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白介素-1β及转录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立刚 李雪 +1 位作者 李海平 刘立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白介素-1β和转录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的影响。方法将2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为60例、75例和75例,灌注后每组根据12h、24h和48h再分为三组。对比各组I...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白介素-1β和转录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的影响。方法将2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为60例、75例和75例,灌注后每组根据12h、24h和48h再分为三组。对比各组IL-1β含量和IKK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各组海马中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各组海马中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各组IKK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各组IKKβ蛋白水平均显低于模型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会出现炎性反应,给予电针干预后可显著降低IL-1β含量和IKKβ的蛋白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白介素-1Β 转录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
下载PDF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朝晖 马静 +1 位作者 卢旭亚 徐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评价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传统引流术和电火针洞式引... 目的评价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每组50例。分别采取传统引流术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分别从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截肢率及不同Wagner分级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等方面比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与传统引流术组的差异。结果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水平(mmol/L)控制均较理想(7.76±1.41比7.38±1.40,P〉0.05);传统引流术组住院时间(d:108±21比75±16)和伤口愈合时间(d:127±21比91±16)均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明显延长(均P〈0.01);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截肢率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降低(6%比20%,P〈0.05)。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距离(cm)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短(2级:1.26±0.40比4.27±1.02,3级:4.26±1.05比10.35±2.51,均P〈0.01);随着Wagner分级程度的提高,患者伤口最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均逐渐增大;2-3级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扩散范围(cm^2。)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小(2级:1.27±0.56比7.08±2.59,3级:5.41±2.27比13.36±3.71,P〈0.01和P〈0.05),4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2.52比34.25±4.35,P〉0.05)。结论电火针洞式引流术不仅引流充分,而且可以在糖尿病足伤口周围形成“护坊”,为防止糖尿病足进一步恶化提供了生物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式引流术 电火针 糖尿病足 护场
下载PDF
电动砭术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随机对照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殷磊 徐艺菲 侯中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41-3344,共4页
目的:观察电动砭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9月至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收集颈型颈椎病疼痛患者5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29例采用电动砭术——砭钻进行保健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砭石刮痧... 目的:观察电动砭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9月至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收集颈型颈椎病疼痛患者5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29例采用电动砭术——砭钻进行保健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砭石刮痧疗法。两组治疗部位相同,均为胆经风池至肩井、督脉风府至身柱、膀胱经天柱至肺俞,并做局部定点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VAS、N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疼痛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DI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率、显效率总和为82.8%,对照组为71.4%。结论:电动砭术与刮痧疗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电动砭术效果稍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 电动砭术 颈型颈椎病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海霞 刘刚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男性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男性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半年,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伤口愈合时间长短、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4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具有安全有效、创面愈合快、瘢痕小、秃发面积少的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针 洞式引流 局部封闭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下载PDF
以调中复衡理论为指导的电热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治疗在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庄靖卿 黄少君 +1 位作者 王彩丽 苟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调中复衡理论的电热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海口市中医医院82例CF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调中复衡理论的电热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海口市中医医院82例CF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科学膳食、适度运动、多饮水、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调中复衡理论的电热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自主排便频次、中医证候积分、便质干硬情况、中文版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分值。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80.49%)高(P<0.05)。两组自主排便频次分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大便干结、便秘、面色咣白、夜尿清长、腹痛、腰酸、畏寒肢冷分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便质干硬情况分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AC-QOL分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基于调中复衡理论的电热砭石熨摩中药透入法治疗CFC效果显著,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调中复衡理论 电热砭石 中药透入 自主排便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疮疡疾病的再认识 被引量:5
6
作者 曹芳 张朝晖 +1 位作者 朱朝军 彭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期12-14,18,共4页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临床逐步应用,现有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创面周围"护场"形成,开放伤口、充分引流从而控制感染扩散,促进创面愈合。近代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火针具有清热透邪、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之效。经研究后认为电火...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临床逐步应用,现有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创面周围"护场"形成,开放伤口、充分引流从而控制感染扩散,促进创面愈合。近代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火针具有清热透邪、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之效。经研究后认为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疮疡疾病的作用不仅是充分引流、建立护场,还可引热逐邪、将存在于皮深肉厚处的热毒之邪排出体外,更可调动机体正气,抵御外邪,以防复发,故而在加速创面愈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针 洞式引流术 疮疡 引热逐邪 扶正祛邪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对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宇翔 赵文杰 +2 位作者 李步双 李晓霞 吴育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284-2288,共5页
目的观察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对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效率。方法90例来自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的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观察组... 目的观察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对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效率。方法90例来自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的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观察组、对照组和基础组,每组30例。基础组采取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火针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itiligo area scoring index,V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变化,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火针疗法操作效率,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3组VASI评分和DL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VASI评分、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VASI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火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大于火针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分钟进针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医师操作效率提升明显。结论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对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医师操作效率,并避免明火,较传统火针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多头感应加热电火针 火针疗法 308 nm准分子激光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下载PDF
针织提花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钢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20-25,共6页
针对国内外针织提花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针织提花技术在电脑提花大圆机上的关键技术展开讨论,提出实现高速、高可靠性的针织提花技术的基础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电脑提花大圆机核心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压电材料,建立了真... 针对国内外针织提花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针织提花技术在电脑提花大圆机上的关键技术展开讨论,提出实现高速、高可靠性的针织提花技术的基础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电脑提花大圆机核心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压电材料,建立了真彩图像色纱降阶模型和提花花型数据转换算法,并对在线纱线张力自动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文中还简要介绍一种新型的针织机械电织提花大圆机的原理、控制理论与热设计研究方案。本文涉及到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思想对正在探索针织提花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机械 压电陶瓷 色纱降阶 提花 电织针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电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9
作者 李志宏 范红兵 吴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电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电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红外热像图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和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钙卫蛋白(S100A8/A9)、硫酸软骨素846(CS-84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6、IL-1β)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前侧温度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及对照组的VAS评分、S100A8/A9、CRP、CS-846、TNF-α、IL-6、MMP3、IL-1β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火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控制S100A8/A9、CS846、MMP3及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电火针 刺络放血 膝骨关节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佳更 王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320-1322,132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鍉针循经感传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0例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电鍉针非经非穴,观察组采用电鍉针循经感传手法,治疗1次/d,约30 min/... 目的:观察电鍉针循经感传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0例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电鍉针非经非穴,观察组采用电鍉针循经感传手法,治疗1次/d,约30 min/次,5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四周,治疗第2周、第4周时比较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天数、Mc Gill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BDNF浓度变化。结果:1)治疗2周后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Mc Gill疼痛评分、明显减少、头痛天数较治疗前缩短,此时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述治疗继续改善,此时观察组改善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P<0.05)。结论:电鍉针循经感传可明显改善偏头痛症状,且具有明显持续效应,这可能与其可降低患者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电鍉针 循经感传 BDNF
下载PDF
基于时空域Park变换的超薄直线电机阵列集成式联动驱动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良志 朱海平 +1 位作者 张超勇 吴世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了解决超薄直线电机阵列式电织针的驱动方案与经济成本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介绍了一种基于时空域Park变换的集成式联动驱动控制新方法。将电织针阵列运动的行波函数引入Park变换中的电角度参数,将各台电机的空间位置与电机轴的电角度联... 为了解决超薄直线电机阵列式电织针的驱动方案与经济成本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介绍了一种基于时空域Park变换的集成式联动驱动控制新方法。将电织针阵列运动的行波函数引入Park变换中的电角度参数,将各台电机的空间位置与电机轴的电角度联系起来,从而使得电机阵列中每台电机均具有统一的空间基准;以行波运动为目标,基于Park变换得到各超薄直线电机三相绕组驱动信号波形;基于信号传输的调制解调原理与电机驱动的V/F调制技术,在时空域中对多电机功率驱动信号采样和调制,达成多功率驱动信号波形串行传输的效果,最后在各电机端抽样重组恢复出等效的单电机驱动信号。从理论研究意义上看,所提新方法属于运动介质中的电磁场问题,或者说狭义相对论在工程中运用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就工程应用价值而言,所提新方法能采用单一或少量的驱动器和线缆实现大量电机联动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实现降低多轴联动控制系统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直线电机阵列 电织针 调制解调 多轴联动 PARK变换
下载PDF
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谭必波 梁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08-812,共5页
目的观察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和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95)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研究组(n=95)予... 目的观察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和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95)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研究组(n=95)予电温针+筋骨痛消丸。比较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血清疼痛介质、血清炎症介质、骨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90/95)高于对照组(85.3%,81/95)(P<0.05)。治疗后,2组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五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147.11±11.24)μg/L、(168.08±18.54)μg/L、(600.84±81.56)μg/L、(67.03±7.21)ng/ml、(4.18±1.11)ng/L、(96.29±15.21)ng/ml、(396.41±100.09)μg/L、(28.01±5.18)pg/mL、(3.04±0.92)μg/l、(18.76±3.11)分]低于对照组[(184.09±15.43)μg/L、(249.74±22.72)μg/L、(710.43±93.28)μg/L、(91.89±8.94)ng/ml、(6.21±1.45)ng/ml、(120.03±20.38)ng/ml、(439.32±104.13)μg/L、(33.19±7.65)pg/ml、(3.39±1.03)μg/L、(20.85±5.26)分](P<0.05)。结论电温针联合筋骨痛消丸治疗KOA疗效肯定,能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疼痛介质、炎症介质、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疗效 电温针 筋骨痛消丸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电织针电机模型选择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良志 周向阳 +1 位作者 毕文武 张楠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
本文对针织机械中三角凸轮驱动织针进行了针织运动动力学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直线电机驱动原理的电织针的设计要求:(1)电织针往复运动行程20mm;(2)往复运动频率60Hz;(3)电织针的最大加速度达到大约29个重力加速度。永磁体面对面安装动... 本文对针织机械中三角凸轮驱动织针进行了针织运动动力学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直线电机驱动原理的电织针的设计要求:(1)电织针往复运动行程20mm;(2)往复运动频率60Hz;(3)电织针的最大加速度达到大约29个重力加速度。永磁体面对面安装动圈式直线电机结构有能力满足这一设计要求,合理的电织针驱动电流密度与电织针散热设计是进一步提高电织针动力学性能,同时也是提高针织织机性能指标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织针 直线电机 三角凸轮 针织
下载PDF
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文华 袁卉屏 +1 位作者 张海荣 杨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2... 目的观察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肠镜检查黏膜情况、组织病理积分、IL-6、IL-8、CRP及TNF-α水平、肝肾功与生活质量各个功能得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肠镜检查黏膜情况及组织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IL-6、IL-8、CRP及TNF-α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情感功能、自我感知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电火针联合中药灌肠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电热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屈肘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兰 张红艳 +4 位作者 张昆 操红艳 訾璐 胡小军 张仲锦 《中国康复》 2023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电热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在脑卒中伴屈肘肌痉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LF-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运用电热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在脑卒中伴屈肘肌痉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LF-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电热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患者偏侧屈肘肌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级(MAS)、上肢Fugl-Meyer评分(U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波幅。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AS评级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U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EP潜伏期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波幅变化不明显,但观察组治疗后波幅增加,且明显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热针联合低频rTMS对脑卒中屈肘肌痉挛疗效更佳,可明显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屈肘肌痉挛
下载PDF
拮抗肌运动点电员针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亭秀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拮抗肌运动点电员针治疗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东宁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 目的观察拮抗肌运动点电员针治疗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东宁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拮抗肌运动点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拮抗肌运动点电员针疗法。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差异,采用Ridit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4%(29/45)和86.67%(39/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 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015 1、5.069 1、3.369 1,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两组BI指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5.19、2.54,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5.64、2.80,P均<0.05)。结论拮抗肌运动点电员针疗法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痉挛 电员针
原文传递
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及结构刚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良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91,共8页
针对电织针永磁阵列由于磁体间吸合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构刚度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状况,推导了每列永磁体薄片所承受的不平衡吸合力的表达式,给出了永磁体的挠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永磁体占空比α主要影响到气隙... 针对电织针永磁阵列由于磁体间吸合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构刚度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状况,推导了每列永磁体薄片所承受的不平衡吸合力的表达式,给出了永磁体的挠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永磁体占空比α主要影响到气隙磁场的谐波分量的多少;永磁体厚度系数β和气隙厚度系数γ主要影响气隙磁场的大小;织针片数n在大于10的情况下,对气隙磁场以及永磁体最大不平衡力没有显著性影响。为提高电织针设计中的永磁阵列结构刚度,应尽可能缩短永磁体薄片的长度,增大永磁体的厚度,永磁阵列几何参数选择α在0.6~0.9之间,β在0.07~0.1之间,γ在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电织针 永磁体阵列 静磁场 结构刚度
下载PDF
管式直驱电织针关键技术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宛张灵 张弛 +2 位作者 陈思远 吴晓光 李红军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解决传统织针装置摩擦大、损耗高的问题,以及永磁织针驱动力小、稳态性差、位移行程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管式直驱电织针方案,具有控制精准,位移行程不受限制,增加线圈组数便可成倍增加驱动力的特点,可实现织针拉力达3~5 c N与位移量... 为解决传统织针装置摩擦大、损耗高的问题,以及永磁织针驱动力小、稳态性差、位移行程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管式直驱电织针方案,具有控制精准,位移行程不受限制,增加线圈组数便可成倍增加驱动力的特点,可实现织针拉力达3~5 c N与位移量20 mm的目标。基于电磁学理论,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了2D仿真模型,得出了该织针方案的轴向、径向气隙磁密曲线,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不同气隙下磁密曲线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认为:两者曲线基本一致,织针拉力可达目标值,验证了该分析方法与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机 织针 管式直驱电 电织针驱动 控制器 织针拉力
原文传递
电揿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君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电揿针和运动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合普通的康复性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电揿针... 目的分析电揿针和运动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合普通的康复性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电揿针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刚入组时、干预后的30 d、60 d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60天、90天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电揿针能够使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得到改善,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揿针 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字化电动火针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梦如 惠鑫 +1 位作者 赵百孝 陈则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596,606,共5页
针对传统火针操作难度高、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良反应,以及现有电火针器治疗参数不明确等局限性,本研究设计并研发了一种新型数字化电动火针。其呈枪式结构,由枪体、设于枪体上的电源接口、显示单元以及设于枪体内的驱动单元、加热单元、... 针对传统火针操作难度高、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良反应,以及现有电火针器治疗参数不明确等局限性,本研究设计并研发了一种新型数字化电动火针。其呈枪式结构,由枪体、设于枪体上的电源接口、显示单元以及设于枪体内的驱动单元、加热单元、冷却单元、定位单元和进针单元构成。可通过数字化实现对火针进针温度、深度及速度等参数的调控,具有智能烧针、精确定位、操作安全简便等优势特点。可满足更多患者、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火针疗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火针 火针疗法 数字中医药 针灸器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