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家俊 白洪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1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闭...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两组均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71±2.46)mL,少于对照组的(33.59±4.36)mL,手术时间为(75.31±4.70)min、住院时间为(5.18±0.63)d,均短于对照组的(93.46±6.44)min、(8.41±1.5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势,可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活动度,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肘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瑞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肘部骨折术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个体化康复锻炼,... 目的探究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肘部骨折术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个体化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持续静态牵伸技术,均持续训练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干预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中各维度评分、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伸直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EP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肘关节伸直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能够有效促进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骨折 持续静态牵伸技术 个体化康复锻炼 肘关节功能 肘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sEMG监测下动态关节松动术对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受限的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希文 尹文喜 +1 位作者 曾起 帅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sEMG)监测下动态关节松动术用于治疗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8例门诊就诊的单侧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肘关节活动受限,先行磁场疗法、中频电、超声波治疗及蜡疗,然后在sEMG监测下行动态关...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sEMG)监测下动态关节松动术用于治疗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8例门诊就诊的单侧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肘关节活动受限,先行磁场疗法、中频电、超声波治疗及蜡疗,然后在sEMG监测下行动态关节松动术,最后冰敷冷疗,共治疗8周。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肘关节总活动度评估及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分别采集双侧肘关节屈曲及伸展至最大角度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平均振幅值(AEMG),且对患侧与健侧AEMG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8例患者中7例肘关节总活动度221°~272°,1例190°;肘关节MaYo评分优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治疗后,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患侧与健侧AEMG的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在sEMG监测下行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导致的活动度受限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动态关节松动术 肘关节骨折 关节活动度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轶 欧阳元明 +2 位作者 陆平辰 口锁堂 胡平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98例进行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98例进行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肘部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变化和肌肉状态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vs 85.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的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肘部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肉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AUC)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肌肉压力-位移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康复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康复训练 肘关节僵硬 视觉模拟量表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庞洪波 李强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早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肘关节... 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早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关节活动度、康复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Mayo评分中疼痛、稳定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患肢关节患肢伸展、屈曲、前旋、后转角度均较治疗前扩大,且早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症状消失时间、骨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40%)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术 早期康复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69±11.32)°、(111.14±14.02)°、(121.21±15.34)°,高于对照组的(76.16±11.57)°、(98.33±12.27)°、(110.38±13.80)°,研究组肘关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91.29±10.16)°、(111.29±16.28)°、(121.47±16.39)°,高于对照组的(79.85±10.69)°、(100.61±13.30)°、(113.46±1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屈伸活动度 外侧入路
下载PDF
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对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肘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洪保 朱小广 董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3-114,137,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确诊为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松解... 目的探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确诊为极重度肘关节僵硬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5.00%(P<0.05)。结论切开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极重度肘关节僵硬,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重度肘关节僵硬 切开松解术 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肘关节功能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
下载PDF
肘内侧小切口入路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志远 李英 郝鸿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1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64例)和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固定,66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1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64例)和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固定,66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Flynn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神经功能优良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10~18(14.12±2.05)个月随访,对照组获得9~18(14.59±2.67)个月随访。对照组41例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骨折愈合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神经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肘关节屈曲、伸直度数和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度数、旋后度数、Flynn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内侧小切口入路 肱骨髁上骨折 可吸收棒固定 肘关节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