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土层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叶淑君 薛禹群 +2 位作者 张云 李勤奋 王寒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根据上海大量地面沉降和水位观测资料,结合室内实验,首次系统分析了上海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土层的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发现上海各土层变形特征差异很大,同一土层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变形特征差... 根据上海大量地面沉降和水位观测资料,结合室内实验,首次系统分析了上海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土层的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发现上海各土层变形特征差异很大,同一土层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变形特征差异也很大。地面沉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土层压缩量的垂向分布,从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浅部土层压缩为主转变为90年代之后以深部和浅部土层压缩为主。这些研究成果将为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各土层沉降模型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面沉降模型 变形特征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蠕变 滞后
下载PDF
建筑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被引量:29
2
作者 吕西林 王亚勇 郭子雄 《建筑科学》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介绍了我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 0 0 11- 2 0 0 1)中关于结构抗震变形验算方面的规定、编制依据以及相关的试验结果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规范的编制背景。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验算 弹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原文传递
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伟建 潘存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综合以往轴毂过盈连接分析中,只考虑了弹性变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轴毂结构及配合过盈量对应力的影响,以及在怎样的条件下导致其发生塑性变形。根据屈瑞斯卡塑性条件,找出过盈连接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条件,推导了在弹... 综合以往轴毂过盈连接分析中,只考虑了弹性变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轴毂结构及配合过盈量对应力的影响,以及在怎样的条件下导致其发生塑性变形。根据屈瑞斯卡塑性条件,找出过盈连接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条件,推导了在弹性与塑性情况下连接体内的应力计算公式,完善和丰富过盈配合的应力分析理论。计算实例分析了轴毂结构参数对许用过盈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毂内应力的分析,发现随着过盈量的增加,毂内塑性区变大,按弹性变形和按弹塑性变形计算的应力结果的差异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盈连接 弹塑性变形 屈瑞斯卡条件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弹性模量与塑性变形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雪春 杨玉英 +1 位作者 包军 李顺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6,共3页
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而实际上弹性模量随变形的进展在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程度对某些材料是很大的 .用拉伸试验方法对 0 8AL和纯铝两种材料进行研究 ,得到了材料的弹性模量受塑性变形影响的一些初步规律 .
关键词 弹性模量 塑性变形 回弹 冲压成形
下载PDF
水力压裂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铭 张士诚 +5 位作者 柳明 马新仿 邹雨时 周彤 李宁 李四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针对水力压裂支撑剂嵌入问题,基于支撑剂嵌入岩体的力学过程,建立支撑剂嵌入岩体的本构方程,并结合岩体-支撑剂体系的接触应力分析,提出考虑弹塑性变形的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分析了嵌入深度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弹性模型,... 针对水力压裂支撑剂嵌入问题,基于支撑剂嵌入岩体的力学过程,建立支撑剂嵌入岩体的本构方程,并结合岩体-支撑剂体系的接触应力分析,提出考虑弹塑性变形的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分析了嵌入深度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弹性模型,新方法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验测量结果,预测更加可靠,且更便于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支撑剂嵌入岩体的过程主要发生弹塑性嵌入;支撑剂单层铺置条件下铺置浓度越高嵌入深度越小,多层铺置条件下增大支撑剂铺置浓度不会改变嵌入深度;支撑剂嵌入比例越大,承压支撑剂越多,支撑剂嵌入深度越小;高闭合应力情况下支撑剂嵌入更加显著,流体压力下降会显著增大支撑剂嵌入深度;增大支撑剂粒径或岩石与支撑剂弹性模量比值,会减小支撑剂嵌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支撑剂 嵌入深度 本构方程 接触应力 弹塑性变形 铺置浓度
下载PDF
四辊冷轧机轧辊弯曲和压扁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时旭 刘相华 +1 位作者 王国栋 李山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借助Marc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四辊冷轧机冷轧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轧辊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模型中将辊系变形与带钢变形统一考虑,并解决了轧件与辊系之间的耦合问题,避免了采用假定或迭代方法确定轧制力分布时产... 借助Marc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四辊冷轧机冷轧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轧辊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模型中将辊系变形与带钢变形统一考虑,并解决了轧件与辊系之间的耦合问题,避免了采用假定或迭代方法确定轧制力分布时产生的误差·采用逐步收敛的求解过程使计算结果精确、可靠·在不同的轧制条件下,得出了带钢宽度、弯辊力等参数对辊系弯曲、工作辊接触弧上的压扁变形、板宽方向的压扁变形和有载辊缝的影响,为板形分析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四辊轧机 弹塑性有限元 辊系变形
下载PDF
薄带钢冷轧过程带钢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时旭 李山青 +2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许健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5-47,74,共4页
借助有限元软件 Marc,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 4辊轧机冷轧薄带钢过程带钢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模型对辊系的弹性变形与带钢的弹塑性变形按照接触问题进行耦合分析 ,得到了带钢厚度沿带钢宽度方向分布、边部减薄及有载辊缝等一系列有... 借助有限元软件 Marc,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 4辊轧机冷轧薄带钢过程带钢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模型对辊系的弹性变形与带钢的弹塑性变形按照接触问题进行耦合分析 ,得到了带钢厚度沿带钢宽度方向分布、边部减薄及有载辊缝等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4辊轧机 有限元 带钢变形
下载PDF
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对有效应力作用时间的响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业众 康毅力 +1 位作者 张浩 游利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有效应力作用时间是影响岩石孔隙结构变形的重要因素。然而前人的研究鲜有提及有效应力作用时间对应力敏感性的影响。文章以某典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开展考虑有效应力作用时间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并与常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 有效应力作用时间是影响岩石孔隙结构变形的重要因素。然而前人的研究鲜有提及有效应力作用时间对应力敏感性的影响。文章以某典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开展考虑有效应力作用时间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并与常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有效应力作用时间的增加,岩样渗透率降低,且裂缝岩样较基块岩样渗透率降低幅度明显,2h基块岩样降低3%~5%,裂缝岩样降低4%~10%;与常规实验相比,考虑时间因素的基块和裂缝岩样应力敏感程度分别增加一个等级。分析认为,在有效应力长时间作用下岩样发生弹-塑性形变,孔喉及裂隙缩小幅度更加显著,导致渗透率进一步降低,应力敏感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有效应力 时间 碳酸盐岩 弹-塑性形变
下载PDF
变形介质的变形机理及物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郝春山 李治平 +1 位作者 杨满平 彭彩珍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9-21,33,共4页
变形介质气藏在开发过程中 ,孔隙压力随流体的流出而下降 ,使储层内外压差增大 ,孔隙受到压缩而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随之降低 ,极大地影响到此类气藏的开采。主要阐述了多孔介质发生变形的类型 ,并从多孔介质的微观物理特性 (包括... 变形介质气藏在开发过程中 ,孔隙压力随流体的流出而下降 ,使储层内外压差增大 ,孔隙受到压缩而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随之降低 ,极大地影响到此类气藏的开采。主要阐述了多孔介质发生变形的类型 ,并从多孔介质的微观物理特性 (包括物质组成 ,单元体类型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排列方式和胶结方式 )来分析对其发生变形的影响。还通过实验 ,分析了变形介质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而发生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 ,随着净围压的升高 ,孔隙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与孔隙度相比较 ,渗透率受压力变化的影响更明显。因而 ,在变形介质气藏的开采过程中 ,保持气藏内部的原始压力对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净围压
下载PDF
管材弯曲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鄂大辛 宁汝新 古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3-1356,共4页
在管材弯曲变形的基本假设和简单应力状态下的线性强化材料模型的基础上,对管材弯曲进行了变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弯管横截面上垂直于弯曲平面方向的对称轴两侧存在很小的弹性区,对弯曲卸载后的回弹产生一定影响;弯曲切向应力主要随相... 在管材弯曲变形的基本假设和简单应力状态下的线性强化材料模型的基础上,对管材弯曲进行了变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弯管横截面上垂直于弯曲平面方向的对称轴两侧存在很小的弹性区,对弯曲卸载后的回弹产生一定影响;弯曲切向应力主要随相对弯曲半径减小、屈服强度和塑性模量增大而增大;在较小相对弯曲半径范围内,弯曲切向应力有急剧上升的倾向;根据弯曲切向应力小于材料拉伸极限的关系,推导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略小于实际试验值,修正并完善后,可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管材弯曲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切向应力 等效应力
下载PDF
尺度相关的分形粗糙表面弹塑性接触力学模型 被引量:21
11
作者 成雨 原园 +2 位作者 甘立 徐颖强 李万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依据分形理论,研究了粗糙表面间的真实接触状况,建立了粗糙表面间的分形接触模型。考虑微凸体的等级,确定了弹性临界等级、第一弹塑性临界等级和第二弹塑性临界等级的表达式,研究了粗糙表面中单个微凸体的弹性、弹塑性及完全塑性变形的... 依据分形理论,研究了粗糙表面间的真实接触状况,建立了粗糙表面间的分形接触模型。考虑微凸体的等级,确定了弹性临界等级、第一弹塑性临界等级和第二弹塑性临界等级的表达式,研究了粗糙表面中单个微凸体的弹性、弹塑性及完全塑性变形的存在条件,推导出各个等级微凸体的临界接触面积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凸体的面积分布密度函数,获得了接触表面上接触载荷与真实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单个微凸体的临界接触面积是和微凸体的尺度相关,随着微凸体等级的增大而减小;微凸体的变形顺序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与传统的接触模型一致;在整个粗糙表面接触过程中,粗糙表面变形过程与单个微凸体的变形过程一致;最大微凸体所处的等级范围不同,粗糙表面所表现的力学性能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微凸体 尺度 临界接触面积 弹塑性接触
下载PDF
辊式矫直过程的接触倾角与曲率耦合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薛军安 崔丽 +1 位作者 胡贤磊 刘相华 《中国冶金》 CAS 2009年第2期23-26,共4页
研究了在辊式矫直过程中接触倾角与曲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曲率积分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接触倾角、特殊位置与曲率相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接触倾角具有累积效应,辊距越大累积效应越突出,减小倾角的措施可以采用增大曲率差商的积分值和减小压... 研究了在辊式矫直过程中接触倾角与曲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曲率积分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接触倾角、特殊位置与曲率相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接触倾角具有累积效应,辊距越大累积效应越突出,减小倾角的措施可以采用增大曲率差商的积分值和减小压下量。大的接触倾角导致大的曲率,曲率的累积效应对残余曲率有负影响,累积效应越大,需采用倾斜量越大。交叉点与接触点对曲率影响很大,交叉点位置比较固定,呈递增趋势,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倾角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矫直 倾角 曲率 接触解析 弹塑性弯曲
原文传递
粘弹塑性统一本构模型理论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明珲 吕和祥 郭宇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434,共11页
文章在已有的统一本构模型的基础上 ,将粘弹性变形引入到统一本构模型之中 ,成功地改善了材料过渡段的变形模拟情况。通过 Hastelloy- X的变形模拟及与其它统一本构模型的变形模拟比较 。
关键词 粘弹塑性 统一本构模型 Hastelloy-X 变形 极端热力学条件 材料力学
下载PDF
管材的回转牵引弯曲试验及回弹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鄂大辛 宁汝新 +2 位作者 唐承统 阎艳 古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0-412,432,共4页
为了提高管材精确弯曲质量,在弯曲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利用理想弹塑性变形模式,分析了管材回转牵引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回弹现象.因弯管各部分变形程度不同,产生了由弹性弯曲和塑性弯曲引起的两种回弹.通过理论分析导出近似计算公式... 为了提高管材精确弯曲质量,在弯曲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利用理想弹塑性变形模式,分析了管材回转牵引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回弹现象.因弯管各部分变形程度不同,产生了由弹性弯曲和塑性弯曲引起的两种回弹.通过理论分析导出近似计算公式,并利用部分实验结果对公式进行了相应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略小,其原因与试验中所施弯曲力不均匀和没有计入摩擦的影响有关.经过大量实验修正后可望应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牵引弯曲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壁厚减薄 回弹
下载PDF
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关键技术及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涛 顾立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8,共5页
华侨大学摘要:有限元仿真是研究金属切削的一门有效而重要的技术。本文介绍在金属切削过程模拟中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深入分析和研究工件材料模型、自适应网格划分、切屑分离判别、刀—屑接触面摩擦模型以及刀—屑接触长度确定... 华侨大学摘要:有限元仿真是研究金属切削的一门有效而重要的技术。本文介绍在金属切削过程模拟中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深入分析和研究工件材料模型、自适应网格划分、切屑分离判别、刀—屑接触面摩擦模型以及刀—屑接触长度确定等五项关键技术;讨论了在实际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中的真实性、可操作性、效率等方面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金属切削 弹塑性变形 自适应网格
下载PDF
粗糙峰微接触及其对润滑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家道 陈大融 孔宪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根据椭圆弹塑性接触模型,提出了流量因子影响模型,给出了几个该模型的应用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粗糙表面的实际润滑状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对流量因子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表面综合属性、弹... 根据椭圆弹塑性接触模型,提出了流量因子影响模型,给出了几个该模型的应用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粗糙表面的实际润滑状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对流量因子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表面综合属性、弹性和塑性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变形 部分流体润滑 粗糙峰 流量因子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弹塑性变形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海军 张华 +2 位作者 马强 刘彦琴 王曙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176,共7页
电力变压器绕组受短路电磁力作用后,可能出现可恢复的弹性变形或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文中通过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对短路电流冲击作用下的变压器绕组弹、塑性变形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以揭示绕组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 电力变压器绕组受短路电磁力作用后,可能出现可恢复的弹性变形或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文中通过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对短路电流冲击作用下的变压器绕组弹、塑性变形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以揭示绕组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首先通过有限元电磁计算分析了绕组内部短路电磁力分布,其中绕组线饼的周向电磁力分布不均是导致绕组变形的重要原因。在弹性变形计算的基础上,依据材料学的弹塑性变形分析理论,构建了绕组累积变形的量化分析模型,能够反映多次短路电磁力作用后绕组变形的累积效应。最后,以一台110 kV/25 000 kVA、双绕组电力变压器模型为例,进行绕组弹、塑性变形计算。结果可以为变压器绕组动稳定性能和绕组塑性变形预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绕组 短路电磁力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累积效应 有限元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及驱动能量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郑松青 崔书岳 牟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驱动能量不明的问题,根据其地质特征及水体特征,简化底水处理,运用以原油地质储量为基数的油区综合压缩系数及以底水水体体积为基数的水区综合压缩系数,建立了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原油弹性驱动指数、底水弹性...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驱动能量不明的问题,根据其地质特征及水体特征,简化底水处理,运用以原油地质储量为基数的油区综合压缩系数及以底水水体体积为基数的水区综合压缩系数,建立了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原油弹性驱动指数、底水弹性驱动指数和岩石弹塑性变形驱动指数的概念,实现了对缝洞型油藏不同驱动能量的量化评价。以塔河油田4区S48单元为例,对天然能量驱动类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岩石弹塑性驱动是其天然能量开发阶段的主要驱动方式。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天然能量分析及能量补充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驱动类型 压缩系数 弹塑性变形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冷连轧第5机架轧制力模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兴刚 谭树彬 +1 位作者 崔建江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在冷连轧轧制过程中,综合考虑轧件、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件的塑性变形,将轧件的受力变形区分为:入口弹性变形区、塑性变形区和出口弹性变形区·采用数值积分法,迭代计算入口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的轧制力,用出口区单位压力分布曲... 在冷连轧轧制过程中,综合考虑轧件、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件的塑性变形,将轧件的受力变形区分为:入口弹性变形区、塑性变形区和出口弹性变形区·采用数值积分法,迭代计算入口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的轧制力,用出口区单位压力分布曲线围成的面积和轧件宽度的乘积近似计算出口弹性变形区的轧制力,两者求和即得到第5机架轧制力计算模型·用现场记录的不同钢种和规格的多组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冷连轧生产轧制力预计算所需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数值积分 轧制力模型 第5机架
下载PDF
采场坚硬顶板断裂步距的板极限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谭云亮 蒋金泉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建立了顶板的屈服状态结构模型,利用板的刚塑性极限载荷上限解推导出弹塑性上限解,消除了因忽略弹塑性变形而造成断裂步距偏大的影响,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四边实体煤采场顶板断裂步距计算式,并用实测资料确定了其修正参量的取值范围。
关键词 采场 顶板压力 断裂步距 板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