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 被引量:33
1
作者 许奕 刘建民 +2 位作者 赵文元 洪波 周晓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总结 45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作动脉瘤内填塞治疗。 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2 5例 ,90 %以上闭塞 14例 ,小于 90 %闭塞 6例 ;2次填塞 2... 目的 总结 45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作动脉瘤内填塞治疗。 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2 5例 ,90 %以上闭塞 14例 ,小于 90 %闭塞 6例 ;2次填塞 2例 ,复发经手术治愈 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 7例 ,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 1例 ,植物人状态生存 1例。随访 1~ 2 0个月 ,治疗结果稳定。颅内多动脉瘤 5例 ,4例 1次填塞成功。结论 GDC栓塞治疗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效果好。虽然有较高的脑梗死发生率 ,但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动脉瘤 栓塞 治疗
下载PDF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子祥 王松 孙成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9期722-724,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DSA检查阳性 19例占 6 0 %。其中肿瘤 7例 ,动脉瘤 8例 ,弥慢性肠黏... 目的 :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DSA检查阳性 19例占 6 0 %。其中肿瘤 7例 ,动脉瘤 8例 ,弥慢性肠黏膜病变和球溃疡出血 3例 ,Crohn’s病 1例。 13例DSA检查阴性占 4 0 %。对 19例 (包括DSA阴性 7例 )采取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 ,10例得到完全止血 ,9例止血不彻底。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止血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诊断 灌注 栓塞 介入性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汪盛齐 杨小庆 +4 位作者 邓钢 何仕诚 郭金和 牛焕章 陈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肝脏肿瘤介入手术疗效。方法:临床影像学诊断肝癌并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患者6例,VX2肿瘤造模新西兰大白兔2只。所有受检者及实验兔均先行常规T1W I、T2W I扫描,然后受检者在屏气下、实验兔在麻醉下进行...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肝脏肿瘤介入手术疗效。方法:临床影像学诊断肝癌并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患者6例,VX2肿瘤造模新西兰大白兔2只。所有受检者及实验兔均先行常规T1W I、T2W I扫描,然后受检者在屏气下、实验兔在麻醉下进行2个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DW I扫描。结果:扩散扫描取不同b值时,介入手术术后与术前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比值在110%以上时预后较好,低于110%时预后较差;病灶ADC值与肝脏ADC值的比值术后为术前的110%以上时预后较好,低于110%时预后较差。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评价肝脏肿瘤介入手术疗效似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量化研究 栓塞 治疗性 肝癌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Bletilla Striata or gelfom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敢生 郑传胜 +2 位作者 周汝明 梁波 张彦舫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8-160,共3页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hepatic arte- rial embolization (HAE) with Bletilla Striata powd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 atic carcinoma (PHC). METHODS From May 1990 to Se...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hepatic arte- rial embolization (HAE) with Bletilla Striata powd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 atic carcinoma (PHC). METHODS From May 1990 to September 1993,106 patients with PHC were treated by HAE with Bletilla Striata powders (n=56) or gelfoam powders (n=50)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trolled technical conditions. Authors analyzed the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Bletilla Striata powders produced exten- sive permanent proximal embolization of hepatic artery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ormed. Intermission of treat- ment was as long as 6-12 months and tumor necrosis and shrinking were obvious. The survival rates of 1,2 and 3 years were 81.9%,44.9% and 33.6% respec- tively and the mean survival time was 19.8 months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ll clinical effects of Bletilla Striata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lfoam group. CONCLUSIONS Bletilla Striata powders are superi- or to gelfoam powders as an angioembolus for hepatic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eoplasms/therapy emblization therapeutic bletilla striata
下载PDF
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羽 蒋天安 +3 位作者 钱超文 陈俊英 杨琛 时开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SPV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计划行SPVE的肝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SPVE(常规组),17例采用门静脉超声造影指导SPVE(造影组)。术后2~4周行CT检... 目的探讨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SPV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计划行SPVE的肝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SPVE(常规组),17例采用门静脉超声造影指导SPVE(造影组)。术后2~4周行CT检查,了解栓塞情况。结果 3例造影组的患者因为门静脉超声造影提示不适合做门静脉栓塞而放弃SPVE治疗,其余2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SPVE治疗。术后CT显示常规组2例出现异位栓塞,造影组14例均未见异位栓塞。结论门静脉超声造影对SPVE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门静脉造影术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氩氦刀联合介入栓塞治疗脑膜瘤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鲁乾 杨华 +3 位作者 出良钊 李玉明 向欣 吕莹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708-170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氩氦刀及介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治疗颅内血供丰富脑膜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栓塞后于术中予以氩氦刀辅助手术治疗26例血供丰富的脑膜瘤。结果: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6例患者术中均能予以完全切... 目的:探讨应用氩氦刀及介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治疗颅内血供丰富脑膜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栓塞后于术中予以氩氦刀辅助手术治疗26例血供丰富的脑膜瘤。结果: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6例患者术中均能予以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复查头颅CT和(或)MRI提示肿瘤完全消失,未见明显肿瘤残留。术后随访:恢复良好24例,轻度致残2例,植物生存0例,无死亡病例。随访结果:未见复发。结论:术前应用介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术中氩氦刀辅助手术处理颅内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有助于肿瘤组织的完全切除并降低肿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栓塞 脑膜瘤
下载PDF
下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7
作者 孙陵 《黑龙江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经过内镜及钡剂检查未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来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同时对出血处用明胶海...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经过内镜及钡剂检查未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来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同时对出血处用明胶海棉栓塞或用保留导管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结果全组11例,其中10例见造影剂外溢,1例同时见肿瘤染色,7例显示病理血管。1例未能明显诊断。3例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8例采用保留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均达到止血效果。结论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可以快速作出诊断定位,且止血效果好,见效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栓塞治疗 灌注 诊断 动脉造影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8
作者 李真保 方兴根 +5 位作者 许安定 江晓春 陶进 潘先文 戴易 邵雪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伽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伽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以下5例。栓塞后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c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c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下载PDF
大鼠肝癌肝动脉碘油柱塞后的门脉血供 被引量:34
9
作者 董永华 林贵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82-584,共3页
采用软X线摄影技术和硅酮灌注技术,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作碘油肝动脉栓塞后的肿瘤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碘油肝动脉栓塞后,较大肿瘤结节(>5mm)的周边部分可见门脉血供存在,而较小肿瘤结节内(<5mm... 采用软X线摄影技术和硅酮灌注技术,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作碘油肝动脉栓塞后的肿瘤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碘油肝动脉栓塞后,较大肿瘤结节(>5mm)的周边部分可见门脉血供存在,而较小肿瘤结节内(<5mm),其肿瘤血供呈现部分或完全来自门脉。作者认为,碘油肝动脉栓塞不可能产生完全性的肿瘤双重血供的栓塞;门脉血供的存在可能是碘油肝动脉栓塞后部分肿瘤细胞残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碘油肝动脉栓塞后有必要进行经门静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碘油 栓塞疗法 细胞瘤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胰头癌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彦寿 李焕祥 +1 位作者 吕峰泉 刘武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超选择性 动脉灌注 栓塞 胰头癌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洋 江涛 +5 位作者 孙秋艳 吴金星 丁丽 古丽 刘伟 汪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位患者使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弹簧圈、Onyx胶中的1种或2种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44例患者共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8次,最终咯血完全停止,有效率9...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位患者使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弹簧圈、Onyx胶中的1种或2种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44例患者共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8次,最终咯血完全停止,有效率90.9%。4位患者于治疗后再次复发,复发率9.1%,药物止血治疗后咯血停止。栓塞后有6位患者出现胸腹痛,均自行缓解,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治疗难治性咯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学荣 成淑莲 +3 位作者 耿正顺 张小林 彭伟 张宏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尽快栓塞止血,普通导管难以达到栓塞部位的应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主要以明胶海绵为主,加用真丝线段,PVA颗粒、微钢圈。结果本组25例一次栓塞成功22例,二次栓塞1例。2例栓塞后24h仍有少量出血,给予全身止血药物出血停止,25例术后随访20~60d无一例复发出血。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止血快速安全,栓塞治疗目标准确,是一种有效的救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血管造影 胃部疾病
下载PDF
经动脉栓塞后切除下肢巨大血管瘤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曦 王深明 +3 位作者 庄文权 黄灿之 林勇杰 陈国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2-672,I000,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巨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995~ 1999年收治的 111例下肢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中的 3例巨大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的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继而进行有效的动脉栓塞后 ... 目的 探讨治疗巨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995~ 1999年收治的 111例下肢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中的 3例巨大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的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继而进行有效的动脉栓塞后 ,病变体积缩小 ,3例常规手术难于治疗的血管瘤得以成功地完整切除 ,避免了术中致命性的出血 ,并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术前经动脉栓塞是根治性切除巨大血管瘤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下肢巨大血管瘤 动脉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螺旋状体毛在动脉内栓塞作用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石荣书 张体江 +1 位作者 李强 先正元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状体毛栓塞动脉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 ,经导管送入螺旋状体毛至靶血管对 6条犬 9支肾动脉、1支脾动脉进行栓塞 ,其中 5支肾动脉加用体毛颗粒栓塞。栓塞术后饲养 2wk处死取标本观察 ,栓... 目的 探讨螺旋状体毛栓塞动脉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 ,经导管送入螺旋状体毛至靶血管对 6条犬 9支肾动脉、1支脾动脉进行栓塞 ,其中 5支肾动脉加用体毛颗粒栓塞。栓塞术后饲养 2wk处死取标本观察 ,栓塞前后及处死前分别行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造影显示 9支肾动脉血流减慢 ,其中 5支有狭窄表现。加用体毛颗粒栓塞的 5个肾脏有造影剂分布不均。 1支脾动脉造影无异常。大体标本观察 ,除 1支脾动脉外其余 9支肾动脉内均有血栓形成 ,9个肾脏有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表现 ,可见灶状坏死。结论 螺旋状体毛可经导管置入动脉干内 ,具有动脉干平面栓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动脉栓塞 体毛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的超声评价
15
作者 冷振鹏 吴静 +4 位作者 纪伟光 王萍 卢金生 李铎 康骅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行TIPSS并GCVE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及腹水情况的跟踪观察。结果13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1...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行TIPSS并GCVE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及腹水情况的跟踪观察。结果13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14.0±1.5)个月,13例首次置管全部成功,1例7个月后因分流道狭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入院,分流道通畅率92.31%(12/13)。结论TIPSS并GCVE联合运用能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治疗 门脉高压症 超声评价 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