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继发性青光眼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伟 谭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评估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在硅油乳化相关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SO-OAG)中的降眼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硅油乳化取出后未达安全眼压的SO-OAG患者120例120眼,应用360° SLT治疗。评估患者治疗1wk,1、3mo后平均眼... 目的:评估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在硅油乳化相关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SO-OAG)中的降眼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硅油乳化取出后未达安全眼压的SO-OAG患者120例120眼,应用360° SLT治疗。评估患者治疗1wk,1、3mo后平均眼压、用药种类和成功率。结果:SLT治疗1wk,1、3mo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 17.64± 4.52、18.96±3.33、18.03±5.69mmHg,较治疗前眼压(25.02±5.93mmHg)明显降低( P =0.002、0.04、0.03);治疗1wk,1、3mo后的平均用药种类分别为1.78±0.14、1.95±0.56、1.87±0.53种,较治疗前(3.11±0.62种)明显降低( P =0.006、0.04、0.02);治疗1wk后,显效82眼(68.3%),有效24眼(20.0%);治疗1mo后,显效74眼(61.7%),有效21眼(17.5%);治疗3mo后,显效77眼(64.2%),有效15眼(12.5%)。结论:SLT能有效降低最大耐受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SO-OAG患者的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硅油乳化 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对头发的调理作用研究及其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熊远钦 黄亮 周宇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运用数理统计和专用仪器检测的方法 ,就高档香波调理剂———聚硅氧烷季铵盐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与国内外同类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滑爽作用明显优于TAT -2 80、DC-13 5 2、WX -60 1,... 运用数理统计和专用仪器检测的方法 ,就高档香波调理剂———聚硅氧烷季铵盐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与国内外同类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SP -2 95对头发的调理、滑爽作用明显优于TAT -2 80、DC-13 5 2、WX -60 1,在赋予头发飘散性、光泽感方面也比后三者要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发香波 聚硅氧烷季铵盐 乳化硅油 聚季铵盐 调理剂 摩擦因数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楠 姜发纲 陈飞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77-780,共4页
目的阐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后可能对角膜内皮产生直接毒性和机械阻挡作用,继而诱发角膜内皮失代偿。方法报道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致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病例,结合既往文献对硅油相关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发病时间和影像... 目的阐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后可能对角膜内皮产生直接毒性和机械阻挡作用,继而诱发角膜内皮失代偿。方法报道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致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病例,结合既往文献对硅油相关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发病时间和影像学检查进行探讨。结果 1例27岁男性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致使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丢失率高达42.5%;角膜内皮镜下显示内皮六边形细胞数量下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加,继而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对于不易取尽硅油同时合并晶体不全脱位病例需警惕眼内残留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诱发的角膜内皮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硅油 角膜内皮 角膜内皮失代偿
原文传递
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的共焦显微镜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明 姚晓明 +5 位作者 赵铁英 刘身文 秦波 何静 林宝涛 曹端荣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 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面的形态,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应用自身对照研究.对近年来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0例(20只眼)临床硅油乳化的患者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其角膜,分析研究其图像特点... 目的 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面的形态,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应用自身对照研究.对近年来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0例(20只眼)临床硅油乳化的患者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其角膜,分析研究其图像特点,总结乳化硅油滴在活体角膜内皮的共焦显微镜表现.结果 乳化硅油滴在角膜内皮面有着不同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镶嵌于角膜内皮面,并伴有角膜内皮细胞的明显水肿增大,内皮细胞的结构不清,仅有模糊轮廓.结论 采用新型的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乳化硅油滴对角膜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该检查是一种对人体无害、可以反复进行,并且连续观察角膜内皮变化的工具,对评估乳化硅油滴对角膜的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显微镜 乳化硅油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新型固化材料在道路软基地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周蓉 王瑶文 《粘接》 CAS 2022年第3期44-46,共3页
作为道路软基地固化的主要影响要素,传统土壤固化剂早已无法满足加固土对于水化物类型与数量的特殊化与个性化需求了,不仅加固效率非常低,且加固效果也很差,以此研制新型固化材料应用于道路软基地改善已是必然趋势。通过分析道路软基地... 作为道路软基地固化的主要影响要素,传统土壤固化剂早已无法满足加固土对于水化物类型与数量的特殊化与个性化需求了,不仅加固效率非常低,且加固效果也很差,以此研制新型固化材料应用于道路软基地改善已是必然趋势。通过分析道路软基地特性,制备了新型固化材料,并对其在道路软基地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层阐述,期望能够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更多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硅油 软基地 固化剂 含水率
下载PDF
一种羟基乳化硅油的合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希峰 李国芹 +2 位作者 杨效登 吕庆銮 满杰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二甲基环硅氧烷(DMC)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糖苷为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通过阴离子型乳液聚合法制备羟基乳化硅油。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 以二甲基环硅氧烷(DMC)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糖苷为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通过阴离子型乳液聚合法制备羟基乳化硅油。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羟基乳化硅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四羟基氢氧化铵用量为DMC的8‰、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70℃时,羟基硅油乳液的产率最高、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油 二甲基环硅氧烷 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