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
作者 窦真兰 王晗 +1 位作者 凌志斌 蔡旭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针对变桨距控制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作为限制出力和制动速度的决定性系统,此处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兆瓦级风力机特性、风电机组的变桨过程,以及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桨叶负荷力矩,然后详细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伺服... 针对变桨距控制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作为限制出力和制动速度的决定性系统,此处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兆瓦级风力机特性、风电机组的变桨过程,以及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桨叶负荷力矩,然后详细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伺服控制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再利用有限状态机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软件,最后搭建了变桨距控制系统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电动变桨距不仅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还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满足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变桨距控制 电伺服 有限状态机
下载PDF
含间隙的电动伺服机构非线性振荡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新华 杨瑞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31-136,224,共7页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翼面加剧振荡引起翼面抖动的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摄动法求解非线性振动规律,得出了间隙、翼面转动惯量、伺服刚度及干扰力对系统的影响规律。...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翼面加剧振荡引起翼面抖动的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摄动法求解非线性振动规律,得出了间隙、翼面转动惯量、伺服刚度及干扰力对系统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的验证对比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机构 极限环 间隙 非线性振荡
下载PDF
电动伺服振动教学实验平台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宝 程旭东 +2 位作者 俞然刚 李静 吴江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结构振动理论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枯燥性等特点,利用机械设计、振动力学及计算机等技术开发了一种用于模拟结构振动的电动伺服教学实验平台,平台主要由振动平台机架、伺服控制单元、动作执行单元、振动平台、激振系统、高清... 针对结构振动理论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枯燥性等特点,利用机械设计、振动力学及计算机等技术开发了一种用于模拟结构振动的电动伺服教学实验平台,平台主要由振动平台机架、伺服控制单元、动作执行单元、振动平台、激振系统、高清图像快速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模态分析系统组成。可对不同类型结构的振型进行教学演示,测试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波响应及进行模态分析。平台可直观捕捉到结构振动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振动形态的感官认识,加深对结构振动理论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 结构振动 电磁激力 实验平台
下载PDF
某型分布控制的电动伺服机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建刚 石广田 王思远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为满足"腿/轮互换行走的无人地面车辆"的高效、高功重比的驱动需求,开展了分布控制的电动伺服机构的设计。完成了电动伺服机构的总体结构设计、内嵌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试验和双向离心冷却风扇设计。对伺服电机的关键参数进行... 为满足"腿/轮互换行走的无人地面车辆"的高效、高功重比的驱动需求,开展了分布控制的电动伺服机构的设计。完成了电动伺服机构的总体结构设计、内嵌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试验和双向离心冷却风扇设计。对伺服电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进行了初步控制系统试验验证,初步满足无人车辆系统的总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机构 分布式控制 丝杠 无人车辆
下载PDF
基于VxWorks的AUV数字电动舵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杰 张福斌 徐德民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AT91RM9200的自主水下航行器电动舵机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整体框架、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模块设计。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模糊PID算法以及双闭环反馈控制,该系统在测试中各项指标参数均达到预期效果,运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AT91RM9200的自主水下航行器电动舵机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整体框架、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模块设计。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模糊PID算法以及双闭环反馈控制,该系统在测试中各项指标参数均达到预期效果,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电动舵机 VXWORKS ARM AT91RM9200
下载PDF
一种全电伺服数控折弯机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金龙 佘健 吴正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连杆机构的全电伺服数控折弯机,它采用伺服电机作为主传动系统的动力源,节能环保、柔性好、速度快、精度高。通过将折弯力在连杆机构内部传导而产生的分力作为补偿力,节省了补偿动力源,具有自适应挠度补偿能力和抗偏载能... 设计了一种基于连杆机构的全电伺服数控折弯机,它采用伺服电机作为主传动系统的动力源,节能环保、柔性好、速度快、精度高。通过将折弯力在连杆机构内部传导而产生的分力作为补偿力,节省了补偿动力源,具有自适应挠度补偿能力和抗偏载能力。该设计能够为新型数控折弯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折弯机 全电伺服 挠度自适应补偿 连杆机构
下载PDF
基于VB和B&R PLC的电动伺服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岩 胡世广 丁昕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9年第4期1-2,5,共3页
该系统上位机采用研华工业控制计算机,VB 6.0开发人机交互界面,下位机采用B&R X20 PLC,C语言开发控制程序和算法。通信基于Etherent POWERLINK,采用UDP协议实现上下位机信息和指令交互,采用TCP协议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基于PID闭... 该系统上位机采用研华工业控制计算机,VB 6.0开发人机交互界面,下位机采用B&R X20 PLC,C语言开发控制程序和算法。通信基于Etherent POWERLINK,采用UDP协议实现上下位机信息和指令交互,采用TCP协议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基于PID闭环控制,实现载荷和位移闭环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已成功应用于制动卡钳滑阻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B&R PLC 电动伺服 闭环控制
下载PDF
运载火箭电动伺服与发动机间隙补偿控制方法
8
作者 贺从园 张晓东 +1 位作者 吴康 于丹丹 《上海航天》 2016年第B05期117-121,共5页
针对运载火箭电动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连接间隙造成发动机摆角抖动现象,分析发现间隙特性的理论数学模型具有多值性、方向性的特点。结合运载火箭的工作状况,对间隙数学模型进行工程简化,提出了一种根据前、后时刻的控制指令确定其速度... 针对运载火箭电动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连接间隙造成发动机摆角抖动现象,分析发现间隙特性的理论数学模型具有多值性、方向性的特点。结合运载火箭的工作状况,对间隙数学模型进行工程简化,提出了一种根据前、后时刻的控制指令确定其速度的变化方向,并根据速度的变化方向对控制指令进行预先补偿的方法,保证了发动机摆角的平稳性,降低了间隙对姿态控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 齿轮间隙 控制方法 火箭 发动机 间隙补偿 姿态控制 补偿控制
下载PDF
包钢大方坯连铸机电动伺服非正弦振动系统
9
作者 王玉昌 李艳荣 《自动化信息》 2009年第8期71-74,共4页
连铸机结晶器振动台往往采用机械四偏心轴结构,但其寿命低且不易调整。该文针对包钢与镭目公司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共同开发并成功应用的电动伺服非正弦振动技术做了介绍,描述了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通讯网络架构... 连铸机结晶器振动台往往采用机械四偏心轴结构,但其寿命低且不易调整。该文针对包钢与镭目公司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共同开发并成功应用的电动伺服非正弦振动技术做了介绍,描述了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通讯网络架构和硬件系统配置,介绍了软件系统的组成。重点对伺服控制器的应用软件组成进行了描述,给出了用户界面和非正弦曲线,并对界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 非正弦振动 硬件配置 软件架构
下载PDF
一种电伺服高精度油缸
10
作者 徐文兵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8期150-151,共2页
以一种电伺服高精度油缸为研究对象,该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现在压装行业最前沿的电动伺服缸/液压伺服油缸系统,但是相对于电动缸/伺服油缸系统动辄几十万的价格来说,它是一种非常廉价的代替品,而且本产品在压装方面,具备方便、稳... 以一种电伺服高精度油缸为研究对象,该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现在压装行业最前沿的电动伺服缸/液压伺服油缸系统,但是相对于电动缸/伺服油缸系统动辄几十万的价格来说,它是一种非常廉价的代替品,而且本产品在压装方面,具备方便、稳定、准确以及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电伺服 油缸
下载PDF
基于矢量控制的电动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11
作者 刘飞 姚旺 +2 位作者 胡欣 刘文文 欧连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80-3982,共3页
目前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电动伺服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火箭和导弹的矢量推进控制、飞机和导弹的舵面控制、飞机的转弯和刹车控制等;电动伺服系统作为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机动性能乃至飞行安全,因而对... 目前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电动伺服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火箭和导弹的矢量推进控制、飞机和导弹的舵面控制、飞机的转弯和刹车控制等;电动伺服系统作为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机动性能乃至飞行安全,因而对其技术指标和可靠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章所介绍的电动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软件策略和基于DSP的电力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具有超调小、响应快、抗负载干扰能力强及实时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经过工程的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电动伺服 驱动控制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林逸 施国标 +3 位作者 邹常丰 陈万忠 张昕 王望予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电动助力转向是汽车动力转向的新技术与新结构,助力控制是电动助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决策方法、电动机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试验表明,提出... 电动助力转向是汽车动力转向的新技术与新结构,助力控制是电动助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决策方法、电动机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机构 助力转向 特性
下载PDF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李琴 季学武 陈奎元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自行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控制器、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在控制器内)、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机械式转向器、蓄电池等组成。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 自行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控制器、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在控制器内)、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机械式转向器、蓄电池等组成。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算法由电机助力控制算法和电机转矩控制算法两部分构成。该方案易于实现,同时又能保证转向控制系统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EPS 电动伺服机构 设计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电动伺服负载模拟器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明彦 郭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电气伺服系统在体积、结构、成本和控制性能等方面比电液伺服系统更为优越,由电气伺服系统构成负载模拟器取代电液负载模拟器为被测对象提供模拟负载,将大大提高仿真加载的性能。该文探索了电动伺服负载模拟器的实现问题。针对飞行器舵... 电气伺服系统在体积、结构、成本和控制性能等方面比电液伺服系统更为优越,由电气伺服系统构成负载模拟器取代电液负载模拟器为被测对象提供模拟负载,将大大提高仿真加载的性能。该文探索了电动伺服负载模拟器的实现问题。针对飞行器舵系统的仿真加载需求,提出了由永磁电机伺服系统组成的电动伺服负载模拟器的系统结构;将PID反馈控制和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构成加载复合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多余力矩,消除了传动间隙和加载对象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实现了加载转矩的高精度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伺服系统 电动伺服负载模拟器 迭代学习控制 反馈控制
下载PDF
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发展综述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郭洪根 王指国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动伺服机构在电传飞机、先进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在国外电动伺服机构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中大功率电...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动伺服机构在电传飞机、先进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在国外电动伺服机构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中大功率电动伺服机构在航天应用中已初具规模,出现逐步取代液压伺服机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电动伺服机构 航天 应用现状
下载PDF
驱动大惯量低刚度负载的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的μ综合鲁棒控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陆豪 李运华 +1 位作者 田胜利 陈建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8,共9页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存在的由参数摄动和建模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μ综合理论研究一类用于驱动大惯量、低刚度负载的飞行器电动伺服机构的鲁棒控制技术。为了解决该类电动伺服机构按照单自由度系统建模会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通过对...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存在的由参数摄动和建模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μ综合理论研究一类用于驱动大惯量、低刚度负载的飞行器电动伺服机构的鲁棒控制技术。为了解决该类电动伺服机构按照单自由度系统建模会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通过对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建立其2自由度数学模型。针对被控对象位置指令跟踪和力矩干扰抑制的性能要求,通过处理参数摄动和建模误差设计μ综合控制器,并提出一种加权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μ综合控制器在系统标称和正反向最大摄动三种情况下的控制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将μ综合控制器与H∞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该类伺服机构而言,所设计的μ综合控制器有效地克服了H∞控制器的保守性,能使闭环系统既具有良好的性能鲁棒性,又满足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要求。所提出的加权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有利于鲁棒控制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惯量低刚度负载 电动伺服机构 推力矢量控制 μ 综合 鲁棒控制 干扰抑制*
下载PDF
基于扰动补偿算法的拉床主溜板双伺服同步驱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7
作者 鲁文其 胡旭东 +2 位作者 史伟民 林绿高 邓雄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1-37,共7页
阐述电伺服拉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介绍拉床工作台的双伺服同步驱动系统及双滚珠丝杠机械传动机构。为提高拉削过程负载断续变化时主溜板同步运行的精度,从提高单轴伺服系统本身抑制负载扰动性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基于扰动辨识和补偿... 阐述电伺服拉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介绍拉床工作台的双伺服同步驱动系统及双滚珠丝杠机械传动机构。为提高拉削过程负载断续变化时主溜板同步运行的精度,从提高单轴伺服系统本身抑制负载扰动性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基于扰动辨识和补偿机理的自校正算法,重点分析其原理。基于该自校正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双轴同步驱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具有简单可靠易实现的特点。以一台20 t的伺服拉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主溜板耦合和不耦合且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对控制策略的同步性能进行了多种吨位的加工测试,试验结果显示该扰动补偿算法是有效的,基于该扰动算法的同步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同步精度,这给双滚珠丝杠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和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伺服拉床 扰动补偿 同步控制
下载PDF
电气液压复合调节容积式舵机的精确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运华 王占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25,共5页
针对先进歼击机功率电传作动系统舵面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电气一液压复合调节容积式舵机的结构方案,并讨论了这种舵机的操纵状态和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描述舵机动态特性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然后,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几何控制... 针对先进歼击机功率电传作动系统舵面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电气一液压复合调节容积式舵机的结构方案,并讨论了这种舵机的操纵状态和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描述舵机动态特性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然后,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几何控制理论,证明了系统满足精确线性化的条件,并给出了基于时间—误差性能指标(ITAE)最小的最优控制律,成功地解决了复合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交联问题和相乘非线性问题。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奠定了电气—液压复合舵机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 电气伺服系统 液压伺服系统 非线性控制 微分几何
下载PDF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调节特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武渊 何国强 +2 位作者 孙立刚 孙展鹏 苏建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1-513,共3页
发展了一套电动伺服驱动的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研制了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调节特性试验。试验研究表明,耐烧蚀喉栓的轴向运动可实时调节发动机内弹道特性,目前已实现压... 发展了一套电动伺服驱动的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研制了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调节特性试验。试验研究表明,耐烧蚀喉栓的轴向运动可实时调节发动机内弹道特性,目前已实现压强的四级调节;发动机内弹道变化相对喉栓运动有一定延迟,但其延迟可为工程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内弹道 电伺服系统 调节特性
下载PDF
电动伺服机构中非线性因素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君君 向华安 《航空兵器》 2007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电动伺服机构中的传动间隙、刚度、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仿真特性曲线。通过优化设计,并结合实际样机的试验结果,对非线性因素进行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电动伺服机构 非线性因素 仿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