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桃的胚培养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建兰 马瑞娟 +2 位作者 杜平 沈志军 俞明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358,共5页
以果实发育天数为65 d的普通桃82-18-73及75 d的油桃Sunsp lash为试材,探讨早熟桃两步法胚培养和移栽技术。结果表明:第一步培养以SH+6-BA(1 mg/L)+IBA(1 mg/L)结合光照培养为最好,有利于胚的发育,长度>5 mm的胚比率达到93.8%以上;... 以果实发育天数为65 d的普通桃82-18-73及75 d的油桃Sunsp lash为试材,探讨早熟桃两步法胚培养和移栽技术。结果表明:第一步培养以SH+6-BA(1 mg/L)+IBA(1 mg/L)结合光照培养为最好,有利于胚的发育,长度>5 mm的胚比率达到93.8%以上;第二步培养以WPM培养基显著优于1/2 MS+6-BA(2 mg/L)+IAA(0.5 mg/L),胚培试管苗生长健壮。试管苗移栽以草炭土∶珍珠岩=1∶3(体积比)混合基质为佳,移栽后7 d内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7 d后逐渐揭膜透气,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胚培养技术
下载PDF
胚培养技术应用于月季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策 赵小慧 阮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54-57,共4页
胚培养技术是月季育种中一项重要技术,其在克服远缘杂交败育及加速育种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胚培养的研究现状,影响胚培养的各种因素及应用,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今后月季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胚培养技术 月季 育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短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楠 王玉洁 +4 位作者 徐营 刘霞 蔡文伟 常永富 华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小鼠体外受精受精率、氧化应激产生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小鼠体外受精最短的精卵共孵育时间。方法分别比较ICR小鼠精卵共孵育30s、2min、10min、0.5h、2h、4h及18h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并对精卵... 目的探讨不同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小鼠体外受精受精率、氧化应激产生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小鼠体外受精最短的精卵共孵育时间。方法分别比较ICR小鼠精卵共孵育30s、2min、10min、0.5h、2h、4h及18h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并对精卵共孵育0h、2h及18h培养液的丙二醛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各组获得卵细胞数分别为52、53、53、46、48、48及47,受精率分别为67.3%、81.1%、83.0%、87.0%、85.4%、81.3%及48.9%。精卵共孵育30s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0.5h及2h组(P<0.05),而18h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2min、10min、0.5h、2h及4h组(P<0.05)。2min组的受精率相比10min、0.5h、2h及4h组均无差异(P>0.05)。各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2.9%、65.1%、70.5%、67.5%、75.6%、71.8%及65.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精卵共孵育0h、2h及18h丙二醛浓度检测的均值分别为(1.06±0.21)×10-3mol/L、(1.44±0.22)×10-3mol/L及(2.00±0.21)×10-3mol/L,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丙二醛浓度随着精卵共孵育时间的缩短而降低。结论小鼠体外受精精卵共孵育时间缩短至2min不会降低受精率,同时随着孵育时间的缩短,产生的氧化应激也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氧化应激 超短 体外受精 胚胎培养 辅助生殖技术 小鼠
下载PDF
EHF病毒在传代鸡胚上的实验观察
4
作者 顾晓慧 钟玉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4-36,43,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已知EHFV seoul株接种9~10d龄鸡胚后鸡胚出现严重局限的出血斑;ELISA试验显示感染鸡胚尿囊液和对照鸡胚尿囊液OD值之比>2.1;免疫荧光试验在感染鸡胚心、脑、肺、肝、肾组织印片细胞浆内可见不同程度荧光颗粒。
关键词 出血热病毒 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