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懿 何涛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回顾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为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1岁,... 目的回顾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为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1岁,未绝经者占33.82%,绝经者症状多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伴阴道排液;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误差率较大,达22.86%~61.11%,术前诊刮与术后病理类型的符合率为86.79%;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肌层浸润越深、临床分期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结论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术前诊刮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组织学类型间均存在差异,术前应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期 手术病理分期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脏脂肪代谢活性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龚伟 于丽娟 +1 位作者 孟凡盛 潘登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部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淋巴结转...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部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非转移组,在PET/CT图像上(L4和L5椎体水平之间)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内脏组织VAT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SUVmax,脾脏SUVmax及骨髓(Bone marrow,BM)SUVmax。VAT代谢活性定义为V/S比值,即VAT SUVmax与SAT SUVmax的比值,分析VAT代谢活性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与淋巴结非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的V/S比值、脾脏SUVmax、骨髓SUVmax明显升高,且与V/S值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S比值与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结论VAT代谢活性(V/S比)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VAT可作为肥胖诱导的炎症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炎症 PET/CT 内脏脂肪组织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前动脉插管化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杨 赵维英 +1 位作者 庄育红 任慕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期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诊刮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经检查无介入化疗禁忌证的患者13例,术前1周经股动脉双侧子宫动脉...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期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诊刮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经检查无介入化疗禁忌证的患者13例,术前1周经股动脉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两侧分别单次注射单药顺铂(DDP)30 mg,总量60 mg,同时双侧子宫动脉予以栓塞。化疗1周后常规手术。术后病理与术前诊刮病理作对照。结果:13例中,12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成功,注药后8例栓塞,4例未栓塞;1例插管仅达双侧髂内动脉,双侧注药后未行栓塞。术后子宫内膜癌灶标本组织检查发现:8例癌巢消失,细胞呈变性、坏死样变化,盆腔淋巴无转移;2例有癌细胞残存,癌细胞与诊刮标本对比,细胞分级降低,且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及淋巴细胞增生;3例无效。1例患者伴输卵管、宫颈及髂总淋巴转移,术后继续全身化疗后予以放疗。结论:子宫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后双侧栓塞,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短期疗效显著,有利于彻底手术,并降低术后放疗率,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能否成为根治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方法有待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脉栓塞 介入化疗
下载PDF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欧岱泉 蒋冬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1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检查,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对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1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检查,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总符合率及各自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总诊断符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361,P=0.0223);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6.8%、94.8%和95.0%,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4.3%、78.1%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爱文 刘南芳 +2 位作者 许沈华 顾琳慧 苏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6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正常女性的外周血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和Th2型细胞...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6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正常女性的外周血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0细胞因子的含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2、IL-4和IL-5的表达升高,TNF-α的表达降低,Th1/Th2(IFN-γ/IL4)比值下降(P<0.001)。中晚期患者的Th1/Th2比值较早期患者进一步下降(P<0.05)。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的细胞因子水平和Th1/Th2比值无差异(P>0.05)。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Th2细胞因子水平上升(P<0.05)。手术后患者的IFN-γ、TNF-α水平和Th1/Th2比值上升(P<0.05)。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无关。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可见Th2细胞因子升高,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细胞因子水平、Th1/Th2比值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偏高。手术可纠正Th1/Th2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清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
下载PDF
子宫病变组织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鹤群 吕刚 +1 位作者 史振志 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38-2342,共5页
拉曼光谱方法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细胞在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上的差异,现已在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及病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首次利用光纤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症等子宫病变组织... 拉曼光谱方法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细胞在化学成分及分子结构上的差异,现已在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及病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首次利用光纤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症等子宫病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并与对应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子宫肌瘤组织中甲硫氨酸C—S键振动引起的拉曼峰分裂成为双峰,包括一个由色氨酸振动引起的峰,并出现了一个胡萝卜素引起拉曼峰,这在正常肌层组织中没有体现出来;子宫内膜癌组织在1447cm-1处对应着CH2—CH3的变形振动,表现出组织癌变的特征峰;子宫腺肌症组织在骨架α螺旋C—C键的伸缩振动引起的拉曼峰强度明显弱于正常组织,其由C—O键弯曲振动引起的拉曼峰由正常组织的1160cm-1移至1173cm-1。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拉曼光谱技术能在分子水平有效鉴别不同的子宫病变,这不仅有助于子宫病变的早期诊断,同时,对子宫疾病的基础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光纤的拉曼光谱技术将有望发展成一种高灵敏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子宫肌瘤组织 子宫内膜癌 子宫腺肌症
下载PDF
模拟CO_2气腹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石 梁志清 阎军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环境对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株,以模拟CO2气腹处理4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和细胞黏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β1-整合素(β1-integr...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环境对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株,以模拟CO2气腹处理4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和细胞黏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β1-整合素(β1-integrin)以及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CO2处理4h后,与对照组相比,HEC-1-B细胞生长曲线上移,黏附能力增强,β1-整合素与E-钙黏素的表达均减少。结论CO2气腹有可能通过减弱子宫内膜癌细胞β1-整合素和E-钙黏素的表达导致其黏附能力增加,从而可能对肿瘤细胞的转移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子宫内膜癌 Β1-整合素 E-钙黏素 细胞黏附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和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皮精英 陈超霞 +2 位作者 彭强 彭大川 李宜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8期3550-355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和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分别对46例子宫内膜癌及12例正常内膜对照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甲基化进行检测;对所有病例术前均测定血清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p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和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分别对46例子宫内膜癌及12例正常内膜对照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甲基化进行检测;对所有病例术前均测定血清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p16甲基化率45.6%,而12例对照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和血清CA125水平与发病关系密切,两者结合对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基因 P16 基因表达 CA125
原文传递
MMP-26在子宫内膜瘤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发生和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MMP- 2 6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肿瘤的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分布与定位以及对 MMP- 2 6与子宫内膜瘤各亚型、分期和级别之间的关...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发生和生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MMP- 2 6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肿瘤的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分布与定位以及对 MMP- 2 6与子宫内膜瘤各亚型、分期和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MMP- 2 6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瘤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均有表达。而且 ,在绝经后 ,MMP- 2 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强于子宫内膜瘤中的表达 ,而不是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期。 MMP- 2 6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最强 ,其次是血管上皮细胞 ,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并且随着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根据 FIGO划分的肿瘤级别的升高 MMP- 2 6的表达增强。所以 ,MMP- 2 6在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布与表达说明 MMP-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瘤 表达 MMP-26 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肿瘤 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发现 家族
下载PDF
Controvers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 2012
10
作者 Fuat Demirkira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2年第4期373-381,共9页
Endometrial cancer (EC) is the most frequent cancer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seventh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in women in Western Europe. Major prognostic fa... Endometrial cancer (EC) is the most frequent cancer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seventh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in women in Western Europe. Major prognostic factors related to endometrial cancer are stage, grade, and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the presences of lym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Standard treatment of EC consist of surgical and then adjuvan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Standard surgical approach for stage I-II endomerial cancer is total hysterectomy and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with or without staging. Without question a comprehensive surgical staging procedure similar to that for ovarian carcinoma should be performed for non-endometrioid EC (uterine papiller serous carcinoma and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due to the aggressive clinical behavior. In contrast, there are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staging of EC and the role of ommentectomy and lymphadenectomy are the issues of current deb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um cancer MANAGEMENT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周期分布与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君 李英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2-484,共3页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及P5 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 (PI)与P5 3蛋白表达。以 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各临床手术...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及P5 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 (PI)与P5 3蛋白表达。以 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各临床手术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I值及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P <0 .0 1 ) ,但在不同手术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 ,P5 3蛋白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周期 P53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开丽曼.阿不都巴热 杨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420-1421,142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30~70岁,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57.1%),其次为绝经前月经...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30~70岁,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57.1%),其次为绝经前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35.7%)、下腹部胀痛(21.4%);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1.48%,肌层浸润率高达85.7%,肌层浸润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确定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是改善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临床 预后
下载PDF
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赞妍 霍木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腺癌中Ki-67和CDK4蛋白表达。结果:44例子宫内膜腺癌中Ki-67表达阳性率为54.54%,Ki-67阳性表...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腺癌中Ki-67和CDK4蛋白表达。结果:44例子宫内膜腺癌中Ki-67表达阳性率为54.54%,Ki-67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DK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36%,CDK4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Ki-67及CDK4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评估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KI-67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上皮细胞凋亡的观察
14
作者 谭鹰 姚泳娜 +1 位作者 郑文良 蔡亚娜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在光镜下观察了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并以子宫肌瘤患者的同类细胞作对照。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凋亡细胞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P<0.001)。这一结果,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评估... 本文在光镜下观察了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并以子宫肌瘤患者的同类细胞作对照。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凋亡细胞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P<0.001)。这一结果,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评估提供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 细胞凋亡 上皮细胞 肿瘤诊断 细胞核染色质形态学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孟君 张凤兰 +1 位作者 李佳平 李英勇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过长、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PAGE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子宫内膜... 目的 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过长、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变化。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PAGE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显著增高 ,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不典型增生过长中亦有表达 ,而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间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 ,但其进展及恶性程度则与肿瘤的进展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子宫内膜腺癌 相关性
下载PDF
Matrigel在建立人瘤动物移植模型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小虹 坂之秀樹 佐藤和雄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文通过将Matrigel和MEM培养液分别作为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悬浮液注射于裸鼠皮下,以及将子宫颈鳞癌活体组织用Matrigel浸泡后移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形成的比较研究,了解Matrigel对人子宫癌分化、增殖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Matrige... 本文通过将Matrigel和MEM培养液分别作为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悬浮液注射于裸鼠皮下,以及将子宫颈鳞癌活体组织用Matrigel浸泡后移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形成的比较研究,了解Matrigel对人子宫癌分化、增殖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Matrigel可使人子宫癌细胞较快增殖,动物出瘤早、出瘤齐、生长快,并较好地保持肿瘤原有组织表型,是建立人瘤动物移植模型的一种良好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GEL 裸鼠 子宫肿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萍 孙建衡 +1 位作者 李晓光 刘玉霞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43-744,共2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4月至 1999年 2月 2 0 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例。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 37例 (18 0 % ) ,经病理...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4月至 1999年 2月 2 0 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例。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 37例 (18 0 % ) ,经病理证实为癌者 2 2例 (10 7% ) ,19例进行了手术 ,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管受侵 4例 ,未受侵 15例 ,与之相比 ,手术前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 94 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 15例 ,阴性 13例 ,阳性 1例 ,可疑 1例。 2 0 6例中经病理证实Ⅰ~Ⅲ级非典型增生 12例 ,而宫腔镜下诊断为可疑癌 4例 ,增生 4例 ,正常或萎缩子宫内膜 3例 ,内膜结核 1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 ,准确活检 ,适用于早期诊断 ,同时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 ,提高宫颈管受侵与否的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9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国丽 郑曼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一些临床相关问题。方法 对 9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诉、合并症、CA12 5、B超、腹水或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4例(6 8.8% )患者在出现症状后 1个多月至 8年内分别以功血、生殖...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一些临床相关问题。方法 对 9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诉、合并症、CA12 5、B超、腹水或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4例(6 8.8% )患者在出现症状后 1个多月至 8年内分别以功血、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IUD、不全流产诊治。其中 90 .3%的患者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 ,CA12 5阳性率 2 8.9% ,B超显示 87.1%的病例有至少一项提示异常的表现 ,腹腔细胞学检查 8.6 %阳性 ,2 4 .6 %发现间皮细胞。 4例诊刮遗漏了恶性病变。结论 凡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均应考虑诊刮 ,甚至宫腔镜检查。B超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诊断
下载PDF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ESTABLISHING ANIMAL MODEL OF HUMAN UTERINE CANCERUSING MATRIGEL
19
作者 邓小虹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The human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cell liueIskikawa cells suspended either in Matrigel or MEM buffer medium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to nude mice (N=10 mice/group);and the fresh huma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ob... The human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cell liueIskikawa cells suspended either in Matrigel or MEM buffer medium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to nude mice (N=10 mice/group);and the fresh huma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surgery were coated by Matrigel and transplanted into nude mouse. The purpose of these studies were to see if Matrigel could enhance the human uteriue cancer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viv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ancer cells or tissues implanted into nude mice in Matrigel, the xenografts could turn out earlier, proliferate faster and kept the original differentiation better.It is suggested that Matrigel is an ideal agent in establishing animal models of human uterine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GEL endometrium cancer cell IMPLANTATION Nude mouse Cervical cancer.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与p16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艳波 芦丽莉 盖晓东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 研究p1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目的 研究p1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及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观察p16蛋白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结果 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2.78%和90.00%,两者相比无差异性;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为66.67%,明显低于正常子宫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2)在42例原发性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14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4例发生了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分别为33.33%和9.6%,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 1)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蛋白的表达在高分化癌明显低于低分化癌,表明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未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P16蛋白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