.65%。将灵敏度最高的WLE边界模糊与其他形态特征相联合对SSL进行诊断预测时,合并NBI隐窝内黑点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为85.44%;将特异度最高的NBI血管扩张与其他形态特征相联合对SSL进行诊断预测时,合并WLE边界模糊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为81.48%。[结论]与HP相比,SSL通常为浅表型,好发于近端结肠,直径多>10mm,多具有黏液帽、云状表面、边界模糊、血管扩张、隐窝内黑点,腺管开口多为II-O型。WLE边界模糊+NBI隐窝内黑点、NBI血管扩张+WLE边界模糊这2种特征联合存在的情况需高度警惕其为SSL的可能,以上特点都有助于提高结直肠SSL的诊出率,同时可以在鉴别SSL与HP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无蒂锯齿状病变 增生性息肉 临床特点 内镜特征
原文传递
内镜特征对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后溃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维 潘帆帆 聂伟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特征对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溃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受ESD治疗的2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溃疡分为溃疡组和未发生组。通过多... 目的:探讨内镜特征对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溃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受ESD治疗的2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溃疡分为溃疡组和未发生组。通过多因素分析探求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指数)检验和绘制校正曲线预测模型效能。结果:截止末次随访时间2021年6月1日,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溃疡发生率为17.50%(42/240),无溃疡发生率为82.50%(198/240)。2组病灶直径、会聚褶皱、黏膜变色、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直径(OR=3.558,95%CI 1.733~7.308),会聚褶皱(OR=100.811,95%CI 20.142~504.570),黏膜变色(OR=16.126,95%CI 3.213~80.925)为ESD术后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浸润深度(OR=0.309,95%CI 0.097~0.988)为ESD术后溃疡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的溃疡发生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的C-index为0.952(95%CI 0.917~0.986),校正曲线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一致性好。结论:病灶直径、会聚褶皱、黏膜变色、浸润深度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溃疡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内镜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内镜特征 溃疡
原文传递
胃底腺型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虞义建 郑晶琼 +6 位作者 徐娟 甘梅富 李辉 傅国祥 翁寿向 王教辰 胡晓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60-1562,共3页
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台州医院诊治的18例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18例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中,12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0.5岁,胃镜检查在胃底、体部表现为隆起型... 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台州医院诊治的18例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征。18例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中,12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0.5岁,胃镜检查在胃底、体部表现为隆起型或扁平型病灶,大小0.2~5.5 cm,黏膜表面光滑、发红或粗糙。病理检查示以主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壁细胞,构成相互吻合的复杂腺体,浸润至黏膜下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黏蛋白6(MUC6)和胃蛋白酶原-1,部分表达synaptophysin(Syn)。胃底腺型腺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罕见胃腺癌类型,仅有少部分病例被报道且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或漏诊;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病理医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底腺型腺癌 病理学 内镜特征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
13
作者 刘素英 孙玮螺 +3 位作者 李萍 付强 刘飞 陈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215-1218,1223,共5页
目的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为术前充分评估肿瘤风险及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治疗的LST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分型、组... 目的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为术前充分评估肿瘤风险及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治疗的LST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分型、组织学类型等方面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共168个病例,病灶形态分型以颗粒型为主,占72.6%(122/168);病理类型以腺瘤为主,占78.6%(132/168)。组织学类型主要表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占83.3%(140/168)。直径≥20 mm的LSTs多见于直肠,主要呈结节混合型,癌变率高于直径<20 mm的LSTs,分别为33.3%、46.3%和24.1%(P<0.05);而直径<20 mm的LSTs多见于升结肠,主要呈颗粒均一型,分别为45.0%和50.0%(P<0.05)。直肠LSTs病灶最大径中位数大于右半结肠及左半结肠,主要呈结节混合型,癌变率高于右半结肠及左半结肠,分别为[25(22,30)mm、67.5%和34.9%,P<0.05]。癌变组病灶最大径中位数大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多见于直肠,主要呈结节混合型,分别为[25(22,30)mm、53.6%和67.9%,P<0.05];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病灶多见于升结肠,主要呈颗粒均一型,分别为37.1%和41.1%(P<0.05)。结论大肠LSTs临床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直肠是直径≥20 mm且癌变的LSTs最常见的部位,其病灶形态以结节混合型为主,LSTs恶变潜能与病灶部位、直径及病灶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特点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帽状息肉病临床和内镜特征及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淑佳 祁胜宾 +2 位作者 孙秀静 李鹏 张澍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838-840,共3页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内镜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内镜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帽状息肉病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1746例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黄锐梅 王文辉 +1 位作者 叶志宁 梁民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大小等,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性别方面,1746例患者中,女性1107例(63.40%),男性639例(36.60%),男女之比为1∶1.73;年龄方面,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40岁者占比高达87.40%。(2)中医证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气虚证最多[418例(23.94%)],其他按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寒湿阻滞证394例(22.57%)、脾胃湿热证353例(20.22%)、气滞痰阻证311例(17.81%)和痰瘀互结证70例(15.46%)。(3)不同性别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脾胃气虚证、寒湿阻滞证、气滞痰阻证、痰瘀互结证女性多于男性,而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岁患者多见脾胃气虚证,30~39岁和40~49岁患者多见脾胃湿热证,50~59岁患者多见气滞痰阻证,≥60岁患者多见寒湿阻滞证。(4)病理类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327例(76.00%),其他依次为增生性息肉266例(15.23%)、炎性息肉146例(8.36%)、腺瘤性息肉7例(0.40%);不同病理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5)胃息肉数量方面,以多发性息肉为主[1120例(64.15%)],单发性息肉较少[626例(35.85%)];不同胃息肉数量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性息肉以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特征 病理类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脾胃气虚 气滞痰阻 寒湿阻滞
原文传递
霉菌性食管炎79例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孔令亭 杨海燕 甄玉青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8期1230-1231,F0003,共3页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食管炎内镜特点和临床表现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9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内镜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性食管炎内镜主要表现是散在白斑及糜烂,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较多,与抗生...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食管炎内镜特点和临床表现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9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内镜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性食管炎内镜主要表现是散在白斑及糜烂,发病诱因及相关疾病较多,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关系密切,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常用的抗霉菌类药疗效较好。结论霉菌性食管炎有多种上消化道症状,但无特异性。内镜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确诊要靠细胞刷涂片找霉菌,对内窥镜检查发现食管炎应注意真菌检测,尤其对H.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疾病相关患者使用抗生素者应重点检测。目前抗霉菌药物对霉菌性食管炎的疗效较满意,胃镜下管道刷刷洗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简单、安全,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食管炎 内镜特点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分析
17
作者 张春芬 王保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65-3168,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内镜检查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资料,另收集同期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未伴出血患者资料。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内镜检查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资料,另收集同期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未伴出血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观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内镜特征(Forrest分级情况),对比不同内镜特征患者近期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饮酒史、巨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占比高于消化性溃疡未伴出血患者(P<0.05);经内镜检查发现,86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中高危溃疡(Ⅰa~Ⅱb)34例,占比39.54%,低危溃疡(Ⅱc~Ⅲ)52例,占比60.46%。高危溃疡患者近期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低危溃疡患者(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多有饮酒史、呈巨大溃疡,且多伴有Hp感染,中高危患者近期内仍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临床应重视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内镜检查,针对内镜提示中高危者,应做好再出血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临床特点 内镜特征
下载PDF
近端和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在临床和内镜的特征研究
18
作者 李鹰飞 聂玉强 《广州医药》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 探讨近端和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在临床和内镜特征上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对近端和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患者在性别、年龄、内镜特征(息肉大小、山田分型、内镜NICE分型... 目的 探讨近端和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在临床和内镜特征上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对近端和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患者在性别、年龄、内镜特征(息肉大小、山田分型、内镜NICE分型、蛇形微血管、黏液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远端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相比,近端结肠无蒂锯齿状病变发病年龄更早(P=0.014),内镜下山田1型息肉更为常见(P=0.050),黏液帽也是近端结肠无蒂锯齿状病变的重要内镜特征(P<0.001)。结论 近端无蒂锯齿状病变内镜下扁平隐匿,容易漏诊,掌握其内镜特征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蒂锯齿状病变 内镜特征 黏液帽 近端结肠 远端结直肠
下载PDF
罕见的胃底腺型胃癌69例内镜特征分析
19
作者 文峰 周昊 +3 位作者 程建国 朱杰伦 陈兰 徐维田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罕见的胃底腺型胃癌(GA-FG)内镜下特征,提高其诊治能力。[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Springer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我国学者公开报道的GA-FG病例共68例(69处病灶),分别对“病变部位、大小、表面形态、色调... [目的]分析罕见的胃底腺型胃癌(GA-FG)内镜下特征,提高其诊治能力。[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Springer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我国学者公开报道的GA-FG病例共68例(69处病灶),分别对“病变部位、大小、表面形态、色调、背景黏膜”等内镜下表现进行归纳,分析其内镜下主要形态特征。[结果]GA-FG好发于中老年,我国平均患病年龄5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98.6%病灶发生于胃中、上部,97.0%为单发病灶,96.0%无萎缩肠化背景黏膜,88.0%病灶小于1 cm,平均直径7.5 mm。79.7%病灶为隆起型,且以浅表隆起型(Ⅱa)占绝大多数。73.9%病灶表面有血管扩张。52.8%呈褪色调改变。[结论]发生于胃中上部、单个小于1 cm、无萎缩肠化背景黏膜、有表面血管扩张、呈褪色调改变的浅表隆起型病变是国内患者GA-FG内镜下主要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底腺型 内镜特征
原文传递
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孙波 周方 +1 位作者 薛福敏 李小芹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目的分析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3例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资料,根据内镜诊断分级分为0~1级组(n=16)和2~3级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目的分析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3例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资料,根据内镜诊断分级分为0~1级组(n=16)和2~3级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6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口唇红肿糜烂,占52.38%(33/63);食管炎损伤程度处于0级4例,1级12例,2a级27例,2b级18例,3级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居住地、误服腐蚀性物质性质、误服量及误服腐蚀性物质浓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OR=1.635,P=0.029)、居住地为城市(OR=2.302,P=0.001)、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OR=7.265,P=0.001)、误服量>5 mL(OR=3.274,P=0.035)、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OR=4.552,P=0.017)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分级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腐蚀性食管炎以食管浅表溃疡形成为主要表现;年龄≤3岁、居住地为城市、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误服量>5 mL以及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腐蚀性食管炎 内镜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