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剂对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威 尹升华 +2 位作者 齐炎 陈勋 王雷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7-1513,共7页
为研究硫粉和稻草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影响,在添加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条件下进行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实验,考察实验过程中细菌浓度、溶浸液pH、铜浸出率等参量变化,分析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的... 为研究硫粉和稻草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影响,在添加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条件下进行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实验,考察实验过程中细菌浓度、溶浸液pH、铜浸出率等参量变化,分析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后,细菌生长和铜矿生物浸出均得到促进,铜浸出率分别提高5.10%,12.02%和13.40%;在细菌培养过程中,添加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均能够降低培养液pH,增大培养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以及细菌浓度。其中,添加硫粉实验组培养液最终pH最低并且SO4^2-浓度峰值最大,添加混合物实验组培养液细菌浓度峰值最大。在浸矿实验过程中,添加硫粉、稻草及两者混合物均能促进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其中,添加稻草实验组溶浸液中最终氧化还原电位最小,添加混合物实验组溶浸液中Cu^2+,Fe^2+和Fe^3+质量浓度峰值最高,最终pH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矿 细菌培养 稻草 硫粉 浸出率
下载PDF
γ辐照-腐蚀后硼硅酸盐玻璃的形貌及元素行为
2
作者 牛书通 王相龙 +4 位作者 凌永生 单卿 史潮 贾文宝 张建东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硼硅酸盐玻璃是现有综合性能最好的深地处置高放废物固化材料,其辐照稳定性是影响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泄漏的重要因素。对此,在室温下分别以8 kGy和800 kGy的γ射线辐照三组分硼硅酸盐玻璃(NBS),并对辐照后的样品在不同时间下的浸出行为... 硼硅酸盐玻璃是现有综合性能最好的深地处置高放废物固化材料,其辐照稳定性是影响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泄漏的重要因素。对此,在室温下分别以8 kGy和800 kGy的γ射线辐照三组分硼硅酸盐玻璃(NBS),并对辐照后的样品在不同时间下的浸出行为展开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S)分析元素分布,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仪(ICP-OES)对溶液元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γ射线在8~800 kGy的吸收剂量范围内会对硼硅酸盐玻璃的浸出行为产生影响。此外,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玻璃腐蚀效应逐渐覆盖了辐照效应。与8 kGy辐照相比,NBS玻璃样品在800 kGy辐照下的元素行为变化更为明显。在高剂量辐照后,腐蚀对表面形貌的影响更为显著,而腐蚀7 d后NBS玻璃的元素浸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 辐照 硼硅酸盐玻璃 表面形貌 元素浸出
下载PDF
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元素杂质浸提条件探究
3
作者 李颖 袁淑胜 赵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62-1966,共5页
目的 对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的元素杂质浸提条件进行研究。方法 设定不同浸提条件,对收集到的6类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进行浸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浸提出的元素含量。结果 两种浸提介质水和体积分数4%乙酸相比,后者作为浸提... 目的 对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的元素杂质浸提条件进行研究。方法 设定不同浸提条件,对收集到的6类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进行浸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浸提出的元素含量。结果 两种浸提介质水和体积分数4%乙酸相比,后者作为浸提介质时,各类容器溶出的元素杂质量均较多。以水为浸提介质分别在(121±2)℃、保温30 min或(70±2)℃、保温24 h条件下浸提时,各种容器溶出的As、Cd、Pb、V、Co、Ni、Cr、Cu元素的量基本一致。对于Mg、Al、Mn、Fe、Zn元素,有机内涂层容器在两种浸提条件下所得浸提量基本一致;阳极氧化和等离子喷涂内壁的容器、裸金属容器,在(121±2)℃、保温30 min条件下,除Mg外,其他元素均浸出更多量。结论 药品包装用金属容器元素杂质测定浸提时,可选用体积分数4%乙酸作为加严控制的浸提介质;以水浸提,(70±2)℃、保温24 h,可满足ICH-Q3D中1类、2A类和3类元素的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包装 金属容器 元素杂质 浸提介质 浸提条件 药品包装材料
原文传递
ICP-MS法同时测定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的12种元素杂质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天舒 李文东 +1 位作者 赵璇 郭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同时测定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12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内标法。载气(氩气)流量1.02 L·min^(-1),碰撞气(氦气)流量4.5 L·min^(-1),等离子体气流量18 L·min^(-1),射频功率1.35 kW,采样锥截取... 目的同时测定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12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内标法。载气(氩气)流量1.02 L·min^(-1),碰撞气(氦气)流量4.5 L·min^(-1),等离子体气流量18 L·min^(-1),射频功率1.35 kW,采样锥截取深度为65 mm,积分时间为1.5 s,数据采样为跳峰模式,样品重复测3次,取平均值。结果0.05~100μg·L^(-1)镉、铅、砷、钴、钒、镍、铊、银、铜、铬、钡、钨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定量限0.4590~40 ng·L^(-1),检测限0.1377~12 ng·L^(-1)。精密度试验RSD不超过2.50%,重复性试验RSD不超过8.90%,平均加样回收率78.5%~114.3%,RSD为0.10%~4.40%。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线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的元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元素杂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内标法 痕量 限量检查 安全性 浸出
原文传递
加压浸出砷滤饼制备单质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欣 于中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研究了以砷滤饼为原料,采用加压氧化浸出—氯化亚锡还原工艺制备单质砷。考察了加压浸出温度、浸出压力、酸度和浸出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以及还原温度和时间、盐酸和氯化亚锡加入量对砷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加压氧化浸出条件... 研究了以砷滤饼为原料,采用加压氧化浸出—氯化亚锡还原工艺制备单质砷。考察了加压浸出温度、浸出压力、酸度和浸出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以及还原温度和时间、盐酸和氯化亚锡加入量对砷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加压氧化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120℃,浸出压力1.2 MPa,酸度120 g/L,浸出时间3 h;最佳还原条件为盐酸与富砷滤液体积比1.2/1,还原温度75℃,氯化亚锡与砷物质的量比1.5/1,还原时间7 h;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单质砷产品纯度高于91%,产品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滤饼 单质砷 还原 加压浸出 氧化 制备
下载PDF
低碱度水泥基材料固化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韦琦 耿海宁 +5 位作者 马浩森 刘艳 陈伟 王东文 潘社奇 李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放射性焚烧灰中存在铝单质金属,其在碱激发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的高碱性孔溶液环境下会反应产生氢气,造成固化体膨胀与性能劣化。为克服此问题,本研究以水泥、硅灰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沸石、聚羧酸减水剂、定优胶和聚合硫酸铝协同改性... 放射性焚烧灰中存在铝单质金属,其在碱激发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的高碱性孔溶液环境下会反应产生氢气,造成固化体膨胀与性能劣化。为克服此问题,本研究以水泥、硅灰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沸石、聚羧酸减水剂、定优胶和聚合硫酸铝协同改性制备低碱度水泥基材料,开展低碱度水泥基材料对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固化处置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放射性焚烧灰质量包容量为30%的低碱度水泥基材料固化体的28 d抗压强度达16.6 MPa以上,抗冻融性能、抗浸泡性能及抗冲击性能均满足GB 14569.1—2011《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的要求。Ce^(3+)第42 d浸出率为4.41×10^(-9) cm/d,累计浸出分数为3.4×10^(-7) cm。低碱度水泥基材料固化模拟放射性焚烧灰过程中未产生大量氢气,其原因是,在早期孔溶液pH值较低,同时孔溶液中的高钙离子浓度延缓了焚烧灰中的单质铝与孔溶液发生反应释放氢气的速度,在后期孔溶液pH值低于11.75,焚烧灰中的单质铝不会与孔溶液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处置 水泥基材料 低碱度 放射性焚烧灰 单质金属 固化 浸出率 累积浸出分数
下载PDF
冻融干湿条件下压砂砾石元素淋溶规律研究
7
作者 马东祥 王洁 +4 位作者 李王成 贾振江 高素素 栾文杰 宿起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7,共9页
通过室内冻融干湿循环试验,宁夏中部干旱带夏秋季干湿和冬春季冻融的自然条件,设置温差与粒径两个因素探究压砂砾石(灰绿板岩)元素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温差对灰绿板岩元素累积淋溶总量影响极显著(P<0.01),促进灰绿板岩元素淋溶释放... 通过室内冻融干湿循环试验,宁夏中部干旱带夏秋季干湿和冬春季冻融的自然条件,设置温差与粒径两个因素探究压砂砾石(灰绿板岩)元素淋溶规律。结果表明,温差对灰绿板岩元素累积淋溶总量影响极显著(P<0.01),促进灰绿板岩元素淋溶释放的最佳温差为48℃,在灰绿板岩淋溶释放的所有元素中,贡献率大于0.1%元素顺序为S>Na>K>Mg>Ca>Si>N>Sr>B,其中S贡献率最大(34.86%)。灰绿板岩淋溶释放元素中包含有助于植物生长的部分元素,其中大量元素包括N、P、K、Ca、Mg、S,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Mo、B,有益元素包括Co、Si、Na。S、K、Na三种元素对灰绿板岩元素累积淋溶总量贡献率之和为70.94%,可将这三种元素的累积淋溶量作为表征灰绿板岩在冻融干湿条件下元素淋溶释放程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干湿 灰绿板岩 温差 粒径 元素淋溶
下载PDF
Resolving the hydrothermal signature by sequential leaching studies of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 of the Okinawa Trough 被引量:1
8
作者 YU ZengHui GAO YuHua +1 位作者 ZHAI ShiKui LIU FeiF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665-674,共10页
A sediment core H9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Okinawa Trough was studied by sequential leaching to indentify the hy- drothermal component from the various other components such as detrital, biogenic, and so on. ... A sediment core H9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Okinawa Trough was studied by sequential leaching to indentify the hy- drothermal component from the various other components such as detrital, biogenic, and so on. The elements were partitioned into five fractions: exchangeable, bound to carbonates, bound to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bound to organic matter, and re- sidual.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 A1, Ti, K, Fe, Mn, Pb, Co, Cu, Ni, and V in each fraction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percent- ages were calculated. Residual fraction is a dominant speciation for most studied elements except for Mn and Pb in the core sediments. For the elements A1, Ti, and K, residual frac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5% of the total metal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studied elements in the exchangeable fraction, carbonate fraction, and organic fraction are relatively low. The metal levels in the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 fraction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is fraction represents another prevalent speciation. Also in this fraction,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percentages are higher in the core section above 80 cm than those below 80 cm. Especially for Mn and Pb, the fractions bound to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metal concentration for the upper 80 cm section. Hydrothermal components mainly occur in this fraction. And the downcore variations of metal contents and percentages reflect the variations of hydrothermal inputs to the sediments. The high metal levels in the upper core indicate the enhancing influence of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round on the core H9 during its late stage of sedimentation. The accumulation rates of hydrothermally derived Fe, Mn, Pb, Co, Cu, Ni, and V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 fractions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hydrothermally derived Mn is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Mid-ocean Ridges and Lau Basin. However, hydrothermally derived Fe and Cu present a relatively lower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al accumulation rate sequential leaching hydrothermal sediments Okinawa Trough
原文传递
高硫难浸金精矿氧化渣中单质硫的深入氧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泽茂 刘国伟 +2 位作者 夏星 陈坚 肖松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79,共3页
黄铁矿包裹型难浸金精矿-软锰矿氧化处理过程中,生成单质硫,影响了后续氰化浸金效果,为此进行了含单质硫氧化渣的深入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用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实现了单质硫的高效氧化;当渣中单质硫含量低于1.5%时,氰化浸出... 黄铁矿包裹型难浸金精矿-软锰矿氧化处理过程中,生成单质硫,影响了后续氰化浸金效果,为此进行了含单质硫氧化渣的深入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用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实现了单质硫的高效氧化;当渣中单质硫含量低于1.5%时,氰化浸出时金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浸金精矿 软锰矿 单质硫 预氧化 氰化浸出
下载PDF
砷滤饼浸出残渣中单质硫的脱除试验
10
作者 胡意文 史伟强 +1 位作者 张旭泳 邱方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0,75,共5页
针对砷滤饼处理工艺产生的浸出高硫残渣,研究其单质硫脱除工艺,以富集物料中的有价金属,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本文采用硫化剂热浸出的方法处理砷滤饼浸出残渣。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浸出条件:采用硫化钠为浸出剂,硫化钠浓度为2.00 mol/L... 针对砷滤饼处理工艺产生的浸出高硫残渣,研究其单质硫脱除工艺,以富集物料中的有价金属,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本文采用硫化剂热浸出的方法处理砷滤饼浸出残渣。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浸出条件:采用硫化钠为浸出剂,硫化钠浓度为2.00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1,在85℃下反应2 h;在此条件下,单质硫的浸出率为98.1%,砷的浸出率为99.0%,而铋、铅、铜等有价金属基本未被浸出;同时浸出液可作为硫化剂用于沉淀废液中的铜离子,其沉淀效率与硫化钠溶液相当,实现试剂的充分利用。该方法可一步实现单质硫的高效脱除,同时降低物料中的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滤饼 浸出残渣 单质硫 硫化浸出 资源回收利用 硫化剂
下载PDF
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乔 夏凤毅 +1 位作者 田一光 郭武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5,共5页
研究了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飞灰为含水率低、颗粒尺寸集中在43~175μm之间的灰色粉末,主要由Si、Al、Ca、Mg、Fe、Na、K、C和S元素组成。飞灰中Pb、Cd的浸出浓度在酸性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高... 研究了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飞灰为含水率低、颗粒尺寸集中在43~175μm之间的灰色粉末,主要由Si、Al、Ca、Mg、Fe、Na、K、C和S元素组成。飞灰中Pb、Cd的浸出浓度在酸性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高于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允许浓度,其中Pb的浸出浓度在pH值1.06~13.69条件下远远超标,碱性条件下浸出毒性比酸性条件下小。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SiO2)、赤铁矿αFe2O3、钙长石CaO·Al2O3·2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KCl、NaCl、CaCO、PbO、TiO2、ZnCO3等,溶解盐含量高达19.5%,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热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焚烧发电厂 飞灰 组成 浸出毒性 物相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煤在铁闪锌矿氧压酸浸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志峰 邱定蕃 王海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9-945,共7页
研究煤在铁闪锌矿氧压酸浸中的应用。实验发现,含碳量高于70%的煤无助于铁闪锌矿浸出。在温度为423 K时,低碳煤(褐煤)可以用作铁闪锌矿氧压酸浸中优良的硫分散剂,其用量选定1.0%(相对于精矿质量)为宜。在98%以上精矿粒度小于43μm,液固... 研究煤在铁闪锌矿氧压酸浸中的应用。实验发现,含碳量高于70%的煤无助于铁闪锌矿浸出。在温度为423 K时,低碳煤(褐煤)可以用作铁闪锌矿氧压酸浸中优良的硫分散剂,其用量选定1.0%(相对于精矿质量)为宜。在98%以上精矿粒度小于43μm,液固比为4.5:1 mL/g,浸出剂中初始硫酸浓度为1.43 mol/L,锌浓度为0.62 mol/L,浸出温度为423 K,氧分压为0.5 MPa,搅拌转速为800 r/min,浸出1.5 h条件下,添加1.0%褐煤后,锌浸出率达到96%,上述工艺运行高效、稳定。褐煤具有比木质素磺酸钠更强的分散单质硫的能力,并能基本消除单质硫对浸出残余硫化矿的沾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分散剂 铁闪锌矿 氧压酸浸
下载PDF
烟草废弃物生物炭元素组成及其重金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继鑫 张久权 +9 位作者 郜军艺 刘永新 任晓红 李方明 肖艳松 陈敏 彭梁睿 宁扬 张继光 李彩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明确热解温度对不同烟草废弃物生物炭中元素组成及重金属安全性的影响,以烟秆、烟梗及废弃烟叶为原材料,研究了2种热解温度(450℃和600℃)下制备生物炭的产率、元素组成、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含量及其浸出毒性特征。... 为明确热解温度对不同烟草废弃物生物炭中元素组成及重金属安全性的影响,以烟秆、烟梗及废弃烟叶为原材料,研究了2种热解温度(450℃和600℃)下制备生物炭的产率、元素组成、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含量及其浸出毒性特征。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从450℃升至600℃,各废弃物生物炭的产率降低,生物炭中的碳(C)含量升高,而氮(N)和氧(O)含量降低;其中烟梗炭的产率最高,烟秆炭的碳含量及烟叶炭的氮含量最高。随热解温度升高,各生物炭中Ni、Cu、Zn、As和Pb等重金属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升高,而烟叶炭中Cr及烟梗和烟叶炭中Cd含量在600℃热解温度下显著低于原材料中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烟梗炭的Cr、As元素和烟叶炭的Zn、As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REF)下降,且由富集趋势(REF>1)转为挥发趋势(REF<1);烟叶炭的Ni、Cu元素则由挥发趋势转为富集趋势。各生物炭中重金属的沥滤浸出毒性(TCLP)均低于其原材料浸出液,生物炭浸出液中Cu、Cd和Pb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As含量呈相反趋势,各生物炭浸出液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浸出毒性规定限量值,表明烟草废弃物生物炭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较低,可以在农田中安全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温度 烟草废弃物 生物炭 元素组成重金属 浸出毒性
下载PDF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4
作者 戎秋涛 杨春茂 徐文彬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环境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壤酸化是环境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土壤酸化研究的进展,主要有土壤酸化的概念、表示方法、研究方法、土壤酸化敏感性、土壤酸化与元素淋失的关系等方面。
关键词 酸雨 土壤 酸化 元素淋失
下载PDF
Recovery of iron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red mud through an acid leaching-stepwise extraction approach 被引量:34
15
作者 ZHANG Xue-kai ZHOU Kang-gen +3 位作者 CHEN Wei LEI Qing-yuan HUANG Ying PENG Chang-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58-466,共9页
A feasible approach to selectively recover iron and rare earth elements(REEs)from red mud through acid leaching-coordination-solvent extraction was proposed.The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Fe,Al,Ti,Sc,La,Ce,Nd and Y can ... A feasible approach to selectively recover iron and rare earth elements(REEs)from red mud through acid leaching-coordination-solvent extraction was proposed.The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Fe,Al,Ti,Sc,La,Ce,Nd and Y can reach up to 95.9%,82.1%,68.3%,93.3%,82.3%,96.9%,98.3%and 95.6%,respectively,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in the leaching process.Aliquat 336 showed excellent extraction performance of iron in chloride-rich solution,and the maximum extrac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over 96%in one time extraction while the loss of other metals was less than 10%,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iquat 336 concentration(v/v)of 30%,aqueous-organic ratio of 1.0 and extraction time of 20 min.Furthermore,P204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scandium while Al and most other REEs remain in the aqueous phase.This approach may provide a new insight for the recovery of valuable resources from red m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mud IRON rare earth elements leaching solvent extraction
下载PDF
中国东部石灰岩土壤元素含量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温琰茂 曾水泉 +1 位作者 潘树荣 罗毓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21,共6页
中国东部石灰岩土壤钙、镁含量自北向南降低,铁、铝、锌、铅、镉、汞含量则升高、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累积无明显相关,与土壤酸化、粘化程度显著相关.在石灰岩成土过程中,钙、镁迅速迁移,铁、铝、锌、铅、镉、汞则相对累积.
关键词 元素含量 石灰岩 土壤 分异规律
下载PDF
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有害痕量元素的淋滤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2 位作者 张军营 王文峰 郑楚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95-1201,共7页
通过对我国西北部上湾与石嘴山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As、Pb、Cd、Se、Mo、Co和U等有害痕量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痕量元素在2套(6个)样品、3种淋滤介质、4个不同时... 通过对我国西北部上湾与石嘴山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As、Pb、Cd、Se、Mo、Co和U等有害痕量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痕量元素在2套(6个)样品、3种淋滤介质、4个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滤液中的浓度,对比不同元素间淋出率、60h的最大淋出率和淋滤强度的差异性,分析痕量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特性;通过对比元素在原煤和燃煤产物中的含量、60h的最大淋出率以及淋滤液中元素的浓度,参考相关地下水的环境质量标准对痕量元素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As与Se的淋滤性较差,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较低,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Pb与Cd在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较高,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Mo与Co的淋出性好,淋出率高,同时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是三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5~10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淋滤 环境效应 飞灰
下载PDF
高纯石英中杂质特征及深度化学提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海啟 马亚梦 +1 位作者 谭秀民 武志超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年第4期159-165,共7页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纯石英成为诸多尖端领域的关键性基础原料之一。高纯石英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而我国高端高纯石英砂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加快推进我国高纯石英砂制备关键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在概述国内外高纯石英资...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纯石英成为诸多尖端领域的关键性基础原料之一。高纯石英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而我国高端高纯石英砂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加快推进我国高纯石英砂制备关键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在概述国内外高纯石英资源的基础上,从杂质的存在形式和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高纯石英中的杂质特征,并系统总结了高纯石英深度提纯酸处理法和热处理法两个关键技术进展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纯石英提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纯石英提纯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提纯 杂质元素 化学浸出 氯化焙烧
下载PDF
Effects of biochar-based fertilizers on nutrient leaching in a tobacco-planting soil 被引量:15
19
作者 Yunlong Li Jianzhong Cheng +4 位作者 Xinqing Lee Yi Chen Weichang Gao Wenjie Pan Yuan T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Biochar is a soil amendment for increasing soil quality and decreasing nutrient leaching.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biochar-based fertilizer(BF) on soil nutrient leaching in agricultural so... Biochar is a soil amendment for increasing soil quality and decreasing nutrient leaching.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biochar-based fertilizer(BF) on soil nutrient leaching in agricultural soils. We conducted a soil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F on the leaching of total nitrogen(T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TK) in tobacco soil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H_4^+-N,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in soil profiles were analyz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BF. Biochar was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fluecured tobacco stems. It was applied at four levels, 0%, 3%,9%, and 15%(w/w), respectively, to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leaching loss of soil TN decreased by 8.36%, 6.72%, and 6.45%, and the loss of soil TK decreased by 9.18%, 9.31% and 11.82% in the 3%,9%, and 15% BF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However, BF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 leaching due to the low movement of P in the soil profile. In addition, the BF addition increased the immobilization of NH_4^+-N,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in the soil profil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tion of BF to a tobacco-planting soil reduced nutrient leaching, and suggest that BF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applying biochar to agriculture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based FERTILIZER Soil column Nutrient elements leaching loss Immobilization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降水化学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蔡玉林 李飞 +3 位作者 李家永 陈永瑞 李海涛 张宏志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对比研究了亚热带丘陵区几种人工林在对大气降水再分配后发生的水质变化。对P、K、Ca、Mg、Na、S元素的测定分析表明,不同林分具有不同的交换特性,3种人工林中Mg和K、Ca均较容易淋失,而对于P和Na则呈现明显的吸收或吸附作用。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人工林 穿透雨 化学元素 大气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