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探头内镜超声诊断上消化道隆起病变643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史维 孙晓滨 +3 位作者 赵聪 奚维东 袁德强 农春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内镜超声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6例患者的643个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mEUS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4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胃339个,食管218个,十二指肠69个,贲门17个。检出间质瘤和... 目的探讨小探头内镜超声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6例患者的643个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mEUS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4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胃339个,食管218个,十二指肠69个,贲门17个。检出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307个(位于黏膜肌层115个,黏膜下层8个和固有肌层184个),异位胰腺62个,脂肪瘤25个,囊肿39个,外压性病变89个,黏液腺瘤2个,血管瘤9个,息肉53个。142个病变取得病理诊断,其中126个与mEUS诊断符合。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但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内镜超声 隆起病变 上消化道 诊断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林英 彭德银 邸雅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02例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10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食管19例(18.6%),胃67例(65.8...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02例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10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食管19例(18.6%),胃67例(65.8%),十二指肠16例(15.6%);根据病变类型分为间质瘤34例,平滑肌瘤16例,囊肿16例,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5例,外压病变5例,息肉4例,疣状胃炎4例,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1例等。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显示上消化道壁的解剖层次,准确定位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够提示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胃镜、结肠镜下发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琳 安钰 +2 位作者 高瑞萍 姚丽 王铁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胃镜、结肠镜下发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0例胃镜、结肠镜下提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EU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食管病变129例,...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胃镜、结肠镜下发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0例胃镜、结肠镜下提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EU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食管病变129例,胃部病变235例,十二指肠病变29例,结肠病变27例。发生于消化道管壁本身的病变占85.00%(357/420),其中黏膜下肿物占73.10%(307/420),并以间质细胞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为多见,占60.24%(253/420),消化道壁外压迫及未发现病变者占14.52%(61/420),侵犯消化道的壁外病变2例,占0.48%(2/420)。结论EUS检查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同时发现结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发生率最低,这可能与结肠的黏膜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隆起性病变 黏膜下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牛献勇 《中国医药》 2014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在乳腺导管镜检查时的表现类型,指导临床对病变性质的判定.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8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乳腺导管镜内隆起性病变153例(40.9%),均进行...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在乳腺导管镜检查时的表现类型,指导临床对病变性质的判定.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8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乳腺导管镜内隆起性病变153例(40.9%),均进行手术,分析乳腺导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相互关系.结果 153例隆起性病变的镜下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增生17例.术后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局部导管上皮增生3例(其中不典型增生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上皮增生15例.镜下诊断符合率:乳管内乳头状瘤98.4%;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0.0%;乳管内癌100.0%;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增生88.2%.结论 乳腺导管镜对乳管内隆起胜病变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应警惕癌前病变及恶变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 隆起性病变 乳头溢液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刚 李敏 汪文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81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58例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58例患者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57例经病理证实,53例病理与术前EUS诊...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81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58例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58例患者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57例经病理证实,53例病理与术前EUS诊断相符合,准确率92.98%。结论:超声内镜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能够准确判断病变与消化道管壁的关系,指导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志洁 左学军 陆敏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8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良性组90例,恶性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及... 目的研究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8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良性组90例,恶性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72-4)、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癌相关黏液抗原(CA50)、消化道癌抗原(CA19-9)检测,分析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6%、82.1%、72.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平均值为65.3%、47.2%、70.9%;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1%、92.9%、86.7%,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早期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隆起性病变 胃肠超声造影 血清肿瘤标志物 糖链抗原 卵巢癌抗原 癌胚抗原 癌相关黏液抗原 消化道癌抗原
下载PDF
经内镜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彩凤 夏永华 +5 位作者 李贞娟 韩宇 刘竹娥 王文菊 李琨 董良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GSEL)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胃镜及超声内镜(EUS)诊断的GSEL62例,≤0.5cm GSEL给予高频电凝电切除;0.5cm<GSEL≤2.0cm GSEL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套扎术;>2.0cm GSEL行EM...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GSEL)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胃镜及超声内镜(EUS)诊断的GSEL62例,≤0.5cm GSEL给予高频电凝电切除;0.5cm<GSEL≤2.0cm GSEL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套扎术;>2.0cm GSEL行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结扎后切除病变游离端部分组织及表层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将EUS的检查结果和病理对照。2周后胃镜EUS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3、6、12和24个月胃镜和EUS复查。结果≤0.5cm GSEL内镜下均切除完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0.5cm<GSEL≤2.0cm亦完全脱落,其中1例出现穿孔。>2.0cm GSEL只有2例多次内镜下治疗后病变消失。余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复查胃镜及EUS均无复发。内镜和手术病理和EUS的结果完全吻合。结论经内镜治疗GSEL的疗效和病变大小有很大关系,>2.0cm GSEL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下载PDF
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应生 朱惠明 +4 位作者 王嘉敏 王曼秋 房媛媛 李荣萍 彭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直径1 cm、2 cm、3 cm钢球制成半球形阴模,将生牛肉糜放进阴模,两个阴模对合固定,置入100℃水中煮沸20 min后制成球形... 目的探讨离体猪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直径1 cm、2 cm、3 cm钢球制成半球形阴模,将生牛肉糜放进阴模,两个阴模对合固定,置入100℃水中煮沸20 min后制成球形肿物模型。选取离体猪胃6只,将球形肿物模型经猪胃浆膜层切口置入黏膜下层,每只离体猪胃的胃底、胃体、胃窦部各置入1枚,直径分别为1 cm、2 cm、3 cm。应用胃镜及内镜超声对模型进行观察,并对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ESD。结果6只猪胃共置入肿物模型18枚,其中17枚成功置入,1例失败。置入的17枚肿物模型在内镜下均表现为明显向腔内凸起的占位改变,表面黏膜与周边黏膜对比无明显改变。内镜超声下表现为位于黏膜下层的混合回声占位。对肿物模型进行ESD,与实际ESD操作过程基本一致,未出现肿物模型脱出、破碎等影响操作的情况。结论本方法制作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模型可较好复制疾病状态,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内镜治疗方法研究及内镜医师培训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离体猪胃 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芬 殷云勤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252-25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超声内镜且经内镜治疗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的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切除术...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超声内镜且经内镜治疗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的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切除术后或活检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病变性质和起源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判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9.80%、96.58%、96.16%;对病变起源判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7.96%、99.05%、98.44%。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病变起源的判断均较为准确,有助于指导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隆起性病变 超声内镜 诊断
原文传递
48例经内镜治疗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岩 李闻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GSEL)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为GSEL,并经内镜治疗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直径0.2-0.5cm的GSEL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GSEL)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为GSEL,并经内镜治疗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直径0.2-0.5cm的GSEL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完全切除,术后未出现并发症;27例直径为0.6-2.0cm的GSEL行EMR、ESD及ESE完全切除,术中未发生并发症;10例直径≥2.0cm的GSEL行EMR、ESD及ESE切除,其中1例直径2.2cm切除过程中出现0.5cm大小穿孔,行尼龙绳套扎闭合穿孔术,未能成功,改行手术,另有1例直径2.0cm,切除过程中创缘出血,止血钳成功止血,共出血50ml,其余均完全切除,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复发患者。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切缘及基底部均已切净。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内镜(EUS)基本吻合,其中间质瘤26例,平滑肌瘤8例;脂肪瘤4例,异位胰腺10例。结论内镜治疗GSEL,特别对于〈2.0cm的GSEL,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2.0cm的GSEL,内镜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丹 刘浒 +1 位作者 张伟 彭昌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4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查,... 目的:探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查,通过观察病灶超声图像特征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采用不同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案并行病理学检查,比较病理学检查与微型探头超声胃镜检查结果的差异,判断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观察内镜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97.62 %,特异度为50.00 %,准确度为95.45 %,44例接受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且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案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隆起性病变 超声胃镜 微型探头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萍 万思明 代雪艳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6期53-54,60,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中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共126处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者内镜下黏... 目的分析探讨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中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共126处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者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2例患者接受了EMR治疗,有2例患者没能完全切除,术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7.22%(70/72);4例患者病灶大于2.0 cm,接受了EPMR,7处隆起全部完全切除,治愈率为100.00%(4/4), 76例患者中有4例(5.26%)在术中有少量出血情况,及时治疗后成功止血。术中及术后无穿孔情况出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2处为良性腺瘤,29处为增生性息肉,12处为炎性息肉,10处为不典型增生,2处为黏膜内癌,1处为黏膜下层癌。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情况。结论为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内镜指导下的黏膜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内镜治疗 黏膜切除术 临床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彩霞 张健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应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食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所收治食道隆起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50例。排除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以及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 目的评价分析应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食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所收治食道隆起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50例。排除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以及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的患者,共纳入13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食道隆起型病变患者经由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下对各病变部位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下食道隆起型病变性质的判定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食道隆起型病变中127例患者病变诊断结果与小探头超声内镜定性诊断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7.69%(127/130)。结论应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食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确切,可准确定位病变起源层次,同时可根据小探头超声内镜现实图像对病灶病理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有确切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隆起型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镜超声微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利民 朱丽民 +1 位作者 翁冬兰 池孔松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7例中胃平滑肌瘤45例,胃外压迫14例,炎症13例,息肉10例,脂肪瘤9例,胃癌6例,胃溃疡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4例,淋巴瘤2例,静脉曲张2例,平滑肌肉瘤1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结论TEMP对胃壁隆起性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胃隆起性病变 超声微探头 经内镜微超声探头 贲门失弛缓症 TEMP 经电子胃镜 胃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隆起性病灶 超声内镜 病理证实 超声检查 胃外压迫 异位胰腺 静脉曲张 胃病变 手术后 脂肪瘤 胃溃疡 淋巴瘤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贝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和普通内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根据不同的手...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和普通内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者选择超声内镜下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选择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超声内镜检查的准确性为90.32%、特异性为91.40%、敏感性为95.70%,与普通内镜检查(54.00%、75.27%、78.49%)比较明显升高;观察组手术时间(12.56±4.00)min、术中出血量(29.82±7.44)mL、术后住院时间(5.20±1.53)d、功能恢复时间(4.86±1.30)h,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60.13±41.13)min、术中出血量(121.62±30.23)mL、术后住院时间(12.90±3.32)d、功能恢复时间(95.13±24.23)h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诊断中,超声内镜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同时超声内镜下手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治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 良性隆起型病变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隆起性病灶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汤丽娟 李祥玉 刘政 《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105例大肠隆起性病变患者,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105例大肠隆起性病变患者,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05例大肠隆起性病变中,发生术中穿孔0例,术后迟发性穿孔2例(1.9%),术中出血25例(23.8%),迟发性出血病3例(2.9%),感染2例(1.9%),予以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治疗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病灶大小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隆起性病变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越大,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概率越大。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道隆起性病变治疗安全、有效、可行,但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大肠隆起性病变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超对胃壁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曾曦 马晓芹 杨君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889-890,共2页
目的提高胃壁隆起性病变诊断率,减少胃底假占位性病变(胃床压迹)的误诊。方法对内镜诊断胃黏膜下肿瘤10例患者及胃床压迹38例患者经B超进一步确诊。结果内镜诊断黏膜下肿瘤患者10例,胃床压迹患者38例,与B超诊断完全相符,符合率100%。结... 目的提高胃壁隆起性病变诊断率,减少胃底假占位性病变(胃床压迹)的误诊。方法对内镜诊断胃黏膜下肿瘤10例患者及胃床压迹38例患者经B超进一步确诊。结果内镜诊断黏膜下肿瘤患者10例,胃床压迹患者38例,与B超诊断完全相符,符合率100%。结论 B超诊断胃隆起性病变与胃镜相结合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壁隆起性病变 胃黏膜下肿瘤 胃床压迹 胃镜 B超 诊断
下载PDF
乳管镜结合灌洗液细胞学技术在诊断导管内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
18
作者 皮亚平 李志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乳管镜结合灌洗液细胞学技术在诊断导管内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乳房导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和灌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乳管镜检查、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乳管镜... 目的探讨乳管镜结合灌洗液细胞学技术在诊断导管内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乳房导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和灌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乳管镜检查、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乳管镜联合灌洗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导管内占位病变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8.04%,阴性预测值为81.82%,准确率95.16%,约登指数0.856。两种方法联合诊断导管内占位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独乳管镜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乳管镜检查联合灌洗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导管内占位病变的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检查乳管镜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导管内隆起性病变 乳房溢乳 乳管镜 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秦宝山 郭长青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3-4,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先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将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3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先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将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91.2%,明显高于胃镜的60.4%(P<0.01)。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性质较胃镜能做出更准确判断,并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内镜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及良、恶性的判断尚存在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超声内镜 隆起性病变 上消化道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萍 周小江 +4 位作者 刘志坚 祝荫 陈幼祥 朱萱 吕农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3-694,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小探头对278例胃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息肉21例,平滑肌瘤143例,平滑肌肉瘤10例,脂肪瘤16例,异位胰腺12例,静脉曲张7例,壁外压迫69例。对起源于黏膜...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小探头对278例胃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息肉21例,平滑肌瘤143例,平滑肌肉瘤10例,脂肪瘤16例,异位胰腺12例,静脉曲张7例,壁外压迫69例。对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部分病变进行内镜治疗,对起源于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部分病变进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或手术治疗,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93.0%,明显高于胃镜(61.5%)。结论:超声内镜可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起源、范围及大小作出准确判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超声小探头 隆起性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