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洪沁 洪波 +3 位作者 张薇 邹移海 关慧云 魏龙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内服加活血散结栓塞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体液免疫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那唑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补肾调经汤灌胃或加用和单独使用...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内服加活血散结栓塞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体液免疫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那唑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补肾调经汤灌胃或加用和单独使用活血散结栓塞肛治疗7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复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然后分别给药,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IgG、IgM、IgA抗体和补体C_3、C_4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胸腺、卵巢、子宫、异位移植物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内异症模型手术4周后,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良好,IgG、C_3水平升高,IgM下降,子宫、卵巢增大;中药及丹那唑治疗后均可使异位的内膜萎缩,3倍人用剂量中药灌胃加塞肛或5倍量组IgG值下降,5倍量中药塞肛或加灌胃组C_3值下降,5倍量中药灌胃加塞肛组子宫和卵巢缩小;丹那唑对模型动物的性周期有抑制作用,而中药组均无此作用;各给药组均对大鼠的ALT无明显影响。【结论】补肾调经汤内服加活血散结栓塞肛可使内异症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萎缩,改善其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中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学 病理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莪棱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司徒仪 向东方 +2 位作者 梁雪芳 黄健玲 章国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6-78,共3页
为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活血化瘀消中药对其的影响 ,将经病检、腹腔镜或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的 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5例 ,对照组 32例 ,分别用理气活血、化瘀消的莪棱胶囊和... 为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活血化瘀消中药对其的影响 ,将经病检、腹腔镜或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的 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5例 ,对照组 32例 ,分别用理气活血、化瘀消的莪棱胶囊和西药丹那唑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的阳性率和治疗后的阴转率。结果 :①EmAb的阳性率、阴转率都与病情程度相关。轻、中度者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6.67%和 76.19% ,重度者仅为 5 7.45 % ;轻度者阴转率较高为 85 .71% ,中、重度者分别为 41.67%和 5 0 .0 % ;②治疗组的患者阴转率为 5 1.85 % ,对照组为 5 6.2 5 % ,两组患者阴转率相当 (P >0 .0 5 )。提示 :EmAb的阳性率不随病情严重程度而上升 ,它对病情较轻者有更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且治疗后易阴转 ,推测可能与重度者抗体移至盆、腹腔致检出率低 ,轻度者血清中免疫反应易受到抑制有关 ;莪棱胶囊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理气 活血祛瘀 莪棱胶囊 中医治疗 抗子宫内膜抗体
全文增补中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萧洁媚 卜亚丽 叶敦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腹腔镜手术诊断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腹腔镜手术诊断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治疗。比较2组的怀孕率、痛经和巧囊的复发率,以及中医证候和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怀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痛经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年后2组巧囊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痛经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痛经积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接受中医药辅助治疗,在提高怀孕率、降低复发率、减轻痛经程度上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药疗法 不孕 中药疗法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邬素珍 陈秀廉 +1 位作者 邓卫红 陈君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观察内异丸(丹参、血竭、三棱、莪术、桃仁、三七、当归、桂枝、香附、牛膝等)合内异灌肠液(丹参、血竭、桃仁、莪术、赤芍、虎杖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 【目的】观察内异丸(丹参、血竭、三棱、莪术、桃仁、三七、当归、桂枝、香附、牛膝等)合内异灌肠液(丹参、血竭、桃仁、莪术、赤芍、虎杖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分成3组,A组(内异丸组)16例,B组(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组)24例,C组(丹那唑组)18例。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MC)后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痛经评分,观察治疗后痛经、腰骶部不适、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附件包块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瘀证候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后对痛经评分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明显优于丹那唑组(P<0.01),也优于内异丸组(P<0.05),而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腰骶部不适和血瘀证候的疗效内异丸组和内异丸合灌肠液组均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和附件包块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内异丸和西药丹那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 痛经/中药疗法 内异丸/治疗应用 内异灌肠液/治疗应用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艳辉 梁雪芳 +1 位作者 肖静 黎丽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的病例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中药组术后给予补肾活血中...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的病例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中药组术后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对照组术后不予中药治疗。术前、术后第1个月、第4个月观察月经等情况,检测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水平,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卵巢储备功能。【结果】(1)术后第1个月,2组患者月经异常率稍增加,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术后时间延长,月经情况逐渐恢复。(2)术后第1个月2组的LH、FSH水平均升高,E2、INHB水平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个月,中药组LH、FSH水平降低,E2、INHB水平升高(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P<0.05),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在改善血清性激素及INH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降低术后患者的血清基础FSH、LH水平,升高抑制素B、基础E2水平,达到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 补肾活血方/治疗应用 卵巢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邬素珍 赵春梅 聂润球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116,共5页
【目的】观察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陈氏内异丸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陈氏内异丸高... 【目的】观察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陈氏内异丸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7.2、3.6、1.8 g.kg-1.d-1),丹那唑组(剂量为36 mg.kg-1.d-1)。复制EM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药液及丹那唑混悬液、蒸馏水等灌胃治疗4周。末次给药1周后剥取大鼠内异病灶组织检测MMP-2、MMP-9在异位内膜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MMP-2及MMP-9表达强度显著高于中药各剂量组和丹那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MMP-2及MMP-9表达强度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氏内异丸治疗EMs的作用与其能有效抑制大鼠异位内膜组织异常升高的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 陈氏内异丸/药理学 子宫内膜/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