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血运重建术后ST段回复程度,分析ST段回复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率,将198例患者分为ST段回复完全组(ST段回落率≥50%)和ST段回复不全组(ST段回落率<50%)。...目的通过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血运重建术后ST段回复程度,分析ST段回复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率,将198例患者分为ST段回复完全组(ST段回落率≥50%)和ST段回复不全组(ST段回落率<50%)。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梗死相关血管特征及手术相关事项;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靶血管重建、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ST段回复不全组中>75岁患者明显多于ST段回复完全组(9例,21.4% vs. 14例,9.0%;P〈0.05);(2)ST段回复不全组总缺血时间长于回复完全组[(5.2±2.2) h vs.(3.0±1.6) h,P〈0.01],梗死相关动脉为LAD更为常见(27例,64.3% vs. 69例,44.2%;P〈0.05),术后冠脉造影IRA血流达TIMI3级者少于回复完全组(32例,76.2% vs. 140例,90%;P〈0.05)。ST段回复不全患者中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率较低,应用IABP几率高于回复完全组(P<0.01);(3)住院期间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ST段回复不全组均高于回复完全组;(4)多因素分析:年龄>75岁(OR=4.452) 、LAD 闭塞(OR=3.317) 、总缺血时间(OR=1.897)是影响术后心电图ST 段恢复的相关因素。结论行急诊血运重建的STEMI患者中高龄、LAD闭塞、缺血时间较长、术前未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易发生ST段回落不良且预后差。 其中,年龄>75岁、LAD闭塞及总缺血时间长是术后心电图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经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替普酶对重度血栓负荷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60例重度血栓负荷(血栓长度大于2倍血管内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目的探究经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替普酶对重度血栓负荷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60例重度血栓负荷(血栓长度大于2倍血管内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两组患者300 mg阿司匹林及180 mg替格瑞洛嚼服。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冠脉内注入5~10 mg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冠脉内注射小剂量(5~10 mg)阿替普酶,溶栓后给予两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即让患者口服75 mg氯吡格雷+100 mg阿司匹林,1/d,持续1年。术后对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进行常规应用。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校正TIMI帧数改善情况、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及出院后30 d KillipⅢ级以上、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61.5±6.6)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61.1±6.5)岁;另外两组在合并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治疗前相比其校正TIMI血流帧数得到明显改善,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50%比率高于对照组(83.3%vs. 63.3%,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栓负荷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过程中,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替普酶可以进一步提高血流TIMI分级,减少校正TIMI帧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血运重建术后ST段回复程度,分析ST段回复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率,将198例患者分为ST段回复完全组(ST段回落率≥50%)和ST段回复不全组(ST段回落率<50%)。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梗死相关血管特征及手术相关事项;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靶血管重建、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ST段回复不全组中>75岁患者明显多于ST段回复完全组(9例,21.4% vs. 14例,9.0%;P〈0.05);(2)ST段回复不全组总缺血时间长于回复完全组[(5.2±2.2) h vs.(3.0±1.6) h,P〈0.01],梗死相关动脉为LAD更为常见(27例,64.3% vs. 69例,44.2%;P〈0.05),术后冠脉造影IRA血流达TIMI3级者少于回复完全组(32例,76.2% vs. 140例,90%;P〈0.05)。ST段回复不全患者中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率较低,应用IABP几率高于回复完全组(P<0.01);(3)住院期间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ST段回复不全组均高于回复完全组;(4)多因素分析:年龄>75岁(OR=4.452) 、LAD 闭塞(OR=3.317) 、总缺血时间(OR=1.897)是影响术后心电图ST 段恢复的相关因素。结论行急诊血运重建的STEMI患者中高龄、LAD闭塞、缺血时间较长、术前未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易发生ST段回落不良且预后差。 其中,年龄>75岁、LAD闭塞及总缺血时间长是术后心电图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因素。
文摘目的探究经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替普酶对重度血栓负荷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60例重度血栓负荷(血栓长度大于2倍血管内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两组患者300 mg阿司匹林及180 mg替格瑞洛嚼服。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冠脉内注入5~10 mg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冠脉内注射小剂量(5~10 mg)阿替普酶,溶栓后给予两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即让患者口服75 mg氯吡格雷+100 mg阿司匹林,1/d,持续1年。术后对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进行常规应用。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校正TIMI帧数改善情况、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及出院后30 d KillipⅢ级以上、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61.5±6.6)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61.1±6.5)岁;另外两组在合并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治疗前相比其校正TIMI血流帧数得到明显改善,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50%比率高于对照组(83.3%vs. 63.3%,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栓负荷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过程中,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替普酶可以进一步提高血流TIMI分级,减少校正TIMI帧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