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对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SAS软件包分层随机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 目的对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SAS软件包分层随机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药物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联合组给予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药物组与联合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病理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PANSS总分均得到显著降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进行到第3周末与第5周末时,联合组患者PANSS精神病理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PANSS总分降低要优于药物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治疗期间WMS评分无明显波动,联合组治疗第1周末时WMS评分有较大波动,后期治疗时间的推移,WMS评分渐渐恢复。药物组与联合组治疗第1周、3周、5周末时TESS评分、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3%,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齐拉西酮 女性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模型大鼠电休克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舒婷 任力 闵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后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法建模成功的36...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在丙泊酚缓解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后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法建模成功的36只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丙泊酚+电休克组、电休克组和抑郁组,另设同批次未建模的12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丙泊酚+电休克组用丙泊酚联合电休克治疗,电休克组行电休克治疗,抑郁组与对照组行伪电休克处理。治疗完毕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GABA浓度;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GABAARα5的蛋白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提示,电休克组逃避潜伏期最长,空间探索时间最短(P<0.05);电休克组和丙泊酚+电休克组比抑郁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延长(P<0.05)。蛋白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GABA含量下降,GABAARα5表达水平降低(P<0.05),电休克组和丙泊酚+电休克组GABA含量和GABAARα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电休克组相比,丙泊酚+电休克组GABA含量下降,GABAARα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在电休克过程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GABA能神经系统相关递质和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丙泊酚 认知功能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MECT联合SSRI类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林科 郭菁 +2 位作者 徐忆 王啸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Kn... 目的:评价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检索年限不限,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纳入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个RCTs共461名患者,其中MECT联合治疗组230例,SSRI药物治疗组231例。Meta分析结果指出MECT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SSRI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治愈率Z=4.52,P=0.000;有效率Z=7.71,P=0.000),且副反应中MECT联合治疗组中近事记忆障碍的发生率要高于SSRI药物治疗组(P=0.013),其余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SSRI药物治疗相比,MECT联合SSRI治疗可明显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 电休克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刘海燕 乔云栓 +1 位作者 牛杏珍 赵立俊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常规予以胰岛素,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另实施无抽搐电休克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月,而后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46%(64/65),较对照组的86.15%(56/6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以及SAS及SDS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9.23%(6/65),与对照组的6.15%(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无抽搐电休克 糖尿病 抑郁症
原文传递
氯胺酮联合电休克对抑郁样大鼠海马炎症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毅 朱贤林 +2 位作者 杨振华 王在平 叶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电休克对抑郁样大鼠海马炎症及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抑郁组(D组)、电休克组(DE组)、氯胺酮联...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电休克对抑郁样大鼠海马炎症及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抑郁组(D组)、电休克组(DE组)、氯胺酮联合电休克组(DKE组)和氯胺酮组(DK组)。D组大鼠行伪电休克处理;DE组大鼠行电休克处理;DKE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00 mg/kg后行电休克处理;DK组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00 mg/kg后行伪电休克处理。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海马炎性细胞因子和可溶性Aβ浓度。结果电休克处理前,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休克处理后,与DE组相比,DKE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延长,海马IL-1β、TNF-αmRNA表达下调,Aβ1-40、Aβ1-42浓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能够减轻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与氯胺酮有效抑制电休克诱导的中枢炎症和降低海马β淀粉样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电休克 记忆 炎症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氯胺酮、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逆转电休克后抑郁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童珊珊 刘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抑郁大鼠认知能力、海马Glu浓度和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设两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4水平:海马CA1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氯胺酮、R... 目的观察氯胺酮、人参皂苷Rg-1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抑郁大鼠认知能力、海马Glu浓度和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设两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4水平:海马CA1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氯胺酮、Rg-1和氯化锂)的所有组合(2×4析因设计)。全部ECT处置结束24 h内行莫瑞斯水迷宫(MWM)检测,取海马,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Glu)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Tau-5(总Tau蛋白)和p-AT8Ser202的表达。结果氯胺酮和ECT均可造成认知障碍,而两者合用则会减轻ECT后认知障碍;Rg-1和氯化锂对认知无影响,但与ECT合用则可改善ECT后认知;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ECT可明显增加海马中Glu浓度;氯胺酮和Rg-1在ECT前后均减少Glu浓度;且ECT与实验药物有交互作用。氯化锂在ECT前后对Glu浓度无明显影响。ECT和实验药物对海马总Tau蛋白表达无影响。ECT可增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实验药物可减少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两者的影响呈相减效果,即氯胺酮与Rg-1和氯化锂可使ECT造成的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增加的幅度减缓。结论 ECT使海马Glu浓度升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氯胺酮与Rg-1和氯化锂均可缓解ECT后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程度进而改善ECT后认知能力;前两者与降低Glu浓度有关,氯化锂与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人参皂苷 氯化锂 电休克 学习记忆 TAU蛋白
下载PDF
术后护理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赖明丽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24期152-153,共2页
以探究术后护理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中的应用为目的,择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某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与B组(给予术后针对性护理),每组患者41例,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以探究术后护理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中的应用为目的,择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某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与B组(给予术后针对性护理),每组患者41例,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 78%,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 95%,经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P <0. 05)。再对比患者对环境、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B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P <0. 05)。结论:术后护理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和接受度,可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护理 精神病患者 无抽搐电休克
下载PDF
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大为 任力 闵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8-1254,共7页
目的·探讨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groupⅠ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Ⅰ型mGluR)调节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改良电休克(modifi... 目的·探讨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groupⅠ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Ⅰ型mGluR)调节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2~3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另取30只抑郁大鼠随机分为D组、M组、KM组。C组不予实验处理;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行伪MECS处理;M组腹腔注射丙泊酚,KM组腹腔注射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10 mg/kg),之后分别行MECS处理。应用糖水偏好实验评估抑郁状态;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细胞膜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另取36只抑郁大鼠随机分为6组:DE组、m1E组、m5E组,DE'组、m1E'组、m5E'组。DE组、DE'组脑片灌流单纯人工脑脊液;m1E组、m1E'组脑片灌流含有mGluR1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m5E组、m5E'组脑片灌流含有mGluR5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检测DE组、m1E组、m5E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以及DE'组、m1E'组、m5E'组NMDAR介导的场电位(fEPSPNMDAR)。结果·实验处理后,与D组比较,M组和KM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延长(P<0.05),目标象限空间探索时间(space exploration time,SET)缩短(P<0.05);与M组比较,KM组EL缩短(P<0.05),目标象限SET延长(P<0.05)。与D组比较,M组和KM组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组比较,KM组NMDAR1、mGluR1、mGluR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组比较,m1E组和m5E组LTP降低(P<0.05)。与DE'组比较,m1E'组和m5E'组fEPSPNMDAR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能通过上调抑郁大鼠MECS后海马组织细胞膜NMDAR和Ⅰ型mGluR表达,增强NMDAR激活状态同时上调LTP,减轻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电休克 学习记忆功能 Ⅰ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 大鼠
下载PDF
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江元 李宽孍 黄显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6-378,共3页
观察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为探讨生长抑素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电惊厥癫痫动物模型和免疫电镜方法观察。结果:电惊厥时海马内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表现为... 观察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为探讨生长抑素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电惊厥癫痫动物模型和免疫电镜方法观察。结果:电惊厥时海马内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细胞器崩解和神经末梢变性等;在海马区多形细胞层和分子层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突起与非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突起之间有复杂的突触联系。结论:电惊厥时海马CA4生长抑素神经元结构发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生长抑素 电惊厥 癫痫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神经调节干预技术在强迫症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郭艳红 宋丽娜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2期2406-2410,2415,共6页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精神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症状仍不能完全缓解。神经调节干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治疗潜力,近年来在强迫症中的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神经调节干预技术包括电休克、...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精神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症状仍不能完全缓解。神经调节干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治疗潜力,近年来在强迫症中的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神经调节干预技术包括电休克、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深部脑刺激,电休克技术可选择性应用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可作为强迫症患者一种新的增效途径;而深部脑刺激作为一种侵入性技术,疗效确切,易被患者和医师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神经调节干预技术 电休克 重复经颅磁刺激 深部脑刺激
下载PDF
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11
作者 刘龙平 潘荣新 +2 位作者 胡艳萍 胡鑫鑫 张小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5、9周的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5、9周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WCST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9周的总测验次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完成分类数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9周的总测验次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利培酮相似,安全性均良好,但在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方面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电休克 利培酮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璐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5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为我院收治精神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生命体征变化无明显差异,精神病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为我院收治精神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生命体征变化无明显差异,精神病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15例(25%)、显效:20例(33.3%)、有效:21例(35%)、无效:4例(6.7%),总有效率93.3%。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临床治疗精神病开辟了新道路,而且为总结科研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值得精神科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病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钱禹 吴艳 程良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喹硫平治疗)和研究组(30例,在喹硫平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喹硫平治疗)和研究组(30例,在喹硫平治疗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史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况、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精神状况、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简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为(6.35±2.08)分,低于对照组的(17.92±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132.28±13.05)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为(153.53±12.64)U/L,过氧化氢酶(CAT)为(1.86±0.52)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19.98±12.76)U/mL、(145.02±12.18)U/L、(1.40±0.51)U/mL;丙二醛(MDA)为(3.02±0.69)nmol/mL,低于对照组的(4.69±1.02)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持续操作测验(CPT)为(0.69±0.13)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为(49.79±3.42)分,言语记忆测验(HVLT-R)为(25.59±3.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53±0.11)、(46.98±3.38)、(23.67±3.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较单纯喹硫平治疗BD躁狂发作效果更好,能够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无抽搐电休克 喹硫平 氧化应激水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癫痫发作的影响——脑电的功率谱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晓平 曹小定 +1 位作者 沈霖霖 蒋有铭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以电惊厥和青霉素致痫作为实验性癲痫的动物模型。采用脑电的计算机功率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针作用于发作过程中脑电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在安静的大鼠,脑电以δ和θ频段为主,其功率主峰在δ频段。青霉素致痫和电惊厥使δ频段功率... 以电惊厥和青霉素致痫作为实验性癲痫的动物模型。采用脑电的计算机功率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针作用于发作过程中脑电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在安静的大鼠,脑电以δ和θ频段为主,其功率主峰在δ频段。青霉素致痫和电惊厥使δ频段功率百分比下降,α和β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主功率频段右移,总功率亦大大增强。本实验采用的电针对背景脑电活动没有明显影响。而电针加电惊厥或青霉素致痫,δ频段功率百分比复又增加,α和β频段功率百分比则下降,主功率频段又回到δ频段,总功率也显著减少。压缩功率谱阵图直观地显示了这种变化。结果提示,电针可使大鼠脑电出现同步化趋势,可能是加强了脑的抑制过程,从而抑制了癲痫发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电惊厥 阗痫 脑电图 功率谱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亚杰 高喜 曹蕊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血清五羟色胺(5-HT)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1%,73/79)高于对照组(79.75%,63/79),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M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联想、再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5-HT、BDN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6%,7/79)与对照组(10.13%,8/7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辅助常规抗抑郁治疗抑郁症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抑郁状况,改善认知功能,并存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功能 血清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阿立哌唑、劳拉西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荣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劳拉西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6月江苏省邳州安康医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20年3-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劳拉西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6月江苏省邳州安康医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20年3-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劳拉西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痉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治疗不良反应表系统(TE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2周后,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周后,观察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阿立哌唑、劳拉西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劳拉西泮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涛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喹硫平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持续操作测验(C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升患者的注意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电惊厥疗法 无抽搐电休克 喹硫平 效果
下载PDF
1000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宁 孙秀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930-931,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对精神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0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率为68.2%,以窦性心动过速改变为主;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关,45岁以下较45岁以上...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对精神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0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率为68.2%,以窦性心动过速改变为主;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关,45岁以下较4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χ2=9.88,P<0.05);10年以下较1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易引起心电图的改变,需常规监测心电图,对年龄大者更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疾病 心电图改变
下载PDF
电抽搐与氟西汀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郁镠宇 许珂 +2 位作者 陈晓刚 孙学礼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抗抑郁措施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电抽搐(ECS)与氟西汀(Flu)处理持续时间分为短期/长期(10d/28d)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观察两种抗抑郁措施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电抽搐(ECS)与氟西汀(Flu)处理持续时间分为短期/长期(10d/28d)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实验大鼠6个目标脑区BDNF/TrkB蛋白和信使核酸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短期ECS与Flu组丘脑(Tha)、海马齿状回(DG)BDNF免疫反应性(IR)均明显增强(P<0.05);短期ECS组海马阿蒙角(CA)和下丘脑(Ht)BDNF/TrkB-IR也增强(P<0.05)。长期氟西汀组所有目标脑区的BDNF-IR以及Amy、Ht、CA、DG的TrkB-IR均较对照有明显增强,而长期ECS组与对照比较,只DG的BDNF/TrkB-IR均无变化,余目标脑区的BDNF-IR增强,而Ht和CA区的TrkB-IR也增强(P均小于0.05)。②短期ECS组只HC区BDNFmRNA较对照组有明显上调(P<0.05),两长期组HC区BDNF/TrkBmRNA表达以及Amy区BDNFmRNA表达水平较相应对照组均明显上调(P<0.05)。而长期ECS组Ht区域BDNFmRNA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电休克与氟西汀治疗这两种抗抑郁措施可影响脑内不同区域BDNF/TrkB转录表达和蛋白合成,BDNF可能参与抗抑郁治疗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 受体 电抽搐 氟西汀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永兴 靳自斌 邹杨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1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氮平治疗。结...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氮平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与观察组的36.67%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总分、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可加快康复,改善相关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无抽搐电休克 女性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